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28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当代建筑师,把多元化、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理念呈现作为创作指导,在建筑实践的同时逐渐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受瞩目的设计力量。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建筑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隈研吾那具有时代精神的特定性建筑实践,以及日本当代建筑的重新定位的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些许启发,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微言悟;时代精神;多元化
东方建筑师自古以来,对木结构的钟爱可谓是不言而喻,这和西方执着的使用石材建筑形成极大的对比和自我特性。无论是有着悠久建筑史的中国,还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建筑业非常发达的日本,木材之于建筑的用心,只为成就每一件经典作品的严谨我们都可以看到。
当代日本极具知名度的建筑师隈研吾,他的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工作室已经完成了日本国内,乃至整个世界都非常瞩目的建筑,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极富哲学的思考,以及对木结构的探究和运用,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材料,强调建筑融合于环境的隈研吾,于其建筑之路最初,着迷于混凝土的魅力之时已经相去甚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隈研吾,像其他大部分建筑师一样,认为混凝土是世间唯一的建筑材料,其影响来源于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1964年设计的东京奥林匹克场馆。
“我第一次知道,建筑可以让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如果当时奥林匹克没有在东京举行,我或许就不会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向时代周报记者描绘丹下健三对自己的影响。更早的建筑启蒙来源于隈研吾的父亲。父亲热衷于收集德国建筑设计师布朗诺·陶特的作品,并对建筑设计有浓厚兴趣。许多欧洲的建筑设计师都声称受到日本建筑风格的影响,但真正到过日本的唯有布朗诺·陶特。
“布朗诺·陶特有意思的地方是,他批判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但他自己在欧洲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改变。1933年他抵达日本的第一天,到东京的桂离宫。在桂离宫前嚎啕大哭,因为忽然之间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隈研吾介绍。
隈研吾对其建筑哲学的阐述,往往能使人联系起来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那实际上都快成了我的教科书。”隈研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谷崎润一郎用如此简洁的方式总结了日本建筑的精髓,而我发现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他所谓的光的水平层次。在日本的空间,光线并非从头顶照射,而是从侧面照射,随后逐渐变得越来越暗淡。我总希望能够在我的建筑中营造这样一种类似的层次感。”
隈研吾的建构理念渗透在对材料的认知上,无论是材料体现建构还是建构体现材料,最主要的是,在对建筑与环境思考上,隈研吾都把这两个环节融入到空间与场所的表达中,即建构的比例尺寸体系以及材料制造的空间“消解”等等。在一些项目中,将粒子“间隙”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时候,简简单单的线性元件的复制利用,便带给体验者深刻的印象。 隈研吾对建筑融入自然并制造场所感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不断尝试着寻找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媒介,运用系统的建构方法将建筑植根于环境,消解于环境。他的建构设计思想也为当代中国从业者挖掘本土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启发。
从20世纪中期左右开始,作为人们生活基础的世界体系,渐渐开始变得过度复杂化。而时至今日,社会体系的全貌已然难以掌握这种复杂态势了。不断复杂化的世界面貌从最基本的建筑扭曲形态中便能看到。隈研吾则从已有的环境中解放了出来,任何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空间,如森林(森林舞台)、山川(龟老山瞭望台)、海洋(“水/玻璃”、“海/滤镜”)都被其利用了起来。在日后的创作思路中,他把这些语境纳入到都市的情态环境中,仅用简单的自然隐喻便解放了复杂的都市化环境。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隈研吾对基于“自然性”的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视,反映的媒介便是材料与建构的完美交织。从这一点上讲,处于市场化氛围的中国建筑师,要通过强调本土化来回归传统建筑精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进一步说,隈研吾认为,从研究本地材料属性着手,针对其特性来量体定制细部并推向整个创作系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换句话说,他的设计思维并非从整体向局部发展那么常规,而是从局部往局部契合,比如说从细部入手,先考虑光的细部和发展路径,然后由此计算栅格的间距,再根据材料的差异,重新调整间距,以此逐步呈现在整个架构上。通过反复思考来反映设计,正如他所说;“我们称作日常图的东西不过是这种具有无限进深的设计图中的一个截面而已。”隈研吾的材料建构方法自成一体,贴切而真实地表达了自身的文化属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隈研吾的团队在设计立案之初都会通过大量的手工模型,从场地环境形成及细部与材料结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作为研究方向。在龟老山瞭望台的设计中,隈研吾直言不讳,“这个建筑的材料就是‘山’,从被削平的地面上,打造U字型框架,便是他们恢复山体原本轮廓的方法。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回归传统实践之路上,也有不少这类“新瓶装旧酒”的尝试,例如刚刚斩获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他的创作实践也是基于十几年来对材料工艺的不断摸索和认知上的。中国的确存在不少能认识到本土传统价值并付诸实践的建筑师,但是基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紊乱和不成熟,能够对建筑实践成果做精准阐述的毕竟是少数。
实际上,无论从整体还是个别现象来看,相比日本建筑师,中国从业者依然任重道远。强调本土文化独特性从日本建筑发展之初便成为了一句口号。很多和隈研吾一样的日本建筑师,对于本土文化的表达并不是停留在对形式的过多摸索上,而是踏实的完成每个建筑实践。在同西方的对话中,通过将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继承并加以发扬,同时在交流中反过来认识自己,日本建筑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隈研吾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材料和建构观在日本建筑界独树一帜,但是并非主流,用他的话说就是,在探索材料特型的过程中,大量的经费和实践并非大多数业主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是他对使用不同材料的探索获取的成果,为建造适应相应环境的建筑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建筑师也应该在建筑建构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技法中寻求崭新的出路,真正实现表达自身文化属性的建构方式。
参考文献:
[1][日]隈研吾. 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日]隈研吾. 自然的建筑[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3][日]隈研吾. 隈研吾—建筑构造细部,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6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日]隈研吾. 负建筑[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5][日]隈研吾. 十宅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日]隈研吾.新建筑入门[M]. 中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二曼(1988-) ,女 ,汉族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摘要: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当代建筑师,把多元化、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理念呈现作为创作指导,在建筑实践的同时逐渐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受瞩目的设计力量。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建筑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隈研吾那具有时代精神的特定性建筑实践,以及日本当代建筑的重新定位的经验,或许可以给我们些许启发,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微言悟;时代精神;多元化
东方建筑师自古以来,对木结构的钟爱可谓是不言而喻,这和西方执着的使用石材建筑形成极大的对比和自我特性。无论是有着悠久建筑史的中国,还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建筑业非常发达的日本,木材之于建筑的用心,只为成就每一件经典作品的严谨我们都可以看到。
当代日本极具知名度的建筑师隈研吾,他的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工作室已经完成了日本国内,乃至整个世界都非常瞩目的建筑,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极富哲学的思考,以及对木结构的探究和运用,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材料,强调建筑融合于环境的隈研吾,于其建筑之路最初,着迷于混凝土的魅力之时已经相去甚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隈研吾,像其他大部分建筑师一样,认为混凝土是世间唯一的建筑材料,其影响来源于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1964年设计的东京奥林匹克场馆。
“我第一次知道,建筑可以让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如果当时奥林匹克没有在东京举行,我或许就不会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向时代周报记者描绘丹下健三对自己的影响。更早的建筑启蒙来源于隈研吾的父亲。父亲热衷于收集德国建筑设计师布朗诺·陶特的作品,并对建筑设计有浓厚兴趣。许多欧洲的建筑设计师都声称受到日本建筑风格的影响,但真正到过日本的唯有布朗诺·陶特。
“布朗诺·陶特有意思的地方是,他批判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但他自己在欧洲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改变。1933年他抵达日本的第一天,到东京的桂离宫。在桂离宫前嚎啕大哭,因为忽然之间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隈研吾介绍。
隈研吾对其建筑哲学的阐述,往往能使人联系起来日本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那实际上都快成了我的教科书。”隈研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谷崎润一郎用如此简洁的方式总结了日本建筑的精髓,而我发现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他所谓的光的水平层次。在日本的空间,光线并非从头顶照射,而是从侧面照射,随后逐渐变得越来越暗淡。我总希望能够在我的建筑中营造这样一种类似的层次感。”
隈研吾的建构理念渗透在对材料的认知上,无论是材料体现建构还是建构体现材料,最主要的是,在对建筑与环境思考上,隈研吾都把这两个环节融入到空间与场所的表达中,即建构的比例尺寸体系以及材料制造的空间“消解”等等。在一些项目中,将粒子“间隙”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时候,简简单单的线性元件的复制利用,便带给体验者深刻的印象。 隈研吾对建筑融入自然并制造场所感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不断尝试着寻找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媒介,运用系统的建构方法将建筑植根于环境,消解于环境。他的建构设计思想也为当代中国从业者挖掘本土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启发。
从20世纪中期左右开始,作为人们生活基础的世界体系,渐渐开始变得过度复杂化。而时至今日,社会体系的全貌已然难以掌握这种复杂态势了。不断复杂化的世界面貌从最基本的建筑扭曲形态中便能看到。隈研吾则从已有的环境中解放了出来,任何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空间,如森林(森林舞台)、山川(龟老山瞭望台)、海洋(“水/玻璃”、“海/滤镜”)都被其利用了起来。在日后的创作思路中,他把这些语境纳入到都市的情态环境中,仅用简单的自然隐喻便解放了复杂的都市化环境。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隈研吾对基于“自然性”的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视,反映的媒介便是材料与建构的完美交织。从这一点上讲,处于市场化氛围的中国建筑师,要通过强调本土化来回归传统建筑精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进一步说,隈研吾认为,从研究本地材料属性着手,针对其特性来量体定制细部并推向整个创作系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换句话说,他的设计思维并非从整体向局部发展那么常规,而是从局部往局部契合,比如说从细部入手,先考虑光的细部和发展路径,然后由此计算栅格的间距,再根据材料的差异,重新调整间距,以此逐步呈现在整个架构上。通过反复思考来反映设计,正如他所说;“我们称作日常图的东西不过是这种具有无限进深的设计图中的一个截面而已。”隈研吾的材料建构方法自成一体,贴切而真实地表达了自身的文化属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隈研吾的团队在设计立案之初都会通过大量的手工模型,从场地环境形成及细部与材料结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作为研究方向。在龟老山瞭望台的设计中,隈研吾直言不讳,“这个建筑的材料就是‘山’,从被削平的地面上,打造U字型框架,便是他们恢复山体原本轮廓的方法。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回归传统实践之路上,也有不少这类“新瓶装旧酒”的尝试,例如刚刚斩获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他的创作实践也是基于十几年来对材料工艺的不断摸索和认知上的。中国的确存在不少能认识到本土传统价值并付诸实践的建筑师,但是基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紊乱和不成熟,能够对建筑实践成果做精准阐述的毕竟是少数。
实际上,无论从整体还是个别现象来看,相比日本建筑师,中国从业者依然任重道远。强调本土文化独特性从日本建筑发展之初便成为了一句口号。很多和隈研吾一样的日本建筑师,对于本土文化的表达并不是停留在对形式的过多摸索上,而是踏实的完成每个建筑实践。在同西方的对话中,通过将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继承并加以发扬,同时在交流中反过来认识自己,日本建筑师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隈研吾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材料和建构观在日本建筑界独树一帜,但是并非主流,用他的话说就是,在探索材料特型的过程中,大量的经费和实践并非大多数业主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是他对使用不同材料的探索获取的成果,为建造适应相应环境的建筑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建筑师也应该在建筑建构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技法中寻求崭新的出路,真正实现表达自身文化属性的建构方式。
参考文献:
[1][日]隈研吾. 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日]隈研吾. 自然的建筑[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3][日]隈研吾. 隈研吾—建筑构造细部,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6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日]隈研吾. 负建筑[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5][日]隈研吾. 十宅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日]隈研吾.新建筑入门[M]. 中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二曼(1988-) ,女 ,汉族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