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新闻的潜在性侵权表现

来源 :中国司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侵权的产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面对日益壮大的新闻媒体愈加“力不从心”,媒体自主性获得“新生”;而在市场经济中,无形的市场力量使媒体重心倾向以“星、性、腥”等“猎奇”内容来获得“注意力经济”。加之新闻时效性、客观性与新闻工作者主观意识的“不自主带入”性,新闻侵权案件日趋增多,媒体败诉率更是高达60%。2003年1月28日,《辽西晚报》在锦州“麻将案”中以“侵害杨某名誉权”为由败诉;2009年12月31日,李庄诉《中国青年报》及其记者名誉侵权一案也以媒体败诉告终。怎样规避新闻侵权?又怎样解除侵权对新闻媒体的困扰?鉴于不同类型新闻有其特殊的报道对象、特殊用语等,本文将从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出发对新闻侵权的潜在性表现作出具体分析、归纳。
其他文献
习惯于网上冲浪和发表意见的群体特征是相对固定的,能否代言社会各个阶层值得思考。而网意和民意不是简单的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网意是网络所表现出的民意,并不代表民意。因此,如
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在法治的条件下进行。同时,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也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以保证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长期稳定与有效。
这次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昨天,张苏军、郝赤勇、赵大程、韩亨林、张彦珍同志分别就分管工作作了讲话,对今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半年工作作了具
在公民社会中,制定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公开征集民意、开门立法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开门立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经过公开、充分乃至激烈的公共讨论与利益博弈。虽说,身处网络时代
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
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完成立法程序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与这部法律直接相关的各个部门都在认真学习、研读并起草制订实施细则。作为一名律师,尤其是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对这
自治区十一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和谐稳定是前提。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构建矛盾纠纷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也带来社会矛盾凸显。各类社会矛盾呈现集中多发态势,倘若处理不当,社会负面影响极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为监狱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新时期我国监狱工作改革提供了实用的方法论和明确的行动路径。加强和创新社
南非1996年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权、平等权、被拘禁者的基本人权、健康救护以及其他相关权、自由和安全权、儿童权、教育权、宗教自由权、参与政府相关事务权等项与公民人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