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报道发生在我国国内的首例地中海斑疹热病例,其病原体康诺尔氏立克次体(R.conorii)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及鸡胚接种而证实。地中海斑疹热一般经蜱咬传播途径感染而引起,但本例是发生在实验室内,分析其感染途径为气溶胶感染。并因此提出,康诺尔氏立克次也可经粘膜损伤部位引起感染。文中还就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其在我国的流行病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机 构】
:
100703,北京协和医院内科,100703,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发生在我国国内的首例地中海斑疹热病例,其病原体康诺尔氏立克次体(R.conorii)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及鸡胚接种而证实。地中海斑疹热一般经蜱咬传播途径感染而引起,但本例是发生在实验室内,分析其感染途径为气溶胶感染。并因此提出,康诺尔氏立克次也可经粘膜损伤部位引起感染。文中还就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其在我国的流行病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患者女,54岁。因慢性扁桃体炎于1987年2月16日在我院门诊行扁桃体电挤切除术,过程顺利。
患者女,42岁。于1980年夏感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并逐渐加重,化验Hb42g/L,于同年9月住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全面检查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泼尼松30mg/d口服1个月后Hb升至100g/L出院。泼尼松20mg/d维持治疗。至1983年底出现尿糖,停用泼尼松。停药后2个月病人又渐出现头晕、乏力,Hb30g/L,1984年初再次住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同前,继续服用泼尼松20mg
75例腹部外科手术标本中,发现108枚淋巴结有血吸虫虫卵沉积,其中腹腔淋巴结62枚,肠系膜淋巴结46枚。对淋巴结内血吸虫卵沉积的量和反应的4种情况即散在分布,密集成团,慢性虫卵结节和混合存在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与分析;并对虫卵通过静脉逆行入淋巴结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我们分析了90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主要病因为寄生虫感染(33.3%)。在原因不明的38例中11例可能为嗜酸粒细胞过多综合征。本组病人中28例为嗜酸细胞肺疾病,主要由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霉菌病(ABPM)、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等引起。近10年ABPM的发现率增高。
应用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7,采用敏感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疣状胃炎和胃溃疡旁粘膜等胃癌前期病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以了解MG7的抗原物质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和意义。
采用ABC染色法,对57例肝病病人检测了骨髓细胞内HBsAg、HBc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表明54例血清HBV标志阳性的骨髓细胞中,4例HBV抗原阳性,其中1例急性肝炎检出HBcAg,1例慢性肝炎及1例肝硬化各检出了HBsAg,另1例肝硬化同时检出了HBsAg及HBcAg。3例血清HBV标志阴性的骨髓细胞中,均未检出。提示骨髓细胞可能是HBV复制的另一场所。
47例血清HBsAg阳性的肾活检,儿童19例,成人28例。除光镜、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了肾组织内HBV抗原的分布状况。14例(29.7%)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阳性,其中HBeAg13例(92.8%),HBsAg7例(50.0%),HBcAg2例(14.3%)。14例中,儿童占11例;12例为膜性肾病,2例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是:GBM不规则
作者分析了32例闭塞性肺血管病(OPVD)患者的肺阻抗血流图和右心导管资料,发现OPVD肺阻抗血流图的主要特点是阻抗波的高峰(QZM)延迟,延迟的程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压密切相关(P<0.001);讨论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可能机制,并利用肺阻抗血流图参数建立了两套可用于估测肺动脉压的回归方程。
自1986年10月以来,我们选用硝苯啶(NF)与异搏停(VR)合用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的4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3.76±2.8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2.99±7.29pg/ml)(P<0.001),EH的病情越严重,血浆CGRP的水平降低越明显,而血浆心钠素(ANF)的水平(824.19±271.10pg/m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431.50±129.70pg/ml)(P<0.01),CGRP与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