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育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知识教育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彰显了科学精神并推动了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将科学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培养策略
引言
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素养,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是其他素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教学的出现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创新点,充当着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科学精神素养的教学方法欠缺
思想政治课程如何培育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是教师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主要依靠传统的讲授法,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教育途径和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科学精神培养主要仍是通过学科知识的课堂灌输这类比较传统的方法,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较少,课堂教学缺乏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引领。”教师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思考的动力不足,往往不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否具有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的成效。目前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只聚焦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视自身科学精神的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较多地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运用,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甚至一些教师为维护自己课堂上的权威,有意避开学生对讲授内容的评判与质疑,他们唯教材至上,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书本、标准答案进行答题,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他们在教学中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缺乏勇于尝试和挑战的科学批判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科学精神素养培育路径
(一)坚持素养导向,突显价值引领
科学精神是其他学科素养的基础,发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拥有正确价值导向、形成道德定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突出科学精神素养的价值引领作用。由于教学模块的不同,课堂要以不同板塊独特的价值诉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学习“政府依法行政”的知识点时,课堂导入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要求,让学生思考进行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哪些主体的参与,结合学科知识,搜集“货拉拉事件”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货拉拉事件暴露出的是网约车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麻木性、习惯性思维,背后所折射出的是网约车管理的乱象丛生,而推动网约车的合法性是政府依法行政的缩影,需要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市场监管的职能,由此引入法治政府的相关概念。课堂小结中强调政府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协同参与、共建法治中国。
(二)依据社会热点,精选探究议题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度为出发点,将课堂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设置“以安全为轮,才能‘拉’得更稳、行得更远”的中心议题,并设置三大子议题:揭露网约车乱象、讨论网约车治理、推动网约车合法,系统探究推动网约车合理合法的过程。网约车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事物,具备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其成了许多出行者的宠儿,但风险依然存在,网约车的管理缺位、消费者的安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平台重资本、粗管理的模式,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必然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政府的决策能力,“货拉拉事件”一经曝光,便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课堂中展示网友关于“如何加强网约车的监管”的观点,组织学生合作辨析。引出课程的知识点,政府的三大决策职能: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对网约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强惩治与监管。
(三)立足实践参与,创设活动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课程,另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探究教学的外化,也是落实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能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是、求真意识。探究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将学科知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结合两会期间的“入学”热点,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如何更好地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在开展该讨论任务之前,需要了解政府行使政治权力的程序、步骤和方式。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严谨性、科学性,明白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推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
(四)学生自身要增强科学意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技型人才,就需要突出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首先要求学生自身要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对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端正学习态度,多看书、多积累、多观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其次,高中学生要在科学阅读中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在学习英雄模范当中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在不断实践体验当中提高科学精神素养;最后,高中生还应具备理性怀疑精神、勇于探索精神、终身学习精神,为建设更好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青年科学家。对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育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9(1):47.
【关键词】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培养策略
引言
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素养,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是其他素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教学的出现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创新点,充当着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科学精神素养的教学方法欠缺
思想政治课程如何培育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是教师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主要依靠传统的讲授法,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教育途径和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科学精神培养主要仍是通过学科知识的课堂灌输这类比较传统的方法,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较少,课堂教学缺乏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引领。”教师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思考的动力不足,往往不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否具有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培育的成效。目前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只聚焦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视自身科学精神的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较多地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运用,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甚至一些教师为维护自己课堂上的权威,有意避开学生对讲授内容的评判与质疑,他们唯教材至上,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书本、标准答案进行答题,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他们在教学中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缺乏勇于尝试和挑战的科学批判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科学精神素养培育路径
(一)坚持素养导向,突显价值引领
科学精神是其他学科素养的基础,发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拥有正确价值导向、形成道德定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突出科学精神素养的价值引领作用。由于教学模块的不同,课堂要以不同板塊独特的价值诉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学习“政府依法行政”的知识点时,课堂导入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要求,让学生思考进行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哪些主体的参与,结合学科知识,搜集“货拉拉事件”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货拉拉事件暴露出的是网约车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麻木性、习惯性思维,背后所折射出的是网约车管理的乱象丛生,而推动网约车的合法性是政府依法行政的缩影,需要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市场监管的职能,由此引入法治政府的相关概念。课堂小结中强调政府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协同参与、共建法治中国。
(二)依据社会热点,精选探究议题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度为出发点,将课堂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设置“以安全为轮,才能‘拉’得更稳、行得更远”的中心议题,并设置三大子议题:揭露网约车乱象、讨论网约车治理、推动网约车合法,系统探究推动网约车合理合法的过程。网约车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事物,具备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其成了许多出行者的宠儿,但风险依然存在,网约车的管理缺位、消费者的安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平台重资本、粗管理的模式,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必然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政府的决策能力,“货拉拉事件”一经曝光,便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课堂中展示网友关于“如何加强网约车的监管”的观点,组织学生合作辨析。引出课程的知识点,政府的三大决策职能: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对网约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强惩治与监管。
(三)立足实践参与,创设活动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课程,另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探究教学的外化,也是落实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能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是、求真意识。探究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将学科知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结合两会期间的“入学”热点,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如何更好地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就学问题?”在开展该讨论任务之前,需要了解政府行使政治权力的程序、步骤和方式。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严谨性、科学性,明白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推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
(四)学生自身要增强科学意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技型人才,就需要突出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首先要求学生自身要以正确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对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端正学习态度,多看书、多积累、多观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其次,高中学生要在科学阅读中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在学习英雄模范当中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在不断实践体验当中提高科学精神素养;最后,高中生还应具备理性怀疑精神、勇于探索精神、终身学习精神,为建设更好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青年科学家。对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育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9(1):47.