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中的留白是中国画布局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文化渊源。留白在山水画章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看似无形的空白,在素白之纸上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留白在山水画章法中的运用还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对我们当今艺术创作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留白;研究
  一、山水画对“留白”的理解
  1、留白的概念
  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在南北朝时代之初即公元四百年前后就己经形成。留白,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这是我们大部分人从传统意义上对留白的认识。即当面对一张山水画作品的时候,眼睛直接看到的画面上留出来的空白部分,比如,中国山水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遣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也渐渐在其它绘画种类中被采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留白。
  2、留白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留白可以调整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让读者不自觉的就把目光引向主体。每张山水画作品都离不开留白,留白在山水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说与画出来的物象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留白是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的空白,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灵动,更加完整。但到了后来,山水画中的留白已不再简单的为了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思想。中国山水画的空白,在整个意境上成了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留白在创意和造境方面起主导作用,始终贯穿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之中。山水画的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山水画独特的艺术境界。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表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中国传统儒道哲学思想和当代审美意识共同作用着的形式与内容。
  二、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主要技法体现
  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技法,无非是用笔用墨。清代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
  说到这山水画中笔墨的处理问题,就不得不涉及到留白技法,留白技法运用的好,画面上的笔墨关系就会处理的恰当,物象的表现就会更加生动有活力。留白技法有许多种,以下将总结出来的留白技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1、借物留白
  借物留白,是相对于在宣纸上直接留出相应的空白而言,直接留出的空白是纸素之白,未经过主观经营的,客观存在的纸的白。而借物留白是作画者通过对山水画中的某些物象刻意留白的方法来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画面效果更加完善,是作画者通过主观处理的,如通过山石,云水,树,天空和点景等物象的描绘来表现的留白。借物留白主要方法有山石留白、云水留白、树留白、天空留白、点景留白等。
  2、边角留白
  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为了突出一定的艺术效果,画家通过釆取一种特殊的构图方式,会在作品的边角之处留出空白,这是以种简单而又复杂的留白技法。这一提法未见于绘画理论的论述中,但是却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山水画家巧妙运用。这边角之说最初最确切的出现是在南宋时期,“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和夏圭因采用大胆的剪裁,将山水画的构图由原来的全景式构图转变为取其局部,这种边角式构图形式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通过这种构图方式来表现景物的远近、疏密、开合与高低的变化,能够在视觉美感方面与前代山水画构图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3、笔触留白
  笔触一词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油画的学习过程中,
  都会接触到这个概念。不同的笔触运用能产生不同的画面表现形式。从用笔的力度方面来说,笔力不同,笔所触到的画面之处,所形成的笔墨痕迹是全然不同的,要想表现出沉稳的气势,笔触必须“力”到;要想表现淡雅之境,则反为之。这样笔触所表现出来的物象显现是对于画面整个“气”的反应,也是绘画创作者自身的素养,情感的表达。笔触留白主要方法有线留白、积墨留白、线面关系留白。
  三、留白的现代趋势
  中国山水画创作要求“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而对于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不得不说是构图落笔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立意很重要,创造不能凭空臆造,留白也要符合艺术规律,尤其中国山水画创作规律,注意继承和利用传统形式,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中国山水画第一要有时代性,“笔墨当随时代”。第二要有可赏性,画家与观众通过作品互动,山水画家把素材、个人修养、世界观综合起来创作山水画,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个人风格不明显到显著,创作出良好作品,力求把自己的心灵状态,观众通过留白的合理与个性去品评山水画。“留白”显的独有规律。通过笔墨语言诉诸于纸面,即为中国山水画个人风格突山水画中的留白贵在自然,忌做作,在章法上要来龙去脉开合清楚,顺情合理,不要牵强。用笔上要挥洒自如,节奏分明,留白要真,要自然,轻重徐疾,相互生发,使整幅画有高潮,有低处,波澜起伏,气象万千。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能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是“无声似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思维精神导向,研究对象。画者面对一张白纸,要珍惜它,不可仅仅当成作画布局的阵地,也不可当作是摆列物质形体的地盘,是描绘形象实实在在的背景。在本质上,这张白纸是画家灵魂之舞台,心灵的空间。笔墨任画家在白纸上精神意气驰骋。 “留白”要具有合理性,符合艺术规律。留白正确合理,会使画面响亮、纯洁、干净、真实。
  留白的現代趋势留白对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影响深刻,对发展范围领域越来越宽泛,留白的研究是对中国当代山水画发展以及未来影响具有极具重要的意义。面对今天的节奏加快,数字化信息时代,传统山水画的大部分留白是符合人们的审美的要求和标准,要从传统中济取营养,同时要改变更新思维,创新留白是创作中国画的主旋律。
  小结
  留白是传统山水画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也是传统艺术精神在绘画中体现出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艺术的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是中国画造美、审美之必须。留白是无韵之美,留白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张作品的成败。既认识到留白技法对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我们便要在实际的创作生活中对留白的技法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总结,并加以重视和运用。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留白技法的认识应该更为深入。绘画作品总是静态的呈现在纸上,而留白总可以让这份沉静充满活力。“留白”所传达出的意蕴是用有限的笔墨描绘具体景象所达不到的,画面通过“留白”与笔墨的黑白对比,使得中国山水画拥有着超然于自然之上的无限神远的意蕴,就像音乐一样富有韵律和节奏。而“留白”的方式也在艺术家的笔下灵活多变,妙趣横生。由此可见“留白”对于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2]李来源 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段七丁.中国山水画技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何延品.中国山水画技法学谱.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
其他文献
对于新兵而言,严格的纪律约束与高强度的训练极易引发最常见的焦虑、逆反、紧张和冷漠心理。那么在新兵连期间,带训者该如何抓住新兵“心”特性,促进新兵“心”适应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扑下身子,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带训者应当提高钻研能力。近几年新兵的兵员素质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入伍的士兵呈现出学历高、思想活跃、善于學习、个性鲜明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战斗力的提升带来了好处,但对心理服务工作
期刊
【摘要】:人们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一种怀旧的情结正成为人们的着装需求,设计师们热衷追求古典情怀的人性空间。洛可可艺术反映在服装方面,则是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边,复杂的褶饰、春光乍泄的衬裙、印花布料、紧身内衣、時尚杂志、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及服饰设计为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提供了借鉴。国际时装之都的时装秀及人们日常着装中,古典风尚的作品大行其道,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现代服饰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审美趋向对
期刊
【摘要】:基于后现代语境下完善微电影的创作设计,有利于充分表达社会民众的意愿,对促进微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基于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基于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创作设计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微电影;创作群体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微电影呈现了迅猛的发展趋势,成为一
期刊
历史即称史,也就是记载以及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一门学科,在我看来历史有三种:  第一种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即是历史。在很多人眼里故事、历史与小说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例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就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殊不知《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所载的历史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可人是一种喜欢有趣故事的动物,这是大多数人喜欢历史的原因。也是我爱在历史课上讲故事进而得到大部分学生认同的原因之一。 
期刊
【摘要】:凤翔民间年画,具有主题鲜明突出、造型简洁概括、色彩对比强烈、构图丰满匀称的特点。它吸收了汉唐壁画、石刻,古代绣像,插图,秦腔戏剧的表现手法以及民间姊妹艺术的某些特征,并和群众的爱好、审美情趣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创造,逐渐形成了凤翔年画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凤翔木板年画;艺术特色;造型;设色  凤翔木板年画吸收了汉唐壁画、石刻、古代绣像、插图、秦腔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建设在我国已初具形态,众多新媒体平台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打造个性化的新闻节目就成为了新闻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中不仅要结合新闻受众群体的喜好、性格特点、收视习惯建立统一的节目策划机制,还要在立足节目创新的基础上打造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渠道,保障电视新闻节目多渠道的共享与传递。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打造个性化新闻节目展开详细
期刊
【摘要】:在经济发展转型的今天,如何利用黄河这一资源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利用黄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产业的迅速提升和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结合山西省锻造黄河旅游产业新品牌,分析其优势及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探索发展旅游产业的途径。  
期刊
一.创作思路  近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猛增,每年伴随着庞大的毕业生数量而来的是人才市场长龙般的求职队伍、大街小巷应聘者的徘徊与游离以及出租屋内的蜗居宅。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被人们热议的同时也被随即抛出一句“毕业等于失业”的定论,也正是这一定论引发了我的思考,也是我做这次创作的出发点。  走进社会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很多同学都会问“你毕业后做什么?”,我也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结合他们的情况来想想自己
期刊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现代农村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加强对于河北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健全贫困地区的文化网络建设;同时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调整资金投,多方筹集文化建设资金;贴近农民,切实搞好文化下乡;利用当地优势,搞好文化资源开发入方向;建设好农村整体文化,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
期刊
【摘要】:“斯文”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词汇,经历了由短语到词的过程,随着历史发展中其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在丰富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斯文”一词的源头、定型年代、在古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斯文;论语;儒士;文雅;复合词  “斯文”在中国历史上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儒家所崇尚的理想的礼乐制度。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已经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