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发展探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科教学是当前中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学科,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章节,相应的教学困难程度更是比较突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采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就重点针对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策略;创新应用
  G633.55
  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学科教学发展中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学科教学创新工作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效创新优化,并且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关注,促使学生能够较好投入到相应的教学工作中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可以说是现阶段中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学科内容,其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同样也是极为突出的,这种地理学科的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探索,合理运用心理策略进行创新优化能够较好提升其应用价值效果,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一、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应用价值
  对于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有效应用来看,其已经在当前很多地理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地理教师的认同,并且也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实际应用价值效果,这种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角度来看,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工作中的落实和应用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尤其是能够保障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较为愉悦的学习和参与。这种地理教学方法中合理应用心理策略主要就是能够较好构建理想的课堂环境,尤其是能够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膽质疑,提升自身的主动参与性效果,避免地理教学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对于地理教学内容不抵触是提升其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原因所在。
  2.从教师角度来看,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较好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通过合理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运用相应的心理策略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促使相应的教学内容具备较为理想的吸引力效果。这种教学灵活性的提升也就能夠最终作用于相应的地理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地理教学水平,这也是地理教学工作的最终追求所在。
  3.对于地理教学工作中心理策略的有效应用来说,其还能够较好作用于师生关系方面,通过恰当的心理策略应用能够较好促使师生之间更为协调,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尤其是通过课堂的活跃,更是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改善效果,进而也就能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为最终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二、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方法中的创新应用
  具体到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有效应用来说,其创新性应用考验着地理教师的智慧,需要其较好了解和认识相关心理知识,并且能够有效把握现阶段中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匹配,最终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地理教学效果和水平。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中,心理策略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格式塔”心理理论的应用。在心理学中,格式塔理论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流派,其主要就是强调对于认知内容的整体掌握和了解,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同样也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和价值。结合现阶段“格式塔”流派的发展来说,其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还具体表现在相应的认知内容重组方面,尤其是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对于学生认知内容和整体结构的重组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能够较好认识和明确地理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关键点之间的联系,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价值。此外,在“格式塔”理论中,顿悟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其能够较好避免多次尝试性错误带来的教学难点,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较好进行相应知识的迁移和有效联结,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地理教学效果,确保相应的地理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被学生较好掌握。
  2.创新运用“记忆口诀”,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对于地理教学工作来说,其存在着较多的记忆内容和知识点,这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所在,这种难点也就需要合理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创新,促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相关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化繁为简,提升其教学效果。在这种创新运用“记忆口诀”,提升其地理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其涉及到的手段和方式是比较多的,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地理教师应该有倾向性的选择较为有效的记忆策略进行分析,切实提升学生记忆准确性和牢固性。在相应“记忆口诀”的运用中,需要针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分析,促使其相互之间存在关联的知识点能够在相应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连贯性,通过一个口诀来达到全面记忆的效果;此外,这种口诀还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记忆点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才能够保障其得到较好的运用,加深学生记忆。
  3.增强教学趣味性。对于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创新应用来说,从趣味性的增加入手进行创新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趣味性的增强主要就是为了较好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能够保障地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这也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这种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来说,主要就是鼓励学生将想象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教学知识点,鼓励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想象,如此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并且还有助于加深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效果。这种趣味性的提升也需要相应的地理教师进行重点研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理教学方法中心理策略的应用来说,其应用价值和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这种心理策略的应用需要将心理理论和相应的地理学科特点、知识点进行有效联结,进而才能够促使其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志梅,袁孝亭.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水平差异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90-94.
  [2]张卫青,庞奖励,赵明.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24-128.
  [3]高家宁.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99-101+104.
  [4]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05:29-34.
其他文献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小学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很关键的,这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
摘要:感恩教育可以弥补学生行为的不足,教师要抓住各种机会,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让学生学会感恩,使感恩教育延伸到学生心中。感恩作为优良的文化传统,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学习和继承。初中阶段是中学生三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积极运用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深入解析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还要创造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要让感恩只流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感
由于幼儿园入学的儿童大都只有3-6岁,这种年龄的小朋友,他们好动、好奇、好幻想、好听故事……他们的注意、兴趣、忍耐笥、情感等,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从注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是孩子“自己的”。  于是我大力倡导并搞起了“童趣教学”的试验教学。从开园起,我就注重引导孩子们多听童话、多说童话、多读童话、多理解童话,以童话为轴心开展了多种教学活
期刊
摘 要:把积极心理学更好运用于化学课教育教学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创建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好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其潜力;改变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化学教学;化学教育;教学个性化;科学素养  G633.8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住院患者科室分布,探索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制定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控制措施,为预防院内感染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与教育也进行了新型的结合,为了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翻转课堂开始走进了课堂当中。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发展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就翻转课堂与小学数学结合教学展开的一系列的讨论,希望可以在日后的应用中为新型课堂模式提供素材。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