一个“离职班长”的心理落差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小学的时候一直都是班长,也很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进入初中后,我信心满满地去竞选班长,因为太过自信,孤注一掷,只押了班长这一“宝”,结果居然落选了。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开学前两个星期,小学班级群里还总是会有人习惯性地喊我“班长”,甚至有人问我:“班长,你这么优秀,到了初中是不是还是连任班长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实话,我心理落差是挺大的,而且我自认为并不比现在的班长差。我该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呢?
  from 秋雨濛濛
  当班长不是检验优秀的唯一标准
  倪钰蝶:做班长做得好可以证明一个人优秀,但是不做班长不能证明一个人不优秀,一次甚至多次的失败也不能证明一个人不优秀。一个强大的人,他真正强大的是内心。人生的路很长,考验很多,也总有起起落落的。在高峰时尽到自己作为“核心人物”的责任,处于低谷时就坦然做一个“小平民”吧。
  於闻:班长不等于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你也不用太在意以前同学的想法。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但不要看到他们的光芒就忘了自己也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呀。我在初中的时候是班长,到了高中成了班上的数学课代表,虽然身份的转变带给我些许不适应,但是我依然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義。
  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
  喻夏芜:凡事都有风险,你既然选择非常自信地只押一注,就要做好可能会“押错宝”的准备。你认为自己不比现任班长差,但或许在老师同学的眼里,他有你看不到的优点。既然已成定局,为何不多去看看别人身上的优点,比照自己的不足呢?你应该向前看,而不是沉湎于过去。
  黄采冬:我的一个同学在我们小镇的初中里成绩永远是前三名,上个月他转去市里的初中读书,却发现他的成绩远远低于班里的平均水平。但是他没有放弃,一直很努力地跟上大家的步伐。你没选上班长,也可能是因为你到了一个更有利于你努力向上的环境,所以,你应该收起抱怨,向身边的人学习,让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个更棒更自信的你。
  杨雅淇:初中是个全新的环境,会有很多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同学。新老师新同学对班长的选择也会有一个全新的标准。所以你完全没必要失落,想想自己当了那么久的班长,也给别人一次当班长的机会嘛。
  “为班级服务”,从义务变成意愿
  黄妲菲:濛濛,我完全能体会你的感受。读小学一年级时,被选为班长的我满心欢喜,当班长多神气啊!可以颐指气使,吆五喝六,威风凛凛……但我才“威风”了两年就落选了。那段日子我也很难过,觉得特没面子。后来,我认识到,出现这样的感觉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因为我们都忘了班长这个职务的真正意义。班长,是能帮助他人、有责任心、具有带头作用的人,而不是“指使”同学的“领导”。班长这个职务是“虚”的,帮助他人、贡献力量才是“实”的。不当班长,你照样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榜样,为班级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卜宗晖:落选不等于失败,唯一遗憾的是你失去了更多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其实,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并无高贵普通之分,只要你愿意,时刻、处处可以为班集体作贡献。
  失去“班长光环”,焉知非福?
  Steam:小学转学前我是班长,因此我事事严格要求自己,生怕这种“班长光环”离自己而去,做事就免不了患得患失。转学后,面对一个全新的班级,我没有理由一开始就希望老师和同学发现我的优秀,于是,我告诉自己用平常心看待班长这些班干部职务。从普通学生的位置出发让我做事比之前更加纯粹,也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对你也应该一样,从班长变为普通学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不受“榜样力量”的束缚,你或许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辛夷:班长,是一份很重的责任,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离职”后,你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相处,让同学认识多面立体的你。希望班长这个身份不要变成你的包袱,以后的路还很长,领导者的能力需要慢慢积淀。
  阿偶:高与低的落差永远只在一念之间。如今的你认为当班长是“高”,成为普通学生是“低”,因为纠结于这狭隘的高与低,心理难以平衡,却没有看见班长背后也有着同样的普通学生属性,班长也完全不是高于普通学生的代名词。没有了所谓班长的枷锁,你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沉溺于“虚名”所带来的自我满足。生活视野的广度绝不能局限于小小的班委,应该向内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
  想抢先一步知晓最新的案例吗?愿意参与话题的讨论,或做“记者”收集有趣的见解吗?小编钱喵喵(QQ:976445648)热情欢迎小伙伴们的骚扰~如果你自己的或收集到的观点足够有意思,不仅可以在杂志上署名刊出,还有机会获得稿酬哦~
  从一个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我从不认为班长必须由最优秀的学生担任。我这样说是基于两点认识,其一,班长是一个服务性职位,不是一个权力性“官职”,一个人适不适合当班长关键看他有没有服务班集体的热情与真诚。其二,“优秀”本身就是多维度的概念,一个班级里可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有的是体育活动能力特别强,有的是考试成绩特别拔尖,有的是组织领导才能特别出色,也有的是创新能力独一无二……
  因此,对于刚踏入初中的你来说,思维也要实现“小升初”,那就是要明白班长就是一个普通学生而非大权在握、号令全班的“一班之长”。班长是班委的召集人,班级活动的协调者,也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络员。总之,“班长”既不是“优秀”又非“权力”的代名词,而是一份责任的担当,是一个服务的岗位。
  如果有了对班长这个职位的正确认识,那么小小的竞选失利就不会造成你内心的崩溃吧?因为服务班级、帮助同学、协助老师不是班长和班干部的特权,而是每个学生共同的机会,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班级的心!
  有了对班长职位的正确认识,我还想提醒一下,真正的优秀也包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虽然你觉得“太有自信”“而且我自认为并不比现在的班长差”,但我作为旁观者看出:你还需要更坚强,更理性!因为一次小小的班长竞选失利就造成“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这种情绪上的过度反应不正说明你的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吗?自信到连结果有多种可能的判断力都丧失,不也说明思维的严密性需要提升吗?即使你很优秀,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的新同学中完全有可能藏龙卧虎。我相信你很优秀,但真正的优秀还需要有自知的清醒及真诚欣赏他人优点的襟怀。如果对自己的优秀足够自信,你无须靠“班长”这一浮名来支撑起信心。退一步讲,当班长若真可以给人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那你这个老班长更应该让别的同学去分享当班长的体验!懂得分享,才足够优秀。
  当然,你也有着很现实的困扰,那就是小学班级群里的“老部下”还总是会习惯性地喊你“班长”,甚至认定你在初中也必定会继续连任。这的确让人有点尴尬,消除这点尴尬其实也不难。比如,坦率地告诉他们,初中优秀的同学很多,你不再担任班长,大家继续用班长称呼自己有点张冠李戴,还是叫名字为好。做自己比做班长更重要,愿进入中学的你,能进入优秀的更高境界。
其他文献
近日热播的根据鲁引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幕: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不明白,自己为女儿付出了全部,为什么换来的都是怨恨。女儿说:“妈,您的原则是原则,我的原则就不是原则吗?”于是,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泪流满面,却无力再多说一句。   在生活中,为孩子牺牲了一辈子的中国父母并不少见。这样的亲子冲突,是因为孩子的不懂事,
加速助跑,一跃而起。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迅速沉身,收脚,优美掠过。回头一看,那根横杆还稳稳地在那里。  不知不觉,跳高已经和我如影随形了那么多年。那看似轻盈的一跃,全是用汗水换来的。体重不到100斤的我,训练时要举200斤的杠铃。高强度的锻炼,让我的心肺功能更强大,也让我自己更强大。  我享受在空中高高跃起的感觉,让天空离我近一点,再近一点;我享受打破纪录的时刻,让往日的努力都有了意义,让不可能
野“桂子,桂子!”我仰着头冲那间老旧的屋子喊,声音在空中转了几转,颤动了屋旁的老树,老树落下几片叶,没有任何回应。看看落漆的门牌,我迟疑着,正想走近细瞧时,“吱呀”一声木门开了,探出个胡子和鬓角都花白的老头,他上下打量着我。我一惊,忙说:“我是桂子的同学。” “进来吧,桂子一会儿就回来。”他小声嘀咕着,不满地撇撇嘴,抖动着胡子,然后转身,留下了虚掩的木门。我愣了几秒,猛地想到桂子说过,她有个爷爷,
我觉得还没食堂大妈恐怖。
为了我上职业学校这件事,老妈已经黑了无数次脸。   第一次是在初二下半学期。在舅妈家里,我第一次被问“有没有想好考什么学校”。当时,我傻乎乎地回答:“没想过。应该上我们学校旁边那所吧?”舅妈笑着对我说:“前八所的重高?目标很好啊!现在考多少分?”我把成绩告诉她,她听完后笑了笑,说了一句“努力吧”。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吃完饭,舅妈又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对我妈说:“他挺适合去交通学校学汽修
周杨堃(嵊州市黄泽中学):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是如何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拥护的?  贺俊杰(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继续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努力恢复国民经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开展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次第肃清了200多万土匪;召开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开始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废除
同学们都觉得我活泼外向,每次聊天的时候都可以充当“活跃气氛的小能手”,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样的聊天有多累:我一边费尽心思地找话题,一边又担忧旁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句话会让对方不适吗”“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很傻”等。所以,每次聊天结束之后,我总会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觉。我知道这归根结底是我怕冷场,忍受不了聊天时出现沉默的尴尬气氛。久而久之,我有些讨厌和别人交往聊天,这是不是所谓的“社交恐惧”呢?如果遇到没
另类夹核桃  我让你翻译  如此解压
青春在百度百科里的定义是15到20周岁,也指青年时代——最恣情的时光。   曾经陪朋友去看电影《闪光少女》,偌大的电影放映厅只有不到二十人,本以为这部电影又是老套的恋爱剧情,却没想到结束时我竟有一些意犹未尽。在这部电影里,青春是拿饮水机涮火锅、用烫发夹烤肉的小机智,是和校长对峙、顶撞老师的小叛逆,是吵架后没心没肺地握手言和,是情绪低落时和你站在一起的伙伴,更是每一次竭尽全力后的闪闪发光。  
語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音乐、美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门课,是你不想上的。  “我不想上学!”  可是,上学这事儿,你有拒绝的权利吗?没有!  除了“上学”这个可怕的敌人,  我还不喜欢老师/同学怎么办?  我还不想参加各种兴趣班、校园活动怎么办?  为什么人生如此艰难,总有那么多我不想做的事,非得让我去做!  这些我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  到底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