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纵观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从原始遮风避雨的简单要求,发展到今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要求外,同时还存在着艺术性的要求。文章将重点介绍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作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通过形体和色彩来表现其美感的,除了和谐的形体外,色彩的因素也至关重要。建筑及色彩两者共为一体,它们十分密切而又共同地影响着人对它们的感受。
在造型艺术语言中色彩也是一种较为活跃、丰富和敏感而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因素。在绘画中,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而且色彩本身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变化和对比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效应,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建筑作为造型艺术,更离不开色彩,建筑色彩设计往往直接体现着建筑师的情感意识和艺术修养,为建筑增添无穷的魅力。
1、建筑色彩的特点
装饰色彩与绘画色彩不同,它是通过人工提炼,加工、夸张、概括出来的理想化色彩。建筑色彩隶属于装饰色彩范畴,其特点在于装饰部位的面积较大,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常常是裸露在自然光照下,而内墙、天棚、地面又多处于人造光的环境里,故在色彩的运用上内和外是有区别的。建筑物这一巨大身躯的装饰色,较多是人工着色再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后的现成面材(如:面砖、马赛克,再就是天然的大理石、花岗石、青石等等)。
建筑色彩設计不在色彩本身,而是色质的合理运用。材料不同的色反映不同的色质,不同反光度的色表现出不同的色质,陶瓷和玻璃两种不同颜料所制作的装饰材料马赛克,前者规整、亚光泽,给人以沉着、温和、平静的感觉,而后者则在阳光下耀眼刺目。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同一产品,尽管名称式样都很相近,而实际效果正好相反。如果将色质分开讲,所谓色"就是物体本身给人以红、黄、蓝等色彩在视觉上的感受,而"质"则是指物体表面质地的特性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感受,即质地的粗和细的感受。色质可分为反光、平光、哑光、透光及天然人造色等多种类型,而在使用时又往往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综合对比运用时,粗、中、细三者比例不能等量齐观,必须使其中某一质感量占绝对优势,才能突出中心,分明主次,效果也会随之显著。在建筑色彩的实际运用时,常以大理石、面砖、马赛克几种材料综合使用,这本身在光感的强弱、材质特性及块材的大小上都有较大悬殊。这样配搭层次分明,对比明显,但也要注意在综合使用时,材料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以三种为宜。有时仅用一种单项材料也能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2、建筑色彩造型方法
2.1建筑色彩造型的一般方法
在建筑色彩中,主要的构成和组织方式有嵌套、穿插、相似、相离、并置、相交等。就建筑来讲,因为其体量以及整体的特征,色块并置、穿插和相离这三种组成方式在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则采取了色块渐变、嵌套、色彩相似等设计手段。
2.2建筑色彩造型的特殊方法
就建筑来讲,色彩造型的方法是非常特别的,这也是色彩设计中难以处理的地方,材料的冰冷感要被软化、体量感要被弱化,再就是掌控色彩的空间感。
(1)软化建筑材料的冰冷感:就现代建筑来讲,材料的意境化、情感化、艺术化是美学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倾向是要对其软化。也就是利用科学技术软化冰冷感,弱化体量感。于是,运用林林总总如穿孔金属板、钢板网,百叶格栅、织物类型的轻质材料代替了重而冷的墙体,涂上浅色,自然环境也被反衬出来,还会与环境非常融合。
在现代建筑中,色彩造型的新方式之一是色彩渐变,经由色彩渐变的规律以及均质化所带来的质感,体量的存在感就会被弱化。颜色按不同的层次进行规律性地渐变,但是层层颜色间的界限似有似无。当建筑色彩把表现本身当成最后的目标时,将会极大地弱化建筑物的体积以及质量。
(2)把握建筑的色彩空间感:色彩的空间感是可以向前和后退,因为色彩存在着远近感之间的区别,在相同的平面上,色彩能够从感觉上拉开不同的距离,空间层次也就变得不同。通常情况下,暖色形成了接近的感觉,冷色具有使人远离的感觉;明色近,暗色远;彩度越高,色月近,彩度越低,色越觉得远。按照此原理,建筑师们为了提高建筑物在空间上的感觉以及形成丰富感,也能通调节不同的色彩,则会减少建筑带来的压抑感。
3、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要点
3.1色彩应用要突出主题
色彩的运用要与建筑设计的功能相协调,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色彩本身的艺术含义和表达,使色彩更能突出建筑设计的意图,展现建筑设计的主题。例如:在医院住院大楼的设计中,使用色彩要注意稳重和严谨,要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亲和力,应该利用纯色配以相近色彩的不断变化,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3.2色彩应用要提倡和谐与统一
当前社会的主题就是追求“和谐”与“发展”,在建筑物设计中也要尊重这一思想认知,要看到建筑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类的使用,满足人类的衣食用行的空间,所有建筑物都是围绕“人”这个主题来活动的,那么应如何构筑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关键的一点便是城市建筑色彩的和谐与统一。在很早以前就有和谐城市的范例,只不过当时是无意识的,是受建筑材料地域性的局限,而使城市显得更加完整和谐。而现在,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恰恰失去了这关键的一点,交通物流方便了,而城市建设也更加“大同”了,许多城市已失去了地理文化,不但形式一样,连应用的色彩也一样,明显展现不出自己城市的特色和风采。
3.3色彩应用要立足于美化环境
建筑设计的成果之处在于在外形上和色彩上给人以美感和震撼。在一片金色的麦浪里,耸立着一个红瓦、白墙、绿色门窗的小木屋,建筑因为环境的烘托而更加美丽,而环境也因为建筑的“点睛之笔”更加诗意化。虽然城市生活中这种惬意的场景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就单体建筑而言,还是要考虑到周围场景的相互映衬,及场景内文化内涵的需求。在自然界中的建筑就必须要考虑到其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否则不但有损于自然景观,对建筑物本身也会有负面影响。通常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相识的情况称为调和。为了达到这种相似,不仅仅是在色彩上相似能达到协调,有时建筑物和自然景物有某种程度的对比时也能够获得调和的效果。但这时的对比不是使用互补色。在建筑物上使用和自然景观的色彩互补的色彩,就会像在某些城市中的杂乱带进了自然环境中,成为凌乱的配色。由于在自然环境中一旦引入了人工建筑物,其本身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不必再刻意地使用什么色彩,就可以让其突显出来。比如把建筑物的整体基本色彩设计成无色彩的颜色,自然就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对比,如果希望形成更醒目一些的对比,也可以不使用整体基本色,转而选择某些色彩作为重点色,就可以达到目的。
4、结语
总体来说,建筑的色彩好比是一个建筑的衣服,和人一样,只有穿上适合自己的衣服才能显示身材及美感。同样的技巧不一定能适用于所有建筑,若无法综合运用,盲目追崇和复制的结果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掌握好色彩应用的规律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也是艺术造型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作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通过形体和色彩来表现其美感的,除了和谐的形体外,色彩的因素也至关重要。建筑及色彩两者共为一体,它们十分密切而又共同地影响着人对它们的感受。
在造型艺术语言中色彩也是一种较为活跃、丰富和敏感而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因素。在绘画中,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而且色彩本身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变化和对比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效应,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建筑作为造型艺术,更离不开色彩,建筑色彩设计往往直接体现着建筑师的情感意识和艺术修养,为建筑增添无穷的魅力。
1、建筑色彩的特点
装饰色彩与绘画色彩不同,它是通过人工提炼,加工、夸张、概括出来的理想化色彩。建筑色彩隶属于装饰色彩范畴,其特点在于装饰部位的面积较大,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常常是裸露在自然光照下,而内墙、天棚、地面又多处于人造光的环境里,故在色彩的运用上内和外是有区别的。建筑物这一巨大身躯的装饰色,较多是人工着色再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后的现成面材(如:面砖、马赛克,再就是天然的大理石、花岗石、青石等等)。
建筑色彩設计不在色彩本身,而是色质的合理运用。材料不同的色反映不同的色质,不同反光度的色表现出不同的色质,陶瓷和玻璃两种不同颜料所制作的装饰材料马赛克,前者规整、亚光泽,给人以沉着、温和、平静的感觉,而后者则在阳光下耀眼刺目。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同一产品,尽管名称式样都很相近,而实际效果正好相反。如果将色质分开讲,所谓色"就是物体本身给人以红、黄、蓝等色彩在视觉上的感受,而"质"则是指物体表面质地的特性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感受,即质地的粗和细的感受。色质可分为反光、平光、哑光、透光及天然人造色等多种类型,而在使用时又往往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综合对比运用时,粗、中、细三者比例不能等量齐观,必须使其中某一质感量占绝对优势,才能突出中心,分明主次,效果也会随之显著。在建筑色彩的实际运用时,常以大理石、面砖、马赛克几种材料综合使用,这本身在光感的强弱、材质特性及块材的大小上都有较大悬殊。这样配搭层次分明,对比明显,但也要注意在综合使用时,材料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以三种为宜。有时仅用一种单项材料也能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2、建筑色彩造型方法
2.1建筑色彩造型的一般方法
在建筑色彩中,主要的构成和组织方式有嵌套、穿插、相似、相离、并置、相交等。就建筑来讲,因为其体量以及整体的特征,色块并置、穿插和相离这三种组成方式在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则采取了色块渐变、嵌套、色彩相似等设计手段。
2.2建筑色彩造型的特殊方法
就建筑来讲,色彩造型的方法是非常特别的,这也是色彩设计中难以处理的地方,材料的冰冷感要被软化、体量感要被弱化,再就是掌控色彩的空间感。
(1)软化建筑材料的冰冷感:就现代建筑来讲,材料的意境化、情感化、艺术化是美学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倾向是要对其软化。也就是利用科学技术软化冰冷感,弱化体量感。于是,运用林林总总如穿孔金属板、钢板网,百叶格栅、织物类型的轻质材料代替了重而冷的墙体,涂上浅色,自然环境也被反衬出来,还会与环境非常融合。
在现代建筑中,色彩造型的新方式之一是色彩渐变,经由色彩渐变的规律以及均质化所带来的质感,体量的存在感就会被弱化。颜色按不同的层次进行规律性地渐变,但是层层颜色间的界限似有似无。当建筑色彩把表现本身当成最后的目标时,将会极大地弱化建筑物的体积以及质量。
(2)把握建筑的色彩空间感:色彩的空间感是可以向前和后退,因为色彩存在着远近感之间的区别,在相同的平面上,色彩能够从感觉上拉开不同的距离,空间层次也就变得不同。通常情况下,暖色形成了接近的感觉,冷色具有使人远离的感觉;明色近,暗色远;彩度越高,色月近,彩度越低,色越觉得远。按照此原理,建筑师们为了提高建筑物在空间上的感觉以及形成丰富感,也能通调节不同的色彩,则会减少建筑带来的压抑感。
3、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要点
3.1色彩应用要突出主题
色彩的运用要与建筑设计的功能相协调,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色彩本身的艺术含义和表达,使色彩更能突出建筑设计的意图,展现建筑设计的主题。例如:在医院住院大楼的设计中,使用色彩要注意稳重和严谨,要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亲和力,应该利用纯色配以相近色彩的不断变化,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3.2色彩应用要提倡和谐与统一
当前社会的主题就是追求“和谐”与“发展”,在建筑物设计中也要尊重这一思想认知,要看到建筑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类的使用,满足人类的衣食用行的空间,所有建筑物都是围绕“人”这个主题来活动的,那么应如何构筑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关键的一点便是城市建筑色彩的和谐与统一。在很早以前就有和谐城市的范例,只不过当时是无意识的,是受建筑材料地域性的局限,而使城市显得更加完整和谐。而现在,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恰恰失去了这关键的一点,交通物流方便了,而城市建设也更加“大同”了,许多城市已失去了地理文化,不但形式一样,连应用的色彩也一样,明显展现不出自己城市的特色和风采。
3.3色彩应用要立足于美化环境
建筑设计的成果之处在于在外形上和色彩上给人以美感和震撼。在一片金色的麦浪里,耸立着一个红瓦、白墙、绿色门窗的小木屋,建筑因为环境的烘托而更加美丽,而环境也因为建筑的“点睛之笔”更加诗意化。虽然城市生活中这种惬意的场景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就单体建筑而言,还是要考虑到周围场景的相互映衬,及场景内文化内涵的需求。在自然界中的建筑就必须要考虑到其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否则不但有损于自然景观,对建筑物本身也会有负面影响。通常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相识的情况称为调和。为了达到这种相似,不仅仅是在色彩上相似能达到协调,有时建筑物和自然景物有某种程度的对比时也能够获得调和的效果。但这时的对比不是使用互补色。在建筑物上使用和自然景观的色彩互补的色彩,就会像在某些城市中的杂乱带进了自然环境中,成为凌乱的配色。由于在自然环境中一旦引入了人工建筑物,其本身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不必再刻意地使用什么色彩,就可以让其突显出来。比如把建筑物的整体基本色彩设计成无色彩的颜色,自然就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对比,如果希望形成更醒目一些的对比,也可以不使用整体基本色,转而选择某些色彩作为重点色,就可以达到目的。
4、结语
总体来说,建筑的色彩好比是一个建筑的衣服,和人一样,只有穿上适合自己的衣服才能显示身材及美感。同样的技巧不一定能适用于所有建筑,若无法综合运用,盲目追崇和复制的结果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掌握好色彩应用的规律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也是艺术造型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