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披露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我国各省份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以及需要加以重视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湖北省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省域层面的企业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得出各省份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9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综合得分较高,处于优秀水平,湖北省在29个省份中排名为14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最后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环境社会责任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76-04
  一、引言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畴。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份经济发展较迅速,但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被过度消耗、工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部分城市和地区频频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沙尘暴”、“水华爆发”、“饮用水污染”等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企业作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体,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不仅可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此外,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需正确处理企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追求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责任法律法规,不断改进环保工作,提高能源使用率等。
  目前一些研究证实,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大概率情况下市场会对污染企业做出负面反应;并且,企业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使资本市场迅速对其做出负面反应,同时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湖北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取得重大进展,伴随着湖北省区域内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大型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张,企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让省内企业履行好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成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事件研究法测定负面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或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尽管已有文献证实了环境诉讼事件对上市公司市值的负面影响等,Frooman(1997)的研究也表明,当公司出现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违法行为时,股票收益会下降;肖华、张国清(2008)对吉林化工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研究发现,在事件期吉林化工和化工行業组合的AR 和CAR均显著为负。但遗憾的是,很少有文献对我国不同省份地区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探讨。
  就以上分析,本文选取湖北省内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其他28个省份企业为对比样本,试图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不同省份地区的环境责任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寻找出我国环境责任中需予以重视的问题,让各省份企业对其履行环境责任的水平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加以改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选择
  (一)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现有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查阅,系统的研究国内相关法律、国际国内相关标准以及其他地方和科研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等各类文献,本文依据层次分析法得到了一个初步的企业环境责任指标体系,随后通过如下图1中的步骤进行指标精选。
  经过以上指标精选过程,最终得到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用以测量评估我国各省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实施状况。
  (二)研究方法选择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测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指数法、德尔菲法、CRITIC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模型等。本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设定受到信息不完全的影响,以及所提取的评价体系数目较多的原因,很难分析出相对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法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个数,将指标量化后进行比较,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各省份企业的环境责任所达到的水平,增加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企业对环境责任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比、可靠与可得情况,我们对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数据获取渠道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湖北省环境保护厅、《湖北省统计年鉴》等。国家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数据往往是全样本数据或大样本数据,代表性很好,也比较权威,因此构成了我们采用数据的主体部分。然而,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数据统计口径可能与我们不同,这样容易造成数据与指标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限于条件,我们不能获得所有数据。所以也需要其它数据的补充;二是对湖北省三大类型企业(即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通过严格、规范的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是我们获取数据的另一来源。然而,考虑到调查范围和样本的局限,以及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需要,我们对于该类数据的使用比较谨慎。一般只有当国家正式发布数据不可得到的情况下才作为补充使用;三是参考借鉴各种研究报告及其它出版物使用的数据。该类数据只作为前两类数据的参照和补充使用,如果其与上述两类数据有冲突,原则上以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和我们的调查数据为准。另外,我们在搜集整理湖北省相关指标数据的同时,也搜集整理了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值,以便于比较各省份得分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二)数据列表   根据以上数据获取渠道,我们得到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具体数据列表情况(见下表2)。
  (三)数据分析
  对表2中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中数据进行标准化,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研究。
  1.相关系数矩阵。求出10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如下表3),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10个指标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10个指标反映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
  2.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下表4中,KMO值为验证所选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值越大,该数据就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小于0.5,数据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该环境板块检验的KMO值为0.797>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391.108,Bartlett检验是为了看数据是否来自于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df.值为45,Sig.为.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分析。
  3.解释的总方差。如下表5,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有两个因子符合原则,它们的累计贡献率为85.816。正常情况下,要采取综合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本文选取的前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5.816大于85,用这两个公因子来反映各省企业环境治理问题所损失的信息不多,几乎涵盖了原指标的所有信息,所以本文所选取的两个公因子足够代替原来的10个指标。
  4.碎石图。该1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的碎石图如下图2所示,曲线出现明显的弯折处对应的X轴的数字即应保留的因子数,此外,结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知本文可保留两个因子数。
  5.成分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6。
  6.旋转成分矩阵。因子旋转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然而用上述方法求出的公因子解,各主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是很突出,容易使因子的意义含糊不清,不便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因此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如下表7: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1在工业废水处理量,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数,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工业废气治理设施数,工业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工业废水排放量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其反映的是这些变量的信息;因子2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其反映的是这些变量的信息。
  7.主因子命名。通过以上分析,给主因子命名,如下表8。
  8.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利用回归法,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下表9)。
  9.因子综合得分。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对各城市进行综合排序利用单因子得分函数:
  Z1=.100ZX1+.247ZX2+.106ZX3+.182ZX4+.138ZX5-.245ZX6
  +.236ZX7+.066ZX8-.083ZX9-.043ZX10
  Z2=.099ZX1-.174ZX2+.095ZX3-.027ZX4+.034ZX5+.375ZX6
  -.139ZX7+.158ZX8+.329ZX9+.278ZX10
  其中ZXi(i=1,2……10)為Xi标准化后的数据。
  总得分=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因子1的得分+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因子2的得分
  即综合因子得分公式:Z=0.52794Z1+0.33022Z2
  计算出29个城市单因子的得分值Z1、Z2、综合因子得分值Z,见表10:
  (四)数据分析结论
  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将上述省份的得分按Z≥0.3,0.3>Z≥0,Z<0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包括:河北、山东、江苏、山西、广东、河南、浙江、辽宁、安徽这9个省份在企业对环境责任方面综合得分较高,处于优秀水平。
  第二类包括:四川、广西、福建这3个省份在企业对环境责任方面综合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第三类包括:湖北、云南、湖南、江西、黑龙江、陕西、贵州、上海、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天津、宁夏、北京、海南,这16个省份在企业对环境责任方面综合得分较低,未来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湖北在这29个省份中排名为14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分析我国29省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湖北省的企业对环境的治理情况,以及我国哪些省份的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哪些省份的企业不太重视环境治理问题,通过这些数据的揭露,能够让这些省份的企业在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重视环境治理工作,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湖北省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对策 (下转第80页)(上接第78页)
  根据以上量化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上仍需加强。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长效机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通过法律手段对企业责任目标、行为进行规范,并通过机制和政策,引导、鼓励、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并形成长效管理模式。另外,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环境的外部性。周黎安(2007)论文中提出“晋升锦标赛”使政府官员只关心自己任期内所在地区的短期经济增长,而一些不易列入考核范围、无法快速兑现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如环境保护等)则倾向于被忽略。针对上述情况,本文认为在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中,该省市的污染排放情况、环境质量变化等都应纳入考核体系中。此外,积极倡导全民社会责任理念,使广大公众关注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监督及惩治没有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逐步提升我国各省份企业环境治理水平。   [项目资助: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CNU15A02045)资助。]
  参考文献:
  [1] 姜万军,杨东宁,周长辉.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初探[J].统计研究,2006(7)
  [2] Cormier D,Magnan M,Morard B.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Pollution on Market Valuatio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3 (8)
  [3] Dasgupta S, Laplante B, Mamingi N. Pollution and Capit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2001
  [4] 沈红波,谢越,陈峥嵘.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其市场效应——基于紫金矿业环境污染事件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1)
  [5] Lapplante B, Lanoie P.The Marke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cidents in Canada: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4(60)
  [6] Frooman J. Socially Irresponsible and Illegal Behavior and Shareholder Wealth: A Meta -Analysis of Event Studies[J].Business and Society,1997 (36)
  [7] 肖华,张国清.公共压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基于“松花江事件”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8(5)
  [8] 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為例[J].中国软科学,2009(10)
  [9] 王风云,于建华.媒体类网络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企业活力,2012(6)
  [10] 姚骥,俞小平.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6(1)
  [11] 余后强,李玲.基于熵权法和CRITIC法的五类企业综合评价[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12] 朱永明,许锦锦.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3(2)
  [13] 叶陈刚,王孜.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与市场反应[J].软科学,2013(6)
  [14]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作者简介:何雅娟,钟原,章玥,陈会敏,杨逸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概述了专业评估的政策背景和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然后通过“对标”专业自评发现本校会计学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分制改革、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最后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质量提升、青年教师培养等视角提出了加强专业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专业评估 专业建设 教学质量 会计学专业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坚定制度自信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重要精神之一。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支柱和运行依靠,发现并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定制度自信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集中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以坚定的信心努力打赢这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特殊的战役更加突出了坚定制度自信的意义所在,也对高校制度自信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
期刊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禾草科赖草属植物,根据叶片颜色可分为灰绿型羊草(Grey-green grass,GG)和黄绿型羊草(Yellow-green grass,YG),在中国内蒙古东部草原、东北三省和新疆等地均有分布。羊草是中国的优良牧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和适口性好等特点;同时,羊草的地下横走根茎十分发达,能够形成强大的根网,盘固土壤,保持水土。因此,羊草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如何增加羊草的生物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羊草从5月开始返青生长到8月末开始枯黄,每年仅有4个月的生长时
鼓翅蝇科Seps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沼蝇总科Sciomyzodiea无瓣蝇类Acalyptrat,体小至中型,形似蚂蚁,故又将其称为蚂蚁蝇。全世界鼓翅蝇共记录363种,中国已知60种。鼓翅蝇科昆虫存在典型的性二型现象,且不同种类的雌性个体形态差异较小,因此仅依靠形态学特征鉴定鼓翅蝇存在较大的困难。本研究基于DNA基因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辽宁省鼓翅蝇进行DNA分类研究。
  本研究共获得鼓翅蝇COI基因序列128条,结合NCBI下载10条COI基因序列,138条序列碱基含量结果显示
20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农史学家万国鼎主持汇编了一套方志农业专题资料——《方志物产》,共431册、3000余万字,摘抄自全国40多个大中型城市、100多个文史单位的数千部地方志,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大、内容多,价值高、意义重,为农史研究和区域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方志物产》数字化整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地域范围的选择上,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还是文本内容的挖掘上,都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开拓。融合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从单省份到多省份到全国范围实现从局部到
摘 要:门头沟区作为素有“绿色生态氧吧”之称的京西重要生态屏障,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并居于首位。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未来五年,门头沟区将全力打造“和谐宜居滨水山城,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要實现目标,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必须加大区域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建设。文章从加大环保考核力度,严肃问责追责;加强人员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监察和监测能力;打造政、企、学、研合作平台
期刊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文章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我国1984—2014年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合理化 高级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X连锁眼镜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该连锁企业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困惑,结合X连锁眼镜店的实际,引进人才测评中的测评手段及技术,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及对策,为X连锁眼镜店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岗位交流提供指引,为以后的人才测评提供经验指导。  关键词:连锁企业 人才测评 人力资源 管理困惑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
期刊
编者按:2015年初,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之后,上海社科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对接中央和上海市委的重大部署,深入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努力建設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国家高端智库。2015年底,在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和积极申报,上海社科院被列入首批试点单位,正式加入中国智库的“国家队”,实现了该院发
期刊
摘 要: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科学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使二者达到平衡。文章将熵理论运用于组织结构优劣的评价中:一方面通过结构熵理论给出了企业组织结构时效熵、质量熵和有序度的计算过程;另一方面基于企业品牌的本质是信息的假设,通过企业品牌信息量和结构有序度的运算得到结构效益值。最后以两个实际组织结构的对比评价为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关键词:熵 品牌信息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