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如今福建省赤溪村已呈现出民富、业兴、景美的幸福图景,新村新貌,生机勃发。
今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有些不寻常,一个福建的小山村登上头版头条,还在记者调查版独占一个整版,这样 “高规格”的报道对于一个村来说实在不多见。而这个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牵挂的赤溪村。是什么让一个小山村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回首赤溪曲折的脱贫历程,我们看到了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30年的变化轨迹,而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探索之路。
这里拉开中国扶贫帷幕
位于闽东的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是一个畲族行政村。32年前,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水、电、路、网、广播“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宁德市基层通讯员王绍据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赤溪村的贫困状况后,顶住压力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状况。
没想到,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这封“读者来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正因为这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赤溪村引发全国关注。
三个月后,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时期中国扶贫事业由此拉开大幕。
习近平长期牵挂的村子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脱贫致富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深入思考闽东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撰写了《摆脱贫困》一书,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观点、方法和思路,鼓舞并引领着闽东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攻坚,为闽东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赤溪村隶属于当时宁德地区的福鼎县。1988年,习近平在福鼎考察时说,“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30年时光荏苒,正如习总书记当年所言,赤溪村早已今非昔比,由贫困村变为小康村。
2015年初,习近平在国家民委的一期简报上对赤溪村脱贫作出重要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赤溪的巨变,反映党中央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
从“穷山恶水”变“金山银水”
翻开赤溪30多年前的老照片:土坯房、茅草屋,村民住不挡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而今天当记者站在这片土地上,看这今昔巨变,仿若穿越。
走进这里,徽派风格的长安新街、争相入驻的特产商店、往来穿梭的旅游中巴、纷至沓来的八方游客、风生水起的旅游产业……新村新景,生机勃发。2015年7月,总投资2.5亿元的“牙赤公路”建成通车,将赤溪村融入到全市“旅游产业圈”,为赤溪村奔向全面小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村民吴怡镇家,这个曾从事过水电、装修、个体运输行业的中年汉子,兴高采烈地拿出一张去年年底汪洋副总理与他全家合影的照片,向记者说起当时的情况。那天,汪洋副总理深入赤溪村调研,无意中走进他的家,问他建这栋四层楼房用了多少钱,他说连装修共花了20多万。汪洋副总理上楼察看后说“值这个价”,然后问他年收入有多少,他很自豪地说跑运输年入10万多元。
“这几年,每次回来都感觉有惊喜,这心里是真高兴。”村民王启铁看着欣欣向荣的村庄感慨不已。曾经,他为谋生计,不到20岁便外出学手艺、务工,后来自己搞了点小生意,便定居在外地,一年才回家一次。这几年,随着赤溪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成效渐显,赤溪村早已不是他印象中有些陈旧的模样。他说,村里环境越好,村民生活越好,他的家人在此开心幸福,他在外也心安。
“现在村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更有人气、更有活力。”赤溪村首个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照这气势,村子大有希望、大有前途。”赤溪村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受益村民李先如心中希望升腾。
30年里,赤溪村从就地扶贫到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循序渐进地改天换地,实现着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赤溪村的变化,就是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 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30载奋斗,让赤溪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结出了丰硕成果。如今,当地已聚居包括下山溪搬迁村民在内的1500多人,学校、文化中心、公园、卫生所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功能日臻完善。2014年,赤溪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674元,是1984年扶贫初期的70多倍。赤溪村由此也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华丽转身背后的启示
今年2月4日立春当天,在赤溪村专设的一处游客服务处,记者看到不大的停车场已停靠着不少私家车,挂着浙江、安徽等各地的车牌,游客或徒步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或到温暖如春的蝴蝶园中看一眼彩蝶翩跹,了解有关蝴蝶的科普知识……
“发展旅游,是赤溪村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赤溪村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如今赤溪村在荣登“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品牌,努力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主动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通过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大大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赤溪之变,是该村艰苦奋斗、摆脱贫困、建设全面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30多年来,赤溪村干群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从“输血”帮扶到“换血”搬迁到“造血”开发,历经三个“十年”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建小康新路子。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端之地,如今赤溪村已呈现出民富、业兴、景美的幸福图景。2016年,赤溪村将按照“六到村、六到户”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路线图,群策群力再次发力,实施“15个一”典型培育工程,再掀赤溪发展新的一页。
“赤溪模式”带动八闽脱贫
赤溪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不到十年就迅速遍及闽东。1994年,福建省将此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随后,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等一系列工程也一并纳入福建的“造福工程”。自此,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至2014年底,福建累计完成6000多个自然村、超过100万农村人口搬迁。
“福建山区多、老区多,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考察福建时这样说道。
2015年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赤溪村考察。在了解到赤溪村通过因地制宜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发展旅游取得显著成效后,汪洋对这个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发端之地的巨變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赤溪模式”的带动下,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发展潜力被唤醒,一个又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被激发,万千群众的生活乃至命运彻底扭转。通过扶贫开发工作,福建省完善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今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有些不寻常,一个福建的小山村登上头版头条,还在记者调查版独占一个整版,这样 “高规格”的报道对于一个村来说实在不多见。而这个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牵挂的赤溪村。是什么让一个小山村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回首赤溪曲折的脱贫历程,我们看到了这个“中国扶贫第一村”30年的变化轨迹,而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探索之路。
这里拉开中国扶贫帷幕
位于闽东的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是一个畲族行政村。32年前,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水、电、路、网、广播“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宁德市基层通讯员王绍据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赤溪村的贫困状况后,顶住压力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状况。
没想到,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这封“读者来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正因为这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赤溪村引发全国关注。
三个月后,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时期中国扶贫事业由此拉开大幕。
习近平长期牵挂的村子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脱贫致富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深入思考闽东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撰写了《摆脱贫困》一书,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观点、方法和思路,鼓舞并引领着闽东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攻坚,为闽东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赤溪村隶属于当时宁德地区的福鼎县。1988年,习近平在福鼎考察时说,“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30年时光荏苒,正如习总书记当年所言,赤溪村早已今非昔比,由贫困村变为小康村。
2015年初,习近平在国家民委的一期简报上对赤溪村脱贫作出重要批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赤溪的巨变,反映党中央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
从“穷山恶水”变“金山银水”
翻开赤溪30多年前的老照片:土坯房、茅草屋,村民住不挡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而今天当记者站在这片土地上,看这今昔巨变,仿若穿越。
走进这里,徽派风格的长安新街、争相入驻的特产商店、往来穿梭的旅游中巴、纷至沓来的八方游客、风生水起的旅游产业……新村新景,生机勃发。2015年7月,总投资2.5亿元的“牙赤公路”建成通车,将赤溪村融入到全市“旅游产业圈”,为赤溪村奔向全面小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村民吴怡镇家,这个曾从事过水电、装修、个体运输行业的中年汉子,兴高采烈地拿出一张去年年底汪洋副总理与他全家合影的照片,向记者说起当时的情况。那天,汪洋副总理深入赤溪村调研,无意中走进他的家,问他建这栋四层楼房用了多少钱,他说连装修共花了20多万。汪洋副总理上楼察看后说“值这个价”,然后问他年收入有多少,他很自豪地说跑运输年入10万多元。
“这几年,每次回来都感觉有惊喜,这心里是真高兴。”村民王启铁看着欣欣向荣的村庄感慨不已。曾经,他为谋生计,不到20岁便外出学手艺、务工,后来自己搞了点小生意,便定居在外地,一年才回家一次。这几年,随着赤溪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成效渐显,赤溪村早已不是他印象中有些陈旧的模样。他说,村里环境越好,村民生活越好,他的家人在此开心幸福,他在外也心安。
“现在村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更有人气、更有活力。”赤溪村首个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照这气势,村子大有希望、大有前途。”赤溪村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受益村民李先如心中希望升腾。
30年里,赤溪村从就地扶贫到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循序渐进地改天换地,实现着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赤溪村的变化,就是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 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30载奋斗,让赤溪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结出了丰硕成果。如今,当地已聚居包括下山溪搬迁村民在内的1500多人,学校、文化中心、公园、卫生所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功能日臻完善。2014年,赤溪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674元,是1984年扶贫初期的70多倍。赤溪村由此也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华丽转身背后的启示
今年2月4日立春当天,在赤溪村专设的一处游客服务处,记者看到不大的停车场已停靠着不少私家车,挂着浙江、安徽等各地的车牌,游客或徒步欣赏田园风光,呼吸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或到温暖如春的蝴蝶园中看一眼彩蝶翩跹,了解有关蝴蝶的科普知识……
“发展旅游,是赤溪村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赤溪村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如今赤溪村在荣登“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品牌,努力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主动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通过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大大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赤溪之变,是该村艰苦奋斗、摆脱贫困、建设全面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30多年来,赤溪村干群秉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从“输血”帮扶到“换血”搬迁到“造血”开发,历经三个“十年”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建小康新路子。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端之地,如今赤溪村已呈现出民富、业兴、景美的幸福图景。2016年,赤溪村将按照“六到村、六到户”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路线图,群策群力再次发力,实施“15个一”典型培育工程,再掀赤溪发展新的一页。
“赤溪模式”带动八闽脱贫
赤溪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不到十年就迅速遍及闽东。1994年,福建省将此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随后,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等一系列工程也一并纳入福建的“造福工程”。自此,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至2014年底,福建累计完成6000多个自然村、超过100万农村人口搬迁。
“福建山区多、老区多,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考察福建时这样说道。
2015年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赤溪村考察。在了解到赤溪村通过因地制宜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发展旅游取得显著成效后,汪洋对这个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发端之地的巨變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赤溪模式”的带动下,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发展潜力被唤醒,一个又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被激发,万千群众的生活乃至命运彻底扭转。通过扶贫开发工作,福建省完善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