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
  一、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学生情绪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人(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在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章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两种新旧势力的斗争,即民主共和思想与专制、独裁、复辟势力的斗争。但是学生在学习本章的时候并不感兴趣,对其中的内容乏味且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后注意了以下问题:
  第一,课前布置学生查资料寻找与本节相链接的内容,并用讲故事或人物介紹、诗歌散文等形式表现出来,还特别强调要学生自己编写。给他们留有一周时间去准备、思考。同时暗地里指派几个历史成绩较好、有责任心的学生帮助指导,初稿可以交给老师审阅。令我吃惊的是两天后居然有两位学生要演小品,他们想把袁世凯的丑恶面目用小品形式生动地揭露出来,我表示大力支持,并且帮他们找资料、做策划,学生们热情高涨。编故事的、写诗歌的也忙的不亦乐乎,而且质量相当高,大大出乎我的一了意料。
  第二,在课堂上,我只扮演导演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编好他们上台的次序,比如,在第一节“袁世凯专权”的内容里袁世凯是主角是破坏革命的原凶,有个学生就以《假如我是袁世凯》为题上台发表演讲,还有几位学生通过小品表演了“南北议和”中的袁世凯以及为他撑腰的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同时也表现了革命党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投机革命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学生们的精彩表演生动地刻画了袁世凯是一个有权、有势力、有野心、狡猾、阴险、善于玩弄权术的阴谋家,也了解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对第一节的小节时有位学生还别出心裁地用一首诗表达了对本节内容的总结:
  九八出卖维新派,戊戌君子被其害。
  九九任职鲁巡抚,残酷镇压义和拳。
  中华民国成立后,加紧逼迫清帝退。
  革命果实被篡夺,建立北洋独裁制。
  内阁被其控制后,武力镇压国民党。
  为了复辟帝王制,不惜出卖国主权。
  革命党人怒气冲,中山发表讨袁书。
  全国人民惊其举,护国运动纷纷起。
  众叛亲离迫眉头,取消帝制不得已。
  复辟活动败露后,绝望之中赴黄泉。
  二、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一开始学生们还有一些胆怯、害羞心理,站在台上不自在、别别扭扭的。那么,如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这种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第一,注重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尤为重要,稍有懈怠,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气氛低沉状态,因此,在实际中我非常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让自己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学生才会处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并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所以,愉悦、兴奋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当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心理场,课堂教学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到英国侵占我国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成功实现的事例;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内容时,让学生把胡锦涛书记到西柏坡考察的时事政治和讲话内容找出来并结合课文讲述以突出会议的重要意义。由于事例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受到老师的信任和赞许,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而其他学生也萌发出“欲与他人试比高”的情绪,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地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人课堂后,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新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要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小组合作体系,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一、精心组建化学学习小组,形成合作团体  1、合理
期刊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在比较偏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
期刊
摘要: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愛,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
期刊
摘要: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们要抓住“活”字这个中心。探索语文教学最佳效果,是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力求新鲜化,在教学手段上要力求多样化,在课外活动内容安排上尽量丰富化,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并有机结合。  一、关注学生的智力背景,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就必须使学习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或者说,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历史悠
期刊
摘要: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
期刊
摘要: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而且可以借助其明显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