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知了去哪儿了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v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的时候,树上的知了声嘶力竭地歌唱,一声接着一声,一阵连着一阵,从清晨一直唱到太阳落山也不停歇。那个时候,孩子不喜欢听知了唱歌,觉得那是这个世界上最烦躁的音乐。天气的炎热加上恼人的噪音,让孩子对夏天愁眉苦脸,不过幸好,西瓜和冰激凌弥补了酷夏的不足。
  可是现在呢,孩子望着那棵树,那棵比起夏天时候明显萧条的树,不禁想道:好久没听见知了的声音了,它们还在树上待着吗?它们是不是和大熊、小蛇一样,随着天气转凉,准备过冬休眠了呢?孩子真好奇呀,知了去了哪儿?它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孩子知道,知了的学名叫做“蝉”,但他更愿意叫它们“知了”。知了,知了,这个名字棒极了!虽然昆虫的智力远远比不上会跑会跳的小猫小狗,更比不上人类,但它们自有一番能力,这些能力是种族的传承和秘密,是十分特别的。
  孩子胡思乱想着,却始终猜不透昆虫家族的秘密。
  秋风一阵比一阵凉,即将迎来漫长且寒冷的冬天,曾经那么喜欢唱歌的知了怎么不再继续唱歌了呢?孩子去找爷爷,请他讲一讲关于知了的故事。很多年以前,孩子的爷爷也是一个孩子,喜欢到处跑,到处玩,去小溪里捉鱼摸虾,去树林里爬树,当然,捡蝉蜕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蝉和蚕一样,和许多虫子一样,都有脱下旧衣服,换上新衣服的经历。这样的“行为模式”被我们称为“蜕皮”或者“蜕壳”。孩子的爷爷小时候就曾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捡蝉蜕,然后让大人帮着去出售,换糖吃。
  孩子惊讶极了,知了的壳居然还能卖呀?
  孩子在树下捡到过知了的壳,也在树干上找到过知了的壳。他觉得,知了的壳比起知了本身更加好看,简直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他从来不知道,原来知了的壳还可以做药。他想,知了真伟大,在自己成长的同时,还不忘给这个世界留下礼物。
  壳留下了,但壳里的知了究竟去了哪儿?它们是不是也像候鸟一样,集体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了?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时,爷爷笑了。
  爷爷告诉小孙子,夏天在树上高歌的知了,其实已经走到了它们生命的尽头,在最后的时光里,它们要完成自己的“婚礼”。接着,知了妈妈会在树上产卵然后死去。幼虫钻出卵壳之后,蜕下一层皮,变成了另一种形态,也就是“若虫”。若虫钻进泥土里,在地底下沉睡,默默地长大。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春天,若虫破土而出,重新回到树上,蜕壳变为成虫,开始新的生活。所以,知了是在泥土底下过冬的,在那里,不会受风雨侵害,也不会被寒冷的天气冻僵,是个绝好的栖息之地。
  听完爷爷的讲述,孩子恍然大悟,又有些难以置信。原来,知了不像大雁一样,飞往南方过冬,也不像松鼠一样,钻进树洞里过冬。原来,长大后喜欢待在树上唱歌的知了,在它们还小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藏到地底下去了。孩子心想:知了真聰明,太不可思议了!原来,大自然中藏着那么多神奇的秘密!
其他文献
老母鸡在孵小鸡,它每天都暖暖地护住那一窝鸡蛋,一个星期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急死了。  等到老母鸡去寻食了,我赶紧趴在地上,睁大眼睛看着这一窝鸡蛋。怎么有“咯咯”的声音?肯定是小鸡在里面啄壳。它好想出来呀,要不我来帮它们吧!我把鸡蛋的壳一个一个地剥了,剥到第四个的时候,老母鸡回来了。它看见我在剥小鸡的壳,像疯了一样追在我后面,啄我屁股,我疼得直叫。我跑去跟妈妈说:“为什么我给小鸡接生,母鸡却啄
期刊
写给当医生的老爸  亲爱的老爸:  在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还在医院加着班。我现在的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复杂。  疫情发生后,你就开始早出晚归。从腊月二十七一直到大年初四,你天天泡在医院里。每次给你电话,你总是急匆匆地问我:“有事吗?没事挂电话吧,忙!”大年三十的晚上,你在家跟我们一起吃年夜饭,我还想着跟你一起看春晚。哪知道你吃完饭后,又坐到电脑旁。你说这是疫区刚总结出来的影像资料,要抓紧学习,疫情
期刊
孩子们,你们学会写字、写句之后,就开始学写作文了。  写作文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能把自己经历过的快乐和悲伤都以文字的形式凝固在稿纸里,当你长大了,再看到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仿佛就能“扑通”一下又回到那个难忘的时刻。  翻开作文本,就像打开了香水瓶,你又能闻到那芬芳的时光气息。  并且,你在书写和记录中完成了和自己心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是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你会从中得到成长,慢慢变成一个丰富的
期刊
大家好,我是小货郎,是一名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唐宋时期,我的前辈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的皖南山区,这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人们只好外出经商,或徒步或乘船,来往于徽州和杭州之间的山岭,贩运商品。最终,他们走出了一条经商之路,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  我们徽商卖些什么?快来看看我的货担!  我们安徽的宣笔、徽墨、宣纸、歙砚远近驰名,历史悠久,皖南地区可以算是文房四宝的故乡。  中国十大名茶,我们安
期刊
奇石  就说“飞来石”吧!这块巨石高高地竖立在陡峭的山峰上,好像从天外飞来的一样,远远望去,好像随时会倒下一般。在天都峰旁,有五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肩并肩、手拉手,互相搀扶着,谈笑风生,好像去参加峰顶宴会,这就是有趣的“五老上天都”。“武松打虎”就更有趣了,林中仿佛突然蹿出一只猛虎,两眼放着凶光,凶神恶煞地向武松扑去,武松左手擒住老虎的脖子,右手奋力出拳,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传说,每当皎洁的
期刊
有人调侃:“猪能吃的就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就是干垃圾。”自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关于垃圾分类的各种顺口溜满天飞。可是垃圾到底该如何分类,依旧困扰着大家。这不,小艾一家就围绕垃圾分类争论了起来。  日本垃圾分类  日本每个家庭基本都会配备一本非常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仅注意事项就有500多条。  不同垃圾必须在不同的指定日扔,且投放时间必须在上午8:30之前。错过扔垃圾的时间可就糟糕了,必须把垃圾带
期刊
冬天到了之后,不常见太阳的地方,会格外冷。屋子后面的河,很早就开始结冰,从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开始,有了薄薄的一片,从河的对岸向空旷的这边生长。它生长得很小心翼翼,生长得很艰难,我们能看见亮晶晶的地方,薄薄的像一片塑料纸。过几天,就会像一块小玻璃。我们知道,它是在生长的。那种生长就好像在我们心里。我们每天都去看它,都希望天越来越冷。  冰越结越厚,已经有点像眼镜片,再然后就有点像水泥地,只不过比水泥地
期刊
别看我年龄小,说起黄梅戏,我可是“资深”的老戏迷了,从小就跟着爷爷,拿着个小小的收音机,到处“蹭场子”去听戏。受爺爷的影响,我对黄梅戏也是“略知一二”哟。  黄梅人喜爱唱歌,早在唐代,黄梅的采茶歌就很盛行,后来又受宋代民歌和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到了明清两代,黄梅县的戏曲艺术更是大放异彩。黄梅戏曲调欢快流畅,深受百姓的喜爱,正因为来自民间,它的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它的语言朴实无
期刊
李一君的妈妈李秋玲,是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的一名外科护士,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两个孩子。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腊月三十那天,我们刚回到老家,您就接到了医院电话。接完电话,您就急匆匆去收拾行李,临走时您恋恋不舍地看了我和妹妹一眼,还转过头悄悄地抹眼泪。我知道您是不放心我和妹妹,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您还是提着行李箱,重新踏上了去医院的公共汽车。  妈妈,我好想您!每次在视频通话的
期刊
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句中出现的特定景物有“雪山”“青海”“玉门关”“孤城”“黄沙”“楼兰”,这些景物给我们营造了广袤无垠的边关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征战沙场的豪迈。  特定的景物呈现出特别的环境,特别的环境又渲染出特别的心情,你从中感受到了吗?  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灯光就会想到温暖,看到日落就会想到妈妈的等待一样,也是从特定的环境里滋生出来的特别心情。当你把这种心情用特别的景物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