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家懂是很难的,你要说得云山雾罩的很容易,因为说完了以后,人家也不知道你说什么
彼时,丁聪已是久负盛名的漫画家,陈四益却刚在《暸望》周刊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编辑。为填充版面的不时之需,陈四益写了些短小的文言寓言,拿着华君武写的“介绍信”,敲响了“丁府”的小门,心下忐忑:丁聪在30年代就已成名的堂堂丁府,总该是比较“阔气”的吧?再怎么地,也该有个三室一厅吧?
结果他吃了一惊。房间逼仄,大间是丁聪岳母的卧室,小间则是丁聪夫妇的卧室兼书房兼画室。为了便于行走和工作,太太的那张折叠床,总是晚上打开,白天收起。书架上堆满了不说,地下、床边、桌上也到处是一堆堆的书山,无从落脚,一足不慎,怕会引起“山体滑坡”。
丁聪看了陈四益写的十几篇寓言,说,好,我画。
丁先生的“本事”
刚开始,陈四益写讽刺文章,丁聪画漫画,大家时常觉得跟丁聪合作的肯定是一个老头,而且写的是文言文,更应该是个老头了,所以都问丁先生,“跟你合作的那个老头是谁啊?”
丁聪先生自读书创刊后经常去“读书日”,即读书的编辑、作者和读者在一起闲聊、讨论选题之聚会。陈四益第一次参加“读书日”,丁聪便向他招手,让他过去坐定,而后才笑呵呵向大家介绍:这就是你们说的那个老头啊!
那时陈四益40出头,正当壮年。“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1963年做了一年学生工作,1964年做了一年‘四清’,1965年教了一年书,还没教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运动太多了。等陈四益真的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已经40多了。丁聪比他大了22岁,而陈四益还在念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了小丁的漫画。他们是两代人。但在陈四益看来,两人却一点隔阂都没有。
那时陈四益的主要工作还是编《瞭望》,副业给《读书》写专栏。有时临发稿了,丁先生会打电话催。陈四益写完后,有时给丁聪先生留下的时间就不多了,他就觉得特别抱歉。丁先生却从来都说,不急。
“丁先生的本事是,有的我自己都觉得不好画,但是到他手里他就能画出来。丁先生是上海人,我有时候说这个可能不好画,丁先生就慢悠悠地用上海腔说,我总归画得出来咯。”
陈四益拖着腔,惟妙惟肖地学着丁聪说话。
事实上,陈四益并非一早就给读书写专栏。他和丁聪合作的杂文与漫画,先是在《新观察》、《学习与研究》刊登,《支部生活》、《北京日报》也零星登过一些。这些都被当时的《读书》主编沈昌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陈四益的专栏一停掉,擅长与作者“谈情说爱”的沈昌文就找上门,把陈请到了《读书》编辑部。
“陈文丁画”始于《百喻图》。自1984年起,到1995年止,历时11年。1991年结集为《绘图新百喻》;1997年结集为《绘图双百喻》,至今又近10年。
10年前,丁聪先生以80高龄患肾疾住院,割去了半个肾。手术后身体依然很虚弱,却对陈四益说,再画10年。果然又画了10年。
“一直到去年,他又摔了一跤,骨折住院,就不能再画了。”“陈文丁画”结集再版之时,陈四益把样书送到医院。丁聪看了书后,说,这个画家画得真好。丁太太说,他画得好,你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啊?丁聪慢慢地说,来不及了。
“那一段时间他连自己画的画都不记得了。过了几天之后逐渐逐渐恢复了,他认出他的画来了。他就说,这怎么那么有意思啊?我说怎么了。他说,你看,那么多年前画的东西,跟现代的情况还是那么贴切。
“当时我就说,‘丁先生咱们再画10年。’因为我想他已经90岁了,再画10年就100岁了。丁聪却无声地笑了,没搭这个话。”
书出版了,代表了他们20多年来的默契,陈四益兴致勃勃地说,“为我们20余年的合作画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过了几天,丁太太打电话来,“丁先生说咯,没有句号。”
这次采访陈四益先生,除了谈及与丁聪的合作,也谈及了《读书》“换帅”之事。
让人读懂难,云山雾罩易
人物周刊:现在似乎有些人诟病《读书》上很多文章晦涩难读,请你作为一个老作者谈谈对这样的文风的看法。
陈四益:我总觉得做杂志,不是学术刊物,文字最好通俗晓畅为好。工作够累的了,完了以后,我就想看些稍微轻松一点,思想品位高的,现在是让大家看那些比工作还要累的文章。
说得让人家懂是很难的,你要说得云山雾罩的很容易,因为说完了以后,人家也不知道你说什么,也不会来找你辩论,但是你要说得人家懂,首先你要懂,你懂了之后不一定说得出来,你还要把你懂的东西用大家都能懂的话说出来,同时还要准确,还要让不是专家的人也有兴趣去了解,这个不容易。
人物周刊:可能有些重要的问题必须讨论。
陈四益:必须讨论的文章也要看起来很明白,你不能说我是研究学问的,我喜欢这种文章,所以你也必须看这个文章,这是不行的。《读书》面对的是广大爱好读书的人,不是只给专家看的。
《读书》太学究气了
人物周刊:你觉得沈昌文时期的《读书》,和汪晖时期的《读书》,其最大的不同,仅限于文章的晦涩与否?
陈四益:当然,现在从学术界来讲,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词语系统,这套系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汪晖他们谈了许多三农问题,也做了很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调查报告,希望影响政府的政策,并引起一般读者的注意,这些都是他们的责任心,是他们关注国计民生的表现。但是你的这些责任是不是合适放在《读书》上做?国务院的研究室,农村政策研究室,也做这种研究性的报告。
《读书》也可以写三农问题,但是《读书》写三农问题不是这种写法,因为它面对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无法更改政策的东西,他们希望了解三农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原因是什么。但是要长篇累牍把专家的讨论登在上面,我觉得这不是《读书》要承担的责任。
人物周刊:和《书屋》、《书城》、《阅读》这类杂志相比呢?《读书》现在的特点是什么?
陈四益:和这类刊物比,《读书》就显得太学院气,太学究气了。我听到很多人跟我讲,说我原来每年都看《读书》,现在我不看了。我问为什么。说看不懂。
《读书》从沈昌文那时候开始,从三四万本到五六万本,最后到10多万本,订数是逐年上升的。后来《读书》的面貌改变了,几年前,我就有点担心《读书》的订数下滑,但是他们告诉我还在上升。我就不说话了。但是这一次我看到,好像今年订数急剧下滑,我猜测是逐年下滑的。
不要以“左”“右”简单概括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这一次《读书》更换主编?
陈四益:如果说《读书》的订数不断下滑,影响到成本,这个时候换主编,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作为主编,他既然办这个刊物,他必定有他自己的主张,如果说出版者的理念和主编的理念不能相合,那么主编被辞去这个职务,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认为换一个主编,《读书》肯定会如何如何,要皆大欢喜也并不容易。究竟如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人物周刊:主编的性格、喜好、学养等决定了杂志的性质,之所以出现现在这种局面,是不是因为沈昌文和汪晖,一个作为出版家,一个作为学者,他们关心的问题不同?也有人认为这一次换主编是学派之间的斗争,在你看来是这么一回事吗?
陈四益:学派要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有什么学派啊?至于说什么“新左”,我对这个不大熟悉,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观点就算是“新左”,什么样的观点就算是“老右”。我看刊物就谈刊物,不会用简单的“左”“右”去概括。
彼时,丁聪已是久负盛名的漫画家,陈四益却刚在《暸望》周刊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编辑。为填充版面的不时之需,陈四益写了些短小的文言寓言,拿着华君武写的“介绍信”,敲响了“丁府”的小门,心下忐忑:丁聪在30年代就已成名的堂堂丁府,总该是比较“阔气”的吧?再怎么地,也该有个三室一厅吧?
结果他吃了一惊。房间逼仄,大间是丁聪岳母的卧室,小间则是丁聪夫妇的卧室兼书房兼画室。为了便于行走和工作,太太的那张折叠床,总是晚上打开,白天收起。书架上堆满了不说,地下、床边、桌上也到处是一堆堆的书山,无从落脚,一足不慎,怕会引起“山体滑坡”。
丁聪看了陈四益写的十几篇寓言,说,好,我画。
丁先生的“本事”
刚开始,陈四益写讽刺文章,丁聪画漫画,大家时常觉得跟丁聪合作的肯定是一个老头,而且写的是文言文,更应该是个老头了,所以都问丁先生,“跟你合作的那个老头是谁啊?”
丁聪先生自读书创刊后经常去“读书日”,即读书的编辑、作者和读者在一起闲聊、讨论选题之聚会。陈四益第一次参加“读书日”,丁聪便向他招手,让他过去坐定,而后才笑呵呵向大家介绍:这就是你们说的那个老头啊!
那时陈四益40出头,正当壮年。“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1963年做了一年学生工作,1964年做了一年‘四清’,1965年教了一年书,还没教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运动太多了。等陈四益真的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已经40多了。丁聪比他大了22岁,而陈四益还在念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了小丁的漫画。他们是两代人。但在陈四益看来,两人却一点隔阂都没有。
那时陈四益的主要工作还是编《瞭望》,副业给《读书》写专栏。有时临发稿了,丁先生会打电话催。陈四益写完后,有时给丁聪先生留下的时间就不多了,他就觉得特别抱歉。丁先生却从来都说,不急。
“丁先生的本事是,有的我自己都觉得不好画,但是到他手里他就能画出来。丁先生是上海人,我有时候说这个可能不好画,丁先生就慢悠悠地用上海腔说,我总归画得出来咯。”
陈四益拖着腔,惟妙惟肖地学着丁聪说话。
事实上,陈四益并非一早就给读书写专栏。他和丁聪合作的杂文与漫画,先是在《新观察》、《学习与研究》刊登,《支部生活》、《北京日报》也零星登过一些。这些都被当时的《读书》主编沈昌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陈四益的专栏一停掉,擅长与作者“谈情说爱”的沈昌文就找上门,把陈请到了《读书》编辑部。
“陈文丁画”始于《百喻图》。自1984年起,到1995年止,历时11年。1991年结集为《绘图新百喻》;1997年结集为《绘图双百喻》,至今又近10年。
10年前,丁聪先生以80高龄患肾疾住院,割去了半个肾。手术后身体依然很虚弱,却对陈四益说,再画10年。果然又画了10年。
“一直到去年,他又摔了一跤,骨折住院,就不能再画了。”“陈文丁画”结集再版之时,陈四益把样书送到医院。丁聪看了书后,说,这个画家画得真好。丁太太说,他画得好,你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啊?丁聪慢慢地说,来不及了。
“那一段时间他连自己画的画都不记得了。过了几天之后逐渐逐渐恢复了,他认出他的画来了。他就说,这怎么那么有意思啊?我说怎么了。他说,你看,那么多年前画的东西,跟现代的情况还是那么贴切。
“当时我就说,‘丁先生咱们再画10年。’因为我想他已经90岁了,再画10年就100岁了。丁聪却无声地笑了,没搭这个话。”
书出版了,代表了他们20多年来的默契,陈四益兴致勃勃地说,“为我们20余年的合作画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过了几天,丁太太打电话来,“丁先生说咯,没有句号。”
这次采访陈四益先生,除了谈及与丁聪的合作,也谈及了《读书》“换帅”之事。
让人读懂难,云山雾罩易
人物周刊:现在似乎有些人诟病《读书》上很多文章晦涩难读,请你作为一个老作者谈谈对这样的文风的看法。
陈四益:我总觉得做杂志,不是学术刊物,文字最好通俗晓畅为好。工作够累的了,完了以后,我就想看些稍微轻松一点,思想品位高的,现在是让大家看那些比工作还要累的文章。
说得让人家懂是很难的,你要说得云山雾罩的很容易,因为说完了以后,人家也不知道你说什么,也不会来找你辩论,但是你要说得人家懂,首先你要懂,你懂了之后不一定说得出来,你还要把你懂的东西用大家都能懂的话说出来,同时还要准确,还要让不是专家的人也有兴趣去了解,这个不容易。
人物周刊:可能有些重要的问题必须讨论。
陈四益:必须讨论的文章也要看起来很明白,你不能说我是研究学问的,我喜欢这种文章,所以你也必须看这个文章,这是不行的。《读书》面对的是广大爱好读书的人,不是只给专家看的。
《读书》太学究气了
人物周刊:你觉得沈昌文时期的《读书》,和汪晖时期的《读书》,其最大的不同,仅限于文章的晦涩与否?
陈四益:当然,现在从学术界来讲,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词语系统,这套系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汪晖他们谈了许多三农问题,也做了很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调查报告,希望影响政府的政策,并引起一般读者的注意,这些都是他们的责任心,是他们关注国计民生的表现。但是你的这些责任是不是合适放在《读书》上做?国务院的研究室,农村政策研究室,也做这种研究性的报告。
《读书》也可以写三农问题,但是《读书》写三农问题不是这种写法,因为它面对一般的读者,一般的读者无法更改政策的东西,他们希望了解三农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原因是什么。但是要长篇累牍把专家的讨论登在上面,我觉得这不是《读书》要承担的责任。
人物周刊:和《书屋》、《书城》、《阅读》这类杂志相比呢?《读书》现在的特点是什么?
陈四益:和这类刊物比,《读书》就显得太学院气,太学究气了。我听到很多人跟我讲,说我原来每年都看《读书》,现在我不看了。我问为什么。说看不懂。
《读书》从沈昌文那时候开始,从三四万本到五六万本,最后到10多万本,订数是逐年上升的。后来《读书》的面貌改变了,几年前,我就有点担心《读书》的订数下滑,但是他们告诉我还在上升。我就不说话了。但是这一次我看到,好像今年订数急剧下滑,我猜测是逐年下滑的。
不要以“左”“右”简单概括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这一次《读书》更换主编?
陈四益:如果说《读书》的订数不断下滑,影响到成本,这个时候换主编,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作为主编,他既然办这个刊物,他必定有他自己的主张,如果说出版者的理念和主编的理念不能相合,那么主编被辞去这个职务,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认为换一个主编,《读书》肯定会如何如何,要皆大欢喜也并不容易。究竟如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人物周刊:主编的性格、喜好、学养等决定了杂志的性质,之所以出现现在这种局面,是不是因为沈昌文和汪晖,一个作为出版家,一个作为学者,他们关心的问题不同?也有人认为这一次换主编是学派之间的斗争,在你看来是这么一回事吗?
陈四益:学派要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有什么学派啊?至于说什么“新左”,我对这个不大熟悉,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观点就算是“新左”,什么样的观点就算是“老右”。我看刊物就谈刊物,不会用简单的“左”“右”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