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只有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德育 实事求是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一、求真
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史实要真。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我曾遇到过一件尴尬的事:在一次历史课上,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蓄意地夸张了一件史事,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还为学生的惊叹而洋洋得意,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上节课你讲错了,应该是……”原来,这位学生出于兴趣而查了资料,发现了我的错误。我尴尬极了,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当我再想“临场发挥”一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件事,从而明白了尊重史事的重要性。
其次,感情要真。即教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
教师的怒哀乐爱憎应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教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喜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的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
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初二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尤其当我说到日本右翼分子关于把中国分裂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
二、求实
即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要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空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口号,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这样的教育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求实先要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从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来看,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这固然是必需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基础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政治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但是这一点却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
其次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欠妥的,缺少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大公无私固然是美德,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此,我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取低调处理或联系自己的办法,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当然现在是不需要各位去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责任。求实,关键是依靠所掌握的历史信息,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三、求正
即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摒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还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并不适用,效果不大。教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但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客观上就无法达到渗透效果。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又如文天祥,他一方面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他又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政治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领悟前者,如果教师不有意识地引导,能这样思考的学生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如果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求真、求实、求正,就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德育 实事求是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一、求真
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史实要真。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我曾遇到过一件尴尬的事:在一次历史课上,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蓄意地夸张了一件史事,当时自己并不在意,还为学生的惊叹而洋洋得意,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上节课你讲错了,应该是……”原来,这位学生出于兴趣而查了资料,发现了我的错误。我尴尬极了,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当我再想“临场发挥”一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件事,从而明白了尊重史事的重要性。
其次,感情要真。即教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
教师的怒哀乐爱憎应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教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喜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的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
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初二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尤其当我说到日本右翼分子关于把中国分裂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
二、求实
即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要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空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口号,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这样的教育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实;与其重表面文章、挂在嘴上,不如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求实先要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从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来看,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这固然是必需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基础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政治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但是这一点却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
其次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欠妥的,缺少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大公无私固然是美德,但是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因此,我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取低调处理或联系自己的办法,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当然现在是不需要各位去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责任。求实,关键是依靠所掌握的历史信息,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三、求正
即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摒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还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对中学生并不适用,效果不大。教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但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客观上就无法达到渗透效果。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又如文天祥,他一方面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他又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政治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领悟前者,如果教师不有意识地引导,能这样思考的学生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如果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我相信,只要牢记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求真、求实、求正,就一定能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使历史课不仅成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阵地,而且成为培养情操、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