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提高数学素质,能用数学作为工具分析研究身边的事物,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素质。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可以更好地从事经营活动,更好地理财。事实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问题的过程,而实际问题可能来自学生所学专业。因此,加强中职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那么,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呢·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
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二、适时补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
学习函数时,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讲解一些与电工基础相关的解电工电路的问题和习题;在给学生讲数列内容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诸如存贷款、分期付款、增长率等方面的练习题。当然,也可以利用教材中已有的问题或者教材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问题进行改编或变通,这也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出发点。
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这样的可以改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为:新学期排座位时,每位同学都想坐在教室里的最佳位置。若黑板的高为1.2米,底边离地面的距离为1.5米,学生坐在椅子上时,眼睛离地面的高度是1.2米,那么学生坐在什么位置看黑板最清楚·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
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专题讲座
比如可开展“巧用二次函数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常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三角函数在解决电工问题方面的应用”“等比数列知识应用举例”“统计知识应用”等专题讲座。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寻找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持续强化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教育学生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数学问题,树立“数学有用,要用数学”的观念。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内和课外互为补充,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产品销售、纳税、养老保险、增长率、分期付款等。更应做到的是,相关专业中的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提出归纳,牢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五、应用题的教学要授之以渔
一般来说,应用题具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强、背景新颖、贴近生活等特点,这就使得应用题的解法几乎题题各异,很难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教师教学时要重过程轻结果,敢于把自己整个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暴露出来,这样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结弄清题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列表分析法、画图分析法等。最后,设法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熟悉常规的数学模型。
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把握模糊的问题提炼成比较明确的数学问题,需要选择解题策略,需要师生进一步修改问题的求解模型和算法。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正是考察和锻炼他们的耐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缜密思考问题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对学生十分重要,他们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学习和掌握数学思维方式;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和专业及学科过程中的应用;并能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
七、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应用意识。教师只有自己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在平时教学中刻意营造数学应用意识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此外,教师编拟应用题总是希望从新背景中产生问题,但这些问题又需要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应用题把资料出处、问题背景写得过细,会给学生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若太简单,又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编构应用题时文字上要多下功夫,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正确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充分理解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更新观念,切实把握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那么,如何加强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呢·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
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二、适时补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
学习函数时,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讲解一些与电工基础相关的解电工电路的问题和习题;在给学生讲数列内容时,可适当补充一些诸如存贷款、分期付款、增长率等方面的练习题。当然,也可以利用教材中已有的问题或者教材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问题进行改编或变通,这也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出发点。
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这样的可以改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为:新学期排座位时,每位同学都想坐在教室里的最佳位置。若黑板的高为1.2米,底边离地面的距离为1.5米,学生坐在椅子上时,眼睛离地面的高度是1.2米,那么学生坐在什么位置看黑板最清楚·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
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专题讲座
比如可开展“巧用二次函数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常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三角函数在解决电工问题方面的应用”“等比数列知识应用举例”“统计知识应用”等专题讲座。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寻找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持续强化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教育学生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数学问题,树立“数学有用,要用数学”的观念。重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内和课外互为补充,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产品销售、纳税、养老保险、增长率、分期付款等。更应做到的是,相关专业中的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提出归纳,牢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五、应用题的教学要授之以渔
一般来说,应用题具有信息量大、开放性强、背景新颖、贴近生活等特点,这就使得应用题的解法几乎题题各异,很难有现成的模式套用。教师教学时要重过程轻结果,敢于把自己整个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暴露出来,这样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结弄清题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列表分析法、画图分析法等。最后,设法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熟悉常规的数学模型。
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把握模糊的问题提炼成比较明确的数学问题,需要选择解题策略,需要师生进一步修改问题的求解模型和算法。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正是考察和锻炼他们的耐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缜密思考问题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过程对学生十分重要,他们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学习和掌握数学思维方式;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和专业及学科过程中的应用;并能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
七、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应用意识。教师只有自己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在平时教学中刻意营造数学应用意识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此外,教师编拟应用题总是希望从新背景中产生问题,但这些问题又需要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应用题把资料出处、问题背景写得过细,会给学生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若太简单,又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编构应用题时文字上要多下功夫,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总之,作为数学老师,正确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充分理解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更新观念,切实把握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