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装置艺术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家在艺术的评价上有过的最大“丑闻”,大概要算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那段著名评价,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著名又不著名的“低级错误”。梅耶·夏皮罗不确定海氏到底评论的是哪一幅画,因为有三幅符合海氏的描述,于是他去信询问,而最终在回信中被海氏确定的描述对象,那双鞋梵高只在城市里穿过。但这个理论史事件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在理论教育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生成出了“艺术是真理的自行介入”这一论断,论述被当做分析命题接受了,分析命题,即没有任何经验内容。而如今,当我和海德格尔的粉丝们提到这个低级错误时,他们的反映却出乎我的意料:在他们看来,海德格尔给出了完整的表达,而错的好像是梵高,他应该穿着那双鞋在乡村耕种两年,而不是在城市里做一个乡村非主流。但这种态度反而让这段理论史上数一数二的精彩评述立
  刻转变为了语言暴力。他不但没有如他所说,“无私”的澄明作品中的真理,反而把作品和作者一起俘虏甚至消灭了。更不用说夏皮罗在最初的筛选中,发现了三幅符合描述的作品,从经济角度说,梵高的《鞋》因为其复数而贬值,而艺术史更多的收藏了海德格尔的评述,因为它才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当谈论杜尚、沃霍尔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他们和这一事件的潜在联系,这并不奇怪,因为从表面上,执着于现代技术现成物的他们似乎是海德格尔最激励的反叛者。但是,如果我们带着这些装置艺术家的视角重读海德格尔的这篇文章,也许会惊奇的发现海德格尔在此处就像一个装置艺术家:他陈置一个物,剥夺物的原初语境,使得物只能介入到他的论述当中,这并不是“真理的自然介入”,而是“物的被迫介入”。而当复制技术开始泛滥的时代,梵
  高的《鞋》,某工匠的便池和盒子,它们都是受迫之物。
  海德格尔提供了史上第一个装置艺术的理论原型,我们不妨将这一作品称为《这双鞋没有穿着梵高》,它就立刻有了现代艺术的气质。装置艺术的原型在海德格尔的著述中几乎无处不在:黑夜木屋、罗马喷泉、精致古瓮,这些物都在海德格尔的笔下成为了一种脱离了原初生产及其生产者的纯然之物,受迫于一种装置艺术的摆布。而一旦我们站在这个视角重新审视“天地神人”的“四方域”,也许会发现这一模型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温和,它更像是一个极具统治力的策展:在“天地神”三角结构的稳定系统下,“人”不过是一个被加入的“器官”。无论这个“人”指的是观众还是原初作者,尽管“四方域”四者彼此敞开,但是“人”的所持往往是最少也是最微不足道的。“人”就像一个被迫开放关口的国度,海德格尔的策展,最终指向的其实是人对形而上学以及形而上学家的臣服。


  装置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对物中所蕴含着的人类经验的剥夺,而非澄明和维护这种经验。奥尔特加在《艺术的去人性化》中隐约的触碰到了这个层面,他指出现代艺术的实质在于“歪曲”,使得作品远离人类的同情,这确实是那一代现代画家们在做的事情:“风格化就是一种歪曲”,这正是他们选择对抗哲学家的手段,那就是尽量的脱离艺术家与哲学家共有的自然,把作品创作为自己的私人语言,保护物种的经验成分。这正是夏皮罗对海德格尔的反击方式,他说梵高的鞋就是梵高自己的“自画像”,它拒绝公共诠释。
  “拒绝”这个词一直潜藏在现代艺术的后台,后被阿多诺和马尔库塞推上前台,但如果 “争夺”被驱逐了,“拒绝”实际上意味着“惧怕”。梵高之后的艺术家不再与哲学家争夺物与具象,他们从斗争中逃逸了。这无疑让杜尚和沃霍尔这样的装置艺术家轻易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不再像海德格尔那样需要一整套复杂的哲学体系才能消灭一个艺术家,他们只需要占据本就匿名的工业制成品,工业社会已经剥离了物中的人类经验。现在的装置艺术家不需要再像鼻祖海德格尔那样用哲学抢夺物,一个好的装置艺术家,不需要证明自己作品的合法性,只需要证明自己的统治力和决心。但就是这样的标准,如今也被“人文关怀”逐渐蚕食。
  如果我们把海德格尔的这个事件写进艺术史,就会发现艺术与哲学之争不但没有更激烈,反而有消失的危险。如果能够把海德格尔看作是杜尚和沃霍尔的同行,那么他对技术世界的批判指向的是对斗争消失的恐慌。因“充满劳绩”,“诗意的栖居”描绘的非但不是宁静,而是凡人与“天地神”斗争战败的弱感,萨特的“介入”和加缪的“西西弗斯”成为海德格尔一脉最终的成品也由此而来。对工业社会的批判并非基于其对公众审美的影响,而是工业生产成为了一道横贯于艺术和哲学之间的城墙,保持了一种和平的外交状态。如果沃霍尔式的装置艺术不消亡,哲学和艺术就永远处于一种游戏般的打情骂俏,哲学界和艺术界实际上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安全期,无论如何被强暴都无法受孕,无法酝酿出下一个哲学和艺术阶段。我们缺少海德格尔那样的征服者可供跟随。
  谈论“哲学与艺术之争”,而不真正的以哲学家或艺术家的视角去斗争和剥夺也许才是最大的弊病。当今艺术所要做的,应该是去杜尚和沃霍尔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哲学家,如果目标物没有什么值得剥夺,我们何必还要去用哲学或艺术来命名这种虚伪的快感。
其他文献
艺术时代=ARTTIME  爱德华多·卡茨=K  ARTTIME:你是在巴西出生并且由你的祖父母养大的。你能谈谈你的童年对你的影响吗?  EK:我祖父母是二战前从波兰移民到巴西的。这个自然引发了我对于历史变迁和不同文化的兴趣。他们能够说5种语言,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使我也能说发几种语言,同时也唤醒了我对于语言作为可雕塑媒介的探索。他们几乎一直在阅读,这一点无疑也培养了我自己的阅读习惯。回忆起来,我曾经
期刊
展览时间  2013年9月20日-10月27日  展览地点  魔金石空间(北京)  敖鲁古雅位于内蒙古最北部,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于伯公的展览以此为题有着地域上和宗教上的某种关联,但更重要的是于伯公与这片古老、边远的地域有着性格和命运上的某种缘分和几分相似。在同龄人当中,于伯公显得安静、沉稳,也似乎始终游离于这个浮华的社会之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一份虔诚和坦然,固守心灵的一
期刊
展览日期  2014年1月18日—2月18日  展览地点  空间站(北京)  水墨在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圈成为话题,抛开商业资本的因素,与其被通常认定为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代言形式有关。年近八十岁高龄的老先生王秉复固守传统的笔墨、古老的题材,却展示出清新鲜活的另类当下状态。先生的个展“画史氏曰”,引而不发,余音绕梁,给急功近利地奔走在当代艺术阴沉雾霾里的新青年们上了一堂扎实的绘画课。
期刊
展览时间  2013年9月15日-12月8日  展览地点  时代美术馆(广州)  皮皮洛蒂的作品是能让人静下来的。无论如何,任何作品都需要静下来去看。但静下来细细观看却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展览中变得极其艰难,格罗伊斯深刻地体会这一点,他说面对某件作品,我们总是暗暗告诫自己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观看是需要平心静气的,但我们却不能,这源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集体病症:焦虑。一方面,在快速变化、流转和更新的社会
期刊
1869年5月28日,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自此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  陈晓云个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个展在北京香格纳画廊举行,展期从9月7日至10月6日。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比较文学系张英进教授将于9月16-18日应邀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部讲学。  “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期刊
著名的阿根廷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厄尼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4月13日去世,享年78岁。  拉克劳1935年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律师和外交家家庭,早年在布宜诺斯爱丽丝学习历史,70年代来到英国就学于牛津大学,后任教于埃塞克斯大学(ESSEX University),并合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伙伴比利时籍妻子哲学家穆佛(Chantal Mouffe)一起
期刊
穿过幽暗狭长的地底通道,我终于抵达目的地。管理员费劲地搜寻着索引,终于在 《地狱大百科》“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当代艺术”分条目中找到了有关我的词条:“早年作为策展人,后随策展的覆灭成为艺术家,活跃于21世纪初,死于中国首都那场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实际上,“策展”甚至一度失去了作为一个词汇的基本资格,像亚特兰蒂斯一样湮没于已死的历史之中。如今我却在时空边缘再次勾勒策展时代的形状。  
期刊
阿多诺致本雅明  伦敦,1936年3月18日  亲爱的本雅明先生:  现在,我准备将我对你非凡研究《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些笔记寄给你,当然,我无意对你的研究提出批判性的分析,也不打算对你的研究做出一个适切的回应。此刻我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有待完成的论逻辑的大书;关于贝格的论集中有待我完成的部分(虽然我已经完成了除几处音乐分析的大部分);还有对爵士乐的研究。这些压力使得我任何试图回应你的努
期刊
LZH: Since I believe people have no idea about your work in China, I will ask you some basic questions.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self? As an artist?  ST: I call myself a professional ‘in-betweener’,
期刊
本质上讲,艺术家都是小生产者,不管是你自己做,还是雇上几个人或几十人被称作老板,仍逃不出这样的“政治面貌”划分,作为个体劳动者,自然或多或少都沾点“右”的底色。当然,这么说偏简单化了,“左”“右”的划分本来就复杂,艺术家的知识来源和对事物的理解也很乱,往往自己都分不清,那种作品中的“政治清晰”,反倒让人怀疑,通常是被消费的素材而已,几十年前“左”和“右”的鉴别关乎前程和未来;在今天也一样影响着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