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将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用于考古领域,揭示传统考古学无法读出的"潜信息",已成为现代科技考古的重要走势之一。西汉凤栖原墓群(张安世家族墓群)规模罕见,出土文物豐富,荣获201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其中祔葬墓M1保存最为完好,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该其耳室内编织盛器进行的形态学,确定了这种质地几乎完全灰化材料为芦苇,而不是文献记载较多的竹材质,即该器物并非为竹笥。这一认识对促进该墓地的文物保护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认识西汉的丧葬、饮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 凤栖原墓群 编织器 超显微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310-1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又称西汉张安世家族墓群)地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地处秦汉时杜县东部,东距西汉宣帝杜陵约6公里,西北距西汉长安城约40公里[1]。2008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勘探发掘。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中外罕见。该项目荣获201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
在已发掘的祔葬墓中,M1号墓为唯一未遭盗窃的墓葬。2011年4月,在其耳室中发现11件疑似竹木编织器,其形态与记载中"竹笥"[2]类似。由于其质地几乎完全灰化,其材料难以用传统方法进行鉴定。本课题采取形态学比较为主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材料来源:M1号墓耳室中竹笥样本3片,毛竹篾、亚麻纤维、芦苇、柳条皮少许。4种对比物的均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主要仪器设备:卡尔·蔡司EVO MA 10/LS 10扫描电子显微镜;鑫光XGB-1000系列生物显微镜。
1.2 方法
(1)用一次性无菌器材取材,取M1号墓耳室中竹笥样本共3片,大小约1.5cm×3.5cm,样本质脆,易夹碎。
(2)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初步认定样本可能为竹篾、麻纤维、芦苇、柳条皮之一
(3)经固定液4℃过夜后,用pH7.0漂洗缓冲液漂洗。将标本经酶消化和酸消化后,作石蜡包埋纵切片,光镜下观察
(4)四种疑似物分别制片观察
(5)用扫描电镜对样本和疑似物作进一步鉴别
2 结果与分析
光镜下,样本与芦苇结构相似,与竹子结构不相似。样本有均匀的明暗相间波浪形条纹,无横节,芦苇也为均匀波浪条纹、无横节结构,而竹纤维则为平行的纤维形成管状结构,有由短纤维垂直连接相邻纤维形成管内节段的典型横节结构。麻纤维镜下结构与竹纤维相似,柳条皮则无规则纹路。
电子显微镜下,样本部分崩解,未崩解区域结构与芦苇电镜下有极高相似度,均为未消化崩解的波浪形韧皮纤维平行排列,表面可见不规则细胞器残影,与竹篾的纤维结构相差甚远。
以上形态学对比结果显示,该编织器的成分为芦苇。
3 讨论
本实验对样本、毛竹篾、亚麻纤维、芦苇、柳条皮进行光镜、扫描电镜鉴定结果表明,该编制器物的成分为芦苇,而不是常见的毛竹。这一结果证明,在西汉时人门已经使用芦苇编制较大器物了,随葬品中陈放衣物、饮食的器物也不仅仅由竹篾编织。
植物叶表面在扫描电镜下所表现的超微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分类和鉴别价值[3]。对于考古研究而言,使用形态学的方法,可以对质地保存不佳,无法用生化方法分析的植物检材进行可靠的鉴定。利用扫描电镜对古代植物材料鉴定是可行的,不仅为检材的识别提供了形象直观的依据,而且具有取样小、可信度高的优点,有利于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仲立,丁岩,朱艳玲. 西安凤栖原西汉墓地田野考古发掘收获[J]考古与文物, 2009, 5:111-114.
[2] 周贻谋. 从马王堆汉墓食品竹笥谈起[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4,7.
[3] 武玉翠,曹晓燕,王喆之. 秦艽组6种植物种子的比较和扫描电镜观察[J]. 种子, 2011, 2 (30):94-96.
[关键字] 凤栖原墓群 编织器 超显微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310-1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又称西汉张安世家族墓群)地位于西安南郊凤栖原上,地处秦汉时杜县东部,东距西汉宣帝杜陵约6公里,西北距西汉长安城约40公里[1]。2008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勘探发掘。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中外罕见。该项目荣获201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
在已发掘的祔葬墓中,M1号墓为唯一未遭盗窃的墓葬。2011年4月,在其耳室中发现11件疑似竹木编织器,其形态与记载中"竹笥"[2]类似。由于其质地几乎完全灰化,其材料难以用传统方法进行鉴定。本课题采取形态学比较为主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材料来源:M1号墓耳室中竹笥样本3片,毛竹篾、亚麻纤维、芦苇、柳条皮少许。4种对比物的均来自陕西省西安市。
主要仪器设备:卡尔·蔡司EVO MA 10/LS 10扫描电子显微镜;鑫光XGB-1000系列生物显微镜。
1.2 方法
(1)用一次性无菌器材取材,取M1号墓耳室中竹笥样本共3片,大小约1.5cm×3.5cm,样本质脆,易夹碎。
(2)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初步认定样本可能为竹篾、麻纤维、芦苇、柳条皮之一
(3)经固定液4℃过夜后,用pH7.0漂洗缓冲液漂洗。将标本经酶消化和酸消化后,作石蜡包埋纵切片,光镜下观察
(4)四种疑似物分别制片观察
(5)用扫描电镜对样本和疑似物作进一步鉴别
2 结果与分析
光镜下,样本与芦苇结构相似,与竹子结构不相似。样本有均匀的明暗相间波浪形条纹,无横节,芦苇也为均匀波浪条纹、无横节结构,而竹纤维则为平行的纤维形成管状结构,有由短纤维垂直连接相邻纤维形成管内节段的典型横节结构。麻纤维镜下结构与竹纤维相似,柳条皮则无规则纹路。
电子显微镜下,样本部分崩解,未崩解区域结构与芦苇电镜下有极高相似度,均为未消化崩解的波浪形韧皮纤维平行排列,表面可见不规则细胞器残影,与竹篾的纤维结构相差甚远。
以上形态学对比结果显示,该编织器的成分为芦苇。
3 讨论
本实验对样本、毛竹篾、亚麻纤维、芦苇、柳条皮进行光镜、扫描电镜鉴定结果表明,该编制器物的成分为芦苇,而不是常见的毛竹。这一结果证明,在西汉时人门已经使用芦苇编制较大器物了,随葬品中陈放衣物、饮食的器物也不仅仅由竹篾编织。
植物叶表面在扫描电镜下所表现的超微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分类和鉴别价值[3]。对于考古研究而言,使用形态学的方法,可以对质地保存不佳,无法用生化方法分析的植物检材进行可靠的鉴定。利用扫描电镜对古代植物材料鉴定是可行的,不仅为检材的识别提供了形象直观的依据,而且具有取样小、可信度高的优点,有利于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仲立,丁岩,朱艳玲. 西安凤栖原西汉墓地田野考古发掘收获[J]考古与文物, 2009, 5:111-114.
[2] 周贻谋. 从马王堆汉墓食品竹笥谈起[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4,7.
[3] 武玉翠,曹晓燕,王喆之. 秦艽组6种植物种子的比较和扫描电镜观察[J]. 种子, 2011, 2 (3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