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个特定的视角看,20世纪的中国史学界一直在心甘情愿地做着外国同行的追随者:甲午战后到民国成立,我们的史学跟着日本走,以致有人说中国现代史学发源于东京;五四运动至抗战前,中国史学界又跟着法国汉学走,伯希和( Paul Pelliot,1878~1945 )成为一代学术宗师;从战后到“文革”,中国史学界又跟着苏联走,居住在莫斯科的史学家成为最高权威;近三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又跟在美国后边亦步亦趋,一批美国史学家特别是美国“中国学”家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我们实现了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我们所由此付出的一个沉重代价,是对中国经验的忽视和疏远,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我们在国际学术分工中,正心甘情愿地做初级学术产品的加工。当前中国史学界的一个主流倾向是“跨学科”,是“用社会科学方法治史”,这一主流的实质,是用西方理论来整理中国材料,用西方概念来表达中国经验,用西方(社会)法则来统贯中国历史。如同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工厂正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末端一样,如今的中国史学界也一直充当着西方学界的学术小工:像蚂蚁一样辛苦收集材料,然后贡献给那些西方巨匠们,让他/她们去做理论化的工作,然后再把这些“理论”作为所谓的“社会科学法则”重新输入国内。如果这些“法则”与中国经验相符,倒也无妨,但问题就在于这些法则无不与中国经验隔膜,乃至相悖。
由此我们所得到的一个重大教训是,中国史学界今后在向西方史学界继续输出材料、输出初级学术产品的同时,必须尽快同步输出“概念化”和“理论化”的高级学术产品,这一点因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而变得异常紧迫。中国史坛正在成为世界史坛不可或缺乃至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从中国经验、中国历史中抽绎出来的“中国法则”,肯定会越来越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乃至会获得更具普世性的意义。
让我们尽快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小工变成国际学术界的思想和理论“大师”吧。
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我们实现了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我们所由此付出的一个沉重代价,是对中国经验的忽视和疏远,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我们在国际学术分工中,正心甘情愿地做初级学术产品的加工。当前中国史学界的一个主流倾向是“跨学科”,是“用社会科学方法治史”,这一主流的实质,是用西方理论来整理中国材料,用西方概念来表达中国经验,用西方(社会)法则来统贯中国历史。如同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工厂正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末端一样,如今的中国史学界也一直充当着西方学界的学术小工:像蚂蚁一样辛苦收集材料,然后贡献给那些西方巨匠们,让他/她们去做理论化的工作,然后再把这些“理论”作为所谓的“社会科学法则”重新输入国内。如果这些“法则”与中国经验相符,倒也无妨,但问题就在于这些法则无不与中国经验隔膜,乃至相悖。
由此我们所得到的一个重大教训是,中国史学界今后在向西方史学界继续输出材料、输出初级学术产品的同时,必须尽快同步输出“概念化”和“理论化”的高级学术产品,这一点因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而变得异常紧迫。中国史坛正在成为世界史坛不可或缺乃至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从中国经验、中国历史中抽绎出来的“中国法则”,肯定会越来越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乃至会获得更具普世性的意义。
让我们尽快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小工变成国际学术界的思想和理论“大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