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篮球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将技术教透,有意识地将关键技术——运、传、投单独拎出来逐一教授、操练,在考核时也往往将这些单一技术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学生的篮球学习出现技术片面化、零碎化、无对抗化和去运用化的现象,学生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传球,但不会在比赛环境下传球。这背离了体育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目标,也背离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篮球教学应该从球类的项目特征出发,从教技术向教运用技术转变,让学生在对抗环境中领会技术,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从而提升篮球技术的运用实效,以达到真正学会篮球运动的目的。
一、领会项目特征,明晰技术运用特点
1.技术的组合运用。运、传、投、拦、挡、拆等是篮球运动的主要技术,但在比赛中不独立存在,需要随机应变、灵活组合运用。如在篮球比赛中只会运球,很容易被对手防死,而学会运传球技术组合就可以将球快速转移给同伴,为同伴创造投篮机会。同理运投、接投、挡拆等技术都需要协调组合起来,才能在对抗比赛中灵活运用。
2.技术的对抗运用。篮球运动的对抗与排球运动的隔网对抗不同,它是身体和技术的直接对抗。篮球场上要完成技术动作,势必会受到对手的干扰,攻防、突挡、投盖等技术多是在攻防对抗情境中,为了进攻、防守、适应规则等的需要而逐渐生成。如在1v1的运控球比赛中,在掌控好运球的同时,要观察对手防守重心,利用节奏变化、变向运球等,寻找最佳的進攻线路,获得投篮空间与时机。在比赛的高强度对抗中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感受篮球运动的拼抢乐趣。
3.技术的准确运用。准确性是篮球运动最主要特点,篮圈直径不但小而且与足球等其他球类有区别,“球门”不是垂直而是水平的,其得分也不同于其他球类项目每进一球或胜得一分,而是投中球篮分值又有1分、2分、3分的区别。所以投篮时技术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技术的准确性还包括传球准确到位、投篮出手时机把握准确、防守技术准确、干扰技术及时准确等。
二、基于运用特征,构建单元教学计划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来解构教学内容,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单元设计思路。笔者在此基础上,基于技术的运用特点,进行单元优化的教学设计,加入组合运用、模拟对抗、比赛实战等组成单元计划。
1.单一技术组合学。围绕一个技术动作,思考该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战运用,以此进行组合练习设计,让学生领会技术只有组合起来运用于比赛,才能收获胜利的喜悦。如,围绕水平二篮球胸前传接球这一技术动作,基于技术组合运用特点,笔者设计了三年级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从第二课开始将传接球与运、投技术进行组合,最后到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组合运用,整个单元有技术学练、更多的是与运、投等技术组合练习,这样架构的单元更容易让学生领会技术组合运用的重要性(表1)。
2.组合技术对抗练。篮球运动是一项体能和技能兼而有之,技术运用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开放性的,并以攻防对抗中得分多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因此,除了增强体能外,还可以增强技术组合的对抗练习。技术组合练习中加入对抗,接近真实的比赛,因此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效果更好。
3.对抗技术准确选。单元计划中从第一课怎样抢到球开始,为什么要传球,再到比赛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传球,这些都是让学生思考在对抗下技术应该怎样准确运用。例如二传一抢中,若抢的队员贴近持球人,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传球?学会了技术在对抗的准确运用,才是真正学会了技术。
三、抓实课堂教学,提升技术运用实效
1.虚拟实战真练组合。教师设计的技术组合,除了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外,还应该源于实战的模拟练习。很多案例中,教胸前传接球练习往往设计了原地运几次球 传接球,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接球后第一时间运球的习惯,在比赛中错失投篮良机。实战中,与胸前传接球最佳的组合是接球投篮,因此要教会学生有利于投篮的迎球手型,接球后顺势投篮的动作组合,再配上受一定限制的防守人员,模拟实战的技术组合运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运用的掌握。
2.减少规则增强对抗。篮球规则限制如“走步”和“二运”等,对篮球战术各环节的准确、快速、连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复杂的规则抬高了学生参与的门槛,针对水平一的学生,可以从双手胸前投篮教起,学会之后规定不得打人等侵犯人身的规则后就可以比赛了。学生这时会带着球跑躲避对手,也会用几次运球摆脱对手以获得更多投篮机会,尽管有很多的违例动作,但极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此之后再学习“走步、二运”等规则,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球、传球这些技术运用对于篮球比赛的意义。
3.及时打断纠正运用。课堂上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技术,比如在教学比赛中,发现某学生接球时,看到前场有自己的同伴且无人防守,但没有及时传球而是自己运球上篮,像这样的情况,可以打断比赛,停下来及时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白这种情况首先应打快攻,最短的时间得分提升比赛士气。
一、领会项目特征,明晰技术运用特点
1.技术的组合运用。运、传、投、拦、挡、拆等是篮球运动的主要技术,但在比赛中不独立存在,需要随机应变、灵活组合运用。如在篮球比赛中只会运球,很容易被对手防死,而学会运传球技术组合就可以将球快速转移给同伴,为同伴创造投篮机会。同理运投、接投、挡拆等技术都需要协调组合起来,才能在对抗比赛中灵活运用。
2.技术的对抗运用。篮球运动的对抗与排球运动的隔网对抗不同,它是身体和技术的直接对抗。篮球场上要完成技术动作,势必会受到对手的干扰,攻防、突挡、投盖等技术多是在攻防对抗情境中,为了进攻、防守、适应规则等的需要而逐渐生成。如在1v1的运控球比赛中,在掌控好运球的同时,要观察对手防守重心,利用节奏变化、变向运球等,寻找最佳的進攻线路,获得投篮空间与时机。在比赛的高强度对抗中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感受篮球运动的拼抢乐趣。
3.技术的准确运用。准确性是篮球运动最主要特点,篮圈直径不但小而且与足球等其他球类有区别,“球门”不是垂直而是水平的,其得分也不同于其他球类项目每进一球或胜得一分,而是投中球篮分值又有1分、2分、3分的区别。所以投篮时技术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技术的准确性还包括传球准确到位、投篮出手时机把握准确、防守技术准确、干扰技术及时准确等。
二、基于运用特征,构建单元教学计划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来解构教学内容,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单元设计思路。笔者在此基础上,基于技术的运用特点,进行单元优化的教学设计,加入组合运用、模拟对抗、比赛实战等组成单元计划。
1.单一技术组合学。围绕一个技术动作,思考该技术在比赛中的实战运用,以此进行组合练习设计,让学生领会技术只有组合起来运用于比赛,才能收获胜利的喜悦。如,围绕水平二篮球胸前传接球这一技术动作,基于技术组合运用特点,笔者设计了三年级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从第二课开始将传接球与运、投技术进行组合,最后到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合理组合运用,整个单元有技术学练、更多的是与运、投等技术组合练习,这样架构的单元更容易让学生领会技术组合运用的重要性(表1)。
2.组合技术对抗练。篮球运动是一项体能和技能兼而有之,技术运用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开放性的,并以攻防对抗中得分多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因此,除了增强体能外,还可以增强技术组合的对抗练习。技术组合练习中加入对抗,接近真实的比赛,因此提升技术运用能力效果更好。
3.对抗技术准确选。单元计划中从第一课怎样抢到球开始,为什么要传球,再到比赛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传球,这些都是让学生思考在对抗下技术应该怎样准确运用。例如二传一抢中,若抢的队员贴近持球人,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传球?学会了技术在对抗的准确运用,才是真正学会了技术。
三、抓实课堂教学,提升技术运用实效
1.虚拟实战真练组合。教师设计的技术组合,除了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外,还应该源于实战的模拟练习。很多案例中,教胸前传接球练习往往设计了原地运几次球 传接球,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接球后第一时间运球的习惯,在比赛中错失投篮良机。实战中,与胸前传接球最佳的组合是接球投篮,因此要教会学生有利于投篮的迎球手型,接球后顺势投篮的动作组合,再配上受一定限制的防守人员,模拟实战的技术组合运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运用的掌握。
2.减少规则增强对抗。篮球规则限制如“走步”和“二运”等,对篮球战术各环节的准确、快速、连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复杂的规则抬高了学生参与的门槛,针对水平一的学生,可以从双手胸前投篮教起,学会之后规定不得打人等侵犯人身的规则后就可以比赛了。学生这时会带着球跑躲避对手,也会用几次运球摆脱对手以获得更多投篮机会,尽管有很多的违例动作,但极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此之后再学习“走步、二运”等规则,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球、传球这些技术运用对于篮球比赛的意义。
3.及时打断纠正运用。课堂上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技术,比如在教学比赛中,发现某学生接球时,看到前场有自己的同伴且无人防守,但没有及时传球而是自己运球上篮,像这样的情况,可以打断比赛,停下来及时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白这种情况首先应打快攻,最短的时间得分提升比赛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