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隧道企业管理文化的探索与创新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企业管理文化及其重要性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魏文武《走向形而上的管理学(第2版)》吉林人民山版社2006年)管理文化植根于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一个具有山色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一定具有山色的管理文化。
  企业管理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它是伴随企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管理实践全过程的总和。
  企业管理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并广泛参与到企业管理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同时,企业管理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客观实际的一种反映。这就要求企业管理文化必须保持开放、持续创新,在与环境、与变化的不断到动中,创造和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二、上海隧道企业管理文化的探索与创新
  1.企业管理文化理论
  欧美的专家学者最早对企业管理文化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并提出了权威性的企业管理文化理论。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升创者和奠基人艾德佳‘沙因(Edgar H. Schein)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经营哲学、风气道德等。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问层次,包括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等。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产品外观、工艺设备等。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专家学者也针对中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管理文化的理论和应用,展开了更为全面的探索。复日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认为,企业管理文化就是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在经营实践中的物化,表现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象文化”五个层次。
  综合围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企业管理文化可以依据以下五个层次来建设和培育(如图1所示)。其中,行为文化是精神和制度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管理文化中最具直观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部分;而形象文化则是企业管理文化中所有层次的综合体现,表现为一个企业的“个性与风格”。
  2.上海隧道企业管理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始建于1965年的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隧道”),是国内最早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T应用的专业公司,在国内建筑业领域,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专业性和发展潜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上海隧道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管理文化,并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始终引领上海隧道处于行业领跑者的地位。与此同时,上海隧道的企业管理文化也在持续的自我超越和创新,以获取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1)精神文化层面
  在企业管理中,共同的精神文化有利于引导“劲往一处使”,并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隧道肩负“工程造福后代,隧道连接未来”的企业使命,秉持“为民造福,实现自我”的核心价值观,及“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坚持和践行“以信为本、以特为主、以技夺优、以质取胜”的经营方针,推动企业取得了高质量的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将精神文化等无形理念,进行更为有效地传达和内化,上海隧道进行了一系列的“可视化”的创新探索,使精神引领更具活力。包括融入公司核心文化理念,设计发布企业吉祥物“达诺一家”及系列衍生品,使之成为传递上海隧道企业文化的形象大使;面向全公司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从400多条隧道人的解读感悟中精选108条,制作成为企业文化笔记本,使企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启用企业文化主题创意作品,并广泛实施应用于公司及各在建项曰经理部。这些活动,使精神文化以“可视”“可感”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化融入到企业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发挥了管理效能。
  (2)制度文化层面
  制度文化是企业管理实现的手段,是核心理念服务于企业运营实践的有机化整体。面对从本土走向全国的战略转变,上海隧道迅速启动总部职能的转换升级,并完成相关战略制度的设计和内控管理。同时,加快推进制度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通过开发OA平台、盾构管控平台等智能化手段,有力提升了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同时,赋予制度以更多的人文色彩。如在重大活动场合及重要时问节点,举行光荣退休仪式,授予老隧道人“隧道英豪纪念章”等,感恩老隧道人;举办新隧道人入职仪式,强化新隧道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举行新年升旗仪式,用升旗仪式开肩新一年的篇章,凝聚动力、提振士气等。这些制度文化建设,有力地确保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落实。
  (3)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是企业精神、制度的直观体现,更是制度规范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上海隧道创新推进行为文化建设。在每月2日固定推出微信版“微行达诺”BI小贴士,主题聚焦隧道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微行动”正能量,比如外出就餐时把施工服脱下来,会议结束时把椅子推回去,停车开门前先判断周围环境等。以举手可成的小细节,体现隧道人对个体行为影响社会秩序的观察,展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员工践行的过程,推动了文化的认知、接受和内化。这种行为自觉,也将有效地渗透到员工的岗位职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
  (4)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坚实基础。上海隧道除了以高标准建设传统意义上的办公环境、工艺技术装备外,还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以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方法,让物质文化建设更具实用性、更接地气。面对上海“房价高企”的现状,公司筹建青年公寓,帮助青年员工顺利度过職业发展的起步期。青年公寓配套齐全,拎包入住,免费提供,极大地缓解了青年员工的经济压力,减少了因住房带来的后顾之忧。这一重大福利项曰在公司内外引发高度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5)形象文化层面
  形象文化,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在当今时代,形象力就是竞争力,“形象”可以生产价值并创造利润。上海隧道在形象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理论层面,编著了《上海隧道企业形象策划工作手册》,为在公司内部全方位导入和实施企业形象策划,提供了方法和参考。在实践层面,将形象文化塑造纳入公司重点工作,总体筹划、逐步推进;将宣传广告部更名为企业形象策划部,赋予其更多的内涵与职能;多措并举营造出色的企业文化和内环境,以有效推动个性化的、统一的上海隧道企业形象的建立。
  三、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和探索企业管理文化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长远意义。而出色的企业管理文化,必须经过反复的总结、提炼、探索和创新,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推动企业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从理念到行为习惯[M].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王济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D].复旦大 学.2008年.
  [3]胡曼,凯姆拓公司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湘潭大 学.2014年.
其他文献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1月20日,未来论坛“理解未来”讲座2018年的第一讲由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于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启,讲述导航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未来论坛理事李柏霖,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周永彬,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研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对人外周血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CD11c+m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CD11c+m 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
2017年12月16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2017年年会暨澳门工程科技及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富豪酒店举行.促进会理事长张健中博士主持会议.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重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CTGF)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胶原酶原位灌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原代HSC,细胞贴壁培养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新一轮的转型中。顾国彪院士认为,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新能源”只是一种大众的说法,应该称为“清洁能源”(或“洁净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科学一点。又如新能源汽车,确切点应该称为电动车。  火电(煤、油、汽)、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不同的发电方式,作為能源都已应用。它们转换成电能以后都称为二次能源。当前应该重视解决火电的排放环保问题,以及电动车的充
我们知道,设计是对于创新的设想与计划,是引领中国创造的先导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