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是技工院校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与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手脑并用,把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技工院校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物理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力学知识、热学、分子物理、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运算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地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电场中的导体》一节,根据金属电子论和电场知识,讨论了导体放在电场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教师一般从已有的理论知识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先演示静电感应现象,再运用金属电子论和电场知识进行解释,最后进一步分析金属内部的电场情况,得出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和电场中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的结论,并用法拉第圆筒实验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程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和方法
要培养技校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而忽略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观念上墨守成规,仍然沿用普通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模式,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师照搬课本,按照教学要求开展实验,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模仿。由于技工院校各个专业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因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将习题中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通常都是直接演示习题中的实验或是干脆跳过不讲。这样学生就很难理解相关原理。如果让学生自己开展探索实验,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机械波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关键在于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做好实验教学十分重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实验,学生很快就认识到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认识波动现象最重要的是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就摆脱了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引入、更新物理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选择、确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现状,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而对思维方法要求较高的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并演示相关实验内容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对实验内容举一反三,大胆提出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实验课题。在提出实验课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进行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教师提出有电流表、电压表只有其一,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等知识以及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实验技能,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布置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
针对学生在初中所受的实验训练较少,对于观察、实验重视不够的情况,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为了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结合兴趣,自发地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弥补物理实验课时的不足,又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材料也容易获得,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案可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只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例如,在学生制作杆秤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提出一些思考题;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挑选出较好的作品在班级或学校教育成果展示会上展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提高了其实验能力,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施展创新才能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在一起总结、交流,共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关键词:技工院校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物理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力学知识、热学、分子物理、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运算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地思想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基本而系统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电场中的导体》一节,根据金属电子论和电场知识,讨论了导体放在电场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教师一般从已有的理论知识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先演示静电感应现象,再运用金属电子论和电场知识进行解释,最后进一步分析金属内部的电场情况,得出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和电场中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的结论,并用法拉第圆筒实验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程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和方法
要培养技校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而忽略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观念上墨守成规,仍然沿用普通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模式,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师照搬课本,按照教学要求开展实验,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模仿。由于技工院校各个专业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因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将习题中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通常都是直接演示习题中的实验或是干脆跳过不讲。这样学生就很难理解相关原理。如果让学生自己开展探索实验,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机械波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关键在于建立振动和波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做好实验教学十分重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实验,学生很快就认识到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认识波动现象最重要的是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就摆脱了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引入、更新物理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选择、确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现状,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而对思维方法要求较高的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并演示相关实验内容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对实验内容举一反三,大胆提出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实验课题。在提出实验课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进行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教师提出有电流表、电压表只有其一,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等知识以及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实验技能,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布置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
针对学生在初中所受的实验训练较少,对于观察、实验重视不够的情况,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为了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结合兴趣,自发地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弥补物理实验课时的不足,又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材料也容易获得,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案可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只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例如,在学生制作杆秤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提出一些思考题;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挑选出较好的作品在班级或学校教育成果展示会上展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提高了其实验能力,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施展创新才能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在一起总结、交流,共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