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有着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是满足社区成员在体育生活方面的需求,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与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意义重大,以两者的互动为目的,更快的实现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目前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市场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也日益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构建,并以个案为研究提出“高校与社区结合”,发展第三部门体育服务体系。提出了第三部门可以行之有效的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来发展我国体育事业。
【关键词】第三部门;体育;服务体系;高校;社区
1.“第三部门”服务器体系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者提供公益"的NPO或NGO。从范围上讲是不属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Levitt于1973年提出的。与其相近的有: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社团、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等。所以目前来看第三部门的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和互益性,但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前面几项要求,还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客观而动态的观察。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代表行使。第三部门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市场经济部门,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都有着千丝万搂的联系。
第三部门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esterM.Salam on 教授认为第三部门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七个属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我国学者王绍光从十个方面归纳了第三部门的特性:非营利性、中立性、自立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开创性、参与性、低成本。
根据资料发现,我国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体育社会团体11780个,体育基金会30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951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群众体育组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体育社团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实体性的民间群众体育组织比起社会团体的数量相对较少。
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2.1、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从1992到至今,长沙市共有体育社会团体21个,分别是:长沙市体育总会、长沙市信鸽协会、长沙市足球协会、长沙市篮球协会、长沙市乒乓球协会、长沙市网球协会、长沙市桥牌协会、长沙市田径协会、长沙市体操协会、长沙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长沙市棋类协会、长沙市健身健美协会、长沙市模型运动协会、长沙市门球协会、长沙市木兰拳协会、长沙市跆拳道协会、长沙市冬泳协会、长沙市极限运动协会、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长沙市羽毛球协会、长沙市国际标准舞蹈对外交流协会。社区体育组织大概已经有一千多个。长沙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其中在调查的110个体育非营利组织中,平均每个月开展活动16~20天的有51个,占46%;开展活动在20天以上的有32个,占29%。即开展活动在16天以上的占75%。但是主要是以民间草根组织为主,其次才是社区体育组织,而正是组织中,平均每月开展活动在5天以下的占了73%。从结果来看,社区组织和民间草根组织规模虽然小,但是组织形式自由,几乎每天都可以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一个正常持续性。
据资料分析,虽然社区组织可以顺利开展活动,但是不像正式组织有单独的自己的场地,而超过80%以上的社区体育组织必须由当地的部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有将近50%的组织开展活动的场地紧张,甚至比较缺乏,这个无疑是给组织人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开展体育活动的开展。
2.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长沙市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已获得较好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目前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2.1、物质保障体系:场地的供应不足
体育锻炼必须要依靠场地才能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长沙市群众活动场所,一般主要选择小区的花园空地、河边、公园,说明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虽然提供的健身器材比较多,但是使用率比较低。活动场所的缺乏,阻碍了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如岳麓区岳王亭前的健身操协会,活动开展的最鼎盛的时期,有150多个个人会员,由于活动场地有限,不少会员不得不退到旁边的水泥路进行锻炼,影响了组织会员的正常锻炼。
2.2.2、资金保障体系:经费来源有限,单一
在经济体制下,资金尤其重要,在发展体育事业,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中,虽然是群众性组织活动,资金来源都依靠会员交的会费,或者是带具有表演性体育活动,参加一些活动得到的经费外,在也没有其他的企业一些赞助,或者得到拨款。所以普遍缺乏造血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比较难以生存和发展。
2.2.3、管理服务体系:缺乏体育指导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目前社区的体育组织活动,一般都是退休以及在小区有点威望的人所组织活动,带领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其形式都是单一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力度相当缺乏。所以要有具备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体育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组织高素质的毕业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来知道工作,是改善社区体育组织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
2.2.4、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1986年,我国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写入文件,提出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以便促进体育活动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一些条例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1998年,国务院虽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形成了初步的法规、政策、规章,但是这些法规,对于目前社会的需求,已经是缺乏了可操作性。尽管社区街道已经最大化支持和帮助,但是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是严重滞后了社区体育的管理。
2.2.5、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群众对社区体育一些体育活动,很多人还是只是上班工作,忽视了很多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有效宣传力度,很多社区体育宣传工作是具有被动性的,并没有真正的把体育宣传活动持续下去,没有真正将国家的社区体育活动正式展开,思想方针落实到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社区体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理论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当前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第三部门的重要性、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理应起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作用,应该把第三部门划为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总规划之中,使体育第三部门的体育工作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逐步使体育活动和一些群众比赛形成制度,加强宣传的力度,转变和引导群众体育价值观念。
3.2、利用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
08年奥运会后,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和群众体育,这是一个难得机遇。应该有效利用奥运会,加大群众健身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加大对体育健身理论、体育思想、体育政策、体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法制化、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
3.3、大力发展群众特色体育项目,完善体育体育第三部门内容形式体系
每个体育组织都有一个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当前一些跳舞、秧歌、家庭体育大挑战一些组织性活动已经形成特色,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刺激的心理,我们还必须依靠在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附近进行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素质拓展项目,利用这些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会引起群众乐于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群众体育组织更加具有特色,增强群众体育意识,锻炼的观念,积极推动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形成体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3.4、加强体育第三部门健身工程,提高物质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每一个社区,争取普及的基础上扩大组织的形式。多开展部门的活动宣传,健身咨询、体制测试、器材演示等活动,举办组织的比赛,使群众对体育第三部门的认识,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开展组织活动。让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普工作,都能顺利的进入体育第三部门,提高体育组织的发展。
3.5、多方筹集资金,促使体育第三部门经费来源多元化,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加强政府资助的力度,这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渠道,政府可以采取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来资助体育第三部门,在国外已经证明了事实,因为政府的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资金的支持力度,也能保证其他企业的一些捐款和资助。还要加强鼓励会员的收费状况,会费是体育组织活动中,资金的主要来源,这种适当的收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员与组织之间正常的利益,进而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吸取其他社会资金和资源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以便促进第三部门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3.6、加强第三部门的基层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每个组织中都要有一个领导管理者,才能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才能带领群众组织活动,这是一个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一些由社区领导牵头,发挥体育组织小集体的作用,让一些骨干力量,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并制度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运行规范,推动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
四、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新探索—“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
长沙市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已经逐渐加强了学校社团活动,也逐渐的和社会体育活动接轨,所以让高校学生走出去校园进入社会,让社会进入校园,这是一个给一个体育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性的知识,社会也可以进入学校得到管理和场地的需求,两者是互相可以产生互动的,都是第三部门体育事业的主导和核心。
4.1、“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施形式
高校可以利用其资源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关于体育锻炼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现实问题和理论分析,高校教育为社区管理者可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对社区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可以为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献策。例如95年起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育党委和共青团等组织了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岗位,让他们走进社区,利用其自身所学,为社区的体育社团开展专题讲座。
社区组织也可以利用校园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进行有效的体育组织活动以及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有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不过主要有三种形式: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开放;学校体育常光部分开放,开放的部分主要是室外的场地设施,,有的是没有完全开放,其怕影响学生与社会成员过多接触,造成学生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来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努力解决开放的问题,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而且辅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情况下适当开放。体育活动需要资金的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尤其重要,利用政府资助,以及向社会开放,整体情况比较乐观。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了解社会动态,比如长沙市河西2所大学通过“无围墙式大学”跟社会高度接轨。 4.2、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理论意义
高校与社区的结合发展是对人才培养手段多样化,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供体育组织活动。高校也有自己体育社团,通过体育社团和社会组织团体,可以更好的解决体育组织的形式、管理、资金问题。学生社团可以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信息支持、知识宣讲、等一些对口支援活动;而社会体育组织可以积极帮助高校学生适应并开展一些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有对学习知识更加的灵活运用,即“实践—认识—再实—再认识“的原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经在上海有三区联动,人才共有共用,促进了社区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加以对体育组织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社团的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作用。
4.3、“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践意义
让高校走进社会,让社会进入高校,为发展体育事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是指立足于本土发展,通过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和其他体育协会、团委,共建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支持,提供体育器材,开展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体育比赛等活动来扭转社区体育的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可以对社区进行一个补充,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为社会做贡献。在开展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历练品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感受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长才干、长经验、学知识。
体育第三部门的建立不仅需要一方努力,还需要八方支援,通过对社区体育组织的杰出和勘察,寻求一个高校与社区建设社区的未来道路,对身体健康的渴望,树立高校对社会负责的责任的迫切要求,但毕竟发展的过程都是困难重重。
五、 结语
长沙市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为“高校与社区结合“的模式构建新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体育组织,学校体育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根据地区文化和体育项目,充分发挥高校支持、鼓励当代大学生到社区去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亲身接触,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在基层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大有可为的,也为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空间。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标示了群众体育的一个良性的发展,也为全民健身做出有效的途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服务中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8.
[2]杨伟林.长沙市市区体育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
[3]韩松.我国草根体育NPO发展困境及出路的探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5.
[4]张欣.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发展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71-173.
[5]刘次琴,金玉强.第三部门理论视野下的行业体育协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关键词】第三部门;体育;服务体系;高校;社区
1.“第三部门”服务器体系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者提供公益"的NPO或NGO。从范围上讲是不属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Levitt于1973年提出的。与其相近的有:非政府组织(NGO)、公民社团、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等。所以目前来看第三部门的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和互益性,但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前面几项要求,还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客观而动态的观察。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三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代表行使。第三部门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市场经济部门,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都有着千丝万搂的联系。
第三部门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esterM.Salam on 教授认为第三部门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具有以下七个属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我国学者王绍光从十个方面归纳了第三部门的特性:非营利性、中立性、自立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开创性、参与性、低成本。
根据资料发现,我国到2009年底我国共有体育社会团体11780个,体育基金会30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951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群众体育组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体育社团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但是实体性的民间群众体育组织比起社会团体的数量相对较少。
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2.1、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从1992到至今,长沙市共有体育社会团体21个,分别是:长沙市体育总会、长沙市信鸽协会、长沙市足球协会、长沙市篮球协会、长沙市乒乓球协会、长沙市网球协会、长沙市桥牌协会、长沙市田径协会、长沙市体操协会、长沙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长沙市棋类协会、长沙市健身健美协会、长沙市模型运动协会、长沙市门球协会、长沙市木兰拳协会、长沙市跆拳道协会、长沙市冬泳协会、长沙市极限运动协会、长沙市体育产业协会、长沙市羽毛球协会、长沙市国际标准舞蹈对外交流协会。社区体育组织大概已经有一千多个。长沙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其中在调查的110个体育非营利组织中,平均每个月开展活动16~20天的有51个,占46%;开展活动在20天以上的有32个,占29%。即开展活动在16天以上的占75%。但是主要是以民间草根组织为主,其次才是社区体育组织,而正是组织中,平均每月开展活动在5天以下的占了73%。从结果来看,社区组织和民间草根组织规模虽然小,但是组织形式自由,几乎每天都可以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一个正常持续性。
据资料分析,虽然社区组织可以顺利开展活动,但是不像正式组织有单独的自己的场地,而超过80%以上的社区体育组织必须由当地的部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有将近50%的组织开展活动的场地紧张,甚至比较缺乏,这个无疑是给组织人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开展体育活动的开展。
2.2、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长沙市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已获得较好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目前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2.1、物质保障体系:场地的供应不足
体育锻炼必须要依靠场地才能进行体育锻炼,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长沙市群众活动场所,一般主要选择小区的花园空地、河边、公园,说明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虽然提供的健身器材比较多,但是使用率比较低。活动场所的缺乏,阻碍了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如岳麓区岳王亭前的健身操协会,活动开展的最鼎盛的时期,有150多个个人会员,由于活动场地有限,不少会员不得不退到旁边的水泥路进行锻炼,影响了组织会员的正常锻炼。
2.2.2、资金保障体系:经费来源有限,单一
在经济体制下,资金尤其重要,在发展体育事业,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中,虽然是群众性组织活动,资金来源都依靠会员交的会费,或者是带具有表演性体育活动,参加一些活动得到的经费外,在也没有其他的企业一些赞助,或者得到拨款。所以普遍缺乏造血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比较难以生存和发展。
2.2.3、管理服务体系:缺乏体育指导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目前社区的体育组织活动,一般都是退休以及在小区有点威望的人所组织活动,带领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其形式都是单一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力度相当缺乏。所以要有具备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体育专业素质的人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组织高素质的毕业生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来知道工作,是改善社区体育组织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
2.2.4、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1986年,我国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写入文件,提出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以便促进体育活动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一些条例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1998年,国务院虽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形成了初步的法规、政策、规章,但是这些法规,对于目前社会的需求,已经是缺乏了可操作性。尽管社区街道已经最大化支持和帮助,但是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是严重滞后了社区体育的管理。
2.2.5、信息服务体系: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群众对社区体育一些体育活动,很多人还是只是上班工作,忽视了很多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有效宣传力度,很多社区体育宣传工作是具有被动性的,并没有真正的把体育宣传活动持续下去,没有真正将国家的社区体育活动正式展开,思想方针落实到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社区体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理论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3.1、强化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当前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第三部门的重要性、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理应起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作用,应该把第三部门划为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总规划之中,使体育第三部门的体育工作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逐步使体育活动和一些群众比赛形成制度,加强宣传的力度,转变和引导群众体育价值观念。
3.2、利用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
08年奥运会后,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和群众体育,这是一个难得机遇。应该有效利用奥运会,加大群众健身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加大对体育健身理论、体育思想、体育政策、体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法制化、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
3.3、大力发展群众特色体育项目,完善体育体育第三部门内容形式体系
每个体育组织都有一个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当前一些跳舞、秧歌、家庭体育大挑战一些组织性活动已经形成特色,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追求健康、回归自然、追求刺激的心理,我们还必须依靠在各旅游景区、度假村等附近进行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素质拓展项目,利用这些项目开展体育活动,会引起群众乐于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群众体育组织更加具有特色,增强群众体育意识,锻炼的观念,积极推动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形成体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3.4、加强体育第三部门健身工程,提高物质保障体系
开展体育第三部门是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每一个社区,争取普及的基础上扩大组织的形式。多开展部门的活动宣传,健身咨询、体制测试、器材演示等活动,举办组织的比赛,使群众对体育第三部门的认识,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开展组织活动。让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科普工作,都能顺利的进入体育第三部门,提高体育组织的发展。
3.5、多方筹集资金,促使体育第三部门经费来源多元化,完善资金保障体系
加强政府资助的力度,这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渠道,政府可以采取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来资助体育第三部门,在国外已经证明了事实,因为政府的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资金的支持力度,也能保证其他企业的一些捐款和资助。还要加强鼓励会员的收费状况,会费是体育组织活动中,资金的主要来源,这种适当的收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员与组织之间正常的利益,进而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吸取其他社会资金和资源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以便促进第三部门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3.6、加强第三部门的基层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每个组织中都要有一个领导管理者,才能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才能带领群众组织活动,这是一个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一些由社区领导牵头,发挥体育组织小集体的作用,让一些骨干力量,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并制度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运行规范,推动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
四、长沙市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的新探索—“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
长沙市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已经逐渐加强了学校社团活动,也逐渐的和社会体育活动接轨,所以让高校学生走出去校园进入社会,让社会进入校园,这是一个给一个体育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社会性的知识,社会也可以进入学校得到管理和场地的需求,两者是互相可以产生互动的,都是第三部门体育事业的主导和核心。
4.1、“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施形式
高校可以利用其资源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走入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关于体育锻炼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现实问题和理论分析,高校教育为社区管理者可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并对社区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可以为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献策。例如95年起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育党委和共青团等组织了暑期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岗位,让他们走进社区,利用其自身所学,为社区的体育社团开展专题讲座。
社区组织也可以利用校园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进行有效的体育组织活动以及进行投资。目前已经有高校场馆对外开放,不过主要有三种形式: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开放;学校体育常光部分开放,开放的部分主要是室外的场地设施,,有的是没有完全开放,其怕影响学生与社会成员过多接触,造成学生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来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努力解决开放的问题,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而且辅助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情况下适当开放。体育活动需要资金的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尤其重要,利用政府资助,以及向社会开放,整体情况比较乐观。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多的了解社会动态,比如长沙市河西2所大学通过“无围墙式大学”跟社会高度接轨。 4.2、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理论意义
高校与社区的结合发展是对人才培养手段多样化,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供体育组织活动。高校也有自己体育社团,通过体育社团和社会组织团体,可以更好的解决体育组织的形式、管理、资金问题。学生社团可以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信息支持、知识宣讲、等一些对口支援活动;而社会体育组织可以积极帮助高校学生适应并开展一些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有对学习知识更加的灵活运用,即“实践—认识—再实—再认识“的原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经在上海有三区联动,人才共有共用,促进了社区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加以对体育组织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社团的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作用。
4.3、“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的实践意义
让高校走进社会,让社会进入高校,为发展体育事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高校与社区结合“模式是指立足于本土发展,通过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和其他体育协会、团委,共建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支持,提供体育器材,开展体育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体育比赛等活动来扭转社区体育的知识缺乏、健身意识淡薄等问题。都可以对社区进行一个补充,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为社会做贡献。在开展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历练品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感受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长才干、长经验、学知识。
体育第三部门的建立不仅需要一方努力,还需要八方支援,通过对社区体育组织的杰出和勘察,寻求一个高校与社区建设社区的未来道路,对身体健康的渴望,树立高校对社会负责的责任的迫切要求,但毕竟发展的过程都是困难重重。
五、 结语
长沙市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为“高校与社区结合“的模式构建新的体育第三部门服务体系,发展体育组织,学校体育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根据地区文化和体育项目,充分发挥高校支持、鼓励当代大学生到社区去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亲身接触,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在基层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大有可为的,也为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空间。体育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标示了群众体育的一个良性的发展,也为全民健身做出有效的途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服务中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8.
[2]杨伟林.长沙市市区体育非营利组织现状调查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
[3]韩松.我国草根体育NPO发展困境及出路的探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5.
[4]张欣.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发展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71-173.
[5]刘次琴,金玉强.第三部门理论视野下的行业体育协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