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 情满民间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尹春梅老师做科普宣传的事迹早有耳闻。初识尹春梅老师,是2010年的夏天,在吉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找了树荫下的座椅,与尹老师聊起了她的科普宣传的经历。
   尹春梅1984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药用植物专业,从教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生产实践经验,多年来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和科研工作外,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省、市、县科协组织的送科技下乡科普活动,为农民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累计参加各级科协举行的科普大集、科技讲座等科技兴农活动百余场次,足迹遍及吉林省中药材主产区,培训农民约30000人次,现场解答技术问题数万个。
   2009年在科技部和吉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尹春梅老师承担了对四川省黑水县的对口帮扶科研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光荣和艰巨的任务。在尹春梅的带领下,科研小组全体人员多次深入藏区,克服了强烈的高山反应,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当中。积极培训农民,亲自示范,手把手一一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实种植计划,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编写了中药材栽培技术指导。援建和帮扶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四川省科技厅的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赠送给吉林农大“情系灾区无私援建,科技帮扶重建家园”的锦旗。正因尹春梅老师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努力,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在此之前很多年,尹老师就已经开始了面向整个吉林省农民朋友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从事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研究。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平贝母就是其中之一。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渐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吉林省是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较久,现在许多地区开始栽培,效益颇丰。野生平贝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山区林下及河流两岸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地方;人工栽培平贝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2002年3月,尹春梅在敦化市江源镇为农民介绍平贝母种植技术,指导广大农民利用农田套种平贝母,既收获了农作物,又收获了中药材。特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平贝母价格骤涨,造就了百万元农户达十余户。
   我们所熟知的另一种中药材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有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等功能,药用价值极高。
   2004年3月,尹春梅老师带着科普工作队来到了汪清县春阳镇。汪清县盛产五味子,可是由于过量采收,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农民们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因不了解五味子习性,随意上山挖根移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益。通过尹老师的讲解,农民们了解了五味子生物学特性,也找到了合理利用资源人工抚育五味子的好方法。
   在为农民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尹老师结合专业特点,还为农民发放了1000余份的科普资料。在下乡进行科普宣传的活动中,尹春梅老师经常被农民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感染,在2004年伊通黄河镇科普大集中,她带的全部资料包括讲稿和科研验收材料都免费地分发给农民。为了便于联系,每到一处,都毫无保留的把家里电话、手机号码告诉大家,以便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民的实际问题,减少生产上的损失。
   科普宣传工作之后,尹春梅老师做了大量的回访工作,每年都多次深入基层,有的已建立了长期的技术扶持关系,如辉南县样子哨镇的天麻协会、吉林省长龙药业、和龙的林下参种源基地、双阳区的松晏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由于中草药不同于普通的农作物,在种植上有特殊性,她经常是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从田间整地、种子处理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都一一指导到位,保证种植户能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工作,尹老师获得荣誉无数,尤其是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荣誉面前,尹老师很淡然,她认为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在农业大发展的21世纪,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普及向广大的农村,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是一件幸福的事。
其他文献
榆树市于家镇万合村座落在镇区北四公里处,幅员面积905公顷,其中旱田面积792公顷,水田面积106公顷,林地面積7公顷,农业人口2644人,11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  万合村土地肥沃,属平川黑土,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粮食以玉米、大豆、水稻三大品种为主。粮食产量10000吨以上,畜牧业以堉珑兔业股份公司为龙头,带动全村各家各户,现在已有养殖专业户120户,獭兔年存栏达120多万只,年纯利润32
期刊
王锐平于1979年6月出生在山西垣曲上间村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除父母之外还有2个哥哥和2个姐姐,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却很幸福。可是好景不长,王锐平15岁那年,父亲得胃癌离开了人世,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困难。一次,王锐平的母亲在家做饭,突然,屋子的棚顶掉下来一大块,砸在了母亲的身上,虽然没有伤到要害,但妈妈的身上和正在煮的面条上,全是土渣子,母亲转身的一瞬,王锐平看到妈妈的眼神变得暗淡,并偷偷地
期刊
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由原吉林省农机总公司具有专业技能的下岗职工筹资组建而成,2010年与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22)成功实现股权合作。2004年以来为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代理销售约翰迪尔、中国一拖、洛阳中收、纽荷兰、马恒达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农机产品及配套农机具,同时专业经销秸秆压块、粮食收获、烘干、作物植保、水利微灌、滴灌、现代设施农业等
期刊
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哈福村位于石岭镇西部,303国道沿线。哈福村属半山区,群山环绕,林木、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厚,生态环境良好。该村曾被评为石岭镇“划档分类升级晋位标兵村”,四平市“精神文明先进村”“五好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哈福村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村以来,始終围绕“二十字”方针开展农村工作,目前为止铺设完成村村通、屯屯通水泥路17.6公里,修建过水桥一座19延长米,清理河道、修筑河堤30
期刊
今年45岁的赵琦,1999年开始种花生,逐渐成为郝家村首富,现在每年平均收入超百万,2003年当村主任,2004年入党,2007年高票当选郝家村党支部书记。他当上村支书以后表示,5年后消灭贫困户,成为双辽市红旗街富裕村。   5年来,在赵琦带领下花生种植合作社成立了,社员由原来的46人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人。并在扩大花生种植上不断探寻,已经摸索出一整套科学种植的办法。共推广高产种植栽培
期刊
扶余縣三井子镇永久村位于三井子镇东部,距科铁线公路1公里,资源丰厚,交通便利,幅员面积13.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613公顷,全村辖5个自然屯,占地面积52公顷。有农户437户,总人口1957人。多年来,永久村都以农业为主,主产花生、大豆、绿豆、玉米等农作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二、三产业日益兴起,在发挥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多年来,永久村
期刊
营盘村坐落在叶赫镇东北部,距镇政府4.5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屯,7个社,568户,1876人。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土地面积370公顷,人工林25公顷,经济林110公顷,集体天然林258公顷,土地肥沃,林地资源丰富,五棵松、清太宗皇帝东巡遗址、王爷井等旅游景点待開发,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开展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工作效果显著,新一届两委班子,认真学习实践科
期刊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基于这一认识,梅河口市双兴乡德庆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村屯面貌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取得的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自然状况   德庆村位于梅河口市双兴乡西北部,有4个自然屯,4个居民小组,183户居民,643口人,
期刊
进入长岭县界,你会发现前七号镇大三号村与众不同。一条水泥路成了大三号村与其他村屯的分界线,在水泥路的东侧,大三号村的苗情正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无雨香瓜香飘四方   车行驶在村路上,一阵阵瓜香飘过来。走进无雨香瓜种植棚里,瓜农史立军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的瓜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也好。这得感谢村党支部。”他今年扣了三个香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0.5公顷,年收入预计在
期刊
近年来,东丰镇党委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在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创先争优。东丰镇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省生态镇”、“省十强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显活力   镇党委通过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目前,全镇147名村干部中,有122名是致富能手。培养了一批以党支部书记辛力、致富带头人侯杰为代表的新型青年农民党员。以农村基层组织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