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混合各种教学方式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方式。以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加强精品课程群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群为例,结合国际上新的混合式学习教育趋势,探讨精品课程群建设理论依据及措施。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精品课程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启动至今,国家级精品课程已有3000多门,越来越多的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已有的精品课程来看,大多以单一的一门课程建设为主的精品课程工程,对专业基础课程是比较有效的,但对于关联性、逻辑性、系统性强的专业课程其效果并不太好,因为专业课必须系列性地称为精品,即精品课程群,如果只是系列课程中的一门称为精品,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绩效依然受木桶理论的短板决定,是最低效而不是最高效。下面笔者以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群为例,结合国际上新的混合式学习教育趋势探讨一下精品课程群建设理论依据及措施。
一、理论依据
笔者结合国际上教育技术和方式的变化趋势,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精品课程群建设理论依据如下:
(一)混合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一词来源于英文的
learning”或“Hybrid learning”,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与信息学院双职教授柯蒂斯.J.邦克(Curtis J.Bonk)对混合学习的定义: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
Driscon(2002)认为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的结合,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结合,是网络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的结合,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在国内,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由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12月9日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并倡导的概念。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并把混合学习定义为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两者优势的结合,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它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回归,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国内外实践研究得出结论混合学习比单一的教学形式更有效。
将精品课程网站和课堂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目前大量小范围、单一的某门精品课程,对提高学生应具备的系统性、综合性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作用有限,以精品课程群的方式将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组合在一个网站,更有利于进行融会贯通的教与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充分建设好和发挥好精品课程群的示范作用,来带动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能更好地提高精品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与价值。
(二)协同理论。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通过怎样的结合产生宏观上的空间、时间和功能结构。20世纪70年代初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教授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认为,(1)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的或自然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宏观的或微观的系统等; (2)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同步、协调与互补。
大学的学科是由包括各专业以及专业下所辖的各门课程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实际都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按照协同学理论,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都有“协同作用”。
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在于大学学科下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其实只是研究了大学学科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的开展是顺应时代的,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课程建设并不能最高效地优化课程和师资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协同学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破单一课程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中内在联系紧密的多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群, 对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雁阵理论。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结队出发,飞到南方过冬。次年春天,它们会长途跋涉,重回西伯利亚繁殖。大雁在长途迁徙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V”字或“一”字形,因为行列整齐,古人称之为雁阵。雁群为什么要编队而行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在“V”字雁阵中的飞行速度比单飞要高出71%。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快更远。这是协同合作所增加的力量。
“V”字飞行是雁群加速飞行的状态,飞行中必须注重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头雁引领,二是雁群的配合。头雁就是飞在“V”字雁阵前面的大雁。一般头雁很有力量,很有经验,它在前面开辟道路,把握飞行的方向和速度。雁群可以利用头雁身后的“压差气流”减少空气的阻力,飞得更快、更省力,但头雁因为没有上升气流可利用,在飞行中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头雁也需轮流上阵。另外,只有头雁的带领,没有成员的合作,也难以实现高速飞行,这就要求雁群其他成员必须精诚合作,积极配合头雁的飞行速度与方向。
精品课程建设能取得多大的成效,离不开教学队伍者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及科学的教学团队管理。借鉴雁阵理论,精品课程建设不是靠一名负责人若干名成员就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而应是由,若干名领头人和一群教师精诚合作,其他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出成效的。鉴于此,精品课程尤其是专业精品课程应以课程群的方式进行建设。 二、措施建议
(一)建设好以精品课程群总负责人和各单门课程负责人
为头雁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群建设要由一群自身素质良好且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组成。课程群建设要求教师从个体意识向团体意识转变,建立“合作型”教学团队,做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在课程群建设初期,选拔总负责人和单门课程负责人及成员非常重要。总负责人按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总体设计教学资源,制定教学策略,课程负责人负责该门课程的建设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和协调。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混合,基于此,所选拔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混合教学过程中,要具备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熟练操作各种教学设备,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在线学习。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品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各有侧重,按照知识的脉络合理安排内容教学的次序,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者前后脱节,使教学内容前后连贯,融合贯通,进而获得教学的整体优势。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为例,群中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应侧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整个实务流程的教学,各分设课程应侧重实践中的惯例和案例的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应减少“国际结算”及“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教学内容,而在《国际结算》中重点突出结算方式及最新国际贸易惯例的教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侧重学习国际货运、报关、投保的实务运作及法规,以此划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知识界限,去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率。
(三)以精品课程群建设为牵引,树立课程群品牌意识。精品课程群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设计组合,其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六个方面。通过精品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课程群的地位,带动整个学科或专业教学质量上层次和水平。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方向,通过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牵引作用,在优化原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夯实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树立课程群的特色品牌。
(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主导,按照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教学网站作为网络教学的基础平台,通过创造为师生提供开展双向交互活动的环境,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极具价值的信息来源。国际贸易精品课程群网站建设需整合专业课程教学所要的电子课件、教案、教学视频、试题库,甚至图像和动画等,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修改和删除上传的教学资源。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老师上网交流,解疑答惑,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者变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此外,课程群网站的资料应尽可能的全面、具体,深入反映前沿动态和实践动向,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加强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管理,要按照“五个一”的目标来建设精品课程群,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做支持。上述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措施做支撑,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责任制度、竞争机制,考核评价制度等管理机制和制度。
参考文献:
[1] 骆晓艳,陶宇,陈素,王果.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精品课程网站设计[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246-248)
[2] 宁殿霞.雁阵理论用于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 2012.6
[3] 王飞,曾劲珧。从协同学视角看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建设[J].语文学刊,2010.10(134-136)
[4]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 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精品课程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启动至今,国家级精品课程已有3000多门,越来越多的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已有的精品课程来看,大多以单一的一门课程建设为主的精品课程工程,对专业基础课程是比较有效的,但对于关联性、逻辑性、系统性强的专业课程其效果并不太好,因为专业课必须系列性地称为精品,即精品课程群,如果只是系列课程中的一门称为精品,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绩效依然受木桶理论的短板决定,是最低效而不是最高效。下面笔者以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群为例,结合国际上新的混合式学习教育趋势探讨一下精品课程群建设理论依据及措施。
一、理论依据
笔者结合国际上教育技术和方式的变化趋势,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精品课程群建设理论依据如下:
(一)混合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一词来源于英文的
learning”或“Hybrid learning”,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与信息学院双职教授柯蒂斯.J.邦克(Curtis J.Bonk)对混合学习的定义: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
Driscon(2002)认为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的结合,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的结合,是网络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的结合,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在国内,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由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12月9日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并倡导的概念。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并把混合学习定义为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两者优势的结合,是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它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大提高与大转变。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回归,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国内外实践研究得出结论混合学习比单一的教学形式更有效。
将精品课程网站和课堂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目前大量小范围、单一的某门精品课程,对提高学生应具备的系统性、综合性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作用有限,以精品课程群的方式将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组合在一个网站,更有利于进行融会贯通的教与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充分建设好和发挥好精品课程群的示范作用,来带动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能更好地提高精品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与价值。
(二)协同理论。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通过怎样的结合产生宏观上的空间、时间和功能结构。20世纪70年代初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教授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认为,(1)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的或自然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宏观的或微观的系统等; (2)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同步、协调与互补。
大学的学科是由包括各专业以及专业下所辖的各门课程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实际都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按照协同学理论,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都有“协同作用”。
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在于大学学科下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其实只是研究了大学学科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的开展是顺应时代的,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课程建设并不能最高效地优化课程和师资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协同学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破单一课程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中内在联系紧密的多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群, 对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雁阵理论。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结队出发,飞到南方过冬。次年春天,它们会长途跋涉,重回西伯利亚繁殖。大雁在长途迁徙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V”字或“一”字形,因为行列整齐,古人称之为雁阵。雁群为什么要编队而行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在“V”字雁阵中的飞行速度比单飞要高出71%。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快更远。这是协同合作所增加的力量。
“V”字飞行是雁群加速飞行的状态,飞行中必须注重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头雁引领,二是雁群的配合。头雁就是飞在“V”字雁阵前面的大雁。一般头雁很有力量,很有经验,它在前面开辟道路,把握飞行的方向和速度。雁群可以利用头雁身后的“压差气流”减少空气的阻力,飞得更快、更省力,但头雁因为没有上升气流可利用,在飞行中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头雁也需轮流上阵。另外,只有头雁的带领,没有成员的合作,也难以实现高速飞行,这就要求雁群其他成员必须精诚合作,积极配合头雁的飞行速度与方向。
精品课程建设能取得多大的成效,离不开教学队伍者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及科学的教学团队管理。借鉴雁阵理论,精品课程建设不是靠一名负责人若干名成员就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而应是由,若干名领头人和一群教师精诚合作,其他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出成效的。鉴于此,精品课程尤其是专业精品课程应以课程群的方式进行建设。 二、措施建议
(一)建设好以精品课程群总负责人和各单门课程负责人
为头雁的教师队伍。精品课程群建设要由一群自身素质良好且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组成。课程群建设要求教师从个体意识向团体意识转变,建立“合作型”教学团队,做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在课程群建设初期,选拔总负责人和单门课程负责人及成员非常重要。总负责人按照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总体设计教学资源,制定教学策略,课程负责人负责该门课程的建设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和协调。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混合,基于此,所选拔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混合教学过程中,要具备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熟练操作各种教学设备,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在线学习。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品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各有侧重,按照知识的脉络合理安排内容教学的次序,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者前后脱节,使教学内容前后连贯,融合贯通,进而获得教学的整体优势。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为例,群中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应侧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整个实务流程的教学,各分设课程应侧重实践中的惯例和案例的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应减少“国际结算”及“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教学内容,而在《国际结算》中重点突出结算方式及最新国际贸易惯例的教学,《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侧重学习国际货运、报关、投保的实务运作及法规,以此划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知识界限,去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率。
(三)以精品课程群建设为牵引,树立课程群品牌意识。精品课程群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设计组合,其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六个方面。通过精品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课程群的地位,带动整个学科或专业教学质量上层次和水平。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方向,通过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牵引作用,在优化原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夯实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树立课程群的特色品牌。
(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主导,按照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教学网站作为网络教学的基础平台,通过创造为师生提供开展双向交互活动的环境,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极具价值的信息来源。国际贸易精品课程群网站建设需整合专业课程教学所要的电子课件、教案、教学视频、试题库,甚至图像和动画等,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修改和删除上传的教学资源。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老师上网交流,解疑答惑,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者变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此外,课程群网站的资料应尽可能的全面、具体,深入反映前沿动态和实践动向,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加强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管理,要按照“五个一”的目标来建设精品课程群,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做支持。上述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措施做支撑,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责任制度、竞争机制,考核评价制度等管理机制和制度。
参考文献:
[1] 骆晓艳,陶宇,陈素,王果.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精品课程网站设计[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246-248)
[2] 宁殿霞.雁阵理论用于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 2012.6
[3] 王飞,曾劲珧。从协同学视角看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建设[J].语文学刊,2010.10(134-136)
[4]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 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