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积极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促使广大语文教师重新思考课程运作的灵魂和方向,即语文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主客两分式”的语文教学,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客体,且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制于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的沦落与缺失。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试,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堂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定位语文的价值取向。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作为工具性,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语言文学知识;作为人文性,既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又知道怎样学,还要乐于学习,把学习语文当成学生学习的乐趣。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的教学,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
二、教学目标——以人为本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以人为本”。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全新理念,不再将教学目标局限在知识和能力的相对狭小的范围内,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个性、健全人格、思想道德等,既教学生学语文,又教学生会做人。这就重构了语文的价值取向:语文因活生生的人而存在。这不是否定语文的工具性,而要把这个工具交到能自由使用它并为人的精神发展服务的“人”的手里。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教师的眼里应该有“人”,这个“人”是活生生的,它不仅为将来而活,也为现在而活,生命的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有精神的、有趣味的。
三、是对“人”的真切关注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而不是视其为支配和奴役的工具和对象;必须把学生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处在平等、理解、共同参与的情境中,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理智的启迪与质疑的良好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使学生有个人探索的独立空间的生命体验。
在课堂上,仅仅偏重于智力教育,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学科知识的传输和灌输,是不能跟上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而应变“我教你学”为“学生愉悦地学”,把学生从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
在语文练习方面,教师应将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题海式”习题演练转变为在教师适时地参与和点拨下,学生自我提出假设,自我深入研究,综合学习内容,把本身的认识活动聚会在一起并且统一起来,作出正确的自我选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去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四、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则需要大大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改中,无论是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过去,还是十分强调学生经验的现在,教师的因素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新课程的实践其实是对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次挑战。
就语文教师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热衷于阅读各种各样的新课标解释的书籍,而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点文学,读一点原汁原味的理论书籍。这对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是不是能准确把握文体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能不能有效调控和组织教学的过程,都要靠学养和智慧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
总之,语文价值取向的定位应该是实现学生个体价值的统一,使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主客两分式”的语文教学,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客体,且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制于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的沦落与缺失。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试,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堂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定位语文的价值取向。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作为工具性,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语言文学知识;作为人文性,既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又知道怎样学,还要乐于学习,把学习语文当成学生学习的乐趣。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的教学,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
二、教学目标——以人为本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以人为本”。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全新理念,不再将教学目标局限在知识和能力的相对狭小的范围内,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个性、健全人格、思想道德等,既教学生学语文,又教学生会做人。这就重构了语文的价值取向:语文因活生生的人而存在。这不是否定语文的工具性,而要把这个工具交到能自由使用它并为人的精神发展服务的“人”的手里。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教师的眼里应该有“人”,这个“人”是活生生的,它不仅为将来而活,也为现在而活,生命的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有精神的、有趣味的。
三、是对“人”的真切关注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而不是视其为支配和奴役的工具和对象;必须把学生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处在平等、理解、共同参与的情境中,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理智的启迪与质疑的良好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使学生有个人探索的独立空间的生命体验。
在课堂上,仅仅偏重于智力教育,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重视学科知识的传输和灌输,是不能跟上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而应变“我教你学”为“学生愉悦地学”,把学生从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
在语文练习方面,教师应将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题海式”习题演练转变为在教师适时地参与和点拨下,学生自我提出假设,自我深入研究,综合学习内容,把本身的认识活动聚会在一起并且统一起来,作出正确的自我选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去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四、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则需要大大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改中,无论是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过去,还是十分强调学生经验的现在,教师的因素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新课程的实践其实是对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次挑战。
就语文教师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热衷于阅读各种各样的新课标解释的书籍,而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点文学,读一点原汁原味的理论书籍。这对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是不是能准确把握文体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能不能有效调控和组织教学的过程,都要靠学养和智慧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
总之,语文价值取向的定位应该是实现学生个体价值的统一,使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