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过脚面的碱土成全了留在荒原上的脚印,清晰的脚印叠加在古老丝绸之路的骆印上,又镌刻了一道岁月的年轮。日暮余晖中,“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叮咚的驼铃渐行渐远。那天无意间地闯入,让我的双脚踏上了这条古道,我的脚印也叠印在淳朴的泥土路面,踩在前人的脚印上。而曾经的丝路驿站托多克,隐匿在历史的烟尘里,寻寻觅觅,只有有心人才能寻访到它的踪迹,面对半尺土台凭吊过往。
初识驿站
这一天,天空明净而高远,是秋季里多见的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几位影友在精河县城集结完毕,一大早就迎着朝阳向东出发了。
阳光虽没有了夏季的灼热、炫目,却更多了一些金色元素,柔和的金光摇晃着,给汽车镀上一层金色,替树梢镶上一圈金边。一路上,被四射的金光裹挟着,周身暖洋洋的,打了个盹就到了312国道高速公路右侧的甘家湖自然保护区内。
我们一行在土黄色的碱土中步行不远,经过指点才辨认出已被剥蚀成一座土台的残破不已的墙基。顺着墙的走势,依稀可以看出一段长10米、宽10米相接完整的墙基。据清代史料记载,1754年,清朝政府出于征讨准噶尔部的军事需要,从迪化(现乌鲁木齐)至伊犁设21座军台,传递军内公文书信。至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所有的驿站、军台、营塘一律统称为驿站了,托多克军台才改为驿站。
驿站是中国汉唐明清以来官办驿站、守捉、军台、营塘和民间驿馆的统称。在大漠孤烟的辽阔西域,驿站、军台甚至营塘的功能是相互交叉的。曾经的托多克驿站坐落在寥落荒蛮之地,西来东往的旅人夜晚留宿在驿站简陋的土炕上;穿着号衣的驿使,日夜兼程奔驰在茫茫荒野上;手持官府军令文书,“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眼前这不足半米的土台让我们兴奋不已,因为这就是找寻多年的清代史书上记载的“托多克”驿站。如今,墙屋颓圮,寂无人声,如果不是经过专家的考证,以我们这些外行人的眼光是无论如何也辨认不出这个清代著名的“托多克”驿站遗址。
这是一片视线很好的开阔地,离此不远处是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大桥保护站。前往保护区需要通行证,游人很少。我们的到来让冷清的保护站一下子热闹起来。东大桥保护站新盖的、粉白的水泥砖房整洁、肃静,房前安装了太阳能板,工作、生活舒适方便,已难觅昔日丝路驿站车马劳顿的繁忙景象。
那就用我们已获得的知识和影像资料,在大脑里“合成”这样的场景:自乾隆1762年,在伊犁惠远设将军之后,托多克驿站不停地迎来送往着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各种官阶的官员、流放贬谪的犯人和商贾僧侣。他们一路跋涉,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条件稍显简陋的托多克驿站。也许,是在中午时分,他们在驿站用过简单的午饭,看天色尚早,继续西行。我想象着林则徐、洪亮吉或者谢彬是在日暮时分到达托多克,小憩片刻后,就着一根动物脂肪做成的蜡烛,挥毫写就当天的见闻;疲惫的驿马拴在拴马桩上,身上还蒸腾着热气;恪尽职守的驿卒正认真地记录着当日的开销,比如马料账目……
邂逅古道
稍事休息后,在保护站的小杨的带领下,我们走在一条不起眼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小路上。小杨说,不要小视被踩在脚下的这条土路,在清代,这是迪化(乌鲁木齐)至伊犁官道,也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据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条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古丝绸之路”。这条小路已明显凹陷,深处距地表1.5米,浅处0.3米,蜿蜒曲折,在荒草中十分抢眼。小杨有些遗憾地说:“已经勘察出11公里,越野车不用挂四驱就能通行,但在草木茂密的地方徒步也无法通行,所以古驿道到底有多长还是未知数。”
虽然不失桥的功能,但所谓的东大桥实在是太简陋了。桥下的阿其克苏河还有些看头,河水清冽,虽然看起来有些纤弱,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在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艾比湖的南岸,有名有实,一直流淌到如今。不似奎屯河那些早已干涸了的河流,徒留一条河的名声,不见一滴水的踪影。
从保护站往西50米,无垠荒原胡杨连天长,芦苇遍地黄,管护站饲养的五六只大白鹅嘎嘎叫着,摇摆着肥胖的身躯漫步到河湾。下到水里,姿态优雅,一会儿在水面游戈,一会儿隐藏进茂密的芦苇荡好一阵子不露头。我们端着相机,很有耐心地跟它们周旋。眼前的风景已失却了清代文人祁韵士在他的《万里行程记》中描绘的“苇湖浩渺无际,飞雁群翔”宽广浩渺的万千气象,但清冽冽的一汪碧水和随风摇曳的芦苇依然让我思绪飞扬,不影响我站在水边发思古之幽情。伫立良久,我仿佛融进密匝匝的芦苇荡,成为一株能思想的苇草了。
礼赞胡杨
从芦苇荡向北,行至不远,就是胡杨林入口处。在正午时分与苍劲古老的胡杨对视,更能挖掘出胡杨的性格。彼时的胡杨,是一个雄心勃勃、占有欲很强的斗士,它不遗余力地伸展枝条、树叶,霸气十足地吸纳太阳的光芒。少顷,枝条颤动,叶片发亮,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站在近旁,你能明显地感应到它强盛的生命张力。每一棵胡杨树都像是被人仔细地、恰到好处地雕琢成一道风景,形成的气场足以撼动日渐麻木的心灵。
此刻,留住我脚步的沧桑胡杨,也许正是被清人宋伯鲁《托多克道中戏作胡桐行》中用浪漫的笔触讴歌过的“蹲如熊虎踞高岗”那株吧,又或是“吁嗟造物信狡狯,画工虽巧安能方”赞誉过的那片胡杨林。一拨一拨的人流如潮水般涌过来,又退走了,古老的胡杨无言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朝代的更替。我抚摸着被岁月镌刻出深深皱褶的胡杨,也许,我手掌轻抚的这一株是奔波在丝绸之路的旅人疲乏时候依靠过的。
过去和现在就这样通过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喟叹着世事沧桑。
从前,在312国道铺上沥青之前,在汽车、火车、飞机这些现代化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南来北往的旅人经过车马劳顿,从荒漠、戈壁滩拖着滞重的脚步,来到这片蛮荒之地。灵敏的鼻子闻到的是沼泽岸边的罗布麻的清香,迷蒙的双眼看到的是望不到边儿的芦苇荡,他们的耳朵听到的是阿其克苏河潺潺的流水声,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清凉湿润的空气,焦渴疲惫的身心被滋润得一点一点恢复了体力。旅人在与阿其克苏河水缠绵了50多公里以后,又踏上西去的征程
盖过脚面的碱土成全了留在荒原上的脚印,清晰的脚印叠加在古老丝绸之路的骆印上,又镌刻了一道岁月的年轮。日暮余晖中,“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叮咚的驼铃渐行渐远。
那天无意间地闯入,让我的双脚踏上了这条古道,我的脚印也叠印在淳朴的泥土路面,踩在前人的脚印上。路边生生灭灭的野花、枝蔓纠缠的蒿草,几欲挡住去路,泥土路拓印出深深的脚印、车辙印若隐若现,伸向无尽的远方。而曾经的丝路驿站托多克,隐匿在历史的烟尘里,寻寻觅觅,只有有心人才能寻访到它的踪迹,面对半尺土台凭吊过往。
初识驿站
这一天,天空明净而高远,是秋季里多见的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几位影友在精河县城集结完毕,一大早就迎着朝阳向东出发了。
阳光虽没有了夏季的灼热、炫目,却更多了一些金色元素,柔和的金光摇晃着,给汽车镀上一层金色,替树梢镶上一圈金边。一路上,被四射的金光裹挟着,周身暖洋洋的,打了个盹就到了312国道高速公路右侧的甘家湖自然保护区内。
我们一行在土黄色的碱土中步行不远,经过指点才辨认出已被剥蚀成一座土台的残破不已的墙基。顺着墙的走势,依稀可以看出一段长10米、宽10米相接完整的墙基。据清代史料记载,1754年,清朝政府出于征讨准噶尔部的军事需要,从迪化(现乌鲁木齐)至伊犁设21座军台,传递军内公文书信。至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所有的驿站、军台、营塘一律统称为驿站了,托多克军台才改为驿站。
驿站是中国汉唐明清以来官办驿站、守捉、军台、营塘和民间驿馆的统称。在大漠孤烟的辽阔西域,驿站、军台甚至营塘的功能是相互交叉的。曾经的托多克驿站坐落在寥落荒蛮之地,西来东往的旅人夜晚留宿在驿站简陋的土炕上;穿着号衣的驿使,日夜兼程奔驰在茫茫荒野上;手持官府军令文书,“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眼前这不足半米的土台让我们兴奋不已,因为这就是找寻多年的清代史书上记载的“托多克”驿站。如今,墙屋颓圮,寂无人声,如果不是经过专家的考证,以我们这些外行人的眼光是无论如何也辨认不出这个清代著名的“托多克”驿站遗址。
这是一片视线很好的开阔地,离此不远处是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大桥保护站。前往保护区需要通行证,游人很少。我们的到来让冷清的保护站一下子热闹起来。东大桥保护站新盖的、粉白的水泥砖房整洁、肃静,房前安装了太阳能板,工作、生活舒适方便,已难觅昔日丝路驿站车马劳顿的繁忙景象。
那就用我们已获得的知识和影像资料,在大脑里“合成”这样的场景:自乾隆1762年,在伊犁惠远设将军之后,托多克驿站不停地迎来送往着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各种官阶的官员、流放贬谪的犯人和商贾僧侣。他们一路跋涉,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条件稍显简陋的托多克驿站。也许,是在中午时分,他们在驿站用过简单的午饭,看天色尚早,继续西行。我想象着林则徐、洪亮吉或者谢彬是在日暮时分到达托多克,小憩片刻后,就着一根动物脂肪做成的蜡烛,挥毫写就当天的见闻;疲惫的驿马拴在拴马桩上,身上还蒸腾着热气;恪尽职守的驿卒正认真地记录着当日的开销,比如马料账目……
邂逅古道
稍事休息后,在保护站的小杨的带领下,我们走在一条不起眼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小路上。小杨说,不要小视被踩在脚下的这条土路,在清代,这是迪化(乌鲁木齐)至伊犁官道,也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据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条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古丝绸之路”。这条小路已明显凹陷,深处距地表1.5米,浅处0.3米,蜿蜒曲折,在荒草中十分抢眼。小杨有些遗憾地说:“已经勘察出11公里,越野车不用挂四驱就能通行,但在草木茂密的地方徒步也无法通行,所以古驿道到底有多长还是未知数。”
虽然不失桥的功能,但所谓的东大桥实在是太简陋了。桥下的阿其克苏河还有些看头,河水清冽,虽然看起来有些纤弱,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在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艾比湖的南岸,有名有实,一直流淌到如今。不似奎屯河那些早已干涸了的河流,徒留一条河的名声,不见一滴水的踪影。
从保护站往西50米,无垠荒原胡杨连天长,芦苇遍地黄,管护站饲养的五六只大白鹅嘎嘎叫着,摇摆着肥胖的身躯漫步到河湾。下到水里,姿态优雅,一会儿在水面游戈,一会儿隐藏进茂密的芦苇荡好一阵子不露头。我们端着相机,很有耐心地跟它们周旋。眼前的风景已失却了清代文人祁韵士在他的《万里行程记》中描绘的“苇湖浩渺无际,飞雁群翔”宽广浩渺的万千气象,但清冽冽的一汪碧水和随风摇曳的芦苇依然让我思绪飞扬,不影响我站在水边发思古之幽情。伫立良久,我仿佛融进密匝匝的芦苇荡,成为一株能思想的苇草了。
礼赞胡杨
从芦苇荡向北,行至不远,就是胡杨林入口处。在正午时分与苍劲古老的胡杨对视,更能挖掘出胡杨的性格。彼时的胡杨,是一个雄心勃勃、占有欲很强的斗士,它不遗余力地伸展枝条、树叶,霸气十足地吸纳太阳的光芒。少顷,枝条颤动,叶片发亮,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站在近旁,你能明显地感应到它强盛的生命张力。每一棵胡杨树都像是被人仔细地、恰到好处地雕琢成一道风景,形成的气场足以撼动日渐麻木的心灵。
此刻,留住我脚步的沧桑胡杨,也许正是被清人宋伯鲁《托多克道中戏作胡桐行》中用浪漫的笔触讴歌过的“蹲如熊虎踞高岗”那株吧,又或是“吁嗟造物信狡狯,画工虽巧安能方”赞誉过的那片胡杨林。一拨一拨的人流如潮水般涌过来,又退走了,古老的胡杨无言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朝代的更替。我抚摸着被岁月镌刻出深深皱褶的胡杨,也许,我手掌轻抚的这一株是奔波在丝绸之路的旅人疲乏时候依靠过的。
过去和现在就这样通过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喟叹着世事沧桑。
从前,在312国道铺上沥青之前,在汽车、火车、飞机这些现代化交通工具出现之前,南来北往的旅人经过车马劳顿,从荒漠、戈壁滩拖着滞重的脚步,来到这片蛮荒之地。灵敏的鼻子闻到的是沼泽岸边的罗布麻的清香,迷蒙的双眼看到的是望不到边儿的芦苇荡,他们的耳朵听到的是阿其克苏河潺潺的流水声,大口大口贪婪地呼吸着清凉湿润的空气,焦渴疲惫的身心被滋润得一点一点恢复了体力。旅人在与阿其克苏河水缠绵了50多公里以后,又踏上西去的征程
盖过脚面的碱土成全了留在荒原上的脚印,清晰的脚印叠加在古老丝绸之路的骆印上,又镌刻了一道岁月的年轮。日暮余晖中,“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叮咚的驼铃渐行渐远。
那天无意间地闯入,让我的双脚踏上了这条古道,我的脚印也叠印在淳朴的泥土路面,踩在前人的脚印上。路边生生灭灭的野花、枝蔓纠缠的蒿草,几欲挡住去路,泥土路拓印出深深的脚印、车辙印若隐若现,伸向无尽的远方。而曾经的丝路驿站托多克,隐匿在历史的烟尘里,寻寻觅觅,只有有心人才能寻访到它的踪迹,面对半尺土台凭吊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