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中学物理教学新课标指出要“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呢?笔者认为,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体现在:
1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1.1 在物理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用实验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得出“场”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形”等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等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1.2 我国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庄子》中对运动即时性的认识;《墨经》中对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磁偏角的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以及“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的成功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像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科技落后必遭外来侵略者欺凌的道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这些内容的插入,将极大地鼓舞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和体现审美素质
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善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美的感受。科学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反映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自然界是统一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将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又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例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体运动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理论统一起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提示了力、热、电磁、光和化学等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既统一了物质世界的质量和能量,又用非常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未知量之间稳定、均衡的比例关系,显得十分优美。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是简洁美的体现;运动与静止,引力与斥力,反射与折射,体现了对称美;上抛与下抛,加速与减速,地面物体运动与天上物体运动体现了物理理论的自治完备;反粒子的存在,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堪称二十世纪物理学中的美学珍品。物理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的美育因素,用审美的眼睛来感知美,不能只停留在对美的感知上,而应将美育体现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幽默风趣的连珠妙语,新奇巧妙的实验设计,不断求新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物理教师追求的美的意境。只有潜移默化的美育才有可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3 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
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科学精神的积淀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珍惜这一宝贵财富。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精神;敢于怀疑,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探索,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善于协调,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教育是物理学教育的重要职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向学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4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
新课标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极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通过科学教育,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是新课改所追求的。从近年来的中考命题导向中也可看出,试题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此类试题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大气污染、能源危机、环境保护、节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这些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载体的试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总之,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栏目编辑黄懋恩)
1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1.1 在物理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用实验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得出“场”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形”等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等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1.2 我国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庄子》中对运动即时性的认识;《墨经》中对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磁偏角的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以及“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的成功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像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科技落后必遭外来侵略者欺凌的道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这些内容的插入,将极大地鼓舞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和体现审美素质
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善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美的感受。科学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反映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自然界是统一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将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又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例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体运动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理论统一起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提示了力、热、电磁、光和化学等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既统一了物质世界的质量和能量,又用非常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未知量之间稳定、均衡的比例关系,显得十分优美。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是简洁美的体现;运动与静止,引力与斥力,反射与折射,体现了对称美;上抛与下抛,加速与减速,地面物体运动与天上物体运动体现了物理理论的自治完备;反粒子的存在,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堪称二十世纪物理学中的美学珍品。物理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的美育因素,用审美的眼睛来感知美,不能只停留在对美的感知上,而应将美育体现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幽默风趣的连珠妙语,新奇巧妙的实验设计,不断求新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物理教师追求的美的意境。只有潜移默化的美育才有可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3 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
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科学精神的积淀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珍惜这一宝贵财富。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精神;敢于怀疑,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探索,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善于协调,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教育是物理学教育的重要职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向学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4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
新课标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极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通过科学教育,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是新课改所追求的。从近年来的中考命题导向中也可看出,试题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此类试题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大气污染、能源危机、环境保护、节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这些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载体的试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总之,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栏目编辑黄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