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场所理论的提出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场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以场所理论为新的立场进行城市设计和城市广场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使用者的心理需要,创造人性化的宜居空间,是当代建筑工作者的任务。
关键词:场所理论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 人性化设计
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提出。他以现象学根本的理论核心:剖开表面,回归事物的最根本,直接观照为思考的基础,发展成为建筑现象学。场所理论是建筑现象学的主要内容。
场所并非单纯对地点或空间的统称,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就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基本上场所是一种整体气氛。场所并不是物质上的空间概念,他包含了时间、空间、人、情感等诸多因素。舒尔茨提出“存在空间”的观点,这一概念包含“空间”和“特性”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场所精神包含了“方向感”和“认同感”两个方面。方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个体使用者感知自身所在方位,辨别方向,从而使环境更容易为自己所适应和应用并且获得安全感,心安理得的体验;认同则与具体客观文化和环境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和环境中,获得归属感。场所的含义与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地域性、民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场所和场所精神赋予了城市丰富的内涵。
城市广场的发展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是“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并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1]。” J·B·杰克逊则认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2]。”
欧洲城市广场起源于希腊。西方城市广场最初的形式是以公共建筑物围合而成,市民在广场空间中集会、议事。一些城市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在围绕广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古罗马时期广场是歌功颂德的场所,直至15世纪,广场融入了更多科学性、理性的化的设计,广场的形式趋于规整,迎合了当时的政治局面,是君权的完全集中体现。17世纪后期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广场惯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强调主次关系。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广场以旧城的改建为主。现代城市广场受到社会发展、科技更新、人们生活观念和模式改变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代城市广场
人成为现代广场关注的最终对象。超越了传统广场设计中遵循的几何图形构图、繁复的装饰、对称的柱廊等,现代广场的理念力求以人为本。广场的尺度感是否宜人,植物是否到赏心悦目,聚会的场地是否舒适,各种设施和道路是否充当了导向性作用等,种种都体现了现代广场更关注个人内心世界归属感和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城市广场也成了城市展现其风貌和现代艺术的舞台和途径。设计者也常常利用一些简单元素,结合空间力求与参观者产生共鸣。现代广场打破了陈旧的统一性,整体性。多样化的广场多思路的设计方法是现代广场的特点。
场所理论应用于广场设计的必要
⑴地域性
地域性笼统的概括为环境,体现在物质客观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势和发展状况如经济条件。后者主要指历史背景、文化等。建筑扎根于环境中,必将受到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也必将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于自然场所之中,人们原始本能的以自然的力量作为出发点,体验自然的存在,体验自我的存在方式。人们依赖着自然的力量,逐渐掌握自然,深切的体验着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感受自然中的各种材质,如此我们体验认同了空间概念的起源是一种场所系统。唯有一种有意义的场所系统才可能有真正的人类生活[3]。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方向感的参照方法。比如古埃及人以太阳所升起的东方视为生命的诞生领域,而西方人则意味它代表着死亡领域。
人造的构筑物、空间秩序等反映着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人对自然的理解。例如罗马的万神庙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于宇宙是圆形结构的理解。人们喜欢将自己所理解的宇宙空间次序加以形象化。都市主要的构成元素是中心和路径。这个中心就是城市广场,而路径则是街道。广场、街道、城市边界的结合构成了复杂的城市整体。所以场所理论中的地域性是城市广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广场根本作用的路径。
⑵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包含了方向感和认同性。这些因素都是场所理论所探讨的重要内容。
什么样的环境适宜居住?自然的某种形态显现出“邀请”的态势。这是对环境最原始的认同感。通过自然环境发展出的人为环境具有了地域的特色。人为场所表现的意图具有诠释都市。这种诠释包含了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如此我们知道浪漫式建筑、古典式建筑、工业化模式的建筑、极简式等。这些代表了时间、空间、环境、组织的整体集合所创造的不同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某种建筑特征或场所特点辨认出地点并联想到其特色。这是场所感的塑造也是城市建设规划的意义。
佛罗伦萨大教堂指示着整个城市的方向也是地区的标志,它使人了解自身所处位置;故宫中,三大殿的位置显示着其尊贵的中心地位和坐北朝南,傲视天下的方向感。这些场所的可识别性是因其自身场所感塑造所获得的,反之,其易于识别的特点也使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获得场所精神。一个城市所要展现的历史文化可从广场的场所感塑造来完成。广场类型多种多样,无论是商业广场还是休闲广场,其在人们进行交流交换的联系之过程中都离不开人对环境的最根本想需求,就是置身其中的不迷惑感,即安全感、方向感、认同感。
⑶场所与城市广场空间的紧密联系
人们通过历史去了解一个城市,城市广场的场所精神展现城市的文脉肌理,这种展现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处于不断的演变中。城市文化包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然而地域性的特征会一直存在和影响着场所。伴随城市发展由历史到未来的连续性,场所和场所精神也会通过空间解构的改编,文化追求的多样化而保有其连续性。
城市廣场如同城市的一个缩影,其存在于城市的某一区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建筑风格,规划手法是城市风格的反映。城市广场的规划受到城市整体脉络的制约,从而保留了城市的个性化。在特定的城市空间秩序中塑造与城市整体气氛相辅相成的场所,使城市广场所要表达的场所精神与城市整体精神面貌相宜。
⑷场所和场所精神是城市导向
场所精神迎合时代特点。对空间的新理解也随之而来,空间划分和围合都回归到以人的需要为本。现代城市的是单元的有序组合,以往依附于特定的地景,建筑物成簇成团的形式已经不存在。人置身于城市某一角落或某一建筑中的某处已然完全不知自己的方位,一切看起来只是数字的叠加。城市的道路、节点丧失了导向性,传统意义的场所精神已经缺失。地域、地景失去了他们的意义,对于城市而言,是城市焦点的沦丧,这是一种“环境的危机”。重拾场所精神意味着赋予建筑或城市环境地域性和识别性。
场所理论指导的空间重塑和城市建设让我们认识自我,寻求生活的意义。只有认知、理解了我们存在和创造场所才能对历史有创造性的参与和贡献。
1 [美[凯文·林奇(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Jackson.J·B. Vernacular space [J]. Texas Architect, 1985, 35(2):58-61.
3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外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关键词:场所理论 场所精神 城市广场 人性化设计
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提出。他以现象学根本的理论核心:剖开表面,回归事物的最根本,直接观照为思考的基础,发展成为建筑现象学。场所理论是建筑现象学的主要内容。
场所并非单纯对地点或空间的统称,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就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基本上场所是一种整体气氛。场所并不是物质上的空间概念,他包含了时间、空间、人、情感等诸多因素。舒尔茨提出“存在空间”的观点,这一概念包含“空间”和“特性”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场所精神包含了“方向感”和“认同感”两个方面。方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个体使用者感知自身所在方位,辨别方向,从而使环境更容易为自己所适应和应用并且获得安全感,心安理得的体验;认同则与具体客观文化和环境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和环境中,获得归属感。场所的含义与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地域性、民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场所和场所精神赋予了城市丰富的内涵。
城市广场的发展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是“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并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1]。” J·B·杰克逊则认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2]。”
欧洲城市广场起源于希腊。西方城市广场最初的形式是以公共建筑物围合而成,市民在广场空间中集会、议事。一些城市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在围绕广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古罗马时期广场是歌功颂德的场所,直至15世纪,广场融入了更多科学性、理性的化的设计,广场的形式趋于规整,迎合了当时的政治局面,是君权的完全集中体现。17世纪后期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广场惯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强调主次关系。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广场以旧城的改建为主。现代城市广场受到社会发展、科技更新、人们生活观念和模式改变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代城市广场
人成为现代广场关注的最终对象。超越了传统广场设计中遵循的几何图形构图、繁复的装饰、对称的柱廊等,现代广场的理念力求以人为本。广场的尺度感是否宜人,植物是否到赏心悦目,聚会的场地是否舒适,各种设施和道路是否充当了导向性作用等,种种都体现了现代广场更关注个人内心世界归属感和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城市广场也成了城市展现其风貌和现代艺术的舞台和途径。设计者也常常利用一些简单元素,结合空间力求与参观者产生共鸣。现代广场打破了陈旧的统一性,整体性。多样化的广场多思路的设计方法是现代广场的特点。
场所理论应用于广场设计的必要
⑴地域性
地域性笼统的概括为环境,体现在物质客观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势和发展状况如经济条件。后者主要指历史背景、文化等。建筑扎根于环境中,必将受到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影响,也必将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于自然场所之中,人们原始本能的以自然的力量作为出发点,体验自然的存在,体验自我的存在方式。人们依赖着自然的力量,逐渐掌握自然,深切的体验着自身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感受自然中的各种材质,如此我们体验认同了空间概念的起源是一种场所系统。唯有一种有意义的场所系统才可能有真正的人类生活[3]。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方向感的参照方法。比如古埃及人以太阳所升起的东方视为生命的诞生领域,而西方人则意味它代表着死亡领域。
人造的构筑物、空间秩序等反映着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人对自然的理解。例如罗马的万神庙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于宇宙是圆形结构的理解。人们喜欢将自己所理解的宇宙空间次序加以形象化。都市主要的构成元素是中心和路径。这个中心就是城市广场,而路径则是街道。广场、街道、城市边界的结合构成了复杂的城市整体。所以场所理论中的地域性是城市广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广场根本作用的路径。
⑵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包含了方向感和认同性。这些因素都是场所理论所探讨的重要内容。
什么样的环境适宜居住?自然的某种形态显现出“邀请”的态势。这是对环境最原始的认同感。通过自然环境发展出的人为环境具有了地域的特色。人为场所表现的意图具有诠释都市。这种诠释包含了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如此我们知道浪漫式建筑、古典式建筑、工业化模式的建筑、极简式等。这些代表了时间、空间、环境、组织的整体集合所创造的不同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某种建筑特征或场所特点辨认出地点并联想到其特色。这是场所感的塑造也是城市建设规划的意义。
佛罗伦萨大教堂指示着整个城市的方向也是地区的标志,它使人了解自身所处位置;故宫中,三大殿的位置显示着其尊贵的中心地位和坐北朝南,傲视天下的方向感。这些场所的可识别性是因其自身场所感塑造所获得的,反之,其易于识别的特点也使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获得场所精神。一个城市所要展现的历史文化可从广场的场所感塑造来完成。广场类型多种多样,无论是商业广场还是休闲广场,其在人们进行交流交换的联系之过程中都离不开人对环境的最根本想需求,就是置身其中的不迷惑感,即安全感、方向感、认同感。
⑶场所与城市广场空间的紧密联系
人们通过历史去了解一个城市,城市广场的场所精神展现城市的文脉肌理,这种展现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处于不断的演变中。城市文化包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然而地域性的特征会一直存在和影响着场所。伴随城市发展由历史到未来的连续性,场所和场所精神也会通过空间解构的改编,文化追求的多样化而保有其连续性。
城市廣场如同城市的一个缩影,其存在于城市的某一区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建筑风格,规划手法是城市风格的反映。城市广场的规划受到城市整体脉络的制约,从而保留了城市的个性化。在特定的城市空间秩序中塑造与城市整体气氛相辅相成的场所,使城市广场所要表达的场所精神与城市整体精神面貌相宜。
⑷场所和场所精神是城市导向
场所精神迎合时代特点。对空间的新理解也随之而来,空间划分和围合都回归到以人的需要为本。现代城市的是单元的有序组合,以往依附于特定的地景,建筑物成簇成团的形式已经不存在。人置身于城市某一角落或某一建筑中的某处已然完全不知自己的方位,一切看起来只是数字的叠加。城市的道路、节点丧失了导向性,传统意义的场所精神已经缺失。地域、地景失去了他们的意义,对于城市而言,是城市焦点的沦丧,这是一种“环境的危机”。重拾场所精神意味着赋予建筑或城市环境地域性和识别性。
场所理论指导的空间重塑和城市建设让我们认识自我,寻求生活的意义。只有认知、理解了我们存在和创造场所才能对历史有创造性的参与和贡献。
1 [美[凯文·林奇(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Jackson.J·B. Vernacular space [J]. Texas Architect, 1985, 35(2):58-61.
3诺伯特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外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