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意义
本文试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1.陶冶情操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到一本好书,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为社会、人类有卓越贡献或献身的人) ,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激励了一代中国青年为祖国的事业前赴后继。
2.储备知识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处在学校这种智力不断冲撞的环境中,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什么,是历史、自然、人灵魂的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及得消化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3.学用结合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技能,常常需要多次接触和反复训练,才能逐步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巩固下来。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以新的角度使学习的材料重现,比机械地重复旧材料要有效得多。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种反复接触有关知识的条件,让其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迁移、巩固,学到新知识,反过来促进课内知识牢固地掌握。如一年级新生选择喜爱的注音读物阅读,可以巩固所学的拼音、汉字,认识新字,积累一些有趣的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不参加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他们学习显得轻松、灵活。这就可能达到减小学习难度,增添学习乐趣的目的。
4.梯降坡度
既然学生理解有误,始终说不到点儿上,显而易见是问题难得超乎预料,可是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也可能因课堂情境所致。教师要当机立断,提供数个浅显的起铺垫作用的小问题,以便于学生理解。有时,换一种说法就能达到降低难度、激活思维的作用。在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一位教师提了个总结性的问题:“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特色?”看到学生一片沉寂,这位教师马上把问题换成:“你对文中的哪个人最感兴趣?能简单说说吗?”这么一改,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二、问卷调查
1、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现在的小学生最爱看的课外读物依次是:文故事类、科普类、漫画类、作文辅导类。下面对学生爱看的书籍依次做些介绍:
(1)文学故事类
1)最吸引小学生的是情节曲折变化且富有推理性的“侦探故事”。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乔纳著的《冒险小虎队》、《神勇小虎队》系列丛书以及他的《神探马克和鬼怪》风靡全校。其次,还有《名侦探柯南和鬼怪》、《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2)排名第二的是“儿童小说”。其中郑渊洁系列小说,如《智齿》、《我是钱》、《生化保姆》、《金戒指》等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喜爱。另外受到欢迎的还有纽伯瑞儿童文学丛书,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伍德龙一家》等。几种杂志———《故事会》、《儿童文学》、《故事大王》给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
3)“科幻故事”类图书中,首屈一指的仍然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其次受到欢迎的是美国作家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以及《遭遇外星人》、《少儿科幻故事》等。
(2)科普类
学生感兴趣的有《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百科图解》、《地球之谜》等书以及杂志《少年博览》等。
(3)漫画类
情趣盎然、图文并茂的漫画类图书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其中有《小樱桃》、《哆啦A梦》、《米老鼠》、《机器猫》、《数码宝贝》、《神奇宝贝》、《双响炮》、《樱桃小丸子》等。
(4)作文类
海南版的图文并茂的《快乐学作文》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其次还《小学生创新作文大全》、《新技法作文》、《作文大王》等等。
2、分析原因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与其年龄特点相符合的,他们喜欢有情节、有趣的故事,他们更看重阅读过程中的快感体验。这正如接受美学所说:文学接受是一种纯粹的个体性、精神性活动。文学接受者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即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去感悟、理解文本。接受者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思想修养、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必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必然形成文学接受结果的差异性、独特性。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篇获奖作文,不同水平的孩子去阅读,得到的体会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美,有些孩子则除了感受语言的美外,还能体会到文章写作方法的巧妙及文章所蕴涵的文情美,更有些水平高的孩子能带着批判的眼光提出对文章的意见。这也就是尧斯在“接受美学”中提出的“前理解”观点。尧斯认为,文学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和认识的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活动产生以前,不同的读者就有了各种不同的文学基础与阅读准备,他提出“先前的阅读总是成为后来阅读的某种前理解水平?不论了解到的是什么,都总是假定为某些预先被理解的东西。”因为每个学生的“前理解”水平不同,因此他们的阅读爱好也就不同。接受美学为我们理解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
(河北省大名县红庙乡刘庄小学)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意义
本文试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1.陶冶情操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读到一本好书,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为社会、人类有卓越贡献或献身的人) ,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激励了一代中国青年为祖国的事业前赴后继。
2.储备知识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处在学校这种智力不断冲撞的环境中,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什么,是历史、自然、人灵魂的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后,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及得消化的丰厚的积存,从而大受裨益。
3.学用结合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技能,常常需要多次接触和反复训练,才能逐步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巩固下来。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以新的角度使学习的材料重现,比机械地重复旧材料要有效得多。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种反复接触有关知识的条件,让其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迁移、巩固,学到新知识,反过来促进课内知识牢固地掌握。如一年级新生选择喜爱的注音读物阅读,可以巩固所学的拼音、汉字,认识新字,积累一些有趣的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不参加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他们学习显得轻松、灵活。这就可能达到减小学习难度,增添学习乐趣的目的。
4.梯降坡度
既然学生理解有误,始终说不到点儿上,显而易见是问题难得超乎预料,可是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也可能因课堂情境所致。教师要当机立断,提供数个浅显的起铺垫作用的小问题,以便于学生理解。有时,换一种说法就能达到降低难度、激活思维的作用。在教完《草船借箭》之后,一位教师提了个总结性的问题:“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特色?”看到学生一片沉寂,这位教师马上把问题换成:“你对文中的哪个人最感兴趣?能简单说说吗?”这么一改,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二、问卷调查
1、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现在的小学生最爱看的课外读物依次是:文故事类、科普类、漫画类、作文辅导类。下面对学生爱看的书籍依次做些介绍:
(1)文学故事类
1)最吸引小学生的是情节曲折变化且富有推理性的“侦探故事”。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乔纳著的《冒险小虎队》、《神勇小虎队》系列丛书以及他的《神探马克和鬼怪》风靡全校。其次,还有《名侦探柯南和鬼怪》、《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2)排名第二的是“儿童小说”。其中郑渊洁系列小说,如《智齿》、《我是钱》、《生化保姆》、《金戒指》等得到了孩子们的极大喜爱。另外受到欢迎的还有纽伯瑞儿童文学丛书,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伍德龙一家》等。几种杂志———《故事会》、《儿童文学》、《故事大王》给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
3)“科幻故事”类图书中,首屈一指的仍然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其次受到欢迎的是美国作家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以及《遭遇外星人》、《少儿科幻故事》等。
(2)科普类
学生感兴趣的有《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二十一世纪青少年百科图解》、《地球之谜》等书以及杂志《少年博览》等。
(3)漫画类
情趣盎然、图文并茂的漫画类图书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其中有《小樱桃》、《哆啦A梦》、《米老鼠》、《机器猫》、《数码宝贝》、《神奇宝贝》、《双响炮》、《樱桃小丸子》等。
(4)作文类
海南版的图文并茂的《快乐学作文》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其次还《小学生创新作文大全》、《新技法作文》、《作文大王》等等。
2、分析原因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与其年龄特点相符合的,他们喜欢有情节、有趣的故事,他们更看重阅读过程中的快感体验。这正如接受美学所说:文学接受是一种纯粹的个体性、精神性活动。文学接受者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即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去感悟、理解文本。接受者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思想修养、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必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必然形成文学接受结果的差异性、独特性。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篇获奖作文,不同水平的孩子去阅读,得到的体会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美,有些孩子则除了感受语言的美外,还能体会到文章写作方法的巧妙及文章所蕴涵的文情美,更有些水平高的孩子能带着批判的眼光提出对文章的意见。这也就是尧斯在“接受美学”中提出的“前理解”观点。尧斯认为,文学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和认识的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活动产生以前,不同的读者就有了各种不同的文学基础与阅读准备,他提出“先前的阅读总是成为后来阅读的某种前理解水平?不论了解到的是什么,都总是假定为某些预先被理解的东西。”因为每个学生的“前理解”水平不同,因此他们的阅读爱好也就不同。接受美学为我们理解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
(河北省大名县红庙乡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