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教师群体面临很大的职业压力,表现为不同反应的职业倦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师德建设。本文从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职业心理,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倦怠 师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1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
从校长到老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概念。在我国,随着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教师中的职业倦怠的情绪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不正确
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精力投入少,把教师仅仅当成一个谋生的职业,没有敬业的精神。成就感低,失去工作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枯燥、机械,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岗位。这种较低的成就感从心理上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情绪、工作态度,久而久之,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1.2情绪不稳定
在情感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而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因为个人问题在课堂上或课后对学生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消极因素又加速了职业倦怠,造成了恶性循环。
1.3行为不作为
具体在行为上,有些教师把教书仅仅理解为教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如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都不闻不问,对学生在课外的违纪现象更是视而不见,有些教师怕接触学生,不愿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求助无动于衷,不愿意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些行为更加加剧了职业倦怠。
2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育持有很高的期望,因为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承担历史文化的重任,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压力。同时,市场经济的运行,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让人以更多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人们在选择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痛苦,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教师心理波动大,动摇了其敬业乐教的精神,也使一些有“能力”的教师纷纷跳离教育岗位,并影响着正在一线教师的心理,使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变化,职业倦怠意识产生。
2.2 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原因包括:学生问题、工作负担、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自由度与自主权、社会支持。学生问题。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工作负担。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测验与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从而给他们带来倦怠感。许多教师感到,“周末休息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他们不断地将“考卷之山”从学校搬到家庭,又从家庭搬回学校。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个体往往同时扮演很多角色,社会对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个体面对种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这时,如果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压力就会随之产生。角色模糊则是指个体由于对其职业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认识而感到对工作无法胜任。这种角色定位模糊也易导致压力的产生。
社会支持。在教师的工作情境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被证明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关系。在这种社会支持系统中,来自同事的支持较来自行政方面的支持更为重要。
2.3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包括:自尊和外控点。自尊是教师职业倦怠一个重要和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它通过影响以环境为基础的组织因素的过滤来起作用。因为大多数人对社会支持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任何感到遭受社会绝的事件都可能被认为是有压力的,而且,缺乏自信心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威胁。个体是属于外控型还是内控型对于倦怠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内控型的个体认为他们的成功是他们自己行动的结果,他们乐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努力;而外控型的人将一些事情的成功归咎于命运、运气或其他人。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相信外在控制点的教师更容易倦怠。
3教师职业倦怠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3.1 师德的内涵及要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到今老师一直受人们的崇敬和景仰,尤其名师更是如此。名师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而且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当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追求“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德业双修,缓解职业倦怠,加强师德建设业双修,人文并重,言行相掩。
几年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院对北京市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教师的职业情意素质方面,家长和孩子都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2)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老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但也普遍认为学者不一定就能做好老师。
以上案例是家长和学生对老师要求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更表明“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并重已成为当代师德的新内涵。有人说过,德才兼备为圣人,有德无才为贤人,有才无德为小人,无德无才为庸人。贤人无才不能解惑,小人无德不能传道,庸人既无德又无才更不能传道、授业、解惑了。贤人只追求为人之道,小人只强调为学之道,二者只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皆不具备为人师的资格。只有既注重“为人之道”又重视“为学之道”,德才兼务堪为人师。
3.2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师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3.2.1对社会及学生的影响
长期的职业倦怠使教师无心工作,工作没有热情更谈不上激情。对待学生的方式简单、应付甚至粗暴,更谈不上走进学生的心里,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学生。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显然不符合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不符合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不能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早已提出重视教育的口号和具体措施,如不控制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有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危险。
3.2.2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是高于普通道德的,他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道德要求和不断的提升自我。然而一旦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深渊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行为上如上所述不作为或转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的整体素质,进而使得自己的职业感模糊不清不利于教师自己的身心发展。
4缓解职业倦怠,加强师德建设
4.1 社会的支持
第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尽管在新时期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尊师重教,教师被授予“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受传统影响较深,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仍较低。另外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大力
弘扬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第二,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师的需要和要求。我国现在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教师应如何应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以及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因此,进行教育改革要把教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把教师视为关键性因素。当教师遇到困难,如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就能缓解负向情绪,减轻倦怠程度。
4.2 组织的支持
第一,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不但要教好学,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成熟。中小学与当地的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合作,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第二,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首先,校长要实行开放式民主管理,教师有发表意见和表现个人才能的机会。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其次,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再次,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第三,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第四,加强对师范院校学生、进修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培养。教师进修学校不仅要培养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以及如何从事教学工作,还要加强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也应组织在校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并且通过研讨会、听课等形式,向一些优秀的教师学习。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他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工作的压力也能转化为动力。第五,校长要发扬民主、关心教师,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要创造这种氛围,校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长对待教师要公平、民主。
4.3 教师个人努力
第一,进行身体锻炼。教师从事的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良好的身体素质必不可少。第二,增强教师角色意识,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角色意识强烈,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清教育的真谛,可以消解许多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所带来的压力与挫折,可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应正确认识倦怠问题,勇于面对现实,省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加以化解。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同时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也将大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2]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 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3.
关键词:职业倦怠 师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1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
从校长到老师,从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感受到了很大的职业压力,并且表现出各种各样不适应的反应,他们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动不动就会对学生大发脾气,不能很充分地备课,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更严重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变得疏离和冷漠,与同事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大隔阂。 心理学上把这些在职业环境中由于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症称之为职业倦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概念。在我国,随着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教师中的职业倦怠的情绪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不正确
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精力投入少,把教师仅仅当成一个谋生的职业,没有敬业的精神。成就感低,失去工作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枯燥、机械,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岗位。这种较低的成就感从心理上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情绪、工作态度,久而久之,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1.2情绪不稳定
在情感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而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因为个人问题在课堂上或课后对学生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消极因素又加速了职业倦怠,造成了恶性循环。
1.3行为不作为
具体在行为上,有些教师把教书仅仅理解为教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如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都不闻不问,对学生在课外的违纪现象更是视而不见,有些教师怕接触学生,不愿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求助无动于衷,不愿意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些行为更加加剧了职业倦怠。
2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育持有很高的期望,因为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承担历史文化的重任,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压力。同时,市场经济的运行,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让人以更多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人们在选择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痛苦,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教师心理波动大,动摇了其敬业乐教的精神,也使一些有“能力”的教师纷纷跳离教育岗位,并影响着正在一线教师的心理,使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变化,职业倦怠意识产生。
2.2 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原因包括:学生问题、工作负担、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自由度与自主权、社会支持。学生问题。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工作负担。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测验与工作也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从而给他们带来倦怠感。许多教师感到,“周末休息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他们不断地将“考卷之山”从学校搬到家庭,又从家庭搬回学校。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个体往往同时扮演很多角色,社会对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个体面对种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这时,如果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压力就会随之产生。角色模糊则是指个体由于对其职业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认识而感到对工作无法胜任。这种角色定位模糊也易导致压力的产生。
社会支持。在教师的工作情境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被证明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关系。在这种社会支持系统中,来自同事的支持较来自行政方面的支持更为重要。
2.3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包括:自尊和外控点。自尊是教师职业倦怠一个重要和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它通过影响以环境为基础的组织因素的过滤来起作用。因为大多数人对社会支持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任何感到遭受社会绝的事件都可能被认为是有压力的,而且,缺乏自信心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威胁。个体是属于外控型还是内控型对于倦怠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内控型的个体认为他们的成功是他们自己行动的结果,他们乐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努力;而外控型的人将一些事情的成功归咎于命运、运气或其他人。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相信外在控制点的教师更容易倦怠。
3教师职业倦怠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3.1 师德的内涵及要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到今老师一直受人们的崇敬和景仰,尤其名师更是如此。名师之所以为世人所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而且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当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追求“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德业双修,缓解职业倦怠,加强师德建设业双修,人文并重,言行相掩。
几年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院对北京市的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教师的职业情意素质方面,家长和孩子都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2)在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老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但也普遍认为学者不一定就能做好老师。
以上案例是家长和学生对老师要求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更表明“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并重已成为当代师德的新内涵。有人说过,德才兼备为圣人,有德无才为贤人,有才无德为小人,无德无才为庸人。贤人无才不能解惑,小人无德不能传道,庸人既无德又无才更不能传道、授业、解惑了。贤人只追求为人之道,小人只强调为学之道,二者只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皆不具备为人师的资格。只有既注重“为人之道”又重视“为学之道”,德才兼务堪为人师。
3.2 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师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3.2.1对社会及学生的影响
长期的职业倦怠使教师无心工作,工作没有热情更谈不上激情。对待学生的方式简单、应付甚至粗暴,更谈不上走进学生的心里,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学生。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显然不符合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不符合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不能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早已提出重视教育的口号和具体措施,如不控制和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有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危险。
3.2.2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是高于普通道德的,他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道德要求和不断的提升自我。然而一旦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深渊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行为上如上所述不作为或转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的整体素质,进而使得自己的职业感模糊不清不利于教师自己的身心发展。
4缓解职业倦怠,加强师德建设
4.1 社会的支持
第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尽管在新时期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尊师重教,教师被授予“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受传统影响较深,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仍较低。另外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因此,我们应大力
弘扬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第二,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师的需要和要求。我国现在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教师应如何应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以及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因此,进行教育改革要把教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把教师视为关键性因素。当教师遇到困难,如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就能缓解负向情绪,减轻倦怠程度。
4.2 组织的支持
第一,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不但要教好学,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成熟。中小学与当地的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合作,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第二,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首先,校长要实行开放式民主管理,教师有发表意见和表现个人才能的机会。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其次,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再次,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第三,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第四,加强对师范院校学生、进修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培养。教师进修学校不仅要培养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以及如何从事教学工作,还要加强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也应组织在校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并且通过研讨会、听课等形式,向一些优秀的教师学习。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他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工作的压力也能转化为动力。第五,校长要发扬民主、关心教师,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要创造这种氛围,校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长对待教师要公平、民主。
4.3 教师个人努力
第一,进行身体锻炼。教师从事的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良好的身体素质必不可少。第二,增强教师角色意识,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角色意识强烈,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清教育的真谛,可以消解许多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所带来的压力与挫折,可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应正确认识倦怠问题,勇于面对现实,省思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加以化解。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同时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也将大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2]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 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