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2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倾向与应付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 我妨碍倾向与退避、幻想、自责这些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求助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问题、合理化的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低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 2 )自我妨碍倾向在性别,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生源地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学业自我妨碍;应付方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316
1.引言
自我妨碍( self -handicapping ) 是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学业自我妨碍((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指学生面对学习时,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而采取的降低或放弃学习努力的行为。Garcia认为,它是学生为了应付预期中学业任务上的不良表现,而在学业任务前采用的一种学习动机的自我管理策略,以保护自我价值或维护自身能力形象. 研究者一般将自我妨碍分为行为的或获得的(behavioral or acquired)自我妨碍和声称的或自陈的(claimed Or self-reported)自我设限。行为的或获得的自我妨碍主要表现有:故意拖延或放弃尝试的机会等。声称的或自陈的自我设限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紧张、身体不适等。国内石伟和黄希庭(2004)引入了一个新的维度——抬举他人(other-enhancement)。例如。在考试前,个体可以把夸大对手的优势、幻想其有充裕准备等。
应付方式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个体差异的研究集中于人格特质和性别两个方面,国内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对国外自我妨碍的一些概括上,对自我妨碍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还很缺乏。从国内研究来看,我国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出现自我妨碍行为,且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研究显示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都存在明显的、普遍的学业自我妨碍行为。所查文献中,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研究尚少。魏佳(2010)的《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综述》表明学业自我妨碍各因子与积极应付方式呈负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与消极应付方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妨碍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消极应付策略。李晓东等人《飞行员自我妨碍倾向与竞技应付方式研究》和蔡琼华,郑雪《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2.研究方法
2.1取样
本研究对象
被试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184名大学生,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84份。
2.2研究工具
(1)自我妨碍问卷(self -handicapping Scale,简称SHS),它是由Rhodewalt(1984)编制的,用来测量个体自我妨碍的一般趋势。量表由25个项目(其中8个反向记分)组成,采用1-5的5级记分
(2)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题,各分量表因子分(各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各分量表条目数) 。六个分量表重测相关系数在0.62-0.72之间。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3.结果
3.1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基本情况
NMeanSD自我妨碍总分18472.667.9 表1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的平均分为72.66,由于本研究采用5等分量表,总分平均分为62.5。说明大学生自我妨碍使用的程度高于平均水平。
自我妨碍在年级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独生子女上无显著的差异。
自我妨碍得分在生源地上有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说明城市居住地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
3.2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逃避自责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自我妨碍总分.507**.386**-.137-.376**-.376** 注:﹡p<0.05 ﹡﹡p<0.01
表2显示自我妨碍倾向与退避、幻想、自责这些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求助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3显示自我妨碍是应付方式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
4.讨论
4.1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讨论
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這说明女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自我妨碍在年级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生源地上有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独生子女上无显著的差异。
男女生自我妨碍的得分与申雯《初中生的自尊、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研究的结果相反,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初中男女生能力观不同,女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男生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变的,通过努力不能解决问题。男生使用更多使用自我妨碍。男女生的能力观在大学阶段发生了变化,男生比女生想法更深入透彻,也更全面,会更加理性。因而也会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而女生较多使用感性思维,看待事情比较情绪化,片面。 大一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使用自我妨碍的倾向更高。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周围的环境都是陌生的,他们较关注自我在他人中的形象,因而会为了掩饰自身的缺陷而采取自我妨碍。大二大三处在大学过渡阶段,自身形象也在不断塑造形成,他人的好坏标准也已经形成,因此为了努力达到他人标准,他们会继续使用自我妨碍,但相对大一而言,不需要猜测别人的想法,所以较少自我妨碍。而大四阶段自我形象已基本定型,思考问题也较成熟。故自我妨碍较低。
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说明城市居住地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农村的孩子较城市的孩子来说个更早当家,他们在小的时候就经历很多失败,挫折,他们在失败挫折面前要生存下来就得及早找到解决的方法,要不然挫折会更多,因而他们更早的学会积极应付困难,心理也较为成熟,也学会了稳定的且较有效的应付方式。
独生子女与否,会有不同的处事态度和方法,但是他们在大学阶段面对的学校生活大致上是相同的,大家大学四年生活环境也差不多,二者相互学习,通过相互影响和适应,也具有相似性。所以自我妨碍程度是无差异显著的。
4.2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看来,自我妨碍倾向与退避、幻想、自責这些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求助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低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自我妨碍者通过否定自己的能力,或者夸大对手的能力或者放大任务的难度,试图不通过努力或者少努力,使自身在面对失败时自己找好理由,以此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也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方式会阻碍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得不得进步,思维也得不到转换和更新,以致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消极的应付方式。因此,正确对待问题挫折,把问题结果归咎于内归因,归咎于自己的能力,努力不足等,而不是采取外归因的手段,把责任归结于运气,天气等原因,对于自身的心理成长,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5. 对策与建议
自我妨碍对情绪调节来说,是一种适应性策略,它可以减少个体负面的情绪。但对于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来说,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策略,它会导致更大的焦虑、低的成就。如果个体总是选择自我妨碍来维护自身的形象,违背自己的意愿,隐藏或者忽视自己的真实情况,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对其心理健康和对成绩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减少自我妨碍的使用,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需要从自身入手。
一、家长和老师或者同伴的榜样作用对任何一个人都存在影响。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上,采取积极的应付问题的方式的话,孩子学到的也将会是积极的应付方式。鼓励孩子发展更多的内在归因定向是很重要的,引导学生将结果归因于能力、智力之外的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把握,会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自我妨碍等策略的采用,有助于学生把握定向,提高学习成绩。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自我妨碍作用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自我认知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果出现不同,个体采取消极的方式隐藏真实自己,真实自我和形象自我就会差距很远,自我就不统一,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自我就统一,也能够增加自己的自信和认同感。
三、家长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和达到目标的计划,确定适合学生个人的目标取向,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在学生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从学习结果中获得确定的自我控制感的有效方式是以与学生成绩相称的方法来管理考核和评价回馈,使学生既有任务,又可能达到自我目标,掌握积极行为取向,运用积极强化策略,从容地面对学业过程中的暂时困难与失败,而非采用消极的自我妨碍等策略逃避失败的结果[8]。
参考文献
[1]杨孟甜. 大学生自我分化、自我妨碍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戴可,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应付方式与人格类型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4-2526.
[4]于峰.自尊和自我效能与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5]龚田波.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自尊、应付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
[6]巴图.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校园压力及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07
[7]李洪娟. 大学新生自悯、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8]宋宗宝. 研究型大学学生自尊、自我妨碍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7.
[9]魏佳,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综述,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2).
[10]蔡琼华; 郑雪,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广州市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2007 年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S202014683004)
关键词:学业自我妨碍;应付方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316
1.引言
自我妨碍( self -handicapping ) 是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学业自我妨碍((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指学生面对学习时,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而采取的降低或放弃学习努力的行为。Garcia认为,它是学生为了应付预期中学业任务上的不良表现,而在学业任务前采用的一种学习动机的自我管理策略,以保护自我价值或维护自身能力形象. 研究者一般将自我妨碍分为行为的或获得的(behavioral or acquired)自我妨碍和声称的或自陈的(claimed Or self-reported)自我设限。行为的或获得的自我妨碍主要表现有:故意拖延或放弃尝试的机会等。声称的或自陈的自我设限指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主动声称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紧张、身体不适等。国内石伟和黄希庭(2004)引入了一个新的维度——抬举他人(other-enhancement)。例如。在考试前,个体可以把夸大对手的优势、幻想其有充裕准备等。
应付方式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个体差异的研究集中于人格特质和性别两个方面,国内对自我妨碍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对国外自我妨碍的一些概括上,对自我妨碍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证的研究还很缺乏。从国内研究来看,我国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出现自我妨碍行为,且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研究显示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都存在明显的、普遍的学业自我妨碍行为。所查文献中,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研究尚少。魏佳(2010)的《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综述》表明学业自我妨碍各因子与积极应付方式呈负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与消极应付方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这说明学业自我妨碍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消极应付策略。李晓东等人《飞行员自我妨碍倾向与竞技应付方式研究》和蔡琼华,郑雪《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2.研究方法
2.1取样
本研究对象
被试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184名大学生,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84份。
2.2研究工具
(1)自我妨碍问卷(self -handicapping Scale,简称SHS),它是由Rhodewalt(1984)编制的,用来测量个体自我妨碍的一般趋势。量表由25个项目(其中8个反向记分)组成,采用1-5的5级记分
(2)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题,各分量表因子分(各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各分量表条目数) 。六个分量表重测相关系数在0.62-0.72之间。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3.结果
3.1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基本情况
NMeanSD自我妨碍总分18472.667.9 表1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的平均分为72.66,由于本研究采用5等分量表,总分平均分为62.5。说明大学生自我妨碍使用的程度高于平均水平。
自我妨碍在年级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独生子女上无显著的差异。
自我妨碍得分在生源地上有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说明城市居住地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
3.2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逃避自责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自我妨碍总分.507**.386**-.137-.376**-.376** 注:﹡p<0.05 ﹡﹡p<0.01
表2显示自我妨碍倾向与退避、幻想、自责这些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求助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3显示自我妨碍是应付方式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
4.讨论
4.1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讨论
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這说明女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自我妨碍在年级上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生源地上有显著的差异,自我妨碍得分在独生子女上无显著的差异。
男女生自我妨碍的得分与申雯《初中生的自尊、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研究的结果相反,其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初中男女生能力观不同,女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男生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变的,通过努力不能解决问题。男生使用更多使用自我妨碍。男女生的能力观在大学阶段发生了变化,男生比女生想法更深入透彻,也更全面,会更加理性。因而也会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而女生较多使用感性思维,看待事情比较情绪化,片面。 大一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学生使用自我妨碍的倾向更高。大一学生刚进入校园,周围的环境都是陌生的,他们较关注自我在他人中的形象,因而会为了掩饰自身的缺陷而采取自我妨碍。大二大三处在大学过渡阶段,自身形象也在不断塑造形成,他人的好坏标准也已经形成,因此为了努力达到他人标准,他们会继续使用自我妨碍,但相对大一而言,不需要猜测别人的想法,所以较少自我妨碍。而大四阶段自我形象已基本定型,思考问题也较成熟。故自我妨碍较低。
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说明城市居住地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农村的孩子较城市的孩子来说个更早当家,他们在小的时候就经历很多失败,挫折,他们在失败挫折面前要生存下来就得及早找到解决的方法,要不然挫折会更多,因而他们更早的学会积极应付困难,心理也较为成熟,也学会了稳定的且较有效的应付方式。
独生子女与否,会有不同的处事态度和方法,但是他们在大学阶段面对的学校生活大致上是相同的,大家大学四年生活环境也差不多,二者相互学习,通过相互影响和适应,也具有相似性。所以自我妨碍程度是无差异显著的。
4.2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看来,自我妨碍倾向与退避、幻想、自責这些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求助呈负相关关系;与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低自我妨碍大学生更多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自我妨碍者通过否定自己的能力,或者夸大对手的能力或者放大任务的难度,试图不通过努力或者少努力,使自身在面对失败时自己找好理由,以此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也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方式会阻碍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得不得进步,思维也得不到转换和更新,以致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消极的应付方式。因此,正确对待问题挫折,把问题结果归咎于内归因,归咎于自己的能力,努力不足等,而不是采取外归因的手段,把责任归结于运气,天气等原因,对于自身的心理成长,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5. 对策与建议
自我妨碍对情绪调节来说,是一种适应性策略,它可以减少个体负面的情绪。但对于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来说,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策略,它会导致更大的焦虑、低的成就。如果个体总是选择自我妨碍来维护自身的形象,违背自己的意愿,隐藏或者忽视自己的真实情况,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对其心理健康和对成绩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减少自我妨碍的使用,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需要从自身入手。
一、家长和老师或者同伴的榜样作用对任何一个人都存在影响。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上,采取积极的应付问题的方式的话,孩子学到的也将会是积极的应付方式。鼓励孩子发展更多的内在归因定向是很重要的,引导学生将结果归因于能力、智力之外的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把握,会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自我妨碍等策略的采用,有助于学生把握定向,提高学习成绩。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自我妨碍作用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自我认知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果出现不同,个体采取消极的方式隐藏真实自己,真实自我和形象自我就会差距很远,自我就不统一,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自我就统一,也能够增加自己的自信和认同感。
三、家长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和达到目标的计划,确定适合学生个人的目标取向,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在学生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从学习结果中获得确定的自我控制感的有效方式是以与学生成绩相称的方法来管理考核和评价回馈,使学生既有任务,又可能达到自我目标,掌握积极行为取向,运用积极强化策略,从容地面对学业过程中的暂时困难与失败,而非采用消极的自我妨碍等策略逃避失败的结果[8]。
参考文献
[1]杨孟甜. 大学生自我分化、自我妨碍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戴可,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应付方式与人格类型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24-2526.
[4]于峰.自尊和自我效能与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5]龚田波.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自尊、应付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
[6]巴图.军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校园压力及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07
[7]李洪娟. 大学新生自悯、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8]宋宗宝. 研究型大学学生自尊、自我妨碍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7.
[9]魏佳,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综述,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2).
[10]蔡琼华; 郑雪,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广州市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2007 年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S20201468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