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素质教育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孔子重视品德教育,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启发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和社会实践。孔子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长期被贵族垄断的局面,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堪称大师。孔子在那个时代,那种条件下,他办教育应该说是成功的。孔子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不仅对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贡献。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我们国家也针对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出了“素质教育”。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开创一条中国式教育改革的新路,是摆在广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任务。孔子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继承这份珍贵遗产。
  [关键词]素质教育 品德教育 能力培养 启发教育 因材施教 社会实践 开放式教育 知识经济
  
  当今世界,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信息爆炸,全世界每天有近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令人目不暇接。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短期内将有关知识都传授给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难以应付了。因此,对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未来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更多的工作需要劳动者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即使普通岗位的劳动者也不例外,不善于学习、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人,将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随时可能被社会淘汰。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前途,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命运。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教育改革,各种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模式层出不穷。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哈伯特提出了“创新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国家也针对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按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像当前有的地区、有些学校,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增加两节音乐、美术课。当然,教育改革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教育改革新路。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尊师重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教育方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只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是可以继承和借鉴的。孔子就是素质教育的大师和典范。
  
  一、孔子重视品德教育
  
  什么是品德。品德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一个人按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主要是指个人在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从而做出缜密的决策行为,而不是那种对社会道德准则单纯的顺从行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其本质上说,是一个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支配的人格倾向。
  品德的形成,是每个人在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社会角度讲,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从个人角度讲,是一个学习、养成的过程。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马家爵事件”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总是把品德教育摆在首位。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考核的依据。孔子总结“三代”文化传统,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礼”和“仁”为品德教育的核心。他以礼、乐、诗、书为主要教材,把礼放在首位。他的弟子说:“孔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把礼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他要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堪称大师。在那个年代,那种条件下,孔子办教育,应该是成功的。究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孔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注重身体力行,从一言一行做起。即所谓:“为仁由己”。《颜渊》如孔子讲“仁”,对一般的人,他要求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即“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对高一层次的人要求则是要为大多数人做贡献。即“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公冶长》“博施于民,能济众”。《雍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对普通老百姓,能遵纪守法,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而对于领导干部,则要求他们给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他们的收入,使他们都富起来。第二,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他教育学生说:“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里仁》第三,孔子教育学生要知错能改。他讲:“过则勿惮政”,《子罕》“过而不改,是谓过”。《卫灵公》
  
  二、孔子重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孔子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反复强调:“不患人之己知,患其不能也”。《宪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孔子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其获得知识的迁移能力。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卫灵公》孔子在教学中的“一”,是具有迁移的,能创造知识的,含金量很高的知识;这个“一”又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知识;这个“一”是经典、是公式、是定律。孔子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个“一”讲深、讲透,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我们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多练,并不是教师不讲,而关键在于讲什么?德国的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说:“在我看来,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孔子培养学生能力的事例很多,最集中地表现在他对学生学诗的要求中,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贷》即通过学诗可以培养引譬能力,观察能力,交际能力,议政能力。总之,不学,使“无以言”,表达能力。他还进一步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子路》那是一种未获得能力的表现,即使学得再多,也毫无用处。孔子既反对不学无术,又反对死记硬背,他要求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
  
  三、孔子重视启发教育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启发教育的人,比苏格拉底早了近一个世纪。
  孔子启发教育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按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学习思考,想弄懂而未完全懂。“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就是达其辞。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在上述情况时,也就是记忆理解的最佳时刻,孔子才加以启发诱导。
  孔子的启发教育,不是教师的“启”学生的“发”,而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如孔子和子夏谈贫富问题时,子夏提出:“贫而无滔,富而不骄”,孔子则进一步指出:“贫而乐,富而好礼”。《学而》
  孔子的启发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故他的学生颜渊说:“仰之弥高,站之弥坚,瞻之在前,勿焉在后,夫子循循焉善诱人”。《子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作导师,而不是做家长。那种道貌岸然,高高在上,摆出一幅圣人的姿态,只能令学生望而生畏,压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记》对先秦教育家的启发式教育,进行了理论性概括。书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易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启发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宋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认为教学应该如春风时雨生生化万物那样,促进其自然成长壮大。他讲:“此正所谓时雨化之。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个时节,与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而教人之妙,益犹是也”。《朱子全集》教师如能在学生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际,适当启发,就能达到如春风化雨生万物那样的效果。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助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他还进一步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四、孔子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思想,也是最早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总结了自己长期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其客观历史条件。他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他破除等级、地域、种族界限,接受贾人、贱人和农家子弟入学。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社会背景、等级差别、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的差别都很大。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要进行集中统一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只有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材施教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最好方法。
  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孔子经常有目的的找学生谈话;二是通过谈话,观察学生,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孔子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还要“退而省其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考察他们想走什么路,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
  孔子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对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在《论语》中有许多记载。例如:“由也果”,(仲有决策果断)赐也达,(端木赐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愚笨),“参也鲁”(曾参鲁莽)“师也辟”,(颛孙师偏激)
  孔子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他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又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家中有父兄,怎么能自作主张去做呢?冉求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当然应该立即去做。孔子对两个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却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公西华很不理解,于是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而子路遇事很轻率,所以要抑制一下,使他审慎一些。这完全说明了孔子善于区分不同对象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因材施教。
  
  五、孔子重视社会实践
  
  学校教育,区别于古代“师徒式”教育。师傅带徒弟,由师傅示范、熏陶加上徒弟自己效仿、磨炼来传播和获得知识,学校教育则是按班级由教师系统地、按部就班来传授知识,学校教育的优点是群体化、正规化。但学校教育的缺点在于它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实践教育活动是与课堂活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实习等活动,去亲自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去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自尝一尝,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践,变革原子的情况”。
  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化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索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孔子和弟子们向诸侯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扩大了他们的政治影响,以致不少诸侯请他去做官。孔子不愧为开放教学的先驱,素质教育的典范。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扩大招生,高校中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在高校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 教育 教师队伍 建设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本;教育之计,教师是关键。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前辈有云:所谓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好的教师,对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处于求知欲高峰时期的学生们,具有不可估
期刊
[摘要]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不仅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课题,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借鉴北美的CBE系统,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CBE 体育人才 应用    CBE是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其涵义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最
期刊
[摘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更积极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惠及全体人民。目前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是重农村经济建设和倾斜投入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首先就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
期刊
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问题,关系到学科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哲学在学科体系上必须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而这也正是我国教育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为此长期争论不休,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体系建构。这种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时期: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建设    80年代,我国教育哲学处于恢复与重建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哲学的学科体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生、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问题 措施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大学生与校园内外各社会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处
期刊
编者按:江岸区是武汉市历史上唯一存在过外国租界的城区。租界时期,电灯、电报等近代公用市政设施首先在江岸区开始出现,成为武汉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岸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发挥本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江岸区教育局认真总结江岸教育发展的实践,深入分析江岸教育发展的态势,江岸教育发展在近30年积累的基础
期刊
[摘 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本来是一门大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但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轻政治重业务的思想严重,使该课教学出现了异常。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必须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吸引力,确保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课堂教学 政治思想    目前我国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学
期刊
[摘 要]大学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正确认识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从树立大学教师教育新理念,加强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和评价制度,培养大学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探索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对大学教师教育走向专业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教师专业化 内涵 途径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作
期刊
所谓双语教学管理体制,是指涉及双语教学管理制度的总和。它既是双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组成部分,又是直接关系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教育界对双语教学管理体制的研究不够,故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富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了论述方便起见,笔者将双语教学管理体制分为两个方面,即行政管理体系和教学基础管理体系。前者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教育专家管理体系、校本基础管理体系;后者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和师资管理
期刊
[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本文以鼻出血为例,讲述情景教学法在五官科创新课中的如何灵活应用,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仅此,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五官科 情景教学    职业教育非常强调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其特色。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而《五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