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SWOT分析法;班主任: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52-02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决策性结论。通过SWOT分析能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身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正确制定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借鉴运用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在面临复杂人际关系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理清思路、回归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借鉴SWOT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面临的复杂问题,以探询问题来引领学生理清思路: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好处),又带来了怎样的威胁(害处)?你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个最符合你自身发展的需求?这样能让学生系统地看清他的处境,并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在借鉴使用SWOT方法时,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可能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现在更强调应该“授人以渔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类复杂的问题情境,我们如果只是告知学生怎么处理此事,这是“授人以鱼”;如果只是告知学生处理此事的方法,这是“授之以渔”;如果告知学生遇到这类复杂的事件时,我们应该怎样收集信息、怎样分析信息、怎样寻找对策、怎样做出决策、怎样预见行动的后果,这就是育人的最高境界“授人以渔场”。所以当学生遇到复杂情境,我们不要居高临下地以专家或长者的身份告知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让学生用纸笔的方式先梳理当下情境中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想采取的举措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这样让学生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能有效避免青春期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师长的逆反情绪,也是平缓学生情绪、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的过程。如上文中,当米思彤要打郝薇时,班主任让米思彤写下“打”与“不打”的利弊,这是采取了决策倒推的方法,让米思彤有了调整情绪的时空,同时,班主任能了解米思彤对这个问题已有的认知和判断,了解米思彤做决策的思路和依据,从而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引导做好铺垫。
二、理清客观事实与主观感觉,引导学生去发现事情真相,做出正确的行为预判。和儿童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提高,但仍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之中,仍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在他们遇到复杂情境时,他们会分析、判断并预测行为的后果,但由于感性经验的缺乏、信息的缺损、思维模式的不成熟,他们在思考、判断、预测时往往会将事实和情感、推理混杂在一起,导致决策错误。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清事实真相,给他相关的间接经验、足够的信息和系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加工,最后发现自己原有分析的偏颇之处,为正确决策做好支撑工作。如上文中,针对米思彤混乱的利弊分析,教师须帮助米同学理解只有不带主观情感和想象的中立的客观信息才是事实,这样她就能发现原有的打架好处中,只有“朋友帮忙”是事实,其他的如“朋友会佩服我”等都是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推理,在实际生活中都会发生变化,甚至和她的推理是相反的。接着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真实事例和更多的资讯,让她自己判断原有推理和情感反应的正误,从而去修正原有的分析,改变决定。
三、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选择正确的决策和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学生任何不合理的行为现象背后都会有一个合理的需求,学生的一些错误甚至是荒诞行为往往表达了他们某种合理的诉求。有些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错误行为时,往往满足于理清事实真相、纠正学生错误,但是对于学生问题行为后面的真实需求不予关注,导致类似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在学生的倾诉和表现中发现他的真实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发现更多对他自己更有利的解决方法,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推动自己的健康成长。如上文案例中,在社会上的“朋友”主动表示要帮忙“打架”时,米思彤之所以马上就接受,是因为这帮朋友是她在父亲外出期间主要的情感依赖,她需要这帮朋友填补因父亲离开而带来的空虚和无助。所以解决“打架”问题只是事情的表象,归属和尊重需求的满足是问题的根本,除了迁就社会上这帮“朋友”的待人处事方法,承担对自己发展有害的后果外,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法。案例中,教师的“拥抱”“特别关注”“介绍她参加义工活动”等举措,实际上就是以师生亲密关系和高素质的团队伙伴关系的建立,来填充米思彤失去社会上“朋友”所带来的时空和情感的空虚;而在一次次义工活动中、与教师一次次互动中,米思彤自然能分析识别出“朋友”的真正内涵,领悟到了“暴力只能让人不堪,唯有善意和真诚才会赢得尊重”,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教育,要善于借鉴利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智抓契机,巧设情境,精选信息,妙设问题,以生为本,让学生通过自我梳理、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选择成为道德的主人,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从而立德成人。
(作者单位:南京职教教研室)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52-02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决策性结论。通过SWOT分析能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身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正确制定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借鉴运用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在面临复杂人际关系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理清思路、回归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借鉴SWOT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面临的复杂问题,以探询问题来引领学生理清思路: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好处),又带来了怎样的威胁(害处)?你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个最符合你自身发展的需求?这样能让学生系统地看清他的处境,并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在借鉴使用SWOT方法时,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可能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现在更强调应该“授人以渔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类复杂的问题情境,我们如果只是告知学生怎么处理此事,这是“授人以鱼”;如果只是告知学生处理此事的方法,这是“授之以渔”;如果告知学生遇到这类复杂的事件时,我们应该怎样收集信息、怎样分析信息、怎样寻找对策、怎样做出决策、怎样预见行动的后果,这就是育人的最高境界“授人以渔场”。所以当学生遇到复杂情境,我们不要居高临下地以专家或长者的身份告知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让学生用纸笔的方式先梳理当下情境中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想采取的举措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这样让学生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能有效避免青春期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师长的逆反情绪,也是平缓学生情绪、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的过程。如上文中,当米思彤要打郝薇时,班主任让米思彤写下“打”与“不打”的利弊,这是采取了决策倒推的方法,让米思彤有了调整情绪的时空,同时,班主任能了解米思彤对这个问题已有的认知和判断,了解米思彤做决策的思路和依据,从而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引导做好铺垫。
二、理清客观事实与主观感觉,引导学生去发现事情真相,做出正确的行为预判。和儿童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提高,但仍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之中,仍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在他们遇到复杂情境时,他们会分析、判断并预测行为的后果,但由于感性经验的缺乏、信息的缺损、思维模式的不成熟,他们在思考、判断、预测时往往会将事实和情感、推理混杂在一起,导致决策错误。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清事实真相,给他相关的间接经验、足够的信息和系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加工,最后发现自己原有分析的偏颇之处,为正确决策做好支撑工作。如上文中,针对米思彤混乱的利弊分析,教师须帮助米同学理解只有不带主观情感和想象的中立的客观信息才是事实,这样她就能发现原有的打架好处中,只有“朋友帮忙”是事实,其他的如“朋友会佩服我”等都是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推理,在实际生活中都会发生变化,甚至和她的推理是相反的。接着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真实事例和更多的资讯,让她自己判断原有推理和情感反应的正误,从而去修正原有的分析,改变决定。
三、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选择正确的决策和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学生任何不合理的行为现象背后都会有一个合理的需求,学生的一些错误甚至是荒诞行为往往表达了他们某种合理的诉求。有些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错误行为时,往往满足于理清事实真相、纠正学生错误,但是对于学生问题行为后面的真实需求不予关注,导致类似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和观察,在学生的倾诉和表现中发现他的真实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发现更多对他自己更有利的解决方法,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推动自己的健康成长。如上文案例中,在社会上的“朋友”主动表示要帮忙“打架”时,米思彤之所以马上就接受,是因为这帮朋友是她在父亲外出期间主要的情感依赖,她需要这帮朋友填补因父亲离开而带来的空虚和无助。所以解决“打架”问题只是事情的表象,归属和尊重需求的满足是问题的根本,除了迁就社会上这帮“朋友”的待人处事方法,承担对自己发展有害的后果外,这个问题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法。案例中,教师的“拥抱”“特别关注”“介绍她参加义工活动”等举措,实际上就是以师生亲密关系和高素质的团队伙伴关系的建立,来填充米思彤失去社会上“朋友”所带来的时空和情感的空虚;而在一次次义工活动中、与教师一次次互动中,米思彤自然能分析识别出“朋友”的真正内涵,领悟到了“暴力只能让人不堪,唯有善意和真诚才会赢得尊重”,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教育,要善于借鉴利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智抓契机,巧设情境,精选信息,妙设问题,以生为本,让学生通过自我梳理、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选择成为道德的主人,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从而立德成人。
(作者单位:南京职教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