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尹春梅老师做科普宣传的事迹早有耳闻。初识尹春梅老师,是2010年的夏天,在吉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找了树荫下的座椅,与尹老师聊起了她的科普宣传的经历。
尹春梅1984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药用植物专业,从教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生产实践经验,多年来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和科研工作外,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省、市、县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科普活动,为农民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累计参加各级科协举行的科普大集、科技讲座等科技兴农活动百余场次,足迹遍及吉林省中药材主产区,培训农民约30000人次,现场解答技术问题数万个。
2009年在科技部和吉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尹春梅老师承担了对四川省黑水县的对口帮扶科研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任务。在尹春梅的带领下,科研小组全体人员多次深入藏区,克服了强烈的高山反应,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当中。积极培训农民,亲自示范,手把手一一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实种植计划,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编写了中药材栽培技术指导。援建和帮扶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四川省科技厅的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赠送给吉林农大“情系灾区无私援建,科技帮扶重建家园”的锦旗。正因尹春梅老师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努力,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很多年,尹老师就已经开始了面向整个吉林省农民朋友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从事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研究。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平贝母就是其中之一。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渐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吉林省是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较久,现在许多地区开始栽培,效益颇丰。野生平贝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山区林下及河流两岸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地方;人工栽培平贝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2002年3月,尹春梅在敦化市江源镇为农民介绍平贝母种植技术,指导广大农民利用农田套种平贝母,既收获了农作物,又收获了中药材。特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平贝母价格骤涨,造就了百万元农户达十余户。
我们所熟知的另一种中药材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有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等功能,药用价值极高。
2004年3月,尹春梅老师带着科普工作队来到了汪清县春阳镇。汪清县盛产五味子,可是由于过量采收,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农民们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因不了解五味子习性,随意上山挖根移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益。通过尹老师的讲解,农民们了解了五味子生物学特性,也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人工抚育五味子的好方法。
在为农民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尹老师结合专业特点,还为农民发放了1000余份的科普资料。在下乡进行科普宣传的活动中,尹春梅老师经常被农民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感染,在2004年伊通黄河镇科普大集中,她带的全部资料包括讲稿和科研验收材料都免费地分发给农民。为了便于联系,每到一处,都毫无保留的把家里电话、手机号码告诉大家,以便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民的实际问题,减少生产上的损失。
科普宣传工作之后,尹春梅老师做了大量的回访工作,每年都多次深入基层,有的已建立了长期的技术扶持关系,如辉南县样子哨镇的天麻协会、吉林省长龙药业、和龙的林下参种源基地、双阳区的松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由于中草药不同于普通的农作物,在种植上有特殊性,她经常是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从田间整地、种子处理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一一指导到位,保证种植户能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获得荣誉无数,尤其是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荣誉面前,尹老师很淡然,她认为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在农业大发展的21世纪,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普及向广大的农村,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是一件幸福的事。
尹春梅1984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药用植物专业,从教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生产实践经验,多年来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和科研工作外,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省、市、县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科普活动,为农民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累计参加各级科协举行的科普大集、科技讲座等科技兴农活动百余场次,足迹遍及吉林省中药材主产区,培训农民约30000人次,现场解答技术问题数万个。
2009年在科技部和吉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尹春梅老师承担了对四川省黑水县的对口帮扶科研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任务。在尹春梅的带领下,科研小组全体人员多次深入藏区,克服了强烈的高山反应,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当中。积极培训农民,亲自示范,手把手一一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实种植计划,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编写了中药材栽培技术指导。援建和帮扶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四川省科技厅的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赠送给吉林农大“情系灾区无私援建,科技帮扶重建家园”的锦旗。正因尹春梅老师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努力,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很多年,尹老师就已经开始了面向整个吉林省农民朋友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从事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研究。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平贝母就是其中之一。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渐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吉林省是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较久,现在许多地区开始栽培,效益颇丰。野生平贝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山区林下及河流两岸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地方;人工栽培平贝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2002年3月,尹春梅在敦化市江源镇为农民介绍平贝母种植技术,指导广大农民利用农田套种平贝母,既收获了农作物,又收获了中药材。特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平贝母价格骤涨,造就了百万元农户达十余户。
我们所熟知的另一种中药材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有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等功能,药用价值极高。
2004年3月,尹春梅老师带着科普工作队来到了汪清县春阳镇。汪清县盛产五味子,可是由于过量采收,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农民们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因不了解五味子习性,随意上山挖根移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益。通过尹老师的讲解,农民们了解了五味子生物学特性,也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人工抚育五味子的好方法。
在为农民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尹老师结合专业特点,还为农民发放了1000余份的科普资料。在下乡进行科普宣传的活动中,尹春梅老师经常被农民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感染,在2004年伊通黄河镇科普大集中,她带的全部资料包括讲稿和科研验收材料都免费地分发给农民。为了便于联系,每到一处,都毫无保留的把家里电话、手机号码告诉大家,以便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民的实际问题,减少生产上的损失。
科普宣传工作之后,尹春梅老师做了大量的回访工作,每年都多次深入基层,有的已建立了长期的技术扶持关系,如辉南县样子哨镇的天麻协会、吉林省长龙药业、和龙的林下参种源基地、双阳区的松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由于中草药不同于普通的农作物,在种植上有特殊性,她经常是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从田间整地、种子处理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一一指导到位,保证种植户能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获得荣誉无数,尤其是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荣誉面前,尹老师很淡然,她认为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在农业大发展的21世纪,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普及向广大的农村,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