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他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磊男26岁甘肃兰州人 2000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在校期间,担任全国十佳学生社团——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山诺会)会长,期间组织协会暑期科考队远赴青海可可西里、长江三峡等地进行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2002年,代表山诺会获得共青团颁发的全国环境保护大奖——“母亲河奖”。2003年,独立DV作品《寄望草海》,在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栏目播出。
  


  
  2004年大学毕业,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编辑记者至今。在履行编辑记者的工作责任之余,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拍摄企业形象宣传片、会员活动纪录片。2006年12月,成为2006年度Discovery中国“新锐导演计划”优胜者,目前在着手拍摄纪录片《昆虫摄影师》。
  
  2006年初冬,北京什刹海旁的一个小院。
  从广州纪录片大会回来已经一周,李磊在为自己即将拍摄的纪录片《昆虫摄影师》忙活着。作为2006年Discovery探索频道 “新锐导演计划”入选的6名导演之一,李磊仍沉浸在兴奋中,但紧张的筹备已经开始。
  直觉告诉我,李磊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一路走过来,我还是想选择纪录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句话,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第一个片子——当时,我觉得自己像是拿了奥斯卡!
  李磊的第一部DV作品叫《寄望草海》,曾在凤凰卫视“DV新时代”播出,是他在大三时完成的。“寄望草海”是林业大学环保公益社团山诺会的一次助学公益活动,作为组织者之一,一直对影像感兴趣的李磊,产生了把这次活动几录下来的想法。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去“DV新时代”栏目组申请了一部DV。
  “一个巨老的机型,两块电池,一块是无论充电多长时间,只能用半小时,另外那块更离谱——就算你充上一天也就拍5分钟。”
  举着这部机器,李磊拍摄下了活动的全过程。“那是我第一次拍DV,也是我比较用心做的一件事,投入了很多感情。”
  《寄望草海》在学校里放映结束后,同学们都起立鼓掌。“我记得那时正好赶上奥斯卡颁奖典礼时期,当时,我觉得就像自己也得了奥斯卡奖一样!特别激动!”李磊哈哈大笑起来。
  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到入选新锐导演计划,李磊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突然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现在的状态,有点儿像三年前拍第一部片子时的感觉。”
  
  朋友——我们这拨儿人
  和李磊一起做这部纪录片的都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提起他们,李磊最爱用的句式是“我们这拨儿人”如何如何。
  参加新锐导演选拔前,对于题材的选择,李磊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环保、自然这一块儿。我觉得这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忙活的事,也是我以后的一个方向。”《昆虫摄影师》的方案成功入选以后,“这拨儿人”经过商量,决定让“野性中国工作室”也参与进来,提供摄像机和粗剪所需的苹果非线系统。
  “其实我们这个小组一直就有一个共识——要做中国的自然影像类纪录片。自然影像类在国外是一个重要的纪录片题材类型,在中国还应该算是一个起步阶段吧,虽然有奚志农,老大!呵呵。这次“野性中国”也参与进来了,很有可能将来我们这拨儿人都慢慢加入这个群体。”
  李磊说自己做导演经验略嫌不足,所以正在考虑申请和影像经验更丰富的朋友赵航联合导演。“现在我们群策群力,都把这件事当成大家共同的事。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对团队中每个人都将是非常有益的。”
  
  题材——在讲述他,也是在讲述我们自己
  《昆虫摄影师》能够在诸多方案中被选中,一定有其特殊性。
  “题材。”李磊说。“老唐和他的朋友们拍虫子、养虫子,还想拍摄BBC、美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昆虫类纪录片,这样的人和事不多见。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也许会让他们吃惊——我们身边居然有这样的人。当然,我更想让国际观众看到,中国有一群人在做这样的事。”
  这次新锐导演计划的主题是“素描中国”,“平凡但不乏魅力”的主人公, 前进中国“活力之源”的故事,李磊的选题显然非常切合本次计划的主题阐释。平行地对入选的6个选题进行比较,无论是华岩寺僧人足球队,还是面临时代变化的传统美食汤包,都体现了一种挑战与发展中向上的活力。
  “和人们的生活一样,虫子的世界每天也在发生很多事。我想把虫子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去作类比,来反映主人公老唐的世界。这中间肯定还牵扯到老唐的梦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这是很多人要面对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是啊,纪录片之所以能吸引人们去关注,是因为每个故事里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影子,有我们身边生活的影子。
  李磊对这部作品的想象是“画面要很艺术,访谈要很生活”。
  
  制作——中国的纪录片缺少这种规范的方式
  提到投资和预算,李磊拿出个黑色大夹子——《Discovery新锐导演制作守则》,给我看对方要求提供的开支样表。除了场地、器材、交通、通讯等费用,表格里甚至包括了礼品费、邮寄费等等诸多非常细节化的项目。
  “这种纯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国内简直就没有这么做的。”李磊又翻到后面的分类文件,指着其中一项《各类同意书》,说他打算把这些复印上一大沓。
  “比如这个,形象同意书,除了主要人物要签,在你片子里出现的所有人物,哪怕只说了一个字,也要得到他签署的这种协议。”
  我翻了翻,还有各种各样的同意书和版权协议十几份,内容关于场地的使用、影片中出现的商业性LOGO,涉及到的音乐……这些事无巨细的文件和表格无疑大大增加了拍摄小组的前期工作量,但也使拍摄更具计划性和条理性,减少了可以避免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的损耗。
  “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为什么不去把这种方式学到呢?在制片经验方面,中国的纪录片导演缺的就是这种国际化的规范的运作方式。”李磊举着那一大厚本的《制作守则》,“像这一大堆的表格和协议,如果要真的想和国际接轨的话,这个是特别重要的。现在早接触一点儿,能帮我养成一个好习惯。”
  商业——我还在找一个平衡点
  在广州,方案阐述前,李磊与其他入选导演参加了一天的培训,新锐导演计划执行总监制魏克然主要举例讲解“Discovery风格”,比如同一个题材的片子,中方拍摄和剪辑的版本是怎样的,Discovery买过来后,重剪的风格和重新搜集组织资料的过程。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二者讲故事的方法。
  “本土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特别喜欢娓娓道来,Discovery则会打破时间和逻辑,把最精彩的在最前面展示给你,设置悬念,把你抓住。”李磊说,“比如《昆虫摄影师》成片是22分钟,中间会插三次广告,硬性地把故事分成了四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在广告前留个包袱,整个片子也许就要设置几次悬念。”
  我很关心这种商业化的特征与李磊自己的叙事偏好有没有矛盾。
  “我当时想象这个片子会出现哪些场景的时候,跟Discovery的风格还真是有点不同。比如进入故事还是比较慢,不是那种一开始‘劈头盖脸’就过来的。可能关键还是思维方式不同。”
  “你会想办法迎合Discovery的叙事方式吗?”
  “互相交流吧,目前为止我还是在找一个平衡点。但是考虑到国际化的观众,我肯定会用一些国际化的语言。”
  李磊的观点是,只要不违背纪录片的原则,不影响事实,把纪录片做得更精彩一些,更娱乐化一些,无可指摘。
  “既然你要展现给观众看,为什么不让大家看得更高兴点儿呢?”
  
  压力——别的不想,只想怎么把片子拍好
  2005年度Discovery “新锐导演”施秋荣最近在2006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之凭借纪录片《老北京学英语》荣获“最佳导演”奖。我问李磊有没有想过《昆虫摄影师》将来也可能去参赛获奖。
  他毫不犹豫地摇头。“我不去想这些。我目前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没再想获奖什么的。拍好,能播出,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
  “Discovery提供的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你的片子将在全亚洲的频道播出,会不会觉得有压力?”
  “当然会有压力,我现在觉都睡不太好。”他笑了笑,很快又严肃地说,“但是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非常难得。对我个人来说,这个机会能帮我实现长久以来最大的一个想法,就是拍自然题材类的片子。还是那句话,我现在不太想以后,只想怎么去做这件事。”
  李磊说,目前一切进展顺利。摄像机已经到位了,在等接微距的转接环,现阶段在完善故事大纲。计划从春天开始拍摄,今年5月底做好粗剪,然后在新加坡完成最后的制作。
其他文献
在鄂西北荆山山脉腹地,一条漳河静静流淌,河边至今有以古法造纸的百年作坊。漫山遍野的毛竹和丰沛的水资源成就了这个百年作坊。由于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古老的造纸技艺得以留存至今。漳河源头造纸作坊的主人都是100多年前来自江西的陈氏家族。在中场这个地方,只有三户人家,族长陈三爷年龄最大,陈三爷出生的时候,陈氏家族正是鼎盛时期,家中有私学。后来家道衰落,现在造纸工艺更是无人继承。漳河源的年轻一代也
期刊
缘起:  『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一项长期发展计划,每年举办一次。申请者只需提交一份纪录片故事大纲和一份适当的制作预算,即可参加初步遴选。由专家组评定后,最终给评选出的 8 个优胜的提案提供拍摄资金和播出渠道。《脸子》就是从众多提案中脱颖而出的一个纪录片剧组。    探班日记:  2007年2月4日星期日 上海多云 贵州晴    下午两点我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与《脸子》剧组的成员
期刊
《巴黎蒙玛特高地之夜》这个短片是拍摄于2004年的冬天,当时的我在法国巴黎上电影学院,因为有朋友住在巴黎北边,离蒙玛特高地十分近,所以就结伴游览,那里的人文特色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美丽的白色教堂,温馨的咖啡馆,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    于是我就向朋友借了SONY PD150摄像机,想用自己的镜头来描绘这可爱的地方。那么下面我就结合拍摄的体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拍摄感受和这款DV摄像机的使用技
期刊
云南是很多旅行者的梦想之地,云南之南,更是这梦想之地中最为异彩纷呈的明珠,春节期间,我们驾驶房车,带着我的SONY 150 DV机,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土地上行走了近20天,拍摄了大量的云南南部少数民族题材的DV素材,追逐太阳的脚步,从温带,穿越北回归线,到达热带,和太阳一起遛弯儿。    第一站目标: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距昆明240公里,是距昆明最近的原始生态自然环境,而哀牢山海拔最
期刊
每一次的试验影像的拍摄,都源于一次次心灵的触动。没有过多的杂念,没有花哨的手段,仅仅只是一次心灵感受的慰藉!  或许我是艺术专业缘故,试验影像在我的影像创作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不小的作用!试验影像就像它本身表现的内容:带有众多的尝试性!在做它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把握性。只是将一些简单想法用运动的画面表现出来!  大多试验影像前期的拍摄不需要像拍一部故事片将所有的镜头作一个详细的统筹,只要把物体或情景表现清
期刊
近日,一头七零年代的猪送了八零年代的猫一张据说是宽银幕修复版的《龙子太郎》,并称:“该动画电影对我们的意义深远。”七零猪旦旦如信誓。他每次吃米饭都要先做成饭团状的毛病一定是从看这部动画片开始的。七零猪不是太郎,不能一口气能吃八十八个团子但对这部电影却充满了崇圣之情。   七零猪在看这部影片时从不开字幕:不是因为太郎嘴里像李阳一样喷出无数英文,而是要听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丁建华阿姨的龙子太郎音。这个猫当
期刊
尽管制片履历上,记录着《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雷恩》等鸿篇巨制,但1982年的《外星人》或许是迄今最贴近斯皮尔伯格心灵的作品。  法国电影大师特吕弗曾讲过,电影是玩童的艺术。意思是说,电影制作者最可贵的品格是始终保有一颗爱幻想的赤子之心。这正道出了斯皮尔伯格电影事业的秘密。《外星人》投资仅过千万却票房近八亿,全世界的电影人都试图找到那个可以点石成金、芝麻开门的秘诀,可往往学到的只
期刊
2006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短片、动画电影节  (The International Leipzig Festival for Documentary and Animated Film, 2006)  举办日期:2006年10月30日–11月5日   举办国家和城市:莱比锡,德国  网站:http://www.dokfestival-leipzig.de/homepage/de/index.h 
期刊
(L:记者,Z:郑琼)    L:国内纪录片行业目前都是什么人在做?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Z:主要分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体制内的制作者靠电视台拨款,预算大概是每小时5到6万元,但是创作内容的空间比较小,多和宣传相关,而且产权不够清晰。体制外的所谓独立制作人,在纪录片的制作中大多是身兼数职,比如制片、导演、摄像、撰搞、后期等等,题材大多数是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他们一般是自筹资金,做一个片子的预算
期刊
1957年9月5日,杰克凯鲁亚克从梦中醒来,结束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的那本《在路上》已经使他成为美国的知名人物。尽管昨天晚上,确切地说是凌晨时分,他还对着《纽约时报》的书评皱着眉、摇着头,觉得根本就没有说到他的心里去。  第50年,2007年2月的一个夜晚,同样是凌晨。当我关掉碟机,退出张杨的《落叶归根》,心里思绪难平。大众喜剧明星赵本山饰演的角色完成了一个中国的“在路上”版本,一个普通人的义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