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2—2014年,在青冈县应用温室油豆角膜下滴灌技术,效果较好。总结了温室油豆角膜下滴灌技术,包括在定植前期、定植时期、抽蔓期、结荚期、结荚中期、结荚后期等不同生育期灌水10次,灌水总量为1 800 m3/hm2左右;全生育期氮素、磷素、钾素施用比例为3∶2∶5。分析了膜下滴灌应用效果,介绍了膜下滴灌系统维护,以期为温室油豆角膜下滴灌科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豆角;温室;膜下滴灌;施肥;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4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32-01
膜下滴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根据土壤墒情和养分状况,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一种灌水施肥技术。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人员与中和镇农业站技术人员2012年开始在中和镇二排四村的棚室园区内建立膜下滴施肥应用,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整套温室油豆角膜下滴灌生产技术。
1 土壤选择
温室内土壤应选择疏松、透气性好、养分充足的肥沃土质,同时,因油豆角不耐盐,土壤应以偏酸性为好,最佳pH值在6.0左右[1-2]。
2 膜下滴灌技术
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按照油豆角各生育期“干花湿荚”的原理,确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量、灌水间隔等,但依据不同土质、土壤墒情适当调整。一茬油豆角全生育期灌水次数大约为10次(特殊年份,依情况而定),除泡地采用漫灌外,其余均采用滴灌技术,具体灌溉情况如下:①泡地。泡地水1次,灌水量为1 050 m3/hm2。②定植期。定植后灌水4次,每次大约75 m3/hm2,每次间隔7 d,合计灌水300 m3/hm2。③开花期。灌水1次,用量为30 m3/hm2。④结荚期。从开始结荚到采收后期,灌水次数为3~4次,每15 d灌水1次,每次灌水105 m3/hm2。
3 膜下滴灌施肥标准
油豆角是蔓生植物,对氮、钾素需求较多,对磷素需求较小。根据菜豆对养分的需求,测土配方施肥按照目标产量每生产1 000 kg菜豆,需要氮素3.4 kg、磷素2.3 kg、钾素5.9 kg。抽蔓至采收期油豆角的根瘤形成较快,固氮能力增强,氮肥的施用依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结荚期追施磷肥多于氮肥,以利用同化物质的产生,提高品质。油豆角追肥遵循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的原则,结合灌水按菜豆需肥不同期施用。定植前,施优质农家肥45 t/hm2,同时,施尿素60 kg/hm2、磷酸二铵18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抽蔓期结合灌水施用纯N 60 kg/hm2、K2O 90 kg/hm2;开花结荚期结合灌水施用纯N 45 kg/hm2、K2O 90 kg/hm2。
4 膜下滴灌应用效果
4.1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
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及时、准确、适量地向作物根部直接供水,大大减少了灌溉的水量,平均省水1/3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4.2 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滴灌技术直接将肥料作用于植物的根部,容易吸收,氮肥的利用率在6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在35%左右,钾肥的利用率在80%左右,节约肥料30%以上。
4.3 减轻用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灌水、追肥的用工投入,平均少用120人/hm2,按80元/人计算,可节约投入9 600 元/hm2。
4.4 改善棚内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避免了灌水后温室内湿度过大,给病害的发生提供了环境。另外,棚内温度增加2 ℃以上,改善棚内小气候[3-4]。
4.5 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作物产量
膜下滴灌技术由于灌水均匀,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从而利于养分的转化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5 膜下滴灌系统维护
5.1 肥料选择
应选用膜下滴灌专用肥或速效性肥料,不能完全溶解的部分肥料要先滤除颗粒,然后再倒入施肥罐中。油豆角的肥料选择应选用高磷高钾型滴灌专用肥,氮、磷、钾总养分 ≥45%,氮、磷、钾比例为10∶20∶15,磷、钾总养分比例不能低于35%,中微量元素硫、镁、钙不低于15%,水溶性应不低于99%。油豆角专用冲施肥应选用高磷肥,其中,氮、磷、钾比例选择为12∶8∶25比较适宜,且要求水溶性为100%[5-6]。
5.2 系统清洗
过滤器要经常清洗,每次灌溉前最好先过滤再进行滴灌,保证每次灌溉后彻底清洗。如发现有难以清洗的沉淀物应用酸液浸泡清洗,发现滤网破损应及时更换。主管道的尾端容易积累杂质,因此,应常常用清水冲洗。滴灌带使用时或闲置时应轻轻平放或细心卷起,以免折断。若灌溉土质呈碱性,那么滴头很容易沉积盐垢,应用盐酸加稀洗涤剂冲洗处理。主要方法是先调低灌溉压力,接着用清水冲洗灌溉系统,再用6~8 g/kg的稀盐酸溶液灌溉12 min,中间静置20 min,最后用清水冲洗30 min即可。
5.3 系统维护
施肥时,待滴灌系统正常运行后,再向施肥罐内注肥,
每次应在施肥结束后再停止灌溉。为防止肥料倒流,施肥后应继续灌清水一段时间,防止化学物质积累堵塞滴孔。在一个植物生育过程结束后,应将整个滴灌系统妥善保管,以延长使用寿命。
6 参考文献
[1] 毕兆东,孙淑萍.南京地区引种北方油豆角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3(2):19.
[2] 曹丽萍.塑料大棚油豆角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5):137-138.
[3] 李金荣,孟维平,杨光.早春塑料大棚油豆角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2(6):142-143.
[4] 陆佩伟.油豆角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10):18-20.
[5] 宋庆英,李艳梅.棚室油豆角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1(8):59.
[6] 张丽萍.北方地区保护地油豆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8.
关键词 油豆角;温室;膜下滴灌;施肥;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4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32-01
膜下滴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根据土壤墒情和养分状况,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一种灌水施肥技术。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人员与中和镇农业站技术人员2012年开始在中和镇二排四村的棚室园区内建立膜下滴施肥应用,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整套温室油豆角膜下滴灌生产技术。
1 土壤选择
温室内土壤应选择疏松、透气性好、养分充足的肥沃土质,同时,因油豆角不耐盐,土壤应以偏酸性为好,最佳pH值在6.0左右[1-2]。
2 膜下滴灌技术
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按照油豆角各生育期“干花湿荚”的原理,确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量、灌水间隔等,但依据不同土质、土壤墒情适当调整。一茬油豆角全生育期灌水次数大约为10次(特殊年份,依情况而定),除泡地采用漫灌外,其余均采用滴灌技术,具体灌溉情况如下:①泡地。泡地水1次,灌水量为1 050 m3/hm2。②定植期。定植后灌水4次,每次大约75 m3/hm2,每次间隔7 d,合计灌水300 m3/hm2。③开花期。灌水1次,用量为30 m3/hm2。④结荚期。从开始结荚到采收后期,灌水次数为3~4次,每15 d灌水1次,每次灌水105 m3/hm2。
3 膜下滴灌施肥标准
油豆角是蔓生植物,对氮、钾素需求较多,对磷素需求较小。根据菜豆对养分的需求,测土配方施肥按照目标产量每生产1 000 kg菜豆,需要氮素3.4 kg、磷素2.3 kg、钾素5.9 kg。抽蔓至采收期油豆角的根瘤形成较快,固氮能力增强,氮肥的施用依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结荚期追施磷肥多于氮肥,以利用同化物质的产生,提高品质。油豆角追肥遵循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的原则,结合灌水按菜豆需肥不同期施用。定植前,施优质农家肥45 t/hm2,同时,施尿素60 kg/hm2、磷酸二铵18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抽蔓期结合灌水施用纯N 60 kg/hm2、K2O 90 kg/hm2;开花结荚期结合灌水施用纯N 45 kg/hm2、K2O 90 kg/hm2。
4 膜下滴灌应用效果
4.1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
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及时、准确、适量地向作物根部直接供水,大大减少了灌溉的水量,平均省水1/3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4.2 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滴灌技术直接将肥料作用于植物的根部,容易吸收,氮肥的利用率在6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在35%左右,钾肥的利用率在80%左右,节约肥料30%以上。
4.3 减轻用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灌水、追肥的用工投入,平均少用120人/hm2,按80元/人计算,可节约投入9 600 元/hm2。
4.4 改善棚内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避免了灌水后温室内湿度过大,给病害的发生提供了环境。另外,棚内温度增加2 ℃以上,改善棚内小气候[3-4]。
4.5 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作物产量
膜下滴灌技术由于灌水均匀,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从而利于养分的转化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5 膜下滴灌系统维护
5.1 肥料选择
应选用膜下滴灌专用肥或速效性肥料,不能完全溶解的部分肥料要先滤除颗粒,然后再倒入施肥罐中。油豆角的肥料选择应选用高磷高钾型滴灌专用肥,氮、磷、钾总养分 ≥45%,氮、磷、钾比例为10∶20∶15,磷、钾总养分比例不能低于35%,中微量元素硫、镁、钙不低于15%,水溶性应不低于99%。油豆角专用冲施肥应选用高磷肥,其中,氮、磷、钾比例选择为12∶8∶25比较适宜,且要求水溶性为100%[5-6]。
5.2 系统清洗
过滤器要经常清洗,每次灌溉前最好先过滤再进行滴灌,保证每次灌溉后彻底清洗。如发现有难以清洗的沉淀物应用酸液浸泡清洗,发现滤网破损应及时更换。主管道的尾端容易积累杂质,因此,应常常用清水冲洗。滴灌带使用时或闲置时应轻轻平放或细心卷起,以免折断。若灌溉土质呈碱性,那么滴头很容易沉积盐垢,应用盐酸加稀洗涤剂冲洗处理。主要方法是先调低灌溉压力,接着用清水冲洗灌溉系统,再用6~8 g/kg的稀盐酸溶液灌溉12 min,中间静置20 min,最后用清水冲洗30 min即可。
5.3 系统维护
施肥时,待滴灌系统正常运行后,再向施肥罐内注肥,
每次应在施肥结束后再停止灌溉。为防止肥料倒流,施肥后应继续灌清水一段时间,防止化学物质积累堵塞滴孔。在一个植物生育过程结束后,应将整个滴灌系统妥善保管,以延长使用寿命。
6 参考文献
[1] 毕兆东,孙淑萍.南京地区引种北方油豆角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3(2):19.
[2] 曹丽萍.塑料大棚油豆角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5):137-138.
[3] 李金荣,孟维平,杨光.早春塑料大棚油豆角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2(6):142-143.
[4] 陆佩伟.油豆角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10):18-20.
[5] 宋庆英,李艳梅.棚室油豆角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1(8):59.
[6] 张丽萍.北方地区保护地油豆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