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兹尔·穆罕默德,2005年曾帮助马刺夺取总冠军,2012年跟随雷霆闯进总决赛,生涯不过场均贡献5.8分、4.7个篮板。可就是这样一名身高2.08米的蓝领中锋,他居然在NBA一共摸爬滚打18个赛季,出战场次超1000场!不仅如此,2015-16赛季,穆罕默德还曾在雷霆短暂复出。这不,待到今年,已经40岁“高龄”,这个家伙他又回来了。
1
是的!我又回来了,再一次的回归。在这,你可能会想:“那你又去了哪里?”
事实是,2016年3月,我一度在雷霆短暂回归,但那之后不久,我又宣布退役了。在NBA打18年,是段很漫长经历。尤其,当你对自己生涯所取得的成就,及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感到非常满意自豪时,情况更是如此。
不过即便这样,我的内心依然在说:这条篮球之路,仍远未走完。
还记得,刚离开赛场时,曾有朋友问我:“纳兹尔,你觉得退役后,最糟糕的感觉是什么?”那时我没有答案,但现在有了。不得不说,退役后,最糟糕的感觉,就是你要忍受身边人同情目光,好像他们是在为你遗憾一样。一些人对待你的方式,就好像你已经死了般。还有一些人,他们表情很微妙,所传达的信息却很明确——既然你早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大梦想,那还要继续留下来做什么呢?
我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毕竟,夺取总冠军确是我生涯最大梦想之一,但并不是惟一。或者再退一步,如果当年(1998),我没有在首轮末位被爵士队选中,没能进入NBA呢?那将真是件无比令人伤心的事情。就像我最近听到科比·布莱恩特明确讲出些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东西,KB说:“如果篮球是我一生中做的最好的事情的话,那么我失败了。”老实讲,当我还在打球的时候,我从来没害怕过退役,因为我一直都有种会有更好事情将要发生的感觉,自己只需要去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就可以了。
然而,真到退役后,我自成年第一次严格意义上作为名球迷观看比赛,这加深了我对篮球的爱,并且给了我一个更全新角度来重新认识它。我发现,自己会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有些动作很有效,有些却是不起作用的。我还研究过各类攻防技巧,步法、骗犯规和挡拆战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统统让我着迷,因此我确定,自己依然热爱这项运动。
这绝不是冲动所致,隐藏在我身体里的那个纳兹尔·穆罕默德,他总是试图挣脱束缚来重获自由。很多时候,在看完比赛第二天,我都会去健身房,尝试可能会帮助自己再次成为名合格NBA球员的锻炼方法。就像自13岁起,我经常会做的一样。
加上,如果你在社交媒体界还足够关注我,那一定知道,我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发布了很多视频,表明即便在退役期间,训练强度也和打球时不相上下。这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情怀),它已经成为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永远不会离开。
只是,必须要去面对的残酷现实是,我永远不会再作为名球员回归。新赛季开始前,训练营期间经历无情打击到了我——我没有任何可能每天上场两次,去做我最喜欢的打掩护、抢篮板、卡位或任何其他事情。所有人都觉得:“噢,纳兹尔这家伙,他已经40岁了,他果然不行了!”
当然,我也不是作为名教练回归(起码眼下还不是)。我无法忍受在NBA當教练的那种忙碌,就算教练们一直以来都说,我是个勤奋踏实,能吃苦耐劳的人。球员时期,不管在哪,的确,我都秉持着提早来、晚点走的原则。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我的教练们,比如拉里·布朗、朗·克鲁格、波波维奇等,往往来得比我更早,走得更晚。我喜欢这一时间一对一教学,因为可以获益良多。但为了工作,我已经把家庭放在一边将近二十年,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狠下心来,这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这次回归,我是为了在NBA做另外一种全新尝试,也是个我一直以来很感兴趣的角色,管理层。
2
去年11月20日,我成为了雷霆队专业评估球探,负责鉴别球员和收集情报。我知道光靠口头说是不行的,实际上我还接受了个完整的,关于如何才能成为名合格管理人员的细节培训。
队中很多人都帮了我的忙,特别是总经理萨姆·普雷斯蒂。早年在圣安东尼奥的时候,我跟萨姆就相识了,我非常认可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雷霆队气氛?真的很不错,这也更加有助于我,成为名全面合格的球队执行官。
是的!你没看错,总有一天,我会朝着总经理这一职位努力,只是并非短期内能够做到。况且,当我还在打球时,就曾不止一次宣扬说:“退役后,自己一定要成为名总经理!”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看来,这想法很实际,更很有远见。从外人角度,很容易就会想到,总经理工作,无非是签约球员和进行交易。可实际上,他们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有些是基于所在球队,及当下联盟大势进行综合考量;还有些,则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局,审时度势。
正因如此,要干这一行,那你必须先拥有个明确的建队理念。于我而言,认为要赢得总冠军,天赋至关重要,其次是建立起重视协作和强烈团结氛围的赢球文化。我相信,一旦你能够在某名球员身上看到所有这些品质,那他就可以作为建队核心。回想大学时代,我便曾身处冠军更衣室(肯塔基)之中;开启职业生涯,2005年又随马刺夺取总冠军。我知道赢球该具备哪些条件,更对这些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现在只是想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新的挑战之中。
这是又一次学习过程,而且我把这一新职位看作是“篮球进阶”项目中的一块重要跳板。我喜欢当一块海绵,吸收跟篮球有关的所有新东西,这感觉几乎就像回到大学了。听课、记笔记、实践,再归纳总结,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惟一的区别?恐怕就是我现在学习,是有报酬的。
所以,再说一遍,我是已经正式退役了,不过又迅速跟NBA产生了新的关联。有趣的是,我朋友家人们都知道我不会远离比赛太久,只因我在12岁时说过,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篮球。他们看到了我在过去20年,为这一目标倾尽所有,知道我根本不可能停下脚步,更知道我有种义无反顾的决绝。我想,这跟自己名字多少有点关联吧——纳兹尔(Nazr),意思本就是“胜利的、不败的”,指即便我不能赢,亦不会输。 然后,带着满腔热情,我投入到了新工作当中。尽管退役是一个很好与家人呆在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的机会,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终于有可能定期去看小家伙们的比赛。他们真的很忙,高中赛程远比我那个年代要紧密得多,这不禁让我觉得当私人司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那课余时间呢?我会载着他们去游玩、到朋友家开派对、品尝各类美食……当球员时,我没法去做这些;退役后,只是想着尽力弥补。
直到,一切现在又必须戛然而止,因为你只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可供支配。感恩上帝,让我得以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它带来的满足感无与伦比。可篮球,终究也是我一生最爱,况且我所认识的每个人,他们都还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特别当有一天打高尔夫时,我的对手比我大整整25岁,这更加点燃了我心中那团火焰。我告诉自己:纳兹尔,你还是要回到篮球的世界中去,那里才是你的天地。
这就是我又重新回到工作当中的原因,我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变换了身份而已。就像一位圈内朋友曾经跟我讲的:“既然你在篮球领域拥有博士学位,不去用它,这能力岂不浪费了么?”
至于接下来,我不会,也没有时间,再去写东西了,将全身心投入到在雷霆队的新工作当中。而当你在各大城市见到我的身影,希望能知道我在做什么,过来跟我打声招呼,问问我最近怎么样了?我会告诉你很多关于篮球的事情,比如……
3
球员时期,作为名地地道道的蓝领中锋,我认为所防守过的六名最强球员。
第一梯队:沙奎尔·奥尼尔
每次同沙克对位后的第二天早上,我都会感觉全身上下,透入骨髓的酸痛。
可能,你对这样的描述并不感到吃惊,但我仍然要说,他是我所见过最具统治力的大个子,高出其他人整整一个档次。他常常使我夜不能寐,绞尽脑汁去想:“究竟怎样才能限制住这家伙呢?”或者,更现实一点,只要能减缓他的势头就好,因为真的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第二梯队球员A:拉希德·华莱士
拉希德是我心目中第二强,一个完完全全被低估的存在。
他半场无死角的投篮手感,相当逆天,你实在不能对这样一名内外兼修的大个子,再提更多其他要求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他根本不用进三秒区,便能够击败所有对手。
尤其,我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在跟拉希德缠斗,因此对他有一些特别观点。
具体来说,就是当他怒火中烧的时候,防守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你惟一希望,就是他将那满腔怒火转而发泄到裁判身上。对拉希德来说,他手感是如此之好,出手点又是如此之高,怒火再加上专注,那无异等于无法阻挡。
且最令人气愤的,是这家伙曾将我称之为是他“高臀背打”招式的最佳陪练。不过话说回来,自拉希德之后,我再没见过哪名球员施展过同样招式,或许今后,我们可以把这一动作改称为“拉希德致命之臀”吧!
第二梯队球员B:德克·诺维茨基
沮丧,这就是我防守德克时的真实体验。
仔细回想,你会发现,无论哪一时期,他都不算很快,不算运动能力爆表,更不算强壮。你很难在这个级别的球员中,再找出个跟这几个词都毫不相关的人了吧?因此,很容易在上场刚去防他时,还信心满满。
然而,真正使德克成为历史最佳之一的原因,并不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的。他那出色全面的技术,以及柔和的手感和极佳平衡感,毫无疑问,已经让对位球员爆了近20年粗口了,包括我在内。
且事实上,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入了解他那不可思议的神奇能力,只需要留意下德国人赛前热身一系列准备动作便可以了。而其中之一,是在遇到他前,我还从未见过任何身高超过2.06米的大个子,能够如此娴熟地单脚转陀螺。这感觉,就跟他那标志性的“金鸡独立”动作一样,让人一眼便窥见特别之处。
第三梯队球员A:姚明
在姚刚登陆NBA的时候,相信每名内线球员都有“磨刀霍霍”,很期待能够跟他对位。同样,我当年也很想看看,他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毕竟,所有媒体报道,都把其塑造成为一个“无敌”形象,据说是这个世界上基本功最扎实的球员之一。
那防守这样一名大个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无论他什么时候、在哪里接球,都要坚决地双人包夹。可偏偏,姚的视野、传球技艺又那样出色,他总能在你夹击刚一形成时,就准确找到空位队友。
此外,他非常难以防守另一大重要原因,是你总没办法逼他到令其感到不舒服的地步,左右手都可以自如完成终结。试想下,如果不是可恶的伤病,能一直保持健康,那姚今日所取得的成就?一定非同凡响。
第三梯队球员B:蒂姆·邓肯
蒂姆的特殊之处在于,我曾经跟他做过队友。
防守这尊“石塔”,要记得,他通常有个常规动作,还有个保留动作,接下来是另外一个保留动作。如若这三个动作全失效了?别高兴,他可能还会再拿出50个保留动作。而且,你可以确定他有认真研究过你,就在比赛中。因为下一回合,他采取的进攻策略,完全是基于你上回合怎样防他的,这是件很恐怖事情吧?没办法,蒂姆就是这样一个,集智商、天赋、职业素养于一身的典范。
第三梯队球员C:凯文·加内特
又是个出手点超高的家伙,而且還是身长和运动能力最完美结合体。当他在低位面框攻击的时候,你完全没办法进行封盖,中距离稳定性更随着在联盟效力时间增加不断提升。跟德克相似又不同,他在投篮时,喜欢使用非常规的“侧撤步”,来拉开与防守者之间距离。
但是,真正使KG脱颖而出的,又不是这些,而是他对于比赛的激情。放眼所有领域,你真的很难再找到,像他一样对比赛充满激情的人了。他在场上的时候,有时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度让我恼火不已。不过现在,我必须要向这位即将步入名人堂的划时代球员,脱帽致敬。
1
是的!我又回来了,再一次的回归。在这,你可能会想:“那你又去了哪里?”
事实是,2016年3月,我一度在雷霆短暂回归,但那之后不久,我又宣布退役了。在NBA打18年,是段很漫长经历。尤其,当你对自己生涯所取得的成就,及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感到非常满意自豪时,情况更是如此。
不过即便这样,我的内心依然在说:这条篮球之路,仍远未走完。
还记得,刚离开赛场时,曾有朋友问我:“纳兹尔,你觉得退役后,最糟糕的感觉是什么?”那时我没有答案,但现在有了。不得不说,退役后,最糟糕的感觉,就是你要忍受身边人同情目光,好像他们是在为你遗憾一样。一些人对待你的方式,就好像你已经死了般。还有一些人,他们表情很微妙,所传达的信息却很明确——既然你早已经实现了自己最大梦想,那还要继续留下来做什么呢?
我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毕竟,夺取总冠军确是我生涯最大梦想之一,但并不是惟一。或者再退一步,如果当年(1998),我没有在首轮末位被爵士队选中,没能进入NBA呢?那将真是件无比令人伤心的事情。就像我最近听到科比·布莱恩特明确讲出些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东西,KB说:“如果篮球是我一生中做的最好的事情的话,那么我失败了。”老实讲,当我还在打球的时候,我从来没害怕过退役,因为我一直都有种会有更好事情将要发生的感觉,自己只需要去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就可以了。
然而,真到退役后,我自成年第一次严格意义上作为名球迷观看比赛,这加深了我对篮球的爱,并且给了我一个更全新角度来重新认识它。我发现,自己会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有些动作很有效,有些却是不起作用的。我还研究过各类攻防技巧,步法、骗犯规和挡拆战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统统让我着迷,因此我确定,自己依然热爱这项运动。
这绝不是冲动所致,隐藏在我身体里的那个纳兹尔·穆罕默德,他总是试图挣脱束缚来重获自由。很多时候,在看完比赛第二天,我都会去健身房,尝试可能会帮助自己再次成为名合格NBA球员的锻炼方法。就像自13岁起,我经常会做的一样。
加上,如果你在社交媒体界还足够关注我,那一定知道,我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发布了很多视频,表明即便在退役期间,训练强度也和打球时不相上下。这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情怀),它已经成为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永远不会离开。
只是,必须要去面对的残酷现实是,我永远不会再作为名球员回归。新赛季开始前,训练营期间经历无情打击到了我——我没有任何可能每天上场两次,去做我最喜欢的打掩护、抢篮板、卡位或任何其他事情。所有人都觉得:“噢,纳兹尔这家伙,他已经40岁了,他果然不行了!”
当然,我也不是作为名教练回归(起码眼下还不是)。我无法忍受在NBA當教练的那种忙碌,就算教练们一直以来都说,我是个勤奋踏实,能吃苦耐劳的人。球员时期,不管在哪,的确,我都秉持着提早来、晚点走的原则。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我的教练们,比如拉里·布朗、朗·克鲁格、波波维奇等,往往来得比我更早,走得更晚。我喜欢这一时间一对一教学,因为可以获益良多。但为了工作,我已经把家庭放在一边将近二十年,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狠下心来,这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这次回归,我是为了在NBA做另外一种全新尝试,也是个我一直以来很感兴趣的角色,管理层。
2
去年11月20日,我成为了雷霆队专业评估球探,负责鉴别球员和收集情报。我知道光靠口头说是不行的,实际上我还接受了个完整的,关于如何才能成为名合格管理人员的细节培训。
队中很多人都帮了我的忙,特别是总经理萨姆·普雷斯蒂。早年在圣安东尼奥的时候,我跟萨姆就相识了,我非常认可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雷霆队气氛?真的很不错,这也更加有助于我,成为名全面合格的球队执行官。
是的!你没看错,总有一天,我会朝着总经理这一职位努力,只是并非短期内能够做到。况且,当我还在打球时,就曾不止一次宣扬说:“退役后,自己一定要成为名总经理!”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看来,这想法很实际,更很有远见。从外人角度,很容易就会想到,总经理工作,无非是签约球员和进行交易。可实际上,他们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有些是基于所在球队,及当下联盟大势进行综合考量;还有些,则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局,审时度势。
正因如此,要干这一行,那你必须先拥有个明确的建队理念。于我而言,认为要赢得总冠军,天赋至关重要,其次是建立起重视协作和强烈团结氛围的赢球文化。我相信,一旦你能够在某名球员身上看到所有这些品质,那他就可以作为建队核心。回想大学时代,我便曾身处冠军更衣室(肯塔基)之中;开启职业生涯,2005年又随马刺夺取总冠军。我知道赢球该具备哪些条件,更对这些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现在只是想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新的挑战之中。
这是又一次学习过程,而且我把这一新职位看作是“篮球进阶”项目中的一块重要跳板。我喜欢当一块海绵,吸收跟篮球有关的所有新东西,这感觉几乎就像回到大学了。听课、记笔记、实践,再归纳总结,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惟一的区别?恐怕就是我现在学习,是有报酬的。
所以,再说一遍,我是已经正式退役了,不过又迅速跟NBA产生了新的关联。有趣的是,我朋友家人们都知道我不会远离比赛太久,只因我在12岁时说过,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篮球。他们看到了我在过去20年,为这一目标倾尽所有,知道我根本不可能停下脚步,更知道我有种义无反顾的决绝。我想,这跟自己名字多少有点关联吧——纳兹尔(Nazr),意思本就是“胜利的、不败的”,指即便我不能赢,亦不会输。 然后,带着满腔热情,我投入到了新工作当中。尽管退役是一个很好与家人呆在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的机会,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终于有可能定期去看小家伙们的比赛。他们真的很忙,高中赛程远比我那个年代要紧密得多,这不禁让我觉得当私人司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那课余时间呢?我会载着他们去游玩、到朋友家开派对、品尝各类美食……当球员时,我没法去做这些;退役后,只是想着尽力弥补。
直到,一切现在又必须戛然而止,因为你只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可供支配。感恩上帝,让我得以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它带来的满足感无与伦比。可篮球,终究也是我一生最爱,况且我所认识的每个人,他们都还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特别当有一天打高尔夫时,我的对手比我大整整25岁,这更加点燃了我心中那团火焰。我告诉自己:纳兹尔,你还是要回到篮球的世界中去,那里才是你的天地。
这就是我又重新回到工作当中的原因,我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变换了身份而已。就像一位圈内朋友曾经跟我讲的:“既然你在篮球领域拥有博士学位,不去用它,这能力岂不浪费了么?”
至于接下来,我不会,也没有时间,再去写东西了,将全身心投入到在雷霆队的新工作当中。而当你在各大城市见到我的身影,希望能知道我在做什么,过来跟我打声招呼,问问我最近怎么样了?我会告诉你很多关于篮球的事情,比如……
3
球员时期,作为名地地道道的蓝领中锋,我认为所防守过的六名最强球员。
第一梯队:沙奎尔·奥尼尔
每次同沙克对位后的第二天早上,我都会感觉全身上下,透入骨髓的酸痛。
可能,你对这样的描述并不感到吃惊,但我仍然要说,他是我所见过最具统治力的大个子,高出其他人整整一个档次。他常常使我夜不能寐,绞尽脑汁去想:“究竟怎样才能限制住这家伙呢?”或者,更现实一点,只要能减缓他的势头就好,因为真的没有人能够阻止他。
第二梯队球员A:拉希德·华莱士
拉希德是我心目中第二强,一个完完全全被低估的存在。
他半场无死角的投篮手感,相当逆天,你实在不能对这样一名内外兼修的大个子,再提更多其他要求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他根本不用进三秒区,便能够击败所有对手。
尤其,我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在跟拉希德缠斗,因此对他有一些特别观点。
具体来说,就是当他怒火中烧的时候,防守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你惟一希望,就是他将那满腔怒火转而发泄到裁判身上。对拉希德来说,他手感是如此之好,出手点又是如此之高,怒火再加上专注,那无异等于无法阻挡。
且最令人气愤的,是这家伙曾将我称之为是他“高臀背打”招式的最佳陪练。不过话说回来,自拉希德之后,我再没见过哪名球员施展过同样招式,或许今后,我们可以把这一动作改称为“拉希德致命之臀”吧!
第二梯队球员B:德克·诺维茨基
沮丧,这就是我防守德克时的真实体验。
仔细回想,你会发现,无论哪一时期,他都不算很快,不算运动能力爆表,更不算强壮。你很难在这个级别的球员中,再找出个跟这几个词都毫不相关的人了吧?因此,很容易在上场刚去防他时,还信心满满。
然而,真正使德克成为历史最佳之一的原因,并不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的。他那出色全面的技术,以及柔和的手感和极佳平衡感,毫无疑问,已经让对位球员爆了近20年粗口了,包括我在内。
且事实上,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入了解他那不可思议的神奇能力,只需要留意下德国人赛前热身一系列准备动作便可以了。而其中之一,是在遇到他前,我还从未见过任何身高超过2.06米的大个子,能够如此娴熟地单脚转陀螺。这感觉,就跟他那标志性的“金鸡独立”动作一样,让人一眼便窥见特别之处。
第三梯队球员A:姚明
在姚刚登陆NBA的时候,相信每名内线球员都有“磨刀霍霍”,很期待能够跟他对位。同样,我当年也很想看看,他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毕竟,所有媒体报道,都把其塑造成为一个“无敌”形象,据说是这个世界上基本功最扎实的球员之一。
那防守这样一名大个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无论他什么时候、在哪里接球,都要坚决地双人包夹。可偏偏,姚的视野、传球技艺又那样出色,他总能在你夹击刚一形成时,就准确找到空位队友。
此外,他非常难以防守另一大重要原因,是你总没办法逼他到令其感到不舒服的地步,左右手都可以自如完成终结。试想下,如果不是可恶的伤病,能一直保持健康,那姚今日所取得的成就?一定非同凡响。
第三梯队球员B:蒂姆·邓肯
蒂姆的特殊之处在于,我曾经跟他做过队友。
防守这尊“石塔”,要记得,他通常有个常规动作,还有个保留动作,接下来是另外一个保留动作。如若这三个动作全失效了?别高兴,他可能还会再拿出50个保留动作。而且,你可以确定他有认真研究过你,就在比赛中。因为下一回合,他采取的进攻策略,完全是基于你上回合怎样防他的,这是件很恐怖事情吧?没办法,蒂姆就是这样一个,集智商、天赋、职业素养于一身的典范。
第三梯队球员C:凯文·加内特
又是个出手点超高的家伙,而且還是身长和运动能力最完美结合体。当他在低位面框攻击的时候,你完全没办法进行封盖,中距离稳定性更随着在联盟效力时间增加不断提升。跟德克相似又不同,他在投篮时,喜欢使用非常规的“侧撤步”,来拉开与防守者之间距离。
但是,真正使KG脱颖而出的,又不是这些,而是他对于比赛的激情。放眼所有领域,你真的很难再找到,像他一样对比赛充满激情的人了。他在场上的时候,有时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度让我恼火不已。不过现在,我必须要向这位即将步入名人堂的划时代球员,脱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