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估算方法要符合矿床地质特征,能用简单方法的不用复杂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确定资源储量类型,块段划分要考虑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和工程网度等;正确确定估算参数。从而获得可靠的资源储量结果。
[关键词]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参数
中图分类号:P6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341-01
地质勘查成果最终集中体现到所探获的资源储量上,资源储量是衡量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和矿山开发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其可靠性对矿山开发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而资源储量估算的过程正确与否和工作精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的可靠性。所以,资源储量估算的全过程必须正确无误。
1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在估算方法的选择上,能用简单方法的就不要用复杂方法。常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有两大类:传统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
1.1 传统方法
实际上就是几何图形法,是我国长期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形态简单、矿化均一的矿体是很有效的。这种方法是将矿体空间形态分割成多个较简单的几何形态,将矿石组分均一化,估算矿体的体积、平均体积质量(体重)、平均品位、矿石量、金属量等。其特点是直观明了,但估算过程的图、表较为繁多。常用的传统方法有剖面法和块段法,其次有算术平均法、最近地区法、等直线法、等高线法、统计法、直线法、综合法等。文章重点介绍剖面法和块段法。
1)剖面法:也叫断面法。适应于各种地质特征的矿床,特别是矿体厚度较大或厚度变化大、构造复杂,因断层分割重叠或矿体成褶曲状态,矿体形态复杂或变化较大以及矿体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若干品级或矿石类型的矿床①。在勘查方法上适用于探矿工程沿垂直剖面线或水平断面布置、且见矿位置偏离剖面线或水平断面距离不太大(小于或等于相应资源类型工程间距的四分之一)的矿床。
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图件是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中段平面图。主要参数有单工程穿矿厚度和平均品位,剖面或中段面积上的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块段在剖面或中段上的面积,块段相邻两个剖面或中段之间的距离,块段体积,块段平均体积质量(体重)。矿体(块段)厚度不是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参数。
2)块段法:适应于形态简单的层状、似层状、薄层状、脉状矿体和规模小的矿体;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矿体。在勘查方法上适用于各种勘查方法,但探矿工程要较密且分布较均匀。
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图件是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主要参数有单工程穿矿厚度和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块段平均水平厚度或平均铅垂厚度,块段体积,块段平均体积质量(体重)。矿体(块段)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是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参数。块段法分为地质块段法和开采块段法,前者主要根据地质探矿工程划分块段;后者主要根据生产探矿工程和生产坑道划分块段。
1.2 地质统计学方法
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作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作为主要工具,对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变量进行统计学研究,估算时能充分考虑品位的空间变异性和矿化强度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使估算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置信度高,但需有较多的样本个体为基础。
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和国人研究开发的一些地质统计学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软件获得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部门的评审认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2 资源储量分类和块段划分原则
在确定矿体边界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即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和对矿床的研究程度(矿石质量和选冶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并结合可行性评价确定的经济意义,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详细划分并圈定资源储量类型,应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并在资源储量估算图上标明各类型资源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要考虑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和工程网度等。原则上同一资源储量类型、同一矿石类型沿矿体走向按相应网度的剖面线控制间距、沿倾斜按一个或数个开采中段的段高划分为一个块段。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均匀时,同类型的块段可适当划大些。并说明块段的编号方法。
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1 平均品位计算
1)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一般用样长加权法求得,当采样长度基本相等或样品品位均匀时,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样品中有特高品位时,则应先处理特高品位,再计算单工程平均品位特高品位处理:通常把单样品位大于等于矿体(床)平均品位6-8倍的样品称为特高品位,确定特高品位时,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取上限值,变化系数小时取下限值。在计算单工程平均品位圈定矿体时,往往尚不知道准确的矿体(床)平均品位,这时可以把参加单个矿体圈定的样品的平均值作为该矿体的平均品位,或者把参加所有矿体圈定的样品的平均值作为矿床平均品位,来确定特高品位。
2)面积平均品位计算:用单工程(或样品段)穿矿厚度加权法求得。
3)块段平均品位计算: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通常采用面积加权法求取块段平均品位;用块段法估算时,通常采用单工程(或样品段)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加权法求取块段平均品位。
4)矿床(同类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用矿床(同类型、矿体)金属量除以其矿石量求得;对于只估算矿石量未估算金属量的矿产,其平均品位用矿石量加权法求得。
3.2 平均厚度计算
首先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单工程矿体的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
块段平均厚度二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只有当矿体厚度变化很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才用单工程中矿体的厚度与该工程上、下或两侧影响的长度加权平均求得。
3.3 面积测定
面积测定可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方格纸法等方法,应测定两次以上,取满足规定误差要求的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值;目前广泛采用在数字化图纸上直接用计算机测定面积,既快捷又准确。
3.4 体积计算
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以块段相邻的两个剖面面积与其之间的距离,采用合适的公式求得块段体积;用块段法估算时,以块段面积与块段平均水平厚度或平均铅垂厚度相乘求得块段体积。
3.5 矿石体积质量(体重)
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体积质量(体重)、湿度等参数,须以实际测定值为依据。一般取小体积质量(体重)的平均值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只有当矿石极为松散和裂隙很发育时,才用大体积质量(体重)估算资源储量。
3.6 各类数据的取舍原则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各类数据小数位保留和取舍原则、字面保留小数位与实际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小数位是否一致等。
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截至的基准日期;以文字和表格形式说明此次工作探获资源储量的类型、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及其合计数。如果礦区范围大矿权范围小,应按矿权范围内、外分别列出探获的资源储量。
5 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
说明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列出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对矿床中已达到伴生组分工业指标要求,并已查明其赋存状态和工业利用途径的伴生组分要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伴生组分资源储量时,一般不需单独圈定矿体,而采用主组分块段或矿体的矿石量和在此矿石量范围内计算出的伴生组分平均品位,估算伴生组分的金属量和平均品位,即伴生组分的矿石量一般等于或小于主组分矿石量。
6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述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问题予以说明。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并评述其影响程度。
[关键词]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参数
中图分类号:P6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341-01
地质勘查成果最终集中体现到所探获的资源储量上,资源储量是衡量矿床潜在经济价值和矿山开发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其可靠性对矿山开发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而资源储量估算的过程正确与否和工作精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的可靠性。所以,资源储量估算的全过程必须正确无误。
1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在估算方法的选择上,能用简单方法的就不要用复杂方法。常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有两大类:传统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
1.1 传统方法
实际上就是几何图形法,是我国长期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形态简单、矿化均一的矿体是很有效的。这种方法是将矿体空间形态分割成多个较简单的几何形态,将矿石组分均一化,估算矿体的体积、平均体积质量(体重)、平均品位、矿石量、金属量等。其特点是直观明了,但估算过程的图、表较为繁多。常用的传统方法有剖面法和块段法,其次有算术平均法、最近地区法、等直线法、等高线法、统计法、直线法、综合法等。文章重点介绍剖面法和块段法。
1)剖面法:也叫断面法。适应于各种地质特征的矿床,特别是矿体厚度较大或厚度变化大、构造复杂,因断层分割重叠或矿体成褶曲状态,矿体形态复杂或变化较大以及矿体沿厚度方向划分为若干品级或矿石类型的矿床①。在勘查方法上适用于探矿工程沿垂直剖面线或水平断面布置、且见矿位置偏离剖面线或水平断面距离不太大(小于或等于相应资源类型工程间距的四分之一)的矿床。
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图件是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中段平面图。主要参数有单工程穿矿厚度和平均品位,剖面或中段面积上的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块段在剖面或中段上的面积,块段相邻两个剖面或中段之间的距离,块段体积,块段平均体积质量(体重)。矿体(块段)厚度不是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参数。
2)块段法:适应于形态简单的层状、似层状、薄层状、脉状矿体和规模小的矿体;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矿体。在勘查方法上适用于各种勘查方法,但探矿工程要较密且分布较均匀。
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图件是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主要参数有单工程穿矿厚度和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块段平均水平厚度或平均铅垂厚度,块段体积,块段平均体积质量(体重)。矿体(块段)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是估算资源储量的直接参数。块段法分为地质块段法和开采块段法,前者主要根据地质探矿工程划分块段;后者主要根据生产探矿工程和生产坑道划分块段。
1.2 地质统计学方法
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作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作为主要工具,对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变量进行统计学研究,估算时能充分考虑品位的空间变异性和矿化强度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使估算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置信度高,但需有较多的样本个体为基础。
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和国人研究开发的一些地质统计学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软件获得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部门的评审认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2 资源储量分类和块段划分原则
在确定矿体边界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即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和对矿床的研究程度(矿石质量和选冶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并结合可行性评价确定的经济意义,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详细划分并圈定资源储量类型,应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并在资源储量估算图上标明各类型资源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要考虑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和工程网度等。原则上同一资源储量类型、同一矿石类型沿矿体走向按相应网度的剖面线控制间距、沿倾斜按一个或数个开采中段的段高划分为一个块段。当矿体厚度和品位均匀时,同类型的块段可适当划大些。并说明块段的编号方法。
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1 平均品位计算
1)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一般用样长加权法求得,当采样长度基本相等或样品品位均匀时,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样品中有特高品位时,则应先处理特高品位,再计算单工程平均品位特高品位处理:通常把单样品位大于等于矿体(床)平均品位6-8倍的样品称为特高品位,确定特高品位时,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取上限值,变化系数小时取下限值。在计算单工程平均品位圈定矿体时,往往尚不知道准确的矿体(床)平均品位,这时可以把参加单个矿体圈定的样品的平均值作为该矿体的平均品位,或者把参加所有矿体圈定的样品的平均值作为矿床平均品位,来确定特高品位。
2)面积平均品位计算:用单工程(或样品段)穿矿厚度加权法求得。
3)块段平均品位计算: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通常采用面积加权法求取块段平均品位;用块段法估算时,通常采用单工程(或样品段)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加权法求取块段平均品位。
4)矿床(同类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用矿床(同类型、矿体)金属量除以其矿石量求得;对于只估算矿石量未估算金属量的矿产,其平均品位用矿石量加权法求得。
3.2 平均厚度计算
首先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单工程矿体的真厚度、水平厚度、铅垂厚度。
块段平均厚度二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只有当矿体厚度变化很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才用单工程中矿体的厚度与该工程上、下或两侧影响的长度加权平均求得。
3.3 面积测定
面积测定可采用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方格纸法等方法,应测定两次以上,取满足规定误差要求的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块段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值;目前广泛采用在数字化图纸上直接用计算机测定面积,既快捷又准确。
3.4 体积计算
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以块段相邻的两个剖面面积与其之间的距离,采用合适的公式求得块段体积;用块段法估算时,以块段面积与块段平均水平厚度或平均铅垂厚度相乘求得块段体积。
3.5 矿石体积质量(体重)
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体积质量(体重)、湿度等参数,须以实际测定值为依据。一般取小体积质量(体重)的平均值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只有当矿石极为松散和裂隙很发育时,才用大体积质量(体重)估算资源储量。
3.6 各类数据的取舍原则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各类数据小数位保留和取舍原则、字面保留小数位与实际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小数位是否一致等。
4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截至的基准日期;以文字和表格形式说明此次工作探获资源储量的类型、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及其合计数。如果礦区范围大矿权范围小,应按矿权范围内、外分别列出探获的资源储量。
5 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
说明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列出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对矿床中已达到伴生组分工业指标要求,并已查明其赋存状态和工业利用途径的伴生组分要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伴生组分资源储量时,一般不需单独圈定矿体,而采用主组分块段或矿体的矿石量和在此矿石量范围内计算出的伴生组分平均品位,估算伴生组分的金属量和平均品位,即伴生组分的矿石量一般等于或小于主组分矿石量。
6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述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问题予以说明。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并评述其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