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举足轻重,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误区 阅读能力
  
  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主要有四:
  (一)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a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过程简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三)教法单一,即老师往往拘守课文、局限课堂、偏重考试。
  (四)开拓乏术。
  二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视。
  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就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这样的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
  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得对而又不完全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教师一点,斗转星移。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方法固然重要,但文本是人写出来的,是带有情感的,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情,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深入文本。理解一篇文章,第一感觉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一篇新文章,教师应该摆脱教参或其他观点的束缚,自己去读一次,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受,感受每一个词语,感受每一个句子。
  感情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别人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确要“通古今之变”,教师非亲力亲为,收效甚微。教师要有自己的感情认识,不能盲目跟从。所谓“入乎其内”,实为情感交流,虽未谋面,情可相通,亦如老友对面而坐;所谓“出乎其外”,实为教师言语细致,文章所言之情娓娓道来,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课堂45分钟,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尤其是阅读教学,更多的时间应该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文本的情与真,让其心灵做一次自我的旅行。教师在课堂上,应点到为止,让其有较多的时间做阅读畅游。
  语文阅读如此丰富美妙,教师一点,斗转星移。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当学生的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2
1993年2月,我应日本福井放送株式会社的邀请,到福井、东京等地作了20多天的工作访问,对日本电视界的体制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作了一些考察,现将一些见闻整理出来,供电视
中棉19,由我国著名棉花专家蔡荣芳同志育成,1993年通过国家审定,准予大面积推广。中棉19,出苗好,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128天,株型紧凑,茎秆硬,抗倒伏和黄、枯萎病,耐苗根腐
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要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全面创新,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为了了解猪流感病毒H1亚型在广西猪群中的流行情况,以猪流感病毒H1N2亚型作为抗原,运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的方法,对广西12个市的猪群进行H1亚型的血清学调查。用本实验室分离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在教学中如能使用丰富生动的导入,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合理有效的练习,学生就会想学,才会学,最终才能真正学会,享受到登堂入室的快乐,从而进行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想学 会学 学会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从轰轰烈
朱光潜先生在一书中说:"以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
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展现给学生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和乐趣。但是,我们也时常会见到这样的课堂状况,无论老师如何卖力地向学生推介“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构思美”,学生都懒洋洋地、被动地听听,注意力早就不在课堂上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课堂现状?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激活高中语文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高中语文教学更具活
“绿色”的本义是指一种颜色。当今天世界因全球经济、人类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赋予“绿色”更多的意义,更广更深的含义,更浓厚的人文性的含义。现代对“绿色”的解释有:健康的、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等意思。因此,我们也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培育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社会需要,提出构建“绿色课堂”。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看来,“绿色课堂”应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主
摘 要: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高中的生源差,学生的素质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就得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有恰当的定位,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语a文课是“学以致用、学有所乐”的,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有所得的殿堂。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有所用    有效教学,顾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