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进临时展览是丰富博物馆陈展、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从临时展览的引进、布置、宣传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 临时展览
引进临时展览是博物馆陈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展览方式展出的展品质量高、数量大、投入资金少、收到的社会效益大。各具特色的展品丰富了展览内容,独特新颖的展览方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交流展览改变了博物馆展览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现状,激发了观众的参观热情,逐步树立了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加强了馆际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博物馆的整体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4年10月1日,维修改陈后的晋城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观众见面。目前博物馆布置有“晋城古代文明展”与“晋城古代建筑艺术展”两个基本陈列。
除此之外,晋城博物馆积极从省内外兄弟馆引进临时展览。曾先后与山西博物院、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江门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笔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清代晋籍名家绘画展”“晋城名家书法展”“人间情味——丰子恺漫画作品展”“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展”等十余个临时展览。部分临展还配有专家讲座及互动项目,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笔者在晋城博物馆陈展部工作,直接参与了这些临时展览的引进。在这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及思考。
一、引展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展览数量及档期的安排
关于博物馆一年推出几个临时展览比较适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精而不在多。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展览的质量,展览数量要与档期结合起来考虑。在一年当中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推出合适的展览,如重大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寒暑假等,这些时间段都是更新展览的好时机。
(二)展览类型及规模的选择要切合本地区及本馆的实际情况
首先是展览类型的确定。一般应该根据博物馆的性质来确定展览的类型。临时展览大概可以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纪念类、专题类、综合类和自然科技类等。晋城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展览类型应以历史类文物为主。自改陈以来,我馆引进临展也均为历史类。但笔者认为,对于综合博物馆来说,特别是在本地区没有艺术类、科学技术类这些专题博物馆的情况下,临展类型的选择上完全可以自由一些、涉及面广一些。比如在寒暑假引进自然类或科技类的展览,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会吸引很多小观众前来参观。不必过分强调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
其次是展厅面积问题。晋城博物馆一共两个临时展厅,每个展厅面积为150平方米。而平台发布的展览信息场地规模要求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少之又少。场地要求大,展品数量多。对于我们来说,要想引进,只能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出展方协商,在出展展品中再次进行挑选,但是费用却不能打折扣。这样就造成了借展方资金与出展方展品的双重浪费。因为能展出的展品数量有限,展览的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如我馆今年一月份引进的“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展”,展出时间三个月,总费用共二十万。展览以宁夏岩画为主线,通过遴选不同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制的岩画拓片、岩画石实物等七十余件,多形式、多角度地反映古代先民们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美学倾向、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展示宁夏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最后因为我们的展厅只有150平方米,即使加上展厅内的活动展板,也只展出了三十幅拓片,五块岩画石。单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并没有充分展现出宁夏岩画那种磅礴的气势,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笔者认为,展览交流平台应该针对中小型博物馆开辟专门的信息通道,发布一些适合中小型博物馆展出条件的展览。毕竟全国四千多座博物馆当中,国家级大型馆和文物大省的省级馆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地市级博物馆。而急需提升展览质量的也恰恰是这些中小型馆。这种展览的来源可以有两种:一是整合中小型博物馆的馆藏资源,请专业策展人策划;二是大型馆在策划临展时,可以根据展品的类型及数量策划出两种规模的展览。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馆藏资源,又能帮助解决中小博物馆资金少、场地小的实际问题。
二、展出之前主动宣传,注重策划
引进的临时展览展出时间一般都是三个月。好的精品展因为比较受欢迎,排期更加紧张,展期甚至才一个月。如果宣传不到位,就会造成有的观众根本不知道展览更新的消息,或者刚得知有新展览,就已经到了撤展时间。通过这几次的引展,笔者认为在做好策划的前提下,展前两周是进行全面宣传的最佳时机。
在宣传方式上,要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但不论是广播、报刊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这样的新媒体,如果只是单纯的广而告之,是打动不了普通观众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亮点,以吸引观众眼球,抓住观众的心。总之一句话,有了好的宣传策划、媒体介绍、自我推销,好展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为人所知。只要观众被我们的宣传打动,愿意走进博物馆,展览就成功了一半。
三、重视引展的形式设计
交流展览的展品丰富、特色鲜明,我们要用一种独特新颖的展示方式将它呈现给观众。不能单纯地将文物放入展柜、摆上展台就算布展完成,要在基本陈列中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甚至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展品加展墙上的知识图版这种结合是临展中最常见的展示方式,我馆引入的几个临展都是如此。当然,两个临时展厅规模及展厅原有的平面布局(如固定墙柜、独立展柜)等对设计有极大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形式设计应该灵活。在空间规划上,可以突破展厅局限,将展览延伸至展厅外部,合理规划展示区域。这样可以扩大展览空间,延长展线,展品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另外结合展览主题及展品特点,营造出与展览相配的空间氛围,利用灯光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样才能增强展览的感染力,才能让观众融入展览中,而不是對着冷冰冰的展柜看文物。
四、专业讲座及互动项目举办时间适宜,才能成为展览的强“助攻”
引入的临展展期短,在展前、展中和撤展后何时举办讲座及互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每个引入的临展都应有专业讲座,而且最少举办两场。开展前的讲座称为预热,属于宣传展览的一部分。讲座内容应该浅显易懂,结合展览内容,甚至可以点到为止。提几个和展览有关的问题,答案就在展览中,给观众留下悬念。撤展后再进行一次讲座,这时观众对展览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内容可以稍微深入一些。与展前讲座相呼应,观众回答问题领取奖品。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又加深观众参展的印象,一举两得。
互动项目也是如此,应该在开展之前就激发出观众的兴趣。我馆在今年1月份引入了西安半坡博物馆“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开展前两天,首场“史前工场”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在一所小学举行,千名小学生及家长一同参与体验,嗨翻了“史前工场”。正式开展那天,在我馆前广场又进行了第二场互动。在活动现场,几百名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钻木取火、陶器钻孔、植物槌染等项目。有许多同学都是上一次没玩儿够,前来再次体验。接下来的展览参观效果可想而知,场面是相当火爆。如果展览在前,互动在后,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进展览是吸引观众重复走进博物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激活博物馆的良方。如何通过不断更新高质量的展览达到博物馆传播教育的目的,是一个永久的命题。作为博物馆人,只有以观众为根本,深刻了解观众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展览,才能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
[关键词]博物馆 临时展览
引进临时展览是博物馆陈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展览方式展出的展品质量高、数量大、投入资金少、收到的社会效益大。各具特色的展品丰富了展览内容,独特新颖的展览方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交流展览改变了博物馆展览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现状,激发了观众的参观热情,逐步树立了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加强了馆际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博物馆的整体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4年10月1日,维修改陈后的晋城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观众见面。目前博物馆布置有“晋城古代文明展”与“晋城古代建筑艺术展”两个基本陈列。
除此之外,晋城博物馆积极从省内外兄弟馆引进临时展览。曾先后与山西博物院、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江门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笔墨丹青——山西博物院藏清代晋籍名家绘画展”“晋城名家书法展”“人间情味——丰子恺漫画作品展”“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展”等十余个临时展览。部分临展还配有专家讲座及互动项目,大大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笔者在晋城博物馆陈展部工作,直接参与了这些临时展览的引进。在这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及思考。
一、引展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一)展览数量及档期的安排
关于博物馆一年推出几个临时展览比较适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精而不在多。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展览的质量,展览数量要与档期结合起来考虑。在一年当中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推出合适的展览,如重大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寒暑假等,这些时间段都是更新展览的好时机。
(二)展览类型及规模的选择要切合本地区及本馆的实际情况
首先是展览类型的确定。一般应该根据博物馆的性质来确定展览的类型。临时展览大概可以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纪念类、专题类、综合类和自然科技类等。晋城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展览类型应以历史类文物为主。自改陈以来,我馆引进临展也均为历史类。但笔者认为,对于综合博物馆来说,特别是在本地区没有艺术类、科学技术类这些专题博物馆的情况下,临展类型的选择上完全可以自由一些、涉及面广一些。比如在寒暑假引进自然类或科技类的展览,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会吸引很多小观众前来参观。不必过分强调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
其次是展厅面积问题。晋城博物馆一共两个临时展厅,每个展厅面积为150平方米。而平台发布的展览信息场地规模要求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少之又少。场地要求大,展品数量多。对于我们来说,要想引进,只能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出展方协商,在出展展品中再次进行挑选,但是费用却不能打折扣。这样就造成了借展方资金与出展方展品的双重浪费。因为能展出的展品数量有限,展览的效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如我馆今年一月份引进的“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展”,展出时间三个月,总费用共二十万。展览以宁夏岩画为主线,通过遴选不同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制的岩画拓片、岩画石实物等七十余件,多形式、多角度地反映古代先民们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美学倾向、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展示宁夏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最后因为我们的展厅只有150平方米,即使加上展厅内的活动展板,也只展出了三十幅拓片,五块岩画石。单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并没有充分展现出宁夏岩画那种磅礴的气势,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笔者认为,展览交流平台应该针对中小型博物馆开辟专门的信息通道,发布一些适合中小型博物馆展出条件的展览。毕竟全国四千多座博物馆当中,国家级大型馆和文物大省的省级馆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地市级博物馆。而急需提升展览质量的也恰恰是这些中小型馆。这种展览的来源可以有两种:一是整合中小型博物馆的馆藏资源,请专业策展人策划;二是大型馆在策划临展时,可以根据展品的类型及数量策划出两种规模的展览。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馆藏资源,又能帮助解决中小博物馆资金少、场地小的实际问题。
二、展出之前主动宣传,注重策划
引进的临时展览展出时间一般都是三个月。好的精品展因为比较受欢迎,排期更加紧张,展期甚至才一个月。如果宣传不到位,就会造成有的观众根本不知道展览更新的消息,或者刚得知有新展览,就已经到了撤展时间。通过这几次的引展,笔者认为在做好策划的前提下,展前两周是进行全面宣传的最佳时机。
在宣传方式上,要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但不论是广播、报刊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这样的新媒体,如果只是单纯的广而告之,是打动不了普通观众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亮点,以吸引观众眼球,抓住观众的心。总之一句话,有了好的宣传策划、媒体介绍、自我推销,好展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为人所知。只要观众被我们的宣传打动,愿意走进博物馆,展览就成功了一半。
三、重视引展的形式设计
交流展览的展品丰富、特色鲜明,我们要用一种独特新颖的展示方式将它呈现给观众。不能单纯地将文物放入展柜、摆上展台就算布展完成,要在基本陈列中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甚至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展品加展墙上的知识图版这种结合是临展中最常见的展示方式,我馆引入的几个临展都是如此。当然,两个临时展厅规模及展厅原有的平面布局(如固定墙柜、独立展柜)等对设计有极大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形式设计应该灵活。在空间规划上,可以突破展厅局限,将展览延伸至展厅外部,合理规划展示区域。这样可以扩大展览空间,延长展线,展品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另外结合展览主题及展品特点,营造出与展览相配的空间氛围,利用灯光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样才能增强展览的感染力,才能让观众融入展览中,而不是對着冷冰冰的展柜看文物。
四、专业讲座及互动项目举办时间适宜,才能成为展览的强“助攻”
引入的临展展期短,在展前、展中和撤展后何时举办讲座及互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每个引入的临展都应有专业讲座,而且最少举办两场。开展前的讲座称为预热,属于宣传展览的一部分。讲座内容应该浅显易懂,结合展览内容,甚至可以点到为止。提几个和展览有关的问题,答案就在展览中,给观众留下悬念。撤展后再进行一次讲座,这时观众对展览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内容可以稍微深入一些。与展前讲座相呼应,观众回答问题领取奖品。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又加深观众参展的印象,一举两得。
互动项目也是如此,应该在开展之前就激发出观众的兴趣。我馆在今年1月份引入了西安半坡博物馆“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开展前两天,首场“史前工场”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在一所小学举行,千名小学生及家长一同参与体验,嗨翻了“史前工场”。正式开展那天,在我馆前广场又进行了第二场互动。在活动现场,几百名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钻木取火、陶器钻孔、植物槌染等项目。有许多同学都是上一次没玩儿够,前来再次体验。接下来的展览参观效果可想而知,场面是相当火爆。如果展览在前,互动在后,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进展览是吸引观众重复走进博物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激活博物馆的良方。如何通过不断更新高质量的展览达到博物馆传播教育的目的,是一个永久的命题。作为博物馆人,只有以观众为根本,深刻了解观众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展览,才能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