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作物产量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生态问题却也愈发明显,如何解决农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的生态问题,保证我国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山核桃和板栗的生物特性,又分析了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最后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提出了部分建议,以希望山核桃板栗林地能充分发挥出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山核桃;板栗;生态修复;经营模式
1 前言
山核桃和板栗作为很好的作物树种,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具有十分广泛的种植分布。但今几年发现,高强度的人类生产活动给林地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生物学特性
2.1 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属胡桃科,是一种落叶乔木,喜欢生长在凉爽湿润的的地区,耐干旱能力不强,耐高温能力不强,生长期需要一定的弱光光照,但不适宜强光光照。通常,山核桃树可以长到二十多米,直径可以超过半米,经过初步的研究,山核桃的寿命可达到一百岁,具有很长的生产时长。山核桃虽然对温度和降水的要求较高,但对土壤土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由于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可以在丘陵,低山区,坡耕地很好的生长,且产量高,方便管理和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板栗的生物学特征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是一种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的气候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板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40度之间,但是,无论是在温暖地区还是寒冷地区,均可以比较健康的生长结果,对于高温和低温均有很好的适应性。板栗树可以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而在偏碱性土壤中的生长状态不理想。板栗被誉为可上山可下滩的植物,可以在山地,丘陵冲击沙地生长,因此板栗树对于生态修复具有很高的价值。
3 导致生态退化的原因
现如今,生态问题成为我国必须要解决的战略问题。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耕地不合理的种植,高密度的种植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利于土地的保养和保护,这样会导致土壤贫瘠,减少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再例如,农业药品的过度使用也是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首先,化肥的过度使用会使土壤板结,而且过量的化肥并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可能还会伤害到作物导致作物减产,而且十分浪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1]。其次,除草剂的使用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巨大的破坏,生态区域内由多种生物相互依存变为单作物生长区,遇到该种植物间传染病就会使该区域的植物全部灭绝。同时,灭草剂使地表灌木或杂草死亡,土表直接裸露,很容易被雨水和风侵蚀。而且灭草剂的使用对土壤内微生物数量,土壤pH值和盐含量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这些都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2]。当然,不可抗拒的气候变化也会使生态系统改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将生态损失降低到最小。
4 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生态系统修复工作除了依靠大自然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人们增加的环境压力以及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人工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十分必要的。
4.1 合理安排种植区域
任何作物的种植既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它的生态效益。山核桃板栗作为经济作物,不能盲目的扩大发展面积追求其经济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承载力[3]。虽然两种作物都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但是对于像有石漠化倾向的地区来说,就不应该再给环境增添负担,况且,即使种上了,生长效果也不好。
4.2 合理使用化学药品
农用化学药品的使用要合理科学,既要保证符合作物的需要,又要减少化学药品对生态的影响,对于林区杂草,我们可以每年定期机器抚育,尽量不要使用灭草剂等化学用品。化肥也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同时,也不至于使土壤肥力超标。
4.3 合理利用生物修复
对于土质环境较差的区域,我们不但不能除草,还要进行生草。生草是模仿自然演化过程对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实验表明,生草后的土地土壤内营养成分显著提高,土壤pH值等指标明显改善[4]。混合种植既能扩大经济收益,又能保障生态环境,也是一種科学的生态经营模式。混种不一定是同一属的混种,可以是乔木灌木混种等多种形式,如生物带技术的使用,作物间种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结语
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考虑生态效益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付出更加巨大的成本。在解决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注重生态学原理的运用,构建林地复林层结构,构建生物多样化的林间生态系统,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用自然去管理自然。我们在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这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春明.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J].安徽林业,2009(5):47-48.
[2] 梅倪祥.山核桃产区林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109.
[3] 王正加,黄兴召,唐小华,等.山核桃免耕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J].生态学报,2011,31(8):2281-2289.
[4] 胡乐华.山核桃林地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2):85-86.
关键词:山核桃;板栗;生态修复;经营模式
1 前言
山核桃和板栗作为很好的作物树种,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具有十分广泛的种植分布。但今几年发现,高强度的人类生产活动给林地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生物学特性
2.1 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属胡桃科,是一种落叶乔木,喜欢生长在凉爽湿润的的地区,耐干旱能力不强,耐高温能力不强,生长期需要一定的弱光光照,但不适宜强光光照。通常,山核桃树可以长到二十多米,直径可以超过半米,经过初步的研究,山核桃的寿命可达到一百岁,具有很长的生产时长。山核桃虽然对温度和降水的要求较高,但对土壤土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由于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可以在丘陵,低山区,坡耕地很好的生长,且产量高,方便管理和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板栗的生物学特征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是一种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的气候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板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40度之间,但是,无论是在温暖地区还是寒冷地区,均可以比较健康的生长结果,对于高温和低温均有很好的适应性。板栗树可以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而在偏碱性土壤中的生长状态不理想。板栗被誉为可上山可下滩的植物,可以在山地,丘陵冲击沙地生长,因此板栗树对于生态修复具有很高的价值。
3 导致生态退化的原因
现如今,生态问题成为我国必须要解决的战略问题。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耕地不合理的种植,高密度的种植既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不利于土地的保养和保护,这样会导致土壤贫瘠,减少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再例如,农业药品的过度使用也是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首先,化肥的过度使用会使土壤板结,而且过量的化肥并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可能还会伤害到作物导致作物减产,而且十分浪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1]。其次,除草剂的使用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巨大的破坏,生态区域内由多种生物相互依存变为单作物生长区,遇到该种植物间传染病就会使该区域的植物全部灭绝。同时,灭草剂使地表灌木或杂草死亡,土表直接裸露,很容易被雨水和风侵蚀。而且灭草剂的使用对土壤内微生物数量,土壤pH值和盐含量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这些都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2]。当然,不可抗拒的气候变化也会使生态系统改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将生态损失降低到最小。
4 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生态系统修复工作除了依靠大自然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人们增加的环境压力以及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人工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十分必要的。
4.1 合理安排种植区域
任何作物的种植既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它的生态效益。山核桃板栗作为经济作物,不能盲目的扩大发展面积追求其经济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承载力[3]。虽然两种作物都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但是对于像有石漠化倾向的地区来说,就不应该再给环境增添负担,况且,即使种上了,生长效果也不好。
4.2 合理使用化学药品
农用化学药品的使用要合理科学,既要保证符合作物的需要,又要减少化学药品对生态的影响,对于林区杂草,我们可以每年定期机器抚育,尽量不要使用灭草剂等化学用品。化肥也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同时,也不至于使土壤肥力超标。
4.3 合理利用生物修复
对于土质环境较差的区域,我们不但不能除草,还要进行生草。生草是模仿自然演化过程对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实验表明,生草后的土地土壤内营养成分显著提高,土壤pH值等指标明显改善[4]。混合种植既能扩大经济收益,又能保障生态环境,也是一種科学的生态经营模式。混种不一定是同一属的混种,可以是乔木灌木混种等多种形式,如生物带技术的使用,作物间种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结语
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考虑生态效益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付出更加巨大的成本。在解决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注重生态学原理的运用,构建林地复林层结构,构建生物多样化的林间生态系统,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用自然去管理自然。我们在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这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春明.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J].安徽林业,2009(5):47-48.
[2] 梅倪祥.山核桃产区林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109.
[3] 王正加,黄兴召,唐小华,等.山核桃免耕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J].生态学报,2011,31(8):2281-2289.
[4] 胡乐华.山核桃林地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