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减轻职场压力的EAP体系构建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国外EAP模式为支点,结合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EAP体系减轻职场压力的构想,并对如何在现代企业中构建EAP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EAP 职场压力 现代企业
  
  EAP英文全称为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中文翻译为员工援助计划,有的也翻译为员工帮助计划或员工辅助计划,个别组织为了突出人本观念,也叫员工关怀计划。EAP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EAP的核心内容从最初比较单一的职业酒精预防,到现在由于与员工相关福利内容的整合而变得丰富起来。
  总的来说,EAP是指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减轻职场压力。
  如今,EAP已经发展成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其内容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等各个方面,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目的在于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减轻员工的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国外很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和军队都开展了EAP项目,成效也颇为卓著,但是国内因为引入EAP系统的时间尚短,一些企业甚至不知道EAP所指何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变革愈加频繁,加上激烈的生存竞争所导致的工作负荷,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压力迅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留住人才、激励员工绩效,防止人才流失已经成为近来企业研究的热点。而国外研究显示,不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也破坏组织的健康。因此,为减轻员工职场压力,引入在国外企业管理中大获成功的EAP体系无疑是个可行的方法。
  那么,EAP体系应该如何构建呢?
  一、心理咨询
  使用专家面谈、电话热线、网络邮件或聊天等多种方法,对员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给予建议和辅导。由于员工普遍存在重视职场形象的想法,心理咨询应由隐秘的方法进行,并确保绝不外泄所获得的资料。
  二、教育培训
  此类教育培训应详尽有效,以更频繁更及时更细分的形式出现,组织员工参与到适合自己培训中去,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帮助新进员工尽快适应环境的培训;为资深员工引入新知识技能的培训;缓解职场压力、维护心理健康的讲座等。
  三、申诉服务
  有些员工处于非常看重职业形象的服务性行业,很多时候,不能当场发泄出对顾客和领导的不满和愤怒,这些负面情绪长期累积,对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因而,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聘用专业的人员负责申诉服务。员工可通过书面、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向专员申诉自己在工作中对人对事的不满,使累积的负面情绪得以及时宣泄,避免出现心理失衡。
  四、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为重视精神生活的现代企业员工提供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集体归属感的凝聚,还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例如:可以设立员工紧急救助、助学补贴等专备款项,在员工有急难和急用时给予资助;修建幼儿托管机构等福利措施,使有孩子的员工也可以安心上班等。在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的同时,他们必将以高度的热诚回报组织,参与工作。
  五、休闲娱乐
  休闲娱乐不仅可以用作年终对员工的奖励,也可用作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生活质量的改善。例如:组织员工定期聚会和联谊,提高团体凝聚力、增进组织归属感;提供工作间隙的免费瑜珈课程、健美操课程等放松活动,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
  六、职业发展规划
  为员工量身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其职业生涯的期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学说,人的各种需要逐层发展,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级。只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被满足了以后,人的需要才会真正的满足。因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是缓解职业压力、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必不可少的一步。
  综上所述,EAP在中国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3],但由于文化、观念等各方面因素与西方存在着差异,为中国企业的员工引入EAP体系,仍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将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并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而是集医疗、管理、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在中国企业的员工中引入EAP体系是极其必要的,但也是极其富有挑战性的。
  参考文献:
  [1]许 宁 刘志明:EAP——精神按摩企业员工.[J]交通企业管理,2004,8:54~55
  [2]李金平 陈维政:员工协助计划(EAP)综述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管理现代化,2005,4:42~44
  [3]刘亚林:EAP(员工援助计划)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67~7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争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争端解决方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电子争端解决方式中,ODR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比较ADR和ODR,对ODR的特征、争议解决的模式以及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做出解析。  [关键词] ODR ADR 电子商务争议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经济纠纷越来越多。在鼓励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的同时,各国
期刊
[摘 要] 移动电子商务是基于手机、PDA等移动无线设备的新型电子商务。利用J2EE构建服务器端系统,用J2ME、Servlet等进行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可以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J2ME J2EE 移动电子商务    一、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电子商务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电
期刊
目前,蔬菜配送企业是超市构建蔬菜配送体系不可或缺的群体,双方的战略合作是超市生鲜经营水平提高的关键。本文探讨超市基于模糊DEA方法对蔬菜配送企业的选择,为超市与蔬菜配送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选择指标体系的确立  本文结合蔬菜配送企业的特性和调查体会,确立评价指标为:价格、质量、准时送货、印象及态度、地理位置、规模和运作控制。如图1所示。其中,价格指超市与蔬菜配送企业的交易价
期刊
[摘 要] 在现代化商场建设中,商场内部的电梯已经成为商场必备的设施。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技术的商场电梯控制系统,对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PLC 商场电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
期刊
[摘 要] 商场如战场,决胜商场的因素自然多种多样,然而,对于跨国界的电子商务而言,跨文化意识因素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视淘宝网和eBay在中国国内C2C电子商务的竞争与发展,最后对中国C2C电子商务的未来健康发展进行独特视角的展望。  [关键词] C2C 电子商务 跨文化    1999年8月中国第一个C2C电子商务网易趣网(EachNet)诞生,2003年6月美国eBay并购易趣并
期刊
[摘 要] 中小企业板作为新兴资本市场板块,通过其基本面的变化来研究其投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2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5年主要财务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对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扩张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分类,为投资者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提供理论依据,为市场各参与方有效把握中小板成长趋势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 投资价值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一、引言  自2004
期刊
[摘 要] 商标是消费者认识产品的重要手段。产品要想走出国门必须做好商标词的翻译工作。商标词的译名必须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本文从商标词译名的翻译原则入手,强调译者在翻译商标词时除了使其能够一目了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更应该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以免误入“文化陷阱”。  [关键词] 商标词 原则 文化陷阱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好的商
期刊
[摘 要] 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使得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商事主体的行为无法达到传统商法对商事主体行为“理性化”的预期。金融混业最大的危险是将资本市场业已存在的各种“非理性风险”集中到银行并无限扩大到整个金融系统。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金融混业的风险控制已经从单纯的“行政监管”转向资本市场上金融经营机构“商事理性”回归,从“市场预期”、“公司治理”、“组织结构”、“诚信义务”和“功能监管”五个方面削弱、切断、发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在线双向拍卖中存在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均衡模型建模,并采用仿真分析该模型的特点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在线双向拍卖的系统,为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不同电子商务平台上多个买卖者同时参与在线拍卖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移动Agent 在线双向拍卖 博弈    一、问题背景  人们对拍卖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196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克瑞提出从
期刊
近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姜世波副教授新著《国际商法理论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理论”)一书,深切地感受着书中浸透着的对民间规则的浓浓情怀。  国内学界对民间规则的关注,以关注中国现今法治追求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为核心,对于国际法律领域中之“民间规则”所涉不甚,这可能与人们对于国际社会是否亦存有“国家法”与“民间法”之分抱有疑问。在我看来,如果直观地看,国际社会当然不可能存在国内法意义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