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拿到萧乾先生的《长沙出版界四骑士——记四套丛书和它们的主编》一文时,我就被标题中的“骑士”一词深深吸引住了。“骑士”,一个很富有西方文艺特色的词语。西方学者认为,“骑士”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坚毅和浪漫的象征。骑士制度具有一种影响整个时代的骑士文化与精神,直至十五世纪,骑士制度在宗教之后,仍是支配人们思想和心灵的强大伦理观念。骑士精神主张英勇无畏,勇敢尚武,富有浪漫传奇色彩,代表了中世纪贵族的高尚品格,人们将其看作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王冠。因此,骑士文化精神不仅是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中所关注的对象,还始终激励着后世人勇往直前,乃至一千年多后的今天仍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深的烙印。而萧乾先生将钟叔河、杨德豫、李全安、曹先捷四位出版人冠之以“骑士”的称号,可见他们在萧先生心目中分量之重了。待一口气读完全文,了解了四位先生分别编辑了《走向世界丛书》等闻名远近的著作时的经历后,他们那种对编辑职业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立即与骑士形象相融合,让我为之动容。
首先,每一位骑士都有一个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他们的信念。同样,长沙出版界四位先生信奉于对文化传承的矢志不渝的信仰,就像一副坚实的铠甲,保护着他们内心那股坚韧不拔的劲头,得以冲破重重阻碍,给世人留下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著作,给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钟叔河先生是个不屈于压制的人,在他所编辑的书籍,包括周作人作品系列等,都有所寄托,伏有曲笔,借所编之书阐释个人情怀和内心信念。他说,“我编《走向世界丛书》,是有这么一点理念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受屈不受屈,受的待遇公正不公正的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要不要走向世界、能不能走向世界的问题”。曹先捷先生也是抱有自己的信念,他觉得当时中国的教育应当借鉴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于是“白手起家”,四处寻找最佳作者,不仅踏入对外友协的领域,还曾走访剑桥大学毕业的严济慈等老人,终于编辑出这套在当时影响相当大的丛书。
其次,责任是骑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四位先生之所以被冠以“出版骑士”之称,就在于他们用端正认真的态度和扎实勤奋的工作成功地履行了编辑的责任。为了编好《走向世界丛书》,钟叔河先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披阅如山的资料,随阅随注。萧乾先生在评述钟叔河先生时说道;“除了‘总序’之外,钟叔河为所收的纪述文章都写了专论,更可贵的是编者为每文所加的边注,大多概括内容,有的也带评注性质。这是说,编者是先把全文咀嚼了之后,才端给读者的。”“每文不但有边注,而且大都还附有索引。”为了给读者阅读提供方便,钟先生细心到先自己阅读咀嚼,然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加注其中,使读者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吸收消化书本中的内容。《世界著名学府》丛书的主编曹先捷先生,为了让该书真正对留学进修之人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接受任务后,专程去北京向留学界老前辈虚心请教,并约请留学界、教育界、外交界、新闻界专业人士对丛书进行编著。杨德豫先生在重病中看《拜伦诗选》的打印样稿时,不仅将校对改错之处改回,还另用其他颜色笔标注此词意思与出处位于某词典某页某行,这本经过杨先生认真仔细的校对清样成为了后来编辑的学习样本。四位先生就是拼着一种扎实勤奋的精神,带着编辑该具备的责任态度和职业素养,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他们具备了骑士身上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责任与坚毅。正是他们的坚毅和自身对文化传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让《走向世界丛书》《世界著名学府》《诗苑译林》等有价值、高品位的作品出现在读者手中,让湖南的出版业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骑士精神,作为西方贵族精神,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上,都必须是与学识、行为相符合。长沙出版四位先生能编出如此成功的书,是和他们广博的知识与较高的文学素养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必须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阅读兴趣。四位先生正是具备了这些学识和文化素质,才能编辑出名声大振的优秀书籍,在湖南出版界享有盛名。过去,作为一名编辑,首先必须是一名文人、学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在某领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正如郑振铎、叶圣陶、邹韬奋、巴金等,对作者送来的文稿做进一步的编辑加工,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并用自己的學识培养了新的一代作家,为文化积累做出不朽的贡献,也使自己成为高瞻远瞩、继往开来的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就是如此,他不仅在曾国藩研究上颇有建树,校点整理了曾国藩家书,还对湖湘文化有自己的研究见解,这些文学素养和文化知识都让他在编辑出版此书籍方面得心应手。李全安先生在离休后仍笔耕不辍,撰写了《文学翻译二七五问》近30万字的书稿,并创作了历史小说《左宗棠》,还编写了16集电视连续剧《左宗棠》。如果不具备这些文化素质,编辑的加工编校能力会因为知识的老化、思想的封闭而逐渐下降,知识范围就会从“博”变“窄”,从而,被飞越发展的出版业所抛弃。因此,作为以推进并服务于现代化为天职的现代编辑,更要注意培养文化素质,提高自身文化积累。
第四,在出版行业中,光有信念和责任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作为知识的加工者和传播者,编辑必须时刻关注出版行业的点滴变化和读者的最新要求,从细小处入手,做到多思考、会动脑,才能编辑出更能满足读者需求的书来。在这方面,《散文译丛》的主编李全安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编《散文译丛》时,并没把译稿校改完后就往排字车间一送了事,而是仔细地把改过的典型病句都抄下来,分门别类,加上评语,编写出“笔译指南”,成为学习外译中一本最实用的导论。正是带着一种编辑特有的职业敏感,李先生对译文方面的选题有了特别的关注,并巧妙地捕捉到了这方面新的活力和生长点,于是,一本实用的专业译文书籍由此诞生。由此可见,编辑不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对出版行业的改变,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化发展和市场变化作认真调查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以自身的力量,带动出版行业更好更新地发展。 骑士精神最不缺的就是以非凡的勇气和胆识走出一条独立的道路。因此,我认为要做一名成功的编辑,过人的眼光和胆识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的胆识,是编辑对新生选题的判断,不基于眼前的利益,而是放眼长远,考虑到选题以后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做到双效齐抓。当初钟叔河先生所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就靠着他敢作敢为的决策能力,选择晚清国人看世界的不同感受,来表明对当时政局及现实的态度,以借旧人之笔说今日之况,将昏庸与明智鲜明地展示给世人,折射出钟先生内心对时政的清晰认识和过人的胆识。在《走向世界丛书》中,钟先生编辑某些前人作品时,曾征询萧乾先生的出版意见,处于1957年批判风暴下的社会环境中,萧先生曾好心提醒他不要给自己找麻烦,然而钟叔河先生毅然出版了一大批在文化史上应当留下的著作,而且至今也并未因此而受到批判。因此萧先生在《长沙出版界四骑士》一文中这样总结道:“胆小鬼永远难成气候,世界就是靠有胆识者的推动而前进的。”可见,过人的果敢和胆识是一名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有魄力和气势去挖掘更多更好的选题素材,为广大读者编辑出富有新意又极具实用性的优秀书籍。其实,过人的胆识也是一种浪漫的气质,正是有了这种浪漫,优秀的编辑家们才勇于去做那些别人缺乏勇气去做的事情,去编别人不敢编辑的书籍,也才能在出版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具有这种勇气的人不正是能被冠以“骑士”的称号吗?
总之,萧乾先生的《长沙出版界四骑士》一文,以钟叔河、杨德豫、李全安、曹先捷四位先生为例,褒扬了他们在岗爱岗、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指出他们之所以被冠以“骑士”之名,是因为他们“成为了不是混日子而是真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人”。同时萧乾先生也激励年青的编辑,“我夸八十年代的真意所在是向九十年代的出版家们挑战!”希望新时代的编辑能“不为金钱所压倒,坚持气节,坚持中国出版界的优秀出版”。因此,作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融合的时代下的编辑,我们更要以四位出版界骑士为榜样,发挥职业素养和专业意识,扎实勤奋的工作,让我们出版湘军和出版的产品能够大放异彩,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萧乾.长沙出版界四骑士[J].读书,1994,9
[2]戴莹.试论20世纪80年代“出版湘军”的创新精神及其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2
[3]王萍.钟叔河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学,2010,6
[4]龚维忠,刘兵.湖南文化传播业持续发展探秘——兼论湖南时政新闻期刊发展方略[J].出版科学探索, 2010:136-142
[5]龙小芳.论钟叔河编辑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1,5
首先,每一位骑士都有一个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他们的信念。同样,长沙出版界四位先生信奉于对文化传承的矢志不渝的信仰,就像一副坚实的铠甲,保护着他们内心那股坚韧不拔的劲头,得以冲破重重阻碍,给世人留下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著作,给民族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钟叔河先生是个不屈于压制的人,在他所编辑的书籍,包括周作人作品系列等,都有所寄托,伏有曲笔,借所编之书阐释个人情怀和内心信念。他说,“我编《走向世界丛书》,是有这么一点理念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受屈不受屈,受的待遇公正不公正的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要不要走向世界、能不能走向世界的问题”。曹先捷先生也是抱有自己的信念,他觉得当时中国的教育应当借鉴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于是“白手起家”,四处寻找最佳作者,不仅踏入对外友协的领域,还曾走访剑桥大学毕业的严济慈等老人,终于编辑出这套在当时影响相当大的丛书。
其次,责任是骑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四位先生之所以被冠以“出版骑士”之称,就在于他们用端正认真的态度和扎实勤奋的工作成功地履行了编辑的责任。为了编好《走向世界丛书》,钟叔河先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披阅如山的资料,随阅随注。萧乾先生在评述钟叔河先生时说道;“除了‘总序’之外,钟叔河为所收的纪述文章都写了专论,更可贵的是编者为每文所加的边注,大多概括内容,有的也带评注性质。这是说,编者是先把全文咀嚼了之后,才端给读者的。”“每文不但有边注,而且大都还附有索引。”为了给读者阅读提供方便,钟先生细心到先自己阅读咀嚼,然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加注其中,使读者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吸收消化书本中的内容。《世界著名学府》丛书的主编曹先捷先生,为了让该书真正对留学进修之人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接受任务后,专程去北京向留学界老前辈虚心请教,并约请留学界、教育界、外交界、新闻界专业人士对丛书进行编著。杨德豫先生在重病中看《拜伦诗选》的打印样稿时,不仅将校对改错之处改回,还另用其他颜色笔标注此词意思与出处位于某词典某页某行,这本经过杨先生认真仔细的校对清样成为了后来编辑的学习样本。四位先生就是拼着一种扎实勤奋的精神,带着编辑该具备的责任态度和职业素养,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他们具备了骑士身上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责任与坚毅。正是他们的坚毅和自身对文化传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让《走向世界丛书》《世界著名学府》《诗苑译林》等有价值、高品位的作品出现在读者手中,让湖南的出版业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骑士精神,作为西方贵族精神,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上,都必须是与学识、行为相符合。长沙出版四位先生能编出如此成功的书,是和他们广博的知识与较高的文学素养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除了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必须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阅读兴趣。四位先生正是具备了这些学识和文化素质,才能编辑出名声大振的优秀书籍,在湖南出版界享有盛名。过去,作为一名编辑,首先必须是一名文人、学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在某领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正如郑振铎、叶圣陶、邹韬奋、巴金等,对作者送来的文稿做进一步的编辑加工,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并用自己的學识培养了新的一代作家,为文化积累做出不朽的贡献,也使自己成为高瞻远瞩、继往开来的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就是如此,他不仅在曾国藩研究上颇有建树,校点整理了曾国藩家书,还对湖湘文化有自己的研究见解,这些文学素养和文化知识都让他在编辑出版此书籍方面得心应手。李全安先生在离休后仍笔耕不辍,撰写了《文学翻译二七五问》近30万字的书稿,并创作了历史小说《左宗棠》,还编写了16集电视连续剧《左宗棠》。如果不具备这些文化素质,编辑的加工编校能力会因为知识的老化、思想的封闭而逐渐下降,知识范围就会从“博”变“窄”,从而,被飞越发展的出版业所抛弃。因此,作为以推进并服务于现代化为天职的现代编辑,更要注意培养文化素质,提高自身文化积累。
第四,在出版行业中,光有信念和责任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作为知识的加工者和传播者,编辑必须时刻关注出版行业的点滴变化和读者的最新要求,从细小处入手,做到多思考、会动脑,才能编辑出更能满足读者需求的书来。在这方面,《散文译丛》的主编李全安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编《散文译丛》时,并没把译稿校改完后就往排字车间一送了事,而是仔细地把改过的典型病句都抄下来,分门别类,加上评语,编写出“笔译指南”,成为学习外译中一本最实用的导论。正是带着一种编辑特有的职业敏感,李先生对译文方面的选题有了特别的关注,并巧妙地捕捉到了这方面新的活力和生长点,于是,一本实用的专业译文书籍由此诞生。由此可见,编辑不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对出版行业的改变,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化发展和市场变化作认真调查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以自身的力量,带动出版行业更好更新地发展。 骑士精神最不缺的就是以非凡的勇气和胆识走出一条独立的道路。因此,我认为要做一名成功的编辑,过人的眼光和胆识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的胆识,是编辑对新生选题的判断,不基于眼前的利益,而是放眼长远,考虑到选题以后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做到双效齐抓。当初钟叔河先生所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就靠着他敢作敢为的决策能力,选择晚清国人看世界的不同感受,来表明对当时政局及现实的态度,以借旧人之笔说今日之况,将昏庸与明智鲜明地展示给世人,折射出钟先生内心对时政的清晰认识和过人的胆识。在《走向世界丛书》中,钟先生编辑某些前人作品时,曾征询萧乾先生的出版意见,处于1957年批判风暴下的社会环境中,萧先生曾好心提醒他不要给自己找麻烦,然而钟叔河先生毅然出版了一大批在文化史上应当留下的著作,而且至今也并未因此而受到批判。因此萧先生在《长沙出版界四骑士》一文中这样总结道:“胆小鬼永远难成气候,世界就是靠有胆识者的推动而前进的。”可见,过人的果敢和胆识是一名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有魄力和气势去挖掘更多更好的选题素材,为广大读者编辑出富有新意又极具实用性的优秀书籍。其实,过人的胆识也是一种浪漫的气质,正是有了这种浪漫,优秀的编辑家们才勇于去做那些别人缺乏勇气去做的事情,去编别人不敢编辑的书籍,也才能在出版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具有这种勇气的人不正是能被冠以“骑士”的称号吗?
总之,萧乾先生的《长沙出版界四骑士》一文,以钟叔河、杨德豫、李全安、曹先捷四位先生为例,褒扬了他们在岗爱岗、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指出他们之所以被冠以“骑士”之名,是因为他们“成为了不是混日子而是真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人”。同时萧乾先生也激励年青的编辑,“我夸八十年代的真意所在是向九十年代的出版家们挑战!”希望新时代的编辑能“不为金钱所压倒,坚持气节,坚持中国出版界的优秀出版”。因此,作为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融合的时代下的编辑,我们更要以四位出版界骑士为榜样,发挥职业素养和专业意识,扎实勤奋的工作,让我们出版湘军和出版的产品能够大放异彩,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萧乾.长沙出版界四骑士[J].读书,1994,9
[2]戴莹.试论20世纪80年代“出版湘军”的创新精神及其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2
[3]王萍.钟叔河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学,2010,6
[4]龚维忠,刘兵.湖南文化传播业持续发展探秘——兼论湖南时政新闻期刊发展方略[J].出版科学探索, 2010:136-142
[5]龙小芳.论钟叔河编辑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