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所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引起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思维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51-01
数字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当代社会中每个公民为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探究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教育应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谈我的几点意见: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尤其是初中数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功课,不仅关系到数学知识的累积,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综合学习和进步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数学往往被称为“思维的体操”,也就是说,数学的对人思维的培养远远高于其他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如此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握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挖掘、培养、提高,注重对学生综合性数学思维的锻炼,力争在课堂和生活化教学中完成思维模式的改变。首先,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初中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的参与其中。只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支撑,教学思维的能力培养才是切实可行的。其次,应该注意培养初中学生敏捷、灵活和全面的数学思维,要用生活化的数学模式来达成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脱离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喜好进行思维能力培养,既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示范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在生活中是时常存在的。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注意观察我们生活中三角形物体的存在,并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物体的稳定性,进而得出三角形所具备的稳定性是和生活应用息息相关的。
二、善于调动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考。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在教列代数式时应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考。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按照如下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得到课题, 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命题,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在证明命题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的证明顺序进行研究。尽管四个命题都可以运用定义去证明, 但教材编排的证明顺序仍然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识,并体会生活中“就近上车”的道理;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理解, 同时又可以消除学生在添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学好几何;定理证明研究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尽管各人的收获、体会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相互启发。
四、一题多变,发展求异思维
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各处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因此可提供一些一题多变的题目,使学生在寻求各种结果中,表现思维的创造性。求异思维的本质是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训练题的设计上,题目由浅入深,并多采用一题多变,由只改变题目中的条件、结论和解题过程三者之一的封闭训练,逐步发展到改变三者之中的两者以上的开放型的变式训练。还通过题型的转换,力求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解答论证等形式的练习,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各种解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向着横向、纵向、逆向及发散等方面深入发展,从面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學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必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元凯,《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外国教育研究,2010
[2]王丽,《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陈颖,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校长,2007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思维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51-01
数字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当代社会中每个公民为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探究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教育应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谈我的几点意见: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尤其是初中数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功课,不仅关系到数学知识的累积,而且对学生未来的综合学习和进步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数学往往被称为“思维的体操”,也就是说,数学的对人思维的培养远远高于其他学科,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如此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握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挖掘、培养、提高,注重对学生综合性数学思维的锻炼,力争在课堂和生活化教学中完成思维模式的改变。首先,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初中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的参与其中。只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支撑,教学思维的能力培养才是切实可行的。其次,应该注意培养初中学生敏捷、灵活和全面的数学思维,要用生活化的数学模式来达成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脱离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喜好进行思维能力培养,既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示范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在生活中是时常存在的。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注意观察我们生活中三角形物体的存在,并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物体的稳定性,进而得出三角形所具备的稳定性是和生活应用息息相关的。
二、善于调动学生内动力,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考。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在教列代数式时应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考。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按照如下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得到课题, 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命题,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在证明命题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的证明顺序进行研究。尽管四个命题都可以运用定义去证明, 但教材编排的证明顺序仍然值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识,并体会生活中“就近上车”的道理;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理解, 同时又可以消除学生在添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学好几何;定理证明研究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尽管各人的收获、体会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相互启发。
四、一题多变,发展求异思维
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各处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因此可提供一些一题多变的题目,使学生在寻求各种结果中,表现思维的创造性。求异思维的本质是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训练题的设计上,题目由浅入深,并多采用一题多变,由只改变题目中的条件、结论和解题过程三者之一的封闭训练,逐步发展到改变三者之中的两者以上的开放型的变式训练。还通过题型的转换,力求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解答论证等形式的练习,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各种解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向着横向、纵向、逆向及发散等方面深入发展,从面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學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必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元凯,《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外国教育研究,2010
[2]王丽,《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陈颖,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校长,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