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对同情认识的差异表明同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是解读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特征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文化符号。本文把西北少数民族的这个交往特征的文化符号概括为同情的心态,认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同情心态指欢乐和痛苦之情凝合而成的心理反应机制,表现为与他人共享欢乐、与他人共担痛苦的同情的反应、同情的态度。欢乐和痛苦之情的同情心态在西北少数民族交往关系中具体表现为四种心态,即:好客的心态,注意对方反应和评价的心态,群己互利的心态,“不忍之心”的心态。这种同情心态的本源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中
其他文献
民族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问题,加速城市化进程涉及到社会领域的众多关系层面,对民族政治关系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个案,在简要介绍民族政治关系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