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0.6 g/次,每次间隔12小时,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静脉滴注,1 g/次,每次间隔12小时,连续用药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致病菌及感染部位,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肠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为感染率较高的两种致病菌,观察组肠球菌感染的概率为32.00%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率为62.00%,对照组肠球菌感染的概率为32.00%,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概率为60.00%;肺部感染与腹腔感染为患者最易感染的部位,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46.00%,腹部感染率为28.00%,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50.00%,腹部感染率为32.00%。观察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2.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χ2=16.00,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84,P=0.007)。

结论

利奈唑胺对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儿童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办理出院的儿童住院患者常用精神科药物用药情况,并依据药品说明书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精神专科医院儿童住院患者常用精神科药物前三位分别为阿立哌唑片、舍曲林片、丙戊酸钠缓释片;使用无儿童安全性资料的药品数及涉及病例数均最多;共12种药品存在使用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相符情况,其中涉及病例数最多的药品为阿
目的探讨联合益生菌预处理及后期应用的三联疗法在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0 d为1个疗程;B组给予益生菌预处理,于三联疗法前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片/次,三餐后冷开水送服,服用2周,后续以三联疗法治疗10 d;C组于三联疗法前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
目的 评价液体管理对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71例在我院ICU进行液体复苏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7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同源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PTEN表达的差异;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情况,探讨PTEN表达与
期刊
目的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十字征的演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MRI成像采用SE序列,平扫T1WI、T2WI,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结果8例患者均隐袭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小脑共济失调及自主神经障碍为主。影像学阳性所见符合临床表现,主要为脑干萎缩,8例患者均有此表现,其次为小脑萎缩,其中6例患者为对称性萎缩,2例为非对称性萎缩。6例患者在发病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