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事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高校也采取多元化形式的办学模式,获得经费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同时给高校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凸显,所以,高校在实施管理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内控制度,还要注重风险管理。本文就目前高校在其管理方面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对将内控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融合的相关理念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内控制度;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所谓内部控制,即高校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规避风险,确保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各种规章制度得以落实、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实效性而在其内部进行的自我约束活动、自我调整活动以及评价控制活动等的总称。就某种程度而言,内部控制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在内容上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所以高校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把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以确保其管理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一、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与结合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解读
就高校而言,其内控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不仅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正因如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协调统一又彼此独立。在高校中其风险管理方面和内控制度方面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其一,强风险形式的管理论,也称为弱内控形式论,主要指内控属于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使其一种风险控制手段。其二,强内控形式论,也称为弱风险管理形式论,主要指风险管理属于内控的一部分,内控主要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对风险进行应对。其三,风险管理方面同内控方面的同一论,即指着二者能够互换,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相同的管理主体、过程和目的。所以,高校将其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合理的规避风险。
(二)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对高校管理而言,将内部控制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一,可以辅助学校进行风险管理,高校要想构建学校风险管理相关体系,就必须让全体员工建立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其二,可以促进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正常、高效的运行。由于高校本身属于风险比较多的群体,其每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风险,通过内控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一起管控风险。其三,可以辅助高校完善其管理制度。所以,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社会声誉。
二、当前高校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因为我国以前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所以高校不论是招生计划还是教育经费均通过国家进行统一分配,故而学校进行事业支出的时候无需核算其成本,也无需考核其办学获得的效益,如此便导致学校缺乏风险意识,也不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目前伴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也获得了大的进展。高校数量越来越多、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资金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宽、竞争日益激烈、体制结构也越发复杂,导致高校所面对的风险考验也日益增多,面临形势较为严峻。由于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整合,不仅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方面的活动,也积极进行各种对外投资、校企合作等形式的经济活动,使得高校面对的外部市场风险及内部的财务方面及管理方面的风险也急剧增多。
三、高校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完善措施
当前高校要形成相对应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降低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树立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的结合理念
对高校而言,其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要想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需做好内部控制,营造出较好的内控环境,而高校要想建立较好的内控环境就必须全体工作人员建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理论认识。尽管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已建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意识,但其对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其实践还缺乏系统性,所以高校需对风险管理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符合现代大学不断发展的治理需求,同时,还需划分内控制度方面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责任以及相关义务,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此外,还需强化全面风险方面的管理,对各岗位具有的职权進行明确划分,积极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风险共同管理的全新局面。
(二)加强预警风险防范功能
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所建立的内控制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其关键并非风险控制,而在于对风险进行预防活动以及相关预警活动。构建此系统时需先建立相关防线,此防线不仅要覆盖学校的全体老师与学生,还要覆盖所有的环节,不但可以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管理,还可以对教学方面、招生方面、调研方面、后勤管理方面等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管理,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所有环节之中。再者,高校实施风险管理形式各异,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不断完善其预警系统,使其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更加优化,以便学校及时发现风险、处理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
对高校而言,其内部所设的审计机构需完善其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并对基建部分、后勤部分、政府采购部分、专项基金部分建立相应的监督控制机制。学校对其修缮工程方面及基建工程方面建立完善的监审机制,可以对其工程的所有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其工程的顺利开展及资金的合理利用;学校对后勤产业有关经营决策方面和经营效益方面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可以确保其后勤工作顺利与社会接轨;学校对国家财政拨款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可以保障款项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专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完善风险预算控制机制
预算控制主要指对组织制定的经营目标以及相关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以达到对活动部分或者过程部分进行控制的目的。对高校而言,其属于公共事业,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利益所服务。相较企业预算而言,高校业务则更具确定性,在明确学校发展计划以及发展任务的前提下,教育事业产生的实际支出同最初的预算基本保持一致。正是由于其预算具有确定性,所以失分便于高校控制其经济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合理的预算、有效的落实以及完善的控制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金效用,确保其业务活动和各种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实现其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将零基预算落到实处。在实际业务中,高校以往都是基于上一年度的预算,再结合其发展变化简单、机械的做出调整,如此预算不仅缺乏科学性,也缺乏有效性。为使高校可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编制预算,目前,教育部实行了“零基预算”,此种预算方式提倡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第二,推出“校务公开”模式。每年年初的时候面向全体师生如实的公布今年预算,等年末时,再采取公开的形式考核预算,通过预算对其内部资金进行控制。通过这种预算公开、考核规范的形式对其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四、结语
对高校而言,其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会对其社会声誉方面、可靠性方面、办学成败方面造成关键性的影响。随着高等学校在其管理制度方面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控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内部控制无法完全替代风险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高校需学会怎样去预防风险、应对风险,怎样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去建设学校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范小霞.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探讨[J].山西科技,2012(1):57—59.
[2]江若楠.关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3(1):97.
[3]孙支南,王超辉.论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高教探索,2016(1):16-19.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高校;内控制度;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所谓内部控制,即高校为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规避风险,确保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各种规章制度得以落实、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实效性而在其内部进行的自我约束活动、自我调整活动以及评价控制活动等的总称。就某种程度而言,内部控制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在内容上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所以高校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把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以确保其管理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一、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与结合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解读
就高校而言,其内控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不仅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正因如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协调统一又彼此独立。在高校中其风险管理方面和内控制度方面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其一,强风险形式的管理论,也称为弱内控形式论,主要指内控属于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使其一种风险控制手段。其二,强内控形式论,也称为弱风险管理形式论,主要指风险管理属于内控的一部分,内控主要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对风险进行应对。其三,风险管理方面同内控方面的同一论,即指着二者能够互换,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相同的管理主体、过程和目的。所以,高校将其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合理的规避风险。
(二)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对高校管理而言,将内部控制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一,可以辅助学校进行风险管理,高校要想构建学校风险管理相关体系,就必须让全体员工建立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其二,可以促进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正常、高效的运行。由于高校本身属于风险比较多的群体,其每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风险,通过内控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一起管控风险。其三,可以辅助高校完善其管理制度。所以,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同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及社会声誉。
二、当前高校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因为我国以前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所以高校不论是招生计划还是教育经费均通过国家进行统一分配,故而学校进行事业支出的时候无需核算其成本,也无需考核其办学获得的效益,如此便导致学校缺乏风险意识,也不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目前伴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也获得了大的进展。高校数量越来越多、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资金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宽、竞争日益激烈、体制结构也越发复杂,导致高校所面对的风险考验也日益增多,面临形势较为严峻。由于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整合,不仅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方面的活动,也积极进行各种对外投资、校企合作等形式的经济活动,使得高校面对的外部市场风险及内部的财务方面及管理方面的风险也急剧增多。
三、高校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完善措施
当前高校要形成相对应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降低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树立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的结合理念
对高校而言,其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循序渐进,要想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需做好内部控制,营造出较好的内控环境,而高校要想建立较好的内控环境就必须全体工作人员建立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理论认识。尽管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已建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意识,但其对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其实践还缺乏系统性,所以高校需对风险管理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符合现代大学不断发展的治理需求,同时,还需划分内控制度方面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责任以及相关义务,并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此外,还需强化全面风险方面的管理,对各岗位具有的职权進行明确划分,积极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风险共同管理的全新局面。
(二)加强预警风险防范功能
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所建立的内控制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其关键并非风险控制,而在于对风险进行预防活动以及相关预警活动。构建此系统时需先建立相关防线,此防线不仅要覆盖学校的全体老师与学生,还要覆盖所有的环节,不但可以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管理,还可以对教学方面、招生方面、调研方面、后勤管理方面等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管理,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所有环节之中。再者,高校实施风险管理形式各异,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不断完善其预警系统,使其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更加优化,以便学校及时发现风险、处理风险。
(三)加强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
对高校而言,其内部所设的审计机构需完善其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并对基建部分、后勤部分、政府采购部分、专项基金部分建立相应的监督控制机制。学校对其修缮工程方面及基建工程方面建立完善的监审机制,可以对其工程的所有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其工程的顺利开展及资金的合理利用;学校对后勤产业有关经营决策方面和经营效益方面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可以确保其后勤工作顺利与社会接轨;学校对国家财政拨款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可以保障款项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专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完善风险预算控制机制
预算控制主要指对组织制定的经营目标以及相关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以达到对活动部分或者过程部分进行控制的目的。对高校而言,其属于公共事业,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利益所服务。相较企业预算而言,高校业务则更具确定性,在明确学校发展计划以及发展任务的前提下,教育事业产生的实际支出同最初的预算基本保持一致。正是由于其预算具有确定性,所以失分便于高校控制其经济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合理的预算、有效的落实以及完善的控制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资金效用,确保其业务活动和各种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实现其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将零基预算落到实处。在实际业务中,高校以往都是基于上一年度的预算,再结合其发展变化简单、机械的做出调整,如此预算不仅缺乏科学性,也缺乏有效性。为使高校可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编制预算,目前,教育部实行了“零基预算”,此种预算方式提倡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第二,推出“校务公开”模式。每年年初的时候面向全体师生如实的公布今年预算,等年末时,再采取公开的形式考核预算,通过预算对其内部资金进行控制。通过这种预算公开、考核规范的形式对其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四、结语
对高校而言,其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会对其社会声誉方面、可靠性方面、办学成败方面造成关键性的影响。随着高等学校在其管理制度方面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控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内部控制无法完全替代风险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高校需学会怎样去预防风险、应对风险,怎样在管控风险的同时去建设学校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范小霞.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探讨[J].山西科技,2012(1):57—59.
[2]江若楠.关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3(1):97.
[3]孙支南,王超辉.论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高教探索,2016(1):16-19.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