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感官世界,我们无法在快节奏的变化中准确捕捉全面的信息。对于一处庞大的废墟,我们无法在其复杂且沉重的背景前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固有的法则无法梳理那催生出的复杂反应。于是本人用一组语汇来对这种不可预知的反应过程进行描述性推理,来完成对这种潜在的社会动态图像变化过程的标记。与动态过程相伴的词语就是:形式-自由-颠覆-解构-重置。
关键词:遗址;形式;自由;颠覆;解构;抽象;重置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 、“遗”与“址”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面对一个已经遗失了的建筑群落,人们沉默,因为眼前的“断碣残碑”似乎在远古时代便在这里了,没有人怀疑过这座穷尽人类所有浪漫幻想的建筑群曾经的存在。人们需要记忆,需要祭奠,但似乎过去得太久太久了,在碎石与杂草丛前,悲痛的人们也只有沉默了。
美国著名建筑家路易斯·康认为物质是耗掉了的光。这座曾经美轮美奂的东方园林到底耗去了多少“光”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算得清楚。然而,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震荡中化为裸露的土地和石块的圆明园,又将这凝固了的光遗失在了何处呢?其实就在人们心里,它化作了脸上的沉默,心中的呐喊,就像一颗恒星的死亡,凝结了无法计数的“光”的圆明园,终于坍缩成了一处基址。对于光而言就是一个黑洞,无论多少呐喊,多少“光”都无法填满这屈辱的深渊。
如今的“遗址”,恐怕就只剩下“址”了。所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址”可以说是再纯净不过了,她是那么安详,静静的阅读着大地的日出日落和花开花落。擅用砖石结构的人们就幸运多了,从被誉为古代世界上七大奇观的古巴比伦的“通天塔”、“空中花园”,地中海海滨的阿泰密斯神殿,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那座著名的帕提侬神庙,罗马城中那座宏伟的竞技场,奥林匹斯山上的许多举世闻名的大型古建筑。那里的人们可以与那些逝去了的光面对面地交谈,而当我们面对着纯净的“址”时,只能让光在心中像岁月般默默地流淌吧。
二、形式与自由
古人的这种种伟大的创造,千百年来经历磨砺,或毁于天灾,或毁于战祸,或被时间销蚀,有的成为废墟焦土,有的留下残垣断壁,但它们已经不存在了,而它们留下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遗失”的文明以精神的形式在激励着中国人不断的创造崭新的文明,而静静躺在北京市西郊的圆明园基址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与城市的肌理中。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时固态形式对于圆明园而言已经不再是京城西郊的一块废墟这么简单的事了,时过境迁,它已成为新北京城市肌理上的一块疤痕。
不知不觉间,现在的人们提及圆明园或是进入圆明园,就会被套入一个公式中:即无论人们在等号的左边进行如何复杂的动作(运算),等号的右边永远是爱国、自强、民族等同类结果。时间变化了,形式的束缚感似乎越来越来大。在被各种功能性的地块包围中的圆明园基址处于一个越来越尴尬的地位:它的西部是同样著名的颐和园,但早已成为了成熟的旅游风景区;东部和南部分别是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高等学府周围也形成了力量雄厚的高端产业园区;北部也迅速崛起了新的高技术产业区。本身以固态形式无法承载遗失文明的圆明园,更以一种“不作为”的形式恶化区域的发展环境——一个占地5200亩且功能单一的地块,我们很难不为它的未来担忧。
当下我们似乎呼吁更多的是民主,民主就是政治上的自由。我们不参与政客之间的讨论,但可以在生活和空间设计方面发现更多的问题。比方说:上文提到的固态形式的问题,我们为何不转换一下思路,用一种自由的立场来参与到关于形式问题的讨论中呢?
形式与自由的对立其实由来已久。举例来讲,这种对立在政治上体现为国家与民主之间的相互对立,在经济上则体现为供、需双方之间的对立关系。这两种对立的情形都属于形式与自由的关系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社会应该逐步从形式——国家、供方为主的时代转向自由——国民、需方为主的时代,并辩证地促进这种观念的转变。
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面对一片“不作为”的固化形式,反而应以自由的方式解放蕴涵于其中的历史、教育意义并释放民族精神。这种积极的语言符号不应作为形式而存在,当它成为自由而被释放时,也就意味固有形式的轉化,更明朗的局面也会出现——人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进入无拘束(围墙)的场地,在这里会出现多种可能性的活动而非单一且概念混杂性的游园。当空间自由了,人们的多种愿望可以自由实现,园区曾经的历史意义(而非古建的空间意义)及一系列的民族意义和爱国精神才得到常驻人们心中,而后发扬光大。
三、颠覆且彻底
我们需要追求自由,就像革命一样,自由的获得是需要代价的。对于固化形式,折衷妥协只能像药物对于绝症者一样,无法避免最终的死亡。我们要用新的思路从结构上颠覆并改变原来的形式,这样会产生让人振奋的新局面。
首先,这一切应该发生在语汇上,一个新思路的延伸不应逃避既成的思想,对于圆明园在崩溃前的形状,人们用了许多极端的词语加以描绘如:辉煌、壮丽、绝伦、独一无二等;在它瓦解之后,人们有用片面的爱国情绪来渲染氛围如:国耻、遗恨、屈辱、衰兴、曾经的辉煌等。既然时代是发展着的,这个时代需要“自由”,上文那些口号般的语汇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形式”——僵化体制,我们应该在一个民主的时代,颠覆这些概念将其化解为基于热爱生活层面之上的沟通语言。我们倡导“融合”、“交流”、“沟通”——自由,颠覆口号般的“隔离”、“攻击”、“盲目”、“混乱”——形式。
有了上面这些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接下来,这一切就会发生在实体空间中。现有空间体系的暗示使人们茫然于古建筑不存在于场所引起混乱秩序,管理者做出的行动也不过是推动圆明园更快地成为新的20世纪60年代的人民公园。人民公园没有错,因为它属于20世纪60、70年代,但在这个新时代,已经僵化了的形式需要被富于自由精神的形式代替。可进入式、具有交流空间、非中心、重组结构的空间语汇应介入到圆明园遗址中。非自由空间应被彻底颠覆,否则依然无法超越形式的局限。
四、解构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时代,是一个中庸的时代,是一个折中主义的时代,当然也应该是一个理论宽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向形式妥协,尤其是对一个已经失去效力的框架,我们既然无法沿着它原来的轨迹走得更远,索性就干脆偏离它。对于一个建筑不在场的山形地貌,难道我们还要重复原有路径吗?
也许这将面临对形式的肢解,对经典——圆明园的原始空间布局的叛离,对社会肌理的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反传统,反对一元中心,反对过时的逻辑,并将自由植入其中。在非理性的描述中,我将元级的价值核心与自由并置,渗透到新的组织构成中,形成新的有意义的空间关系。
对旧组织进行破坏,用核心价值与新的构架关系填充其中,虽然背离传统,但更是经典的延续。贝聿铭在面对卢浮宫扩建项目时,就回避了卢浮宫后院环绕的古典主义给定的“语境”,从地下开掘空间,这样只有在“后院”广场中间突出一个体量不是很大的透明玻璃金字塔,反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对比效果”,使这个古老的大院空间有了新意。贝聿铭在拿破仑广场中心建造的切入式的构筑物,将原来要走1000米的路,成为100米左右。金字塔形是占地面积最大,体积最小的形态,透过它大量的阳光射入到地下的中庭,使整个观览的过程变得比原来明朗了许多,卢浮宫正以新的沟通形态延续着它辉煌的生命。这不正是民主和自由之缩影吗?
五、抽象化并重置
原始的因果关系面临着解体、脱离、割裂。我们从不迷信任何一种模式、一种主义,这其中也包括以非中心、非传统、分解性为核心的解构主义,对于一处真实的场地,作为一名具有东方精神的设计者,不能割裂的是场地的文脉,尤其是圆明园基址这种特殊的场地。古典主义的审美核心将被重置。
对于圆明园自由化的设想,并不是以非理性开始的。那些曾经存在的建筑群落——精美复杂的建筑结构、严谨缜密的空间关系都随着建筑物被毁灭而化为乌有。圆明园也是因为关系的消失而不再感人。雨果在诗中美妙绝伦的描述是多少人心头一直萦绕着的梦啊,要人们感动并为之或爱或恨,就不能错过这感人的元素。我们伸张自由,就要将审美核心抽象化。我们需要非理性的自由,但也要使抽象物具有“联系”和“回忆”的内容。
这种手法就使解构主义手法介入了“类型学”的内容。从罗西那儿我们可以感受到所谓建筑的“类型学”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东西,不过是把他生活的古罗马建筑“简化”一下罢了。罗西对古典类型进化选择、简化。比如古罗马拱劵、穹顶、柱廊、台阶、哥特式尖顶等,这些他生命“记忆”中的形式,都被他有分寸地简化了,但他保留了去大致的形象:线角、投影、质感……古罗马的形象如梦一般的浮现在罗西的记忆中。这些黄昏夕阳的形象与罗西的生命、身体联系,构成了罗西作为一个“儿童”的心灵史。他用自己熟悉的记忆中的形象构筑了街道,这些被称为“场所”的画面,潜在的与他的身体和精神融合为一体,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就是他记忆的城市,他的“家园”。
这些抽象化的形象,抽象化的记忆,就是他抽象化的家园。我们叛离形式,重置自由,就是同样要把感动我们的形象,感动我们的记忆,转化为抽象化的构筑形象,在簡化的抽象物中那些美好的记忆,动人的联想才会被物化,并以最直接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个场所内的人,这便是抽象化的力量,当一切自由被以解构状态重置到基地平面上时,民主、自由将得以释放。
那种已经被人们所确定了的,发生在20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断裂,实际上切断了20世纪晚期人们心中与传统的重要联系,这是一种很难再修复的断裂。对于历史遗留的颠覆、解构、重置是对于一种生存模式的探讨。在一个美学、技术与生态的信念都摇摇欲坠的时代,我们所要求的恐怕只有追求自由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隈研吾.负建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菲尔·赫恩.塑成建筑的思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尹国均.西方建筑的7种图谱.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王道成.圆明园重建大争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关键词:遗址;形式;自由;颠覆;解构;抽象;重置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 、“遗”与“址”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面对一个已经遗失了的建筑群落,人们沉默,因为眼前的“断碣残碑”似乎在远古时代便在这里了,没有人怀疑过这座穷尽人类所有浪漫幻想的建筑群曾经的存在。人们需要记忆,需要祭奠,但似乎过去得太久太久了,在碎石与杂草丛前,悲痛的人们也只有沉默了。
美国著名建筑家路易斯·康认为物质是耗掉了的光。这座曾经美轮美奂的东方园林到底耗去了多少“光”呢?恐怕没有人能够算得清楚。然而,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震荡中化为裸露的土地和石块的圆明园,又将这凝固了的光遗失在了何处呢?其实就在人们心里,它化作了脸上的沉默,心中的呐喊,就像一颗恒星的死亡,凝结了无法计数的“光”的圆明园,终于坍缩成了一处基址。对于光而言就是一个黑洞,无论多少呐喊,多少“光”都无法填满这屈辱的深渊。
如今的“遗址”,恐怕就只剩下“址”了。所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址”可以说是再纯净不过了,她是那么安详,静静的阅读着大地的日出日落和花开花落。擅用砖石结构的人们就幸运多了,从被誉为古代世界上七大奇观的古巴比伦的“通天塔”、“空中花园”,地中海海滨的阿泰密斯神殿,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那座著名的帕提侬神庙,罗马城中那座宏伟的竞技场,奥林匹斯山上的许多举世闻名的大型古建筑。那里的人们可以与那些逝去了的光面对面地交谈,而当我们面对着纯净的“址”时,只能让光在心中像岁月般默默地流淌吧。
二、形式与自由
古人的这种种伟大的创造,千百年来经历磨砺,或毁于天灾,或毁于战祸,或被时间销蚀,有的成为废墟焦土,有的留下残垣断壁,但它们已经不存在了,而它们留下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遗失”的文明以精神的形式在激励着中国人不断的创造崭新的文明,而静静躺在北京市西郊的圆明园基址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与城市的肌理中。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时固态形式对于圆明园而言已经不再是京城西郊的一块废墟这么简单的事了,时过境迁,它已成为新北京城市肌理上的一块疤痕。
不知不觉间,现在的人们提及圆明园或是进入圆明园,就会被套入一个公式中:即无论人们在等号的左边进行如何复杂的动作(运算),等号的右边永远是爱国、自强、民族等同类结果。时间变化了,形式的束缚感似乎越来越来大。在被各种功能性的地块包围中的圆明园基址处于一个越来越尴尬的地位:它的西部是同样著名的颐和园,但早已成为了成熟的旅游风景区;东部和南部分别是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高等学府周围也形成了力量雄厚的高端产业园区;北部也迅速崛起了新的高技术产业区。本身以固态形式无法承载遗失文明的圆明园,更以一种“不作为”的形式恶化区域的发展环境——一个占地5200亩且功能单一的地块,我们很难不为它的未来担忧。
当下我们似乎呼吁更多的是民主,民主就是政治上的自由。我们不参与政客之间的讨论,但可以在生活和空间设计方面发现更多的问题。比方说:上文提到的固态形式的问题,我们为何不转换一下思路,用一种自由的立场来参与到关于形式问题的讨论中呢?
形式与自由的对立其实由来已久。举例来讲,这种对立在政治上体现为国家与民主之间的相互对立,在经济上则体现为供、需双方之间的对立关系。这两种对立的情形都属于形式与自由的关系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社会应该逐步从形式——国家、供方为主的时代转向自由——国民、需方为主的时代,并辩证地促进这种观念的转变。
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面对一片“不作为”的固化形式,反而应以自由的方式解放蕴涵于其中的历史、教育意义并释放民族精神。这种积极的语言符号不应作为形式而存在,当它成为自由而被释放时,也就意味固有形式的轉化,更明朗的局面也会出现——人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进入无拘束(围墙)的场地,在这里会出现多种可能性的活动而非单一且概念混杂性的游园。当空间自由了,人们的多种愿望可以自由实现,园区曾经的历史意义(而非古建的空间意义)及一系列的民族意义和爱国精神才得到常驻人们心中,而后发扬光大。
三、颠覆且彻底
我们需要追求自由,就像革命一样,自由的获得是需要代价的。对于固化形式,折衷妥协只能像药物对于绝症者一样,无法避免最终的死亡。我们要用新的思路从结构上颠覆并改变原来的形式,这样会产生让人振奋的新局面。
首先,这一切应该发生在语汇上,一个新思路的延伸不应逃避既成的思想,对于圆明园在崩溃前的形状,人们用了许多极端的词语加以描绘如:辉煌、壮丽、绝伦、独一无二等;在它瓦解之后,人们有用片面的爱国情绪来渲染氛围如:国耻、遗恨、屈辱、衰兴、曾经的辉煌等。既然时代是发展着的,这个时代需要“自由”,上文那些口号般的语汇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形式”——僵化体制,我们应该在一个民主的时代,颠覆这些概念将其化解为基于热爱生活层面之上的沟通语言。我们倡导“融合”、“交流”、“沟通”——自由,颠覆口号般的“隔离”、“攻击”、“盲目”、“混乱”——形式。
有了上面这些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接下来,这一切就会发生在实体空间中。现有空间体系的暗示使人们茫然于古建筑不存在于场所引起混乱秩序,管理者做出的行动也不过是推动圆明园更快地成为新的20世纪60年代的人民公园。人民公园没有错,因为它属于20世纪60、70年代,但在这个新时代,已经僵化了的形式需要被富于自由精神的形式代替。可进入式、具有交流空间、非中心、重组结构的空间语汇应介入到圆明园遗址中。非自由空间应被彻底颠覆,否则依然无法超越形式的局限。
四、解构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时代,是一个中庸的时代,是一个折中主义的时代,当然也应该是一个理论宽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向形式妥协,尤其是对一个已经失去效力的框架,我们既然无法沿着它原来的轨迹走得更远,索性就干脆偏离它。对于一个建筑不在场的山形地貌,难道我们还要重复原有路径吗?
也许这将面临对形式的肢解,对经典——圆明园的原始空间布局的叛离,对社会肌理的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反传统,反对一元中心,反对过时的逻辑,并将自由植入其中。在非理性的描述中,我将元级的价值核心与自由并置,渗透到新的组织构成中,形成新的有意义的空间关系。
对旧组织进行破坏,用核心价值与新的构架关系填充其中,虽然背离传统,但更是经典的延续。贝聿铭在面对卢浮宫扩建项目时,就回避了卢浮宫后院环绕的古典主义给定的“语境”,从地下开掘空间,这样只有在“后院”广场中间突出一个体量不是很大的透明玻璃金字塔,反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对比效果”,使这个古老的大院空间有了新意。贝聿铭在拿破仑广场中心建造的切入式的构筑物,将原来要走1000米的路,成为100米左右。金字塔形是占地面积最大,体积最小的形态,透过它大量的阳光射入到地下的中庭,使整个观览的过程变得比原来明朗了许多,卢浮宫正以新的沟通形态延续着它辉煌的生命。这不正是民主和自由之缩影吗?
五、抽象化并重置
原始的因果关系面临着解体、脱离、割裂。我们从不迷信任何一种模式、一种主义,这其中也包括以非中心、非传统、分解性为核心的解构主义,对于一处真实的场地,作为一名具有东方精神的设计者,不能割裂的是场地的文脉,尤其是圆明园基址这种特殊的场地。古典主义的审美核心将被重置。
对于圆明园自由化的设想,并不是以非理性开始的。那些曾经存在的建筑群落——精美复杂的建筑结构、严谨缜密的空间关系都随着建筑物被毁灭而化为乌有。圆明园也是因为关系的消失而不再感人。雨果在诗中美妙绝伦的描述是多少人心头一直萦绕着的梦啊,要人们感动并为之或爱或恨,就不能错过这感人的元素。我们伸张自由,就要将审美核心抽象化。我们需要非理性的自由,但也要使抽象物具有“联系”和“回忆”的内容。
这种手法就使解构主义手法介入了“类型学”的内容。从罗西那儿我们可以感受到所谓建筑的“类型学”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东西,不过是把他生活的古罗马建筑“简化”一下罢了。罗西对古典类型进化选择、简化。比如古罗马拱劵、穹顶、柱廊、台阶、哥特式尖顶等,这些他生命“记忆”中的形式,都被他有分寸地简化了,但他保留了去大致的形象:线角、投影、质感……古罗马的形象如梦一般的浮现在罗西的记忆中。这些黄昏夕阳的形象与罗西的生命、身体联系,构成了罗西作为一个“儿童”的心灵史。他用自己熟悉的记忆中的形象构筑了街道,这些被称为“场所”的画面,潜在的与他的身体和精神融合为一体,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就是他记忆的城市,他的“家园”。
这些抽象化的形象,抽象化的记忆,就是他抽象化的家园。我们叛离形式,重置自由,就是同样要把感动我们的形象,感动我们的记忆,转化为抽象化的构筑形象,在簡化的抽象物中那些美好的记忆,动人的联想才会被物化,并以最直接的形式传达给每一个场所内的人,这便是抽象化的力量,当一切自由被以解构状态重置到基地平面上时,民主、自由将得以释放。
那种已经被人们所确定了的,发生在20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断裂,实际上切断了20世纪晚期人们心中与传统的重要联系,这是一种很难再修复的断裂。对于历史遗留的颠覆、解构、重置是对于一种生存模式的探讨。在一个美学、技术与生态的信念都摇摇欲坠的时代,我们所要求的恐怕只有追求自由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隈研吾.负建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菲尔·赫恩.塑成建筑的思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尹国均.西方建筑的7种图谱.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王道成.圆明园重建大争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