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区域性金融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期刊是传承和发展先进金融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中承担着智力支持和媒介支撑的特殊作用。本文以我国金融专业期刊的主流和主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为考察对象,精辟归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当前区域性金融期刊面临的挑战,分析揭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并具体阐释新形势下构建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关键词:金融文化;金融期刊;历史经验;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建设
  
  当前我国的金融期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院校学报、科研院所创办的金融刊物等,本文主要考察狭义上的金融期刊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并以其中区域性期刊为视角。
  作为金融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主管的研究类刊物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理论推动者之一,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读者要求的逐步提高和日益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面前,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只有依托依然具有“大金融”性质的金融学会,立足本地市场需求特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才能保持各自曾经拥有的品牌优势并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才能为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提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概况
  
  简要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依托,共同促进。改革开放前,人民银行在全国尚无一本研究性刊物,到1982年,从总行到分行的研究系统期刊迅速发展到35家,至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分行、省会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和计划单列市中心支行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期刊总数为32家。从办刊方式上看,区域性期刊中除了少数几家属市场化经营程度较高、初步具备金融传媒性质的期刊外,绝大多数仍为在金融学会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学术刊物。从办刊方向上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差异,各家区域性期刊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办刊方向:一是以《上海金融》为代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性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研究人员或专业工作者。二是以《金融纵横》为代表的金融实务型研究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金融实务界人士及对金融业感兴趣的非理论研究者。
  
  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饯行者
  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转型乃至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思想源泉、学术研究源泉、政策争鸣源泉和操作方法论源泉。一是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改革中汲取研究和分析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改革的思想本质。金融改革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也是在金融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参与了这一理论体系重构的全过程,用严谨的思维和研究性语言来描述金融转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二是服务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已经成为重大金融理论问题与改革政策的争鸣讲坛;在浩如烟海的金融改革文献中,人民银行系统学术刊物总是能敏锐捕捉中国金融体制的脉动,总是能准确把握中国金融运行中能激发各阶层人士思索的关键性问题。总是能为价值判断各异、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不同的作者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也就因此能够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对学术产品的需求。
  
  (二)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是期刊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
  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能够在正悄然嬗变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绝非单纯依托中央银行行政力量保障所致,其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是奠定人民银行系统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
  一是政策性强。“政策性”是人民银行主管期刊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学术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已形成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政策性研究导向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型”政策研究方法,亦即把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和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工具作为分析手段,以翔实的实证研究作为立足点,以时间趋势或横断面比较为基本框架,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阐释政策建议。为各层次读者提供论据充分、分析严谨的范例。二是学术性强。由于中央银行研究系统与期刊在研究方向上的互动,不少影响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专题讨论往往能在人民银行系统的学术期刊中寻觅到,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对现实金融现象的发掘是期刊站在金融学前沿的必要条件;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人民银行学术期刊推出了很多具有理论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定篇幅的计量模型和数理分析。正是坚持了学术性不动摇,研究类期刊尤其是具有中文核心期刊地位的金融刊物才形成对高水平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号召力,才形成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学术声誉。三是实践性强。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整合,期刊具备统计数据优势、研究部门的纵向系统优势和对当地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感性认识优势,因此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由此,《金融研究》等期刊大力推行结合理论与实证两大领域的“案例研究”新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
  
  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瓶颈制约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重挑战来自财经类期刊发展的新趋势。随着金融信息披露的日益透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明显弱化,势必要求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准确合理定位,在基本发展方向上把握好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配比问题,兼顾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院校科研机构的读者和作者群体,在研究和用稿范围上坚持稳定性和多样化。第二重挑战来自研究类期刊的优胜劣汰。研究类期刊的学术产品竞争力是期刊市场化的操作载体,能否制造出有使用价值、有特色和有历史价值的学术产品,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主要标准。对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而言,由于受地域、读者和编辑人员学术水平等诸多制约条件所限,短时间内实现质量飞跃是不现实的,因此追求稳定的文章质量是更为现实的应对手段。第三重挑战来自各期刊的品牌竞争。学术期刊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积聚效应,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会追逐具有较强品牌特色的期刊,目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刊物都逐步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竞争对手无法仿效的核心技术,构筑竞争优势。为此,依托中央银行和金融学会的各区域性学术期刊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逐渐实行依托市场选择的办刊方式。更多地引进现代期刊质量管理中的科学手段,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全面打造期刊品牌。   
  (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从整体上看。目前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已完成品牌建设的第一阶段,在金融系统和学术界、期刊界初具声望。但其办刊机制和办刊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改革发展和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要求,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报刊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及广大读者的期望值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牌营销意识尚不清晰,未能将每一期刊物的选题策划都归集到品牌建设这一基本发展方向下进行,期刊的地域特色不够浓郁,从而影响了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二是来稿结构不尽合理。高等院校师生的纯理论文章多,金融系统研究人员和调研骨干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少;实务性偏强的文章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好的稿件少;描述性、解释性、总结性论文偏多,有数据、有分析、有深度、观点新、指导意义较大的文章偏少。这种“三多三少”的来稿现象在客观上造成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文章的采稿配比失衡。三是办刊机制尚未完全由信息传递型转为读者导向型。不但来稿的供给结构与核心读者群的需求结构不完全匹配,而且刊物的编排体例缺乏创意从而影响了可读性。四是在编辑方式上仍维持传统的“卖场模式”,普遍处于被动等稿状态,势必造成用稿质量的不稳定和期刊品牌的落后。五是编辑自身的知识广博性和学术敏锐性不够充分,其理论素养和实证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四、以创新提升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面对院校、科研院所及商业化新锐平面媒体、财经类网络媒体等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学术期刊阵地的渗透,面对读者导向型时代的日益迫近,比较优势正逐步缩小的区域性金融学术期刊必须在注重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下,从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寻求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举措,把期刊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成果的集聚和扩散平台,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信息的交流中心和学术思想争鸣的主渠道。
  
  (一)坚持学术研究导向和服务实践功能并重,夯实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两大基石。
  其一,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的学术性是无可置疑的,人民银行绝大多数研究类期刊依托长期形成的深厚研究传统和中央银行的整体优势,在当地期刊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性与金融业的特殊性高度相关。一方面,货币和金融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学科。其中货币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货币经济学的演进。另一方面,在当前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各地金融学会与人民银行的天然联系,使得金融研究领域还保留着综合化趋势,从而为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各期刊往往为当地不同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搭建起统一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从根本上构筑对网络媒体和其他“快餐式”财经类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期刊依托中央银行所体现的权威性。
  其二,作为各地金融学会主办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行属期刊,其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从核心竞争力角度看,服务于实践操作是研究系统期刊的基本功能。根据研究系统大部分区域性期刊的主要受众面以及诸多制约条件,为辖内广大基层金融实务工作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和政策理论指导,就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二)充分依托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较为成熟而完备的研究体系,以专业化优势提升读者和作者的认同度。从期刊市场的运行逻辑看,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评判标准永远掌握在读者和作者手中,考虑到金融期刊的读者和作者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化优势无疑是衡量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基本标准。首先,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中央银行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是研究系统期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研究方向无论对从事纯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还是对从事应用理论研究的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研究系统期刊的大量论文都与中央银行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由此保证了论文选题的领先性和整个期刊的可读性。其次,中央银行研究成果的独到性是期刊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中央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统计系统和研究体系,针对某些重大经济金融现象或政策安排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研究资源是系统而新颖的,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独到的。另一方面,就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而言,专业化优势又体现为区域化优势。人民银行区域性金融期刊几乎每一期都刊载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实务论文和研究报告,因此可充分依托辖内金融系统研究体系的专业优势,立足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不同理论倾向的印证比较,形成各具特色、持续跟踪、相互补充的调查研究网络,通过引导推动、平台搭建和研究产品展示,逐步形成各家期刊在特色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福建金融》注重发掘福建金融系统在两岸金融方面的研究资源积累优势,以“海峡金融”专栏为载体,刊登了系列特色研究报告,已初步创立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领域的特色研究品牌。
  为更好地发掘和整合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专业化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学术期刊可在以下层面上寻求创新:其一,找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架设横跨学术和实务的桥梁,使不同的读者和作者得到良好的沟通。由此,一方面,应重视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政策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的微观研究,逐步将那些紧密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点的基层调研类成果,提升到兼具理论素养和政策内涵的“案例研究”层次上,更好地促成从事纯理论研究的作者了解现实金融运行的鲜活资料,深刻认识到研究现实问题才是实现理论突破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推出具有明确政策含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编辑部应立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层次上的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文献和观点综述,引导各层次作者群对关系货币稳定和金融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多角度思索,鼓励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其三,加强期刊与金融学会在研究成果上的相互支撑,实现期刊工作与学会工作的良性互动。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即各地金融学会的平台,积极跟踪关注学会会员单位的最新研究进展,既保证及时对学会的重点课题及学术研讨的重要成果加以刊载。又能为刊物核心作者提供研究指引,由此获得基本的研究资源。
  
  (三)推进期刊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此优化期刊的治理。
  一是健全和完善期刊编委会制度,为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针对目前各家金融期刊编委会成员中行政领导居多、专家学者偏少的状况,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的平台来优化编委会成员结构,增补当地相关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一些专家学者为期刊编委。这些增补的编委将从理论或研究方法创新的角度,对期刊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提出 建设性意见。
  二是进一步创新编辑体制,构建完善的稿件质量管理体系。首先,逐步确立责任编辑—特约编辑的两级编辑制度。凡遇推荐来稿,可先由相关特约编辑对稿件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证性作出基本评价,并在初审中侧重于向作者提出业务上和技术上的修改意见,然后才进入责任编辑的文字处理程序。其次,试引入匿名审稿制度,确立相对公平的用稿程序和尺度,逐渐改变责任编辑决定稿件取舍的基本模式。结合区域性期刊的实际,可考虑先着手建立匿名审稿专家库,具体人选可从各地金融学会会员单位骨干作者、各刊特约高级撰稿人,以及辖内各专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或研究人员中选聘,初步建立起各刊的特约审稿人队伍,由这些专家型编辑匿名编审特定的学术性、专业性或技术性偏强的稿件。
  
  (四)建立多层次的约稿制度,为优化期刊供稿体系提供梯度保障。供稿结构往往决定着期刊的理论层次和市场口碑,是期刊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保障。其中关键在于读者导向。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基本读者群的需求结构,再根据来稿引导和改进刊物供稿结构。结合人民银行研究系统省级期刊的实际,要构筑与需求匹配的高质量供稿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名家约稿制度。要巩固和扩大与辖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定期沟通,继续搜集积累作者资料,并按其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分类别、分层次地进行管理,再根据期刊选题需要制订约稿计划,力争登载专家学者较新的研究成果。二是尝试建立“实务约稿制度”。可对接各刊现行的编辑联系分工制度,督促每一位编辑从辖内各专业金融机构中发掘和培养系统内高端作者;针对金融实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约请他们撰写专栏稿件,及时将实践中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传播推广。三是培育和扶植基层调研写作骨干力量。可通过依托通联组织或合办单位举办调研写作培训班,以及及时组织策划基层选题组稿等形式,从中发现并联系一些有调研写作基础和研究潜力的基层作者,鼓励他们为期刊撰写优质稿件。
  
  (五)积极探索外延式创新发展之路,逐步增强期刊自主性的生存发展能力。在继续以内涵式创新推进期刊建设发展的同时,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的办刊思维还应适时跳出编辑出版的旧圈子,以外延式创新做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声誉。借鉴一些新锐财经媒体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区域性期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可尝试与辖内人民银行各地(市)中心支行合作举办中小型金融学术论坛,搭建与金融学术界互动的平台。期刊通过对学术研讨观点的综述和优秀成果的刊载来向读者进行深度反馈,同时用刊登的研究成果引导作者投稿。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应用和转化,提高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期刊的品牌价值在学术活动中也得以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战略,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重视。2007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要求。福建省期刊如何在先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笔者试图通过闽台期刊交流与借鉴的视点,为福建期刊的先行先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先行先试;闽台期刊;交流借鉴;建议    闽台关系源远流长,与其他省市相比,在对台关系
期刊
摘要:科技期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市场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并探求科技期刊市场化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科技期刊;市场化;发展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可以直接以这个国家的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来表征。因为,一份科技期刊的出现,均是某一领域的科技水平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产物,这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统计表明,我国自建国以后,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整个国民
期刊
摘要:文章提出了建立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的构想。对科技期刊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快制定配套的科技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加大宣传教育,打击严重的失信行为,建立期刊联盟,共享信息平台。文章还提出了该管理体系的框架图。科技期刊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国家科技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的实施提供支撑。  关键词:科技期刊;信用;
期刊
摘要:对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进行界定,从社科学报的选题和策划方面,阐述了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建设,即通过选题构建学术个性,形成特色品牌;通过策划找准定位,创建期刊品牌特色。  关键词:社科学报;期刊品牌;选题;策划;学术定位    作为学术期刊之一的社科学报。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和任务,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行量小、缺乏读者、内容重复、可读性差等问题,即目前社科学报界所称的“同质化”现象。这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期刊
摘要:对现行期刊中若干表格欠简洁之案例进行解读,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作适当修正。体现表格简明性,是期刊编辑应尽之责,不可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期刊编辑质量。  关键词:期刊;表格;简明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省级教育综合期刊多是由各省教育厅机关刊延伸发展起来的,多年来,凭借着系统优势发展成为中国期刊界不可小看的力量。全国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期刊有21种,其中9种是教育期刊。如安徽教育报刊社的《小学生导读》、浙江教育报刊社的《中学生天地》、河南教育报刊社的《中学生数理化》等,在各自省内都有上百万的销售量。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将行业期刊统统毫不留情地推下了体制的温床。管办分离、禁止摊派、自主经营、严格
期刊
摘要:分析科技期刊的质量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并探讨科技期刊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科技期刊;质量管理;编辑    科技期刊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而科技期刊的质量关系到科技知识的传播与增值。科技信息的存储和交流,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等诸多方面。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科技期刊进行质量管
期刊
摘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科技期刊的数量发展、结构分布和质量水平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了当前福建科技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量;结构;质量    科技期刊是积累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科技期刊在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成果推广、宣传党的科技政策以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发
期刊
摘要: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在经营和发展中明显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它包含了人才、内容、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等要素。  衡量时政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关键看其对时事政治事件的把握和对信息的整合分析与评论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其目标读者群的注意力并得到认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时政期刊,必须汇聚一批有思想、有见识、有广阔视野的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个专业的管理、经营、编辑团队和优质的作者网络。 
期刊
审稿工作是学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目前绝大多数编辑部都采用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或编委会二审、主编三审的审稿制度。其中,二审工作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期刊的自身水平和办刊特色对稿件总体水平做适当拔高,使稿件满足期刊出版要求以及提高该期刊学术水平的需要。由此可见,二审的审稿质量直接影响编辑、主编对论文的评价、取舍。是审稿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编辑部都非常重视二审专家的遴选。  二审对期刊学术质量的把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