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敢于大规模提供服务,敢于等待滞后的牌照。
从万得创始人陆风、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快钱创始人关国光,到本期的宜信创始人唐宁,《创业家》这两年报道过好几位金融领域的创新家。他们身上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中国的金融过度垄断、过度集中,这是一块滞后的、板结的土壤。所以,金融创新家们的共同特点是,像乔布斯那样敏感地抓住市場上的强需求,开创一个原先不存在的产业。中小商户需要互联网支付手段;亿万股民需要基础金融交易工具和交易信息;太多人想理财......这些丰富的需求长期被官方金融机构漠视,甚至是质疑。
比如,基于金融业的数据挖掘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强大的美国经济就离不开它强大的金融数据和分析体系。但在新华社和人民银行等机构看来,证券数据是国家机密,不能公开,它们不断要求取缔这个产业。最近,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还说,要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些期限错配的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庞氏骗局,呼吁人们警惕。
面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国有竞争对手的强烈打压,金融创新家们表现出令人尊敬的品质——勇敢,大规模的勇敢。在政府没有发放牌照之前,他们投入数年甚至10年以上时间,大量雇人、大量推广销售、建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所开创领域的领先者。万得的数据生意一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元,快钱的交易额已达上万亿元,宜信在全国有1.4万名员工。快钱规模过百亿元以后才拿到牌照;诺亚财富上市前才拿到牌照;万得不敢对金融数据合法性表态;宜信至今没有贷款牌照,唐宁只能以个人名义借贷,还有很多人告他的状。
他们恐惧。他们谨慎、低调。比如陆风不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面对我们的采访,唐宁感到被认可、受重视,但拒绝透露关键数据和核心信息。他只想讲理念,不想剖析具体的商业模式,说害怕同行学习或模仿。他内心的真实恐惧大概是:害怕管制部门打压他这种商业模式,害怕中国那些一再出现的非法金融案件在他身上出现,害怕自己的宜信夭折。
金融创新者们与那些金融案件的主角到底不一样。他们不是差点被枪毙的前职高生,不是非法集资的农民。汪静波是湘财证券前高管,关国光是帮助网易上市的CFO,唐宁在华尔街投行历练过。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国际上已被证明过的合法产品。他们精心研究政策,认真跟管理部门沟通。唐宁参与建立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联席会,跑到清华贡献EMBA案例,他希望让大家知道P2P小额信贷是合法、合情、合理、合规的业态。中国的主流银行家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趋势,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就一再呼吁关注互联网上的金融创新。
这批金融创新家深谙农民、学生、城市白领、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需求,他们出身主流却愿意弯下腰、脏了手去创业,在管理部门的质疑声中赢得主流社会的赞许。拥有这些特质的创业家,在中国其它领域里面还不多见。
金融服务产业有数十个细分品种,每个领域都出现了低调的巨无霸式企业。金融业是经济的血管,中国过去的血管是有血栓的,这批人在用自己的力量疏通血栓。当这批人创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那一天,或许就是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那一天。
最后说一个金融创新家的共性:他们都登上了《创业家》的封面。
从万得创始人陆风、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快钱创始人关国光,到本期的宜信创始人唐宁,《创业家》这两年报道过好几位金融领域的创新家。他们身上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中国的金融过度垄断、过度集中,这是一块滞后的、板结的土壤。所以,金融创新家们的共同特点是,像乔布斯那样敏感地抓住市場上的强需求,开创一个原先不存在的产业。中小商户需要互联网支付手段;亿万股民需要基础金融交易工具和交易信息;太多人想理财......这些丰富的需求长期被官方金融机构漠视,甚至是质疑。
比如,基于金融业的数据挖掘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强大的美国经济就离不开它强大的金融数据和分析体系。但在新华社和人民银行等机构看来,证券数据是国家机密,不能公开,它们不断要求取缔这个产业。最近,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还说,要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些期限错配的理财产品本质上是庞氏骗局,呼吁人们警惕。
面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国有竞争对手的强烈打压,金融创新家们表现出令人尊敬的品质——勇敢,大规模的勇敢。在政府没有发放牌照之前,他们投入数年甚至10年以上时间,大量雇人、大量推广销售、建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所开创领域的领先者。万得的数据生意一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元,快钱的交易额已达上万亿元,宜信在全国有1.4万名员工。快钱规模过百亿元以后才拿到牌照;诺亚财富上市前才拿到牌照;万得不敢对金融数据合法性表态;宜信至今没有贷款牌照,唐宁只能以个人名义借贷,还有很多人告他的状。
他们恐惧。他们谨慎、低调。比如陆风不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面对我们的采访,唐宁感到被认可、受重视,但拒绝透露关键数据和核心信息。他只想讲理念,不想剖析具体的商业模式,说害怕同行学习或模仿。他内心的真实恐惧大概是:害怕管制部门打压他这种商业模式,害怕中国那些一再出现的非法金融案件在他身上出现,害怕自己的宜信夭折。
金融创新者们与那些金融案件的主角到底不一样。他们不是差点被枪毙的前职高生,不是非法集资的农民。汪静波是湘财证券前高管,关国光是帮助网易上市的CFO,唐宁在华尔街投行历练过。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国际上已被证明过的合法产品。他们精心研究政策,认真跟管理部门沟通。唐宁参与建立小额信贷服务中介机构联席会,跑到清华贡献EMBA案例,他希望让大家知道P2P小额信贷是合法、合情、合理、合规的业态。中国的主流银行家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趋势,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就一再呼吁关注互联网上的金融创新。
这批金融创新家深谙农民、学生、城市白领、小微企业主的金融服务需求,他们出身主流却愿意弯下腰、脏了手去创业,在管理部门的质疑声中赢得主流社会的赞许。拥有这些特质的创业家,在中国其它领域里面还不多见。
金融服务产业有数十个细分品种,每个领域都出现了低调的巨无霸式企业。金融业是经济的血管,中国过去的血管是有血栓的,这批人在用自己的力量疏通血栓。当这批人创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那一天,或许就是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那一天。
最后说一个金融创新家的共性:他们都登上了《创业家》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