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一个民族和作为一个民族成员的个体的创新能力,总是在本民族文化的背景和根基上,特别是在掌握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学,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教学,与培养新一代创新能力,有着极其深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征、但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仍需要或者说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启发质疑。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有创新可言。其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下,才会思维活跃,没有顾忌,勇于质疑,既尊重权威又敢于挑战权威,树立创新意识。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绝对权威,而应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要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宽容错误的看法。
如上《狼》一课,我先圈出一些词句,学生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互相讨论,教师也参与讨论,理解了这些词句后,覺得老师圈得很不够,还有很多阅读上的问题没解决。根据各自情况,再提出问题,或讨论解决,或求助于老师。这样,变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为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在讨论《狼》故事主题时,传统观点认为: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敢和力量,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但我们的学生却提出疑问:如果遇到狼的不是屠户,而是一般的农民和书生,同样是人,他能取胜吗?我肯定了这个问题的价值,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有的说:屠户天天杀生,非常勇猛,这是取胜的原因;有的说,屠户有刀,这是取胜的必要条件;有的说,这个屠户很聪明,善于选择环境,利用武器,反应灵敏,所以才能取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许多回答中,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深深地感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了宽松民主的氛围,有了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想法层出不穷。而他们在发表不同观点时,总能受到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乐意让大家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且以自己有新问题、新观点为追求目标,以自己有与大家不同想法感到光荣,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训练创新思维
意识与品质和思维密切相关。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离不开求异。对于同一问题,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从多种角度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淡化统一和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如《荔枝蜜》一课,“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句“涌”字用法,有的同学认为“涌”字用得好,写出了“小山”的多,有的认为与后文“汪洋大海”相一致,用词统一;有的认为将静态的荔枝树写得具有动态。这些都是说用得好,有一个同学则认为用词不当:“涌”有“冒出”的意思,荔枝树本来就存在,为什么说冒出来呢?另一位同学反驳说:在“我”的记忆里,这地方是没有小山的,夜晚倚窗一看,发现许多“小山”从夜幕里“冒出”,不仅用词准确,还写出了“我”当时的奇怪心情。通过从不同角度看待“涌”字用法,明白了“涌”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创新基于敏锐的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观察养成一种习惯,把写观察日记当作一种需要,可采取多种激励方法。例如:定期举行观察日记展览,评出佳作,适当奖励;限时观察实物,当场写出观察所得与感受,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运用多媒体提供共同的观察情境,看谁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观察感受。学生对写观察日记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周围的人和事看了写,写了看。久之,观察力就能逐渐提高,达到“敏锐”程度。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创新能力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其实鲁迅自已只说,《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其次,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是不应该的。今天,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不能那样冷漠,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同时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征、但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仍需要或者说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启发质疑。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有创新可言。其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下,才会思维活跃,没有顾忌,勇于质疑,既尊重权威又敢于挑战权威,树立创新意识。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绝对权威,而应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要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宽容错误的看法。
如上《狼》一课,我先圈出一些词句,学生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互相讨论,教师也参与讨论,理解了这些词句后,覺得老师圈得很不够,还有很多阅读上的问题没解决。根据各自情况,再提出问题,或讨论解决,或求助于老师。这样,变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为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在讨论《狼》故事主题时,传统观点认为: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敢和力量,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但我们的学生却提出疑问:如果遇到狼的不是屠户,而是一般的农民和书生,同样是人,他能取胜吗?我肯定了这个问题的价值,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有的说:屠户天天杀生,非常勇猛,这是取胜的原因;有的说,屠户有刀,这是取胜的必要条件;有的说,这个屠户很聪明,善于选择环境,利用武器,反应灵敏,所以才能取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许多回答中,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深深地感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了宽松民主的氛围,有了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想法层出不穷。而他们在发表不同观点时,总能受到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乐意让大家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且以自己有新问题、新观点为追求目标,以自己有与大家不同想法感到光荣,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训练创新思维
意识与品质和思维密切相关。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离不开求异。对于同一问题,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从多种角度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淡化统一和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如《荔枝蜜》一课,“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句“涌”字用法,有的同学认为“涌”字用得好,写出了“小山”的多,有的认为与后文“汪洋大海”相一致,用词统一;有的认为将静态的荔枝树写得具有动态。这些都是说用得好,有一个同学则认为用词不当:“涌”有“冒出”的意思,荔枝树本来就存在,为什么说冒出来呢?另一位同学反驳说:在“我”的记忆里,这地方是没有小山的,夜晚倚窗一看,发现许多“小山”从夜幕里“冒出”,不仅用词准确,还写出了“我”当时的奇怪心情。通过从不同角度看待“涌”字用法,明白了“涌”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创新基于敏锐的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是培养观察力的好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观察养成一种习惯,把写观察日记当作一种需要,可采取多种激励方法。例如:定期举行观察日记展览,评出佳作,适当奖励;限时观察实物,当场写出观察所得与感受,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运用多媒体提供共同的观察情境,看谁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观察感受。学生对写观察日记有了兴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周围的人和事看了写,写了看。久之,观察力就能逐渐提高,达到“敏锐”程度。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创新能力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例如《孔乙已》的主题,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其实鲁迅自已只说,《孔乙已》“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亿万的学生这样学,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应该说在封建社会,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已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已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其次,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已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是不应该的。今天,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不能那样冷漠,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同时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